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伍利华 刘涛 徐玉玲
[摘要]药学类研究生的就业去向主要以企业为主,相关院校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药学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主要存在培养模式传统单一、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脱节、导师队伍力量薄弱、培养资源缺乏等方面的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面向企业需求的药学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模式,旨在为企业培养出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药学类研究生;企业需求;创新能力;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7-0174-03
创新能力是指在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具有提供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因此,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也明确指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型人才。同时,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可见,国家对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的高度重视。
研究生作为药学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来源,在医药行业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国家对医药事业重视程度的增加,人们对健康生活更加关注,近年来相关高等院校不断扩大药学类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翻。药学类研究生的就业去向以企业为主。尽管药学类研究生已基本掌握了从事专业科研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但由于产学研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教师和学生不了解企业在生产、研发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因此,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今药学类研究生培养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阐述了我国药学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教改模式,以期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药學类创新型人才提供借鉴。
一、国内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在研究生招生工作恢复初期,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术型人才,以弥补我国大量的教育教学人才缺口。然而,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过去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而且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形式与本科雷同,科研训练不足,管理过于集中,毕业后不能适应企业需求等问题嘲。根据《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状况综合调研报告》,一半多的导师(53%)和近一半(47%)的研究生管理人员认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一般甚至较差,用人单位认为研究生创新能力“一般”与“差”的比例高达68%。这说明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滞后。
在2018年英国《泰晤士报》发布的最新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我国高校最高排名是第二十七位,比2017年排名提高了两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视与培养起步较晚。美国的创新教育注重提升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拥有一套完整而严格的培养方案,即基础课程与跨学科课程并重,教学活动与科研能力培养结合,注重培养专业兴趣与探索精神以及学校与企业界合作等。德国大部分高校研究生在创新能力方面能够得到高校和各方面的认可,其整体创新能力在全世界高校中也名列前茅,主要是因为其具有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具有有利于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培养体制、教育理念以及环境等。
我国当前实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借鉴国外培养方式,鼓励跨学科、跨机构的研究生协同培养,支持研究生自主开展科学研究,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讲座,这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是,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能力和水平尚不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因此需要持续完善和改进适合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培养方案、实施办法和保障制度川。
二、药学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制约因素
现今大部分高校的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比较单一,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脱节,药学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培养模式传统单一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和教育投入逐步增加,在教育普及范围、教育成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从高校综合排名来看,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与国外一流高校的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我国高校不断从海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但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还需要多方长期努力。研究生教学是影响教育效果的关键环节。当前,国内多数高校还是采用单一导师制培养模式,导师的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也不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应该大力提倡通过开放式学术报告会、研讨会、讲座等学术活动推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脱节
目前,药学类研究生第一年的理论教学仍然以传统教学的课堂讲授为主,课程结束后,一般采用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学生可以在书本中找到标准答案,这能导致学生局限于已有的理论、方法及“标准化”的思维方式,使得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受到抑制。而后两年的实践教学多以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为主,完成相关课题,以达到毕业要求。多数药学类研究生毕业后在企业从事研发工作。经过三年的学习,研究生虽然能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大多数研究生毕业后,在从事药物研发工作中还是难以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企业实际的需求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产学研之间脱节,教师和学生不了解企业在生产、研发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对企业生产、研发的设备和管理体系不熟悉,没有经过综合性的实践训练。
(三)导师队伍力量薄弱
对于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高等医药学院来说,药学学科比较有优势,其导师阵容整齐,实力雄厚,优势不断变大。但对于大多数综合院校来说,药学学科发展缓慢,高学历导师少,缺乏学科带头人,断层不断扩大。一些实力比较强的导师往往身兼数职,不能全心全意地指导学生,把学生交给自己的博士或者缺乏经验的教师指导;而部分导师的学术水平较低,创新意识不强,面对新思想和新问题缺乏敏感度,导致培养的学生所研究的课题缺乏新颖性,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受到影响。导师是研究生培养和创新教育的中坚力量,是决定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四)培养资源缺乏
随着药学类研究生的扩招,一些导师从原来的一个研究生增加为三个甚至更多,但是相应的实验设备和科研经费却没有增加,有些新型设备的配置屈指可数,导致研究生仅仅为了完成毕业课题才偶尔使用一两次,很难掌握其使用方法。而现在的药企行业中,大都配备有比较先进的设备,药学类研究生参加工作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学习使用新设备。另外,高等院校的图书馆是药学类研究生掌握本学科最新研究动态的直接途径,但许多单位都还未购买查阅国外文献的权限,这直接限制了药学类研究生的专业视野,使其不能及时了解新的技术与方法。
三、面向企业需求的药学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目前,许多高校药学类研究生的培养依然存在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科研创新能力弱、实践动手能力差等问题。高校应当大力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同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机制,积极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
(一)加强面向企业需求的教学管理制度
目前药学类研究生的理论教学主要是在本科生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细化,不够重视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及药学领域发展要求改革和创新本专业教学体系,也不够重视探索建立学校、行业部门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因此,需要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长效的专业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
(二)加强学生实验实训能力建设
按照“基本技能一应用技能一综合创新技能”三層次实践教学发展规划,搭建一个由基础到应用再到创新并且突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在行业内优选合作企业作为专业实习基地,选取优秀学生到基地参观实践、顶岗实习,使其进一步掌握从理论认知到实验室小试研究再到工厂生产的基本流程与注意事项,从而促进其专业学习。充分发挥已有企业实习基地导师的作用,开展药学专业学生科研综合训练以及创新能力培养。另外,学校可设立药学类研究生申报科研项目相关平台,通过项目申请训练,使研究生掌握科研项目申请、研究、结题与答辩的基本程序与基本知识,同时通过科研实验锻炼其综合能力,以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建设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导师队伍,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导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充分发挥导师的引领作用。另外,高校应当定期对导师进行培训,鼓励导师积极参加学习深造,以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同时,高校还应大力支持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学习交流,开展产学研合作,聘请相关产业的优秀专家、业务骨干到学校兼职授课,打造“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通过产学研多方交流,教师可以了解到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未来发展方向,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克服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的弊端。
(四)加强考核评价机制建设
为了更有效地对药学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应采用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在理论课、实践课和课题研究等方面,建立有效的教学检查评估、课程考试和论文盲评制度,摒弃本科阶段只进行笔试、只交实验报告的考核评价方式。药学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考核体系应包括对表达、动手操作、实践等多方面能力的考核,以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五)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高校应当努力加强药学类研究生培养工作相关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例如,配备足够的教学科研实验设备;图书馆在购买数据库文献查阅权限时,购买更多相关外文文献数据库使用权限。必要的实验设备的配置可以满足学生提升科研实践能力的需要,对外文文献的查阅可以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国际研究动态,实时掌握本学科的新理论与新技术,拓宽视野,有利于其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应邀请校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学术交流,促进学生了解更多本学科的研究方向,以弥补药学类研究生只注重自己导师研究方向的不足。此外,高校应加大校内外实训平台建设,让学生都有机会到企业进行实践,体验企业真正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人才。
四、结语
面向企业需求的药学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把人才培养融入产业发展过程中,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与发展。安排学生到企业及科研院所参与企业工作与科研项目研究,让学生亲身体会行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创业精神也得到加强。同时,通过大力推行产学研结合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培养具备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评价及参与合理用药能力的人才,能在药品研究与开发部门从事药物制剂、质量控制、新药研发、药品经营管理等相关工作,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药学领域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