时间:2024-05-08
李敏 赵菁
[摘 要]工科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出发点是丰富大学生的专业人格素质,满足新时代对高品质人才的需求。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工科课程思政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蕴含创新品质和人文素养的专业人格。培养学生从专业思维、专业精神和专业伦理道德等角度,审视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终级人生价值。而要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的培养目标,高校必须完善课程思政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建立课程思政持久性的机制,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关注思政教育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工科课程思政;培养目标;专业人格;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12-0120-03
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社会风气日益盛行。尽管高等院校一直以来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但是“孤岛”方式的思政教育取得的成效并不理想,工科人才缺乏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这一问题已使其成为众矢之的[1]。2019年3月18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的大思政育人模式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专业课程参与协同育人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充分论证和普遍认可[2-3]。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既要作为思政课程的有益补充,也要完成它的新职责——专业人格培养。本文结合课程思政在本校的发展情况和个人的教学改革研究及实践,系统地阐述课程思政的培养目标及实现方法,以及实现课程思政良性发展的必要措施和方案。
一、课程思政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实现方法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一些基础性、重复性工作将逐渐被机器人替代,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未来人来驾驭人工智能?答案是具有创新人格特质和全球视野人文精神的人。为此工科课程思政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除了传统专业人格培养之外,还要加强创新人格培养和格局视野广大的人文精神培养。想象力、思维灵活性、观察力、勤奋、兴趣、责任心、求知欲、进取心、自信心、意志顽强性等是创新人格的主要构成要素。
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得某一领域达到专业化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但是它造成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种文化的分裂,使工科学生只了解一种文化,只能站在自己的专业角度对全球格局做出不全面的解释。两种文化无法平等地就任何重大的社会问题开展有效讨论,这种状况压抑了中国人的创造性[1]。人文教育对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格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又要兼顾现行教育体制的优势,所以现在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是弥补工科人才缺乏人文教育的改革契机。
人格,一般指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如品格、思想境界、情操格调、道德水平等[4]。传统思政教育效果的不理想可能是因为我们夸大了它在塑造学生人格方面的能力,实际上它只是对所有学生实现了人格的通识教育。
不同行业的人才,由于受到的专业训练不同,其人格心理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每个专业的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人格特征,例如,医学生有突出的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历史系学生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经常把人和事放入历史背景中。
工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所学专业的长期训练密切相关,形成了一种习惯,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带有明显的专业特征。基于专业训练对工科学生的长期影响,要培养学生适应新时期需求的具有创新品质和人文素养的专业人格,必须从专业教育过程入手,突出融入思政教育主题的专业训练,并在教学过程中灌输给学生强烈的专业认同感和成就期望。
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大学数学和专业基础课都属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中性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中蕴含很多的哲理、科学思维方式、辩证法等,由此出发大力挖掘思政题材,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洞察力、冷静客观的思辨能力和严谨的做事态度。科学是由人发现和创造的,其产生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受到人的影响,人是有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借此巧妙延伸教学内容,融合专业的自我认同和成绩期望等人文素质于课堂也是顺理成章的。
专业技术课在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的同时,要从专业理论的历史发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专业思维、专业精神、职业情操、专业道德伦理等角度挖掘思政教育基因,让学生从人文素养角度审视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终级价值等。
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工程技术课程,教师应在教學过程中采用有助于发展学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等创造力思维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热爱和自主学习人文科学,重视不同学科间知识的横向连接,促进知识网络的绵密性,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将促进创意的产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6]。
我们以自动化专业运筹学课程的教学为例,探讨科学原理中蕴含的思政案例。如以爬山到山顶类比数学模型最优解的寻找过程,爬山时人的奋斗方向是一步步接近山顶,找最优解的过程也是目标值一步步增大直到找到最优值,这诠释了生活认知规律对解决科学问题的思路引导,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源于生活,发明创造的思想源于生活,每个人都可以发现并加以利用,以此训练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观察力。再比如,运筹学中提到的普通单纯形算法和对偶单纯形算法,在谈到二者表格外形和对应理论思想的区别和联系时,就蕴含了辩证观点:从外形上看,形似神异;从本质上看,形散神聚。这给学生的哲学思想启示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是非对错,有时只是角度问题。经过这次的思辨训练,学生以后看社会问题时就会转换角度思考,不再容易受到偏激思想的蛊惑了;并借这个机会鼓励学生去阅读人文知识——哲学,以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在讲到多目标规划时,一个优化问题,它有多个目标都希望达到,但是我们一般不可能找到一个同时满足各个目标的最优解,我们只能妥协,按照优先等级,先保证第一等级的目标满足,再保证第二等级的目标满足,其他目标依次满足,最后寻找到一个各个目标都能接受的满意解,这印证了一句古语“水至清无鱼,人至察无友”,这从侧面为学生上了一堂为人处世、交友之道的思政课,也借此鼓励学生从传统文化中获取生存的智慧。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追求知识的高效灌输和能力的动手实践培养,轻视和忽略了学生的内在素质培养——创新素质和人文精神培养,因为这个无形的内在培养目标不易在短期内进行有效性考核,只有在学生走出校门之后才发现人格素质的不完善对他们工作能力的制约。为了促进课程思政在工科专业课程中的全面开展,高校应对教师提出人文教学和专业教学两种任务要求,并要求其准备课程的思政教案;对学生的课程学习结果应实行多元评价体系,既有覆盖知识点的专业考试,也有反映人文精神的课程报告作为补充,以促进教师和学生对其的重视,并最终转化为内在的驱动力。
二、保证课程思政健康发展的机制
(一)课程思政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很多高校已经开展了课程思政活动,我校也进行了优秀课程思政课的评选,标准是什么?课程思政课的基调主要由以下两个内容组成:
1.使学生正确地认识科学对于人类的价值:(1)科学本身并不是人类的最终追求,科学是我们用以改造世界的手段,它只有为人类服务才具有意义。(2)提升科学教育本身的价值,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以生命捍卫真理的献身精神和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是我们要发扬的人文精神。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胸怀。在科学教育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学科,培养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整个社会、所有民族乃至全人类的责任感。
另外,开展课程思政要注意一些问题。固然在活动的早期开展时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有益的,但是我们也要注意把握课程思政的“度”。在全国各学校都大力提倡思政的大环境下,我们要做到课下“热”,课上“冷”,把握住、控制好这个“度”,以防止思政课的泛滥,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研究者们基本已经对课程思政在专业课堂的存在方式“隐性”达成共识。既然是“隐”的,就一定不是“显”的。对一门专业课程硬性添加某些思政内容是不合理的,只有专业课程合理地自主开发,找到思政和专业课程的契合点,才可能真正地实现“隐”。课程思政应该是“润物细无声”,专业的讲授和思想的引导要水乳交融,自然融合,不可牵强,牢记过犹不及。
基于“隐”的理念,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一般是从科学的角度运用类比法等自然引入一些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学科,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撷取人文教育的精华,帮助学生修正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些案例不是突兀的,是经得起推敲的,让学生信服的,对学生的引导能真正地起效果。
课程思政的评价应分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两类。短期评价由在校学生、学院课程思政专家小组和学校督导专家组按照模糊评价法确定。长期评价是鉴于课程思政的后效性而做的,在学生毕业两年之后,学院团总支和课程思政专家小组就课程思政效果对毕业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明确哪些培养目标实现了,哪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为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进行反馈和闭环控制。
(二)建立课程思政持久性的机制
以我校为例,学校组织了专业课程的德融好教案、好课堂、好教师一系列评比活动,我院还组织了德融课堂的说课和讲课比赛活动,全体教师都绞尽脑汁地在各自的课程中大力挖掘德融教育的可行性,课程思政活动的开展达到了一个高潮。
如何将课程思政这个模式长期延续下去,变成所有任课教师的一种责任,这个实施路径需要探讨。首先,我们要立足现实,鼓励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挖掘、删选思政案例,使思政教育脚踏实地。优秀的课程思政案例既要求深挖课程自身的原理、价值、伦理等,还要求教师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大量人文知识储备,所以学院需要安排人员定期收集课程的优秀案例来进行留存和筛选,实现课程思政的传帮带。其次,时机合适时出版课程思政讲义作为各门课程的教辅材料,明确各校各课程的思政目标,并写入课程的教学大纲。思政案例要立足本校学生的自身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即使是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的学校,思政案例也应有较大的区别。最后,为了实效性,课程思政目标需要定期修改。由于学生的思想是动态的,所以任课教师需要定期讨论、交流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反馈表现,以便及时修改、补充案例库和思政目标。如此,思政建设构建了一个全员参与的长期有效机制。对于每门课程,既要达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还要达到思政目标,让思政观念变成教师潜移默化的行为。
(三)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思政教育学院和各学院建立联合改革机制,成立联合改革小组。其工作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学院确定育人思政的专业特殊性,为专职思政教学的教师实现特色教学提供帮助。为什么呢?思想道德修养应当具有专业针对性。每个专业对应不同的职业,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要求应该和专业修养有关。二是思政教研室派专业人员给学院专业课教师做报告,让专业教师进一步明确育人的核心内容,增强育人的目的性和思想高度,使其育人专业化和科学化。目前课程思政的案例都是靠任课教师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对课程的个人认识自主开发的,思政目标确定之后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三是学院对各课程的课程思政教案进行收集和汇总,并将其中蕴含的思政知识点与思政方负责人进行讨论交流,修改和补充课程思政的思想深度,使课程教育的案例更加专业化。论证工作要由思政教育学院和各专业学院共同把关,具体的课程思政内容需要双方的专业人员来进行全方位交流。
(四)思政教育的未来发展
大学思政教育的科目很多,分科目讲授,一是便于教师授课,二是对学生来说理论内容成体系,但是严格教条的划分反而是枯燥乏味的,而且对于工科本科生而言,有些思政内容是否成体系并不重要,能否达到教育目标才是根本。思政教育改革可以先从汇总、收集、提炼各个学科对思政的解读案例开始,作为思政教育的实证,然后推行课程思政。如果我们课程思政能达到良好效果,可以考虑让课程思政承担一部分思政责任。这应该是可行的。例如,哲学教育和自然科学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它们可以对哲学社会科学思政进行充分解释,那么就可以将这部分的思政教育分解到它们的相关课程中进行隐式讲授。思政教育能够做到润物细无声,才是真正的教育。如此既减轻了思政教育的沉重负担,又达到了实效。思政教育适当放权于其他学科,或许是新时期思政改革的一条创新路线。
三、结束语
在工科课程教学过程中,理论原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技术手段、操作流程等充斥着“理性”“技术性”等不近人情的冷色调。在课程思政的改革契机中,专业课程的教学加入了专业人格的培养目标,融入了丰富的“人文色彩”和“创造力品质”培养,这或许也是回答钱学森之问的一个开始。课程思政能否制度化和专业化还需要专业教师队伍与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同心同行,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社会人而努力。
[ 参 考 文 獻 ]
[1] 孙军辉. 论全球一体化视野下理科高校的人文教育[J]. 中国电力教育,2009(11):8-10.
[2] 余江涛, 王文起, 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1):64-66.
[3] 陆道坤. 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 思想理论教育, 2018(3):64-69.
[4] 张百顺.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施人格教育[J]. 教育评论,2013(6):93-95.
[5] 洪兰.阅读,让你更有创造力![J].生命世界,2006(4):49-52.
[责任编辑:刘凤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