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付文珍
寒假里,爸爸妈妈带着3岁的洋洋回老家过年。洋洋真高兴,爷爷还专门给他买了儿童自行车和积木呢!
镜头一:“这些积木是我的,都是我的!”洋洋一边喊着,一边拼命地用手和胳膊护住他面前的一大堆积木。“我也想玩,给我几块。”妹妹站在旁边说。“不行,一个也不给你,都是我的。”洋洋涨红了脸。妈妈听到吵闹声赶紧走过去,对洋洋说:“你有很多积木,分给妹妹一些吧。”“不!这些都是我的。”洋洋大声喊。
镜头二:洋洋正在院子里骑自行车,妹妹扔下手里的玩具青蛙来抢洋洋的车子。洋洋大叫起来:“不行!别动!这是我的车子。”妹妹也大叫:“我要!我要玩!”眼看两个孩子又要打起来……
“这孩子怎么这么小气!”听到爷爷这么说,妈妈觉得很难堪,难道是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
独生子女容易养成唯我独尊的习惯,要改掉这个坏习惯,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然后进行有技巧的引导,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我们就会发现,原来从“都是我的”到“我们一起玩”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
为什么有那么多自私宝宝
宝宝的自私行为具有其年龄特征。1岁之前,孩子的自我意识尚未形成,物我不分,经常把自己的手脚当成别的东西来玩。到了2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萌芽,开始有了“我”、“我的”这样的概念,但对客体的概念,如“你”、“你的”还很模糊。这个时候的孩子表现出极度的自我中心,具有极强的占有欲,认为手之所及都是“我”的。到了3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分化,形成了“你”“你的”、“他”、“他的”、“大家的”等多种概念,占有欲逐渐下降,开始愿意和别的小朋友分享玩具了。如果3岁之后的孩子还经常出现争吃、争穿、争抢玩具等现象,家长们就要及时教育引导了。
当然,幼儿自私行为的产生与当今社会的家庭结构和家庭教养方式也密切相关。独生子女一出生,就被视为掌上明珠。很多父母把爱仅仅理解为充分满足孩子的要求,只要孩子高兴,恨不得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留给孩子,宁肯自己省吃俭用,结果却不得不面对孩子越来越自私的现实,这种爱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
我们可以这样做
不想玩玩妹妹的青蛙吗
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引导。比如妈妈可以说:“你看,妹妹的青蛙多有趣,还可以变形呢!你不想玩玩吗?”洋洋看看妈妈手里绿色的木头青蛙犹豫了。这时妈妈继续和洋洋商量:“你已经骑了很久了,休息一会儿,趁机玩玩小青蛙。”洋洋想了一会儿,把车子交给了妹妹,说:“我们换着玩吧!”妹妹开心地笑了。
妈妈用提供替代玩具的方式解决了洋洋和妹妹之间的矛盾。处理这种场面的方法很多,比如妈妈可以跟洋洋商量:“我有个非常好玩的积木游戏,可是必须有三个人,我们一起玩吧!”或者说:“洋洋先玩,过会儿再给妹妹玩,好吗?”关键是要尊重孩子对自己玩具所拥有的权利,同时也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如果妈妈强迫洋洋把车子让给妹妹,或者把洋洋的车子夺过来给妹妹玩,那么洋洋的感情就会受到伤害,而且妈妈的做法也给了洋洋一个不尊重他人权利的示范,促使洋洋学会抢夺他人的东西。
我是一个小气鬼
要鼓励孩子学会与人分享,学会关心别人,但不要滥贴标签。“你真自私”、“真是个小气鬼”,这是在冒险给他们的自我概念带来某种消极影响,他们会逐渐开始认同你给他贴上的这个角色标签。“妈妈说我自私,说我是小气鬼,那我就是自私,就是小气鬼。”对于3岁的孩子,他的自我评价往往来自成人尤其是父母对他的评价,所以,千万要小心,不要过早给孩子贴上“小气鬼”的标签。
谁想吃最后一块饼干
从孩子懂事开始,家长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习惯与家人共享食物和玩具的习惯。约翰·邓肯对3岁的女儿菲布要求很严格,她非常重视培养女儿的分享观念。邓肯说:“我们有意在家里只放一台电视,如果女儿要看节目,而我们正在看别的节目时,那她就必须等……独生子女应该明白她是独生子女,但不是家中唯一的成员。”所以,有时候家长要让孩子学会问:“谁想吃最后一块饼干?”而有时父母不妨真的把它吃了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孩子。
宝宝真让妈妈高兴
“宝宝能与小朋友分享玩具,真让妈妈高兴。”“宝宝给妈妈的点心真好吃!”每当看到宝宝把自己的玩具或者糖果让给周围的小朋友时,父母就要不失时机的夸奖他。正面强化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能让孩子体验到与人分享、关心别人得到的快乐。
自私的人没有朋友,很孤独
孩子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他的一切行为都是通过模仿形成的。所谓身教重于言教,父母一定要以身示范,为孩子做出好榜样。如果父母是自私自利的人,孩子怎么可能慷慨大方呢?榜样还可以是同伴。比如让孩子和一个大方、乐于助人的小朋友交往,孩子会逐渐受到影响。榜样还可以是孩子喜欢的故事或动画片里的主人公,家长可以通过故事告诉孩子,自私的人不受大家的欢迎,没有朋友,很孤独,而大方、关心别人的人会很快乐,因为大家都喜欢他。
我是小主人
家里来了客人,让孩子给客人拿水果、点心,客人的表扬会使孩子很高兴。也可以让孩子邀请他的好朋友来家里做客,鼓励他把自己的好东西和朋友们分享。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会自己吃饭、穿衣服、洗手帕、整理玩具、给爸爸妈妈倒水,这样做有利于孩子形成强烈的责任感,这是克服自私的重要条件。
如果妹妹不让你玩积木
所谓移情就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识别并体验他人的情感。比如妈妈可以跟洋洋说:“如果妹妹有更好玩的积木,不让你玩,你高兴吗?”洋洋摇摇头,妈妈继续引导:“因为你不把积木给妹妹玩,妹妹当然也不愿意把自己的积木给你玩了。”这样让宝宝有机会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行为,学会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逐渐形成乐于分享、关心别人的观念。
大家一起玩才高兴
当宝宝与和他年龄差不多的孩子一起玩耍时,就会意识到不能总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如果宝宝太自私,他就会失去好朋友。所以说,同伴交往能很好地发展孩子的社会性。家长要经常为孩子创造与小伙伴交往的机会,鼓励孩子将自己的玩具、图书借给小朋友们,尝试与别人友好合作,养成互相谦让的好品德。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