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办学特色研究

时间:2024-05-08

韩运侠 熊祖阁

[摘 要]近年很多高校都将特色强校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并将办学特色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规划当中。我们从彰显师范特色,大力推进物理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加强综合特色,培育、孵化光电工程及通信工程专业;突出教育硕士培养特色,完善教育硕士(物理)研究生培养机制三方面分析了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地方高校;物理专业;办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3-0075-02

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将特色强校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并将办学特色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规划当中。作为地方一般高等师范院校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和国内知名师范大学甚至地方一流师范院校相比均有很大差距,地方一般高等师范院校如何在夹缝中生存和发展是所有同类院校共同面临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就是地方一般高等师范院校一定要定位恰当,办出特色,这样才能在大众化教育的潮流中逆流而上,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本文将针对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的办学特色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彰显师范特色,大力推进物理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

面对愈演愈烈的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苑里“小字辈”级的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需要面对来自两方面的夹击,一方面是重点师范大学和地方一流师范院校毕业生,另一方面是可以考取教师资格的非师范毕业生。在此情况下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应该把突出和优化师范特色作为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策略,大力加强师范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教师教育能力,以便他们在与其他院校毕业生的竞争中占有绝对的优势,这就需要对教师教育类课程进行改革和研究。具体做法如下:

(一)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整合与优化

通过调研河南省若干地方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的培养方案,我们发现现行物理学教师教育类课程安排除了设置有教育学、心理学及物理教学论老三门课程之外,还有关于教师基本技能、教师专业技能、教师专业发展的若干课程。其课程门类多,且由不同院系教师承担,容易造成课程安排顺序颠倒、教学内容相互交叉及课程安排不协调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将原有物理教学论课程整合优化为五个模块:教材与课程标准模块、教学论与教学设计模块、教学研究与课程开发模块、学生管理模块、教学技能训练与体验模块。

(二)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与中学实际的对接

高等师范学校教学改革必须与中学实际对接,培养中学教师,缩短师范毕业生的适应期的做法已达成共识。物理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将从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两方面实现与中学的对接,在教学内容尤其是教学技能方面,根据中学物理教学的特点,把教学技能培训内容划分为:概念教学、规律教学、实验教学、板书板画教学、课件制作、说课、习题教学、复习教学、课外活动指导及物理教学研究等。在教学模式上实行“双导师制”,一方面高校教师亲临中学教学一线了解中学教学实际,参与中学教研活动,对中学教师进行培训;另一方面中学教师进入高校为师范生讲授教師教育类课程,参与高校教师有关教学改革的项目。

(三)教育实训课程的系统化及评价体系的建立

建立了“课程化训练、信息化协作、示范与实训结合”的“三位一体”训练方法。课程化训练即训练活动要有教学目标、大纲、方式方法、考核评价标准、学分等的规范,是系统化和常态化的训练活动。信息化协作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师范技能训练的高效化、再现化、多元化。示范与实训结合即通过中学名师示范,学生分组模拟实训,实现师范技能训练的模仿化和标准化,同时将网络环境下的师范技能训练与实际工作环境下的师范技能训练相结合。建立物理师范生师范技能达标认证体系,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和中学教学实际,增强实践教学的目的性、针对性,通过分项训练达标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

(四)卓越物理教师培养模式

为了落实教育部及河南省“卓越教师培养教育计划”,结合我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成立了卓越物理教师实验班,制订了卓越物理教师培养方案。卓越物理教师实验班每届20人,单独开课。

二、加强综合特色,培育、孵化光电工程及通信工程专业

物理学专业综合改革的总目标为: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以“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打造开放型、多元化教师团队,优化课程与教学资源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构建全程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把物理学专业建设成为河南省光电工程及通信工程领域人才培养基地,为其他同类高校专业的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我校物理学专业于2016年成功培育、孵化了光电工程及通信工程专业。具体做法如下:

(一)打造一支开放型、多元化教师团队

近几年,分期分批投入经费300万元,培养引进了3名高素质、综合型学科带头人,加强在岗教师工程意识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完善外聘教师的理论体系,着力打造一支具有较深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及较高的学术造诣的教师队伍。

(二)整合优化课程与教学资源体系

按照“优化课内,强化课外,交叉渗透,功能互补”的课程建设思想,不断优化通识课程,精选专业课程,做强选修课程,推进实践课程。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兴建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立综合性网络平台。

(三)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

深入调研行业能力需求,提升服务意识,更新教育理念,开放办学,更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办出学科特色。启动校企合作办学“双师制”培养模式,实行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信息化协作下的情境教学法。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强化工程意识,以行业能力需求为主线,以学生创新应用能力为目标,构建逐层次专业能力提升的全程实践教学体系。全程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时间上的全程性,即实践教学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二是内容上的全面性,即构建以实践实验教学、知识应用、素质拓展计划、课外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等五个模块为载体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多渠道筹集建设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所需经费,努力建设多层次、多元化实验室及实践基地,满足本科教学和教师科学研究多元化的实验需求。

(五)实施现代化的教学管理

高效、有序的教学管理是深入教学改革和成功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和保障。教学管理改革的重点有: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效率提升、管理手段现代化等。

三、突出教育硕士培养特色,完善教育硕士(物理)研究生培养机制

(一)教育硕士(物理)的课程优化

教育硕士(物理)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物理专业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能够承担该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根据这一培养目标进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尤其重视实践课程,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中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采用“见习-培训-城市中学实习-反思-培训-农村中学实习”六阶段全程师培研究实践模式。实践教学共8学分。

(二)教育硕士(物理)研究生培养的校内导师组制的实行

教育硕士(物理)导师组制与本科生导师组制相同之处是导师组均由3-5个教师组成,二者不同之处是教育硕士导师必须具备导师资格,但考虑到每个导师各有专长,在研究生日常教学、师范技能培养及论文指导等方面均需要大家协商进行。因此,应建立一個有3-5个教师组成的团队组成导师组,其中一个为主导师,其余的为助理导师,在助理导师中必须有一个中学高级教师负责研究生教学技能及实习指导,这样不仅能够发挥指导学生的团队作用,还可以提高导师的整体水平。

(三)教、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树立“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的培养理念,探寻“学习、教学、教研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学习、教学、研究”既是教育专业学生完成学业所必做的功课,也是他们成长为高素质教师人才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师范生培养的过程中,应以“学习、教学、教研”三项为重点,让三者相互作用、融合交叉,实现整体一致的综合效果,从教师职业发展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从基础教育新课改需求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从教育现实问题解决的角度培养学生的教研创新能力。学生在学完中学物理教材分析这门课程后,为低年级同学做示范和交流充当小老师,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并开展一定的研究,从而完成了“学、教、研”的整个过程。

[ 参 考 文 献 ]

[1] 江婷.地方师范大学发展的生命力:办学特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1):1-3.

[2] 张元龙.高校办学特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27-31.

[3] 赵仿林. 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4] 韩运侠,马宝红.物理教师教育类课程优化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 2014(4C):49-50.

[责任编辑:钟 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