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昂翁则玛 章 剑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62~64页。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的平面图形,你还记得吗?请大声说出来。
生: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在这些图形中有一个图形和其他四个不一样,它是谁呢?说说你的理由,为什么?
生:是圆,圆没有角。
师:太棒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设计意图:从学生学过的平面图形入手,开门见山,直接揭示课题,可以避免“生活中的角”对“数学中的角”的干扰,又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把原先的平面图形和新知识联系起来。】
师:请认真观察这幅图,你能从中找到角吗?能上来指一指吗?
【设计意图:遵循儿童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中抽取出所要学习的角,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
(1)找角的共同点。
师:这些都是我们找到的角,这些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得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生:它们有一个尖尖的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师:是的,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为了便于区别这些角,可以给它们取个名字。比如这个角,我们可以在角的两边张口的地方,用“)”把两条边连起来,然后写上数字1。我们把这个角记作:∠1,读作:角1。(教师板书)
(3)找角的不同点。
师:这些角有什么不同点?
生:两条边的长短不一样,张开的大小不一样。
师:你知道三角板有几个角吗?你能指一指吗?
学生先同桌互指,再上台示范。边指边说:这是顶点(先指),这是边(再指)。
生:我是用三角板其中的一个角对准描出来的。
生:我是先画顶点,再画边。
(教师示范画角,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出发画两条边)
小结: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设计意图:先从观察角的共同点来认识角,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接着观察角的不同点,初步感知角的大小可能和边的长短、张开的大小有关;再来指角,通过指角再次了解角的组成,同时在三角板上指角,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角和三角形的不同;最后画角,有的学生利用三角板,有的学生利用直尺,通过教师示范画角,规范画角的步骤和方法。借助指角、画角再现角定义的发生过程。从找相同、不同到指角、画角,都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索、发现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经历学习的过程,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小结采用一首儿歌,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增加了趣味性,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
【设计意图:这是第一次辨角,学生围绕着角的组成展开思辨,从而进一步完善角的特征:两条边是直直的。】
师:(出示活动角)这是一个可以活动的角,就藏在你们课桌里面,请你拿出来,玩一玩。在玩的过程中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2.1 各组外周血Treg细胞、Th17细胞比率及Treg/Th17比值比较 结果(表1)表明:初发组及复发/难治组Treg细胞比率较正常对照组及平台期组升高(P<0.05),Th17细胞比率无明显改变;初发组与复发/难治组间Treg细胞、Th17细胞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初发组及复发/难治组Treg/Thl7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及平台期组升高(P<0.05)。
生:角是有大小的。
师:你怎样使角变大、变小?
生:把角的两边拉开,角就变大;把角的两边合拢,角就变小。
师:角的两边拉得越开,我们就说,张口变大,相反,就是张口变小。你能说说什么样的角大,什么样的角小吗?
生: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师:变一个角比老师的角大,变一个角比老师的角小。
师:同桌之间比一比,看谁变得角大。
师:通过玩角,我们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小结:角的大小与角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越大,角越大;张开越小,角越小。
【设计意图:活动角能真实、形象地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学生在制作及玩的过程中,再次了解角的基本特征:一个顶点和两条边。任何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轻松地想到去摆动两条边可以改变角的大小,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自己来感悟。同时这个环节也为接下来比较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埋下了伏笔。】
(红角的边长一些,而蓝角的边短一些,通过课件动态和语音对话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最后通过重叠的方法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师:重叠法强调,重叠时将角的顶点与顶点对齐,接着把两个角的一条边重叠,最后去观察另一条边,如果两条边重合说明一样大,如果哪条边在外侧的就角大,反之则角小。
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设计意图:第二次辨角是为了感受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用两个角对话的形式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将抽象的比较角的大小通过直观的重叠法,让学生真实体会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关于角,你还想知道什么?
师:角的知识我们以后还会再学习,最后一首儿歌送给大家:
【设计意图:以两个问题和儿歌来结束这次学习,简单有趣,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为接下来角的学习做了铺垫。】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用主题图引入,第一:找角,展示给学生熟悉的情境图,从中找到角,接着从情境图中抽出角,也就是从生活中的角抽象到数学中的角,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第二:认识角,让学生说说找到的这些角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一个尖尖的点和两条线,角的各部分名称很自然的就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取出来,设计让学生说不同点就是为了给教学角的大小做铺垫。第三:指角,通过三角尺指角,巩固角的特征,让学生能正确区分角和三角形的区别。第四:画角,先让学生独立画,再全班交流自己的画法,这时学生有了不同的想法,有了争执,教师此时明确画角的步骤和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第五:制作活动角,通过学生自主动手制作活动角,发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这样的设计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通过体验来得出结论。第六:比较角的大小,通过蓝角和红角以动态对话的争执“谁是大哥”的问题,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及注意力,课堂气氛真正调动了起来,也让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