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张晓平 纪升太
[摘要]高等院校内外协同育人是高等院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育质量、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实现自身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协同育人的实践课堂中,高等院校经常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指导不够到位,配套制度和措施没有及时跟进,学生实践经费短缺,“双师型”教师缺乏等。探析这些问题,对提升协同育人实践课堂效果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协同育人;实践;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2-0056-04
201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高等院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高等院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尤其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作为巾心任务来完成。党的十八届三巾全会义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因此改变原来的培养人才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结合实际,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实践协同育人机制成为高等院校应对上述问题的重要选择。协同育人模式的建构对于打破传统封闭的育人现状、办出高校白己的特色、提升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实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协同育人理念
教育是多要素、多系统协同运作的复杂工程。协同育人就是高等院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其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机关和社会团体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协同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它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达成培养目标而采取的一种动态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l]。也就是说,协同育人模式就是指多方参与的办学主体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有效利用各自的教学资源,发挥自身优势,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出能够快速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合格人才。
欧美推行协同育人模式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我国推行校企合作教育也有将近30年的历史[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加。为了适应这种日益增加的需求,我国的一些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性高等院校,推行协同育人模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和普及化的态势[3]。
在高等教育扩招(大众化)的背景下,与国内一些重点高校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巾心任务并不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而是注重培养综合素质高、理论基础扎实的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必须能够很快适应生产和服务型企业或单位,动手能力要强,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有结合自身的实际和地方性特点,明确自身的中心任务,努力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形成个性化的办学特色,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校如果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要求,将学生的培养过程与行业、企业和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实行协同育人的模式,就能够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从而缩短高校毕业生适应工作环境的时间。从高等院校的培养条件看,这类高校往往资源有限,很多学校面临着缺乏稳定的高质量的实习基地,缺乏针对性强的实习教学内容,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缺乏实习经费等问题[4],而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就是要整合可利用的社会教学资源,为培养人才服务。2010年5月,国务院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办学法规,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着力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高等教育的改革乃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二、协同育人的形式与特点
高等教育的改革主要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主。“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和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高等教育”[5]。而改革的重点是改革旧的办学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办学路径和增加育人方式。可以说,协同育人模式是目前比较有效而可行的一种育人模式。 (一)校企协同 校企协同是协同单位出资建设或提供相应的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师资队伍来协同管理的一种育人方式。其优势在于:利用企业的资源,如真实的生产环境,一线的生产技术,富有实践生产经验的师资队伍等,使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的用人和管理紧密结合,并能实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目前,校企协同的育人模式已经在国内外高等教育巾得以广泛应用,并取得丰硕成果,而且还在深入开展巾。但是,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往往被广泛应用于应用型本专科院校的理工科教育巾,文科专业的应用相对较少。 (二)校校协同 校校协同一般指两所高校之间的相互协作办学,目的在于发挥各自的人才资源优势(如师资、管理队伍等)和办学硬件优势(如实验室、图书馆资源等)来合作培养人才。如果是同城高校.那么校校协同办学就更为方便。它打破了过去高等院校封闭独立办学的模式,校与校之间的合作重在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以创新培养的模式和机制等方式来进行育人工程建设,更好地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专长,也便于学生加强交流,开拓视野,增长学识。它可以是国内高校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国际院校之间的合作。例如西南交通大学与西藏大学采用“1+2+1”模式共同培养交通运输本科专业人才[6],北京师范大学与香港浸会大学在珠海创办了联合国际学院等。2013年开始,广东4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分别与4所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共同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7]。许多高校整合资源,开展了特色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培养项目,并实行学分互认、本硕连读、短期交换生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义如高等师范教育的顶岗实习模式,就是根据培养目标将培养对象放到基层实习学校的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锻炼和学习。 (三)校政协同 校政协同是指高等院校结合白身的培养目标,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后备人才而与地方政府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协同合作,或称为“校地协同”。校政協同能通过高等院校与政府机关或部门合作办学,建立不同层次的联合培养基地或教学实习基地来培养与政府机关相关的专业类人才,进而更好地实现为当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输送了解地方实际义有一定动手能力的人才的目标,如公务员、文员秘书、司法干部等。特别是地方性高等院校,它和当地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协同办学更有条件和优势。再者,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为地方政府提供各类人才原本就是地方性本科院校最为重要的职能。这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立校的根基。
(四)院校行业协同
院校行业协同是指高等院校根据学科专业与相对应的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组织机构的协同。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和行业经验,而高等院校既是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关联单位和服务对象,义是向行业输送人才的重要源头,因此两者开展合作,高等院校可获取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也有助于拓展和稳固高等院校与行业下属单位的合作关系,从而比较准确地把握行业人才需求信息,了解行业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这样,高等院校可以更为主动地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更新教学内容,使自己的办学与社会更为贴近。
三、协同育人课堂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协同育人除了需要创新理论和观念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协同育人的机制。没有制度和措施方面的保障,协同育人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很难实现。
近年来,很多高等院校在推进协同育人模式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指导教师指导不到位,配套制度和措施没有及时跟进,学生实践经费短缺,“双师型”教师缺乏等,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等教育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生态系统,大学生白有其成长规律,而改变成长环境就可以改变成长的状态。应用型高等院校必须立足地方,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布局等实际情况,从文件制度、发展规划、管理措施、实施步骤和策略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和整体推进。特别是要制定好学校的发展规划和相关的文件制度,对协同工作加强管理,确立具体的推进步骤和实施策略,使领导班子、行政部门、一线教师和广大学生以及协同单位或部门的相关人员对协同育人工作具有较高的认识水平和较强的执行能力,营造全员协同、步调一致的工作局面;要将协同育人模式的工作意义渗透到具体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等协同主体的思想和行动中,以达到互惠共赢的目的。但是,协同育人的具体实践过程存在学校定位不清晰、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制度建设流于表面化或形式化、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其原因一方面是协同育人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另一方面是协同的双方没有达成有效的协调统一,毕竟企业、政府机构不是办学主体,其巾心工作也不是配合学校育人。因此,统筹规划办学路径,定位好协同育人的具体目标,明确育人措施和各自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高等院校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修正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能墨守成规,应加强与协同对象的沟通与合作,使协同育人工作的效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其次,高等院校的协同育人制度建设和践行力度欠缺,存在“迁就”协同对象的现象。管理松散、执行不严等问题比较普遍而突出。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管理有问题,两个部门或单位不存在谁管理谁,也就很难做到“严格”要求,一些措施很难得到“严格”执行;另一方面是高等院校抓落实不够,尤其是将学生放到校外来培养就更难保证质量。因此,高等院校在制订相应的协同育人方案时,既要突出协同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制定工作绩效考核与奖惩措施,构建切实有效的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和制度体系,义要狠抓落实,让育人的每个环节都能落到实处,切实提高育人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高等院校与其他行业之间协作办学应以学校为教学主体,以教学规律为指导,加强对协同育人过程的管理。行业的指导老师要真正担当起教学责任,使实践课堂更有效率。学校也要经常派专业人员到合作办学机构进行教学巡视,了解和掌握人才培养工作的进展情况,尽力及时解决合作办学巾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且将这种管理方式常态化和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
同时,高等院校要通过协同育人及时了解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掌握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动态情况,并能够及时地对专业布局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这样能够避免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以及发生“学生一毕业即失业”的现象。
再次,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够,会直接影响办学的水平和效率。协同办学的根本动因就是要做好社会资源的利用和整合,取长补短。从表面上看,协同育人模式会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办学成本,增加育人环节,但是,它能够更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达成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况且,高等院校的根本宗旨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而对于地方性本科院校来说,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满足社会之急需,也是高等院校服务于地方的具体体现。高等院校要从长远发展出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增加经费和人力投入,善于整合和利用社会办学资源,即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合作院校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在教学场地、教学设备等方面不断提升教学硬件实力,同时通过协同创新的模式丰富教学方法,探索教学路径,革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提升人才培养的综合实力。
由于许多协同单位里的“教师”往往不是“科班”出身,对教学理论和教学规律还不熟悉,但他们的长处在于立足于一线工作,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过硬的专业技术,也了解实践巾的问题,而高等院校里的教师则刚好相反:他们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但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因此,协同育人巾的师资队伍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它需要加强双方的互动和沟通,建构和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具体地说,作为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和行业发展趋势,而且要了解生产实践巾的具体情况;不仅能胜任理论教学,而且能帮助和指导学生实践。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高等院校应鼓励和安排教师到生产实践巾去学习和研究,同时注重引进工作经验丰富的T程师和职业能手进入教师队伍,或通过外聘兼职等形式壮大教师队伍。此外,协同单位里的指导教师、工程师、技师等行业工作人員,往往存在教学经验不足,指导学生实习的责任感缺乏等问题,也容易出现“甩手掌柜”,对学生听之任之,或把学生当小工使的情况。因此,高等院校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让这些负责指导学生的工作人员真正担起责任来;另一方面,高等院校要想办法(如召开研讨会、学术报告会等)帮助非教育行业的指导教师提升教学素养,提高指导的理论水平。这样才能让大学生在一线工作岗位上锻炼实践能力,激活理论知识,获得更有效的素质提升。
另外,高等院校对专业特色区分度不够,在制定政策和推进措施方面往往比较笼统,缺乏很强的针对性。这与有些高等院校管得过宽,过于强调一致性有关。对此,高等院校需要简政放权,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能动作用,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展开不同形式的协同合作,因为不同的学科专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具体地说,文、理、工、农、医等不同的专业学科的人才将来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形式、单位和岗位都不是固定的。也就是说,一个专业学科的毕业生可能会有多个不同形式或性质的工作,因此,高等院校的不同专业与外界合作协同育人的方式和规模是有区别的,社会对于不同专业的人才要求也是不同的。但是,很多高校过于注重形式、规模和统一,使得一些专业缺少育人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一些小型的协同育人方式往往受到忽视。有些专业很难以班级几十人的规模去同一个单位或部门,几个人或分批次去协同单位锻炼学习应该也是可以的。再者,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不是培养简单而义熟练的操作工人,而是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不同专业应选择不同的协同育人模式。工科类专业建议采用校企协同、校校协同模式,医学专业建议采用院校行业(卫生医疗)协同模式,而文科类专业则应采用校政协同模式,师范专业应采用高等院校与巾小学协同育人模式,等等。总之,高等院校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不同学科专业的实际情况,结合白身所处的区域经济、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协同育人模式,制订科学的协同育人方案,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协同育人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协同育人是当代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举措,而协同主体模式的多样化和灵活化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有的正确认识。紧密结合自身的办学实际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选择恰当的协同育人模式,优化协同育人机制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路径,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是高等院校协同育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唯其如此,应用型本科院校才能更好地实现特色发展和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普林林.应用型本科教育解构及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J].教育与职业,2009(27):8-10.
[2]刘平,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概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
[3]教育部.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5-07-30) 2019-01-30]. http://www. moe.edu.cn/src-site/A 03/s180/moe_63 3/2 01508/t2015 0811一1995 89.html.
[4]李忠云,邓秀新.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校科技,2012(9):6-8.
[5]史秋衡,王愛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8(21):34-37.
[6]任鸿,江芸涵.西南交通大学与西藏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N].四川日报,2012-10-09(2).
[7]何静.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专业衔接研究:基于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联合培养模式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4(3):61-64.
[责任编辑:庞丹丹]
[收稿时间] 2019-03- 16
[基金项目]韶关学院第十六批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高等院校‘三大课堂教学融通的探索与实践研究”(SYJY20171804)。
[作者简介]张晓平(1966-),男,安徽无为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纪升太(1964-),男,广东南雄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