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图形创拼:放飞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百变立方体》实验设计

时间:2024-05-08

文|吴恢銮

【教学内容】

浙教版二年级下册第35、36 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提出问题

1.提出问题。

师:今天,吴老师要带领大家来做一个“百变立方体”的实验,看到“百变立方体”,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板书:百变立方体)

生:立方体真的可以变出一百种吗?

生:要怎么变才可以变出很多种呢?

师:同学们对这个实验充满了好奇与疑问,这是我们研究问题的大动力。

2.观察发现。

师:请同学们拿起一个立方体,仔细观察它的每个面,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六个面上分别画着不同的图形:长方形、三角形、两个小三角形、半圆形、扇形、月牙形。

图1

师:为什么正好是六种图形?

生:立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上画一种图形,正好有六种。

师:你能帮助老师数出这六个面吗?

生:(学生边指边说)这样一周就是四个面,再加上下两个面,一共六个面。

生:我是两个两个数的,上下两个面、前后两个面、左右两个面,一共六个面。

师:这两位同学虽然数的方法不同,但都做到了有序地去数。第二位同学还能用上方位词来数,非常棒。立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对应一个图形,所以刚好六种。我们给这六个基础面编上号。

3.引出任务。

师:今天这节实验课,我们就用这六种图形设计一些有创意的图案。

【设计意图:直接出示课题,鼓励学生提问,学生聚焦“百变”产生好奇与疑问,这正是问题驱动、兴趣驱动的重要一环。教师提问“为什么正好出现六种图形”,过渡到立方体的特点,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出立方体的六个面,表现出对立方体构造特点的理解和掌握。对图形进行编号,为接下来学习活动的开展和交流做好准备。】

二、实验探究,挑战任务

●实验活动一:选择性拼图。

1.明确实验任务。

师:如果只能选择两个立方体,想一想,可以拼出哪些我们学习过的平面图形?

实验要求:

拼一拼:用两块立方体拼出平面图形。

记一记:用编号记录,并尝试画出拼成的图形。

实验一:用两块立方体拼出平面图形

( )+( )4( )+( )5( )+( )6( )+( )3

2.实验作品交流。

学生介绍拼出的各类图形,教师板贴学生作品:

图2

师:[收集两个(1)+(1)]你发现了什么?

图3

生:都是用两个(1)号图形拼成的,一个拼出正方形,一个拼出长方形。

师:观察得很仔细,也就是说选用的图形是一样的,但拼出来的图案可能不一样。想一想它们之间有联系吗?拼成的正方形怎样变换成长方形?

生:一个图形固定住,另一个图形顺时针旋转,就可以变成长方形了。(如图4)

图4

生:我还有不同的变换方法,可以把两个(1)号图形同时旋转,就可以变换成长方形了。(如图5)

图5

(请学生上台在黑板上演示并描述变换过程,然后教师用课件展示变换过程)

师: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两个(2)号图形拼成的。想一想,怎样把三角形变换成平行四边形?

图6

生:左边的图形固定住,右边的图形绕中心旋转,就变换成平行四边形了。

小结:刚才同学们将两个立方体的一个面进行组合,创造出了熟悉的图案。我们还发现,同一种基本图形,摆放位置不同,拼成的图案也可能不一样。

【设计意图:从最简单的两个面拼图开始,便于更多学生进入实验。为什么同是(1)+(1),拼出的图案却不同?引发学生深入分析、比较与想象。让学生描述图形转化方案,既沟通了图形之间的静态联系,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动态想象。积累的图形分合及转化经验,为后续学习图形面积推导等课埋下“种子”。】

●实验二:想象性分图。

1.明确实验任务。

师:这些图形都是将小立方体的几个面拼在一起得到的,你能很快地分析出分别用到哪几个面吗?

实验二:分一分、写一写、拼一拼

实验要求:

(1)想一想:由哪几个基本图形组成?

(2)写一写:用编号表示组成的图案。

(3)拼一拼:验证自己的想象是否准确。

2.交流分割经验。

图7

生:图案1 有一圈曲线,所以我认为会有半圆形,先画出一个竖线,就找出了(3)号图形,所以是(3)+(4)。

生:图案2 有凹进去的曲线,这肯定是(6)号的月牙形,中间就是长方形,所以是(6)+(1)+(6)。

生:图案3,我看出是由四个基本图形组成的,最早看出了一个大半圆形,先把它分出来,大半圆形又是由两个扇形组成的,下面是两个月牙形,所以是(5)+(5)+(6)+(6)。

生:图案3 是轴对称图形,我先画出对称轴,再上下分割,所以写成(5)+(6)+(5)+(6)。

生:图案4 是一个菱形,也是一个正方形,肯定是由四个三角形组成的,所以我很快就分出来是(2)+(2)+(2)+(2)。

师:同学们能将组合图形的特点与基本图形的特点进行联系,先想再分、先分再验。甚至还有同学能想到轴对称图形,先画对称轴,再细分为基本图形,说明同学们对图形的特点与关系非常敏感,这是会观察、会实验的表现。

师:我们发现最后一个图案是由四个(2)号图形拼成的,用同样的四个(2)号图形,你还能拼出不一样的图案吗?

●实验三:创意性组图。

1.实验要求。

拼一拼:用四块(2)号图形,拼出与众不同的图案。进行小组交流和分享。

想一想: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图8

2.作品展示。

让一组学生上台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余组进行补充。让学生给自己的作品命名,比如沙漏型、风车型、狐狸头等等。

图9

3.沟通关系。

动态演示每个图案的拼组过程,让学生领悟到通过四个三角形的平移、旋转运动变换,可以得到以上各种图案。从运动的角度,理解几个基本图形变换成图案的动态过程。

4.严谨分析。

师:观察了变换过程,同学们思考这些图案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生:只是三角形的方向和位置变

了,图案的大小好像没有变。

生:我认为图案的大小应该不会变,都是四个三角形组成的。

(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借助“数”来分析“形”的大小)

出示图10:如果正方形表示20,想一想三角形表示多少?

图10

生:三角形的大小是正方形的一半,所以是10。

通过计算以下图形,让学生明白:图形方向和位置变换了,大小没有变。

想一想:下图阴影部分表示多少?

图11

【设计意图:学生在5 分钟时间内最多拼出十种不同的图案,并取出了生动直观的名字,体现了很强的设计思维和创造能力。“沟通关系”环节又让学生回到理性认识上,用动态观点审视各图案之间的运动转换,再借助“数”分析“形”的大小不变,为今后理解面积概念与等积变换积累丰富的表象与活动经验。整体看,实验三是一次走向高阶思维的创造性学习。】

三、实验反思,以美育人

师:这一次实验课又要结束了。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收获或者畅想一下还想做些什么吧!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同样的图形通过不同的摆放,可以拼成不同的图案。不同的图案,通过对其中的图形进行平移、旋转又可以转化成一样的。

生:我想下课以后继续研究:如果有更多个立方体可以拼出哪些图案?

师:整节课同学们一直都在仔细地观察、积极地创作,老师为你们的作品和发言感到惊喜。最后给大家提供一组漂亮的图案。同时也希望同学们看过以后,可以和小伙伴自由组合,设计和创作出更多、更精彩的组合图案。

图1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