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祖国妈妈过生日吃蛋糕想到的

时间:2024-05-08

刘 莉(特级教师)

国庆前夜,公交车上,听到一位六十岁左右的爷爷跟四五岁孙女的一段对话。

爷爷:大街上的这些旗帜是我们中国的国旗,明天是国庆节,大家插上国旗来庆祝祖国母亲的生日。

孙女:爷爷,祖国母亲多少岁了呀?

爷爷:到今年整整69岁了!

孙女:祖国母亲过生日会穿上漂亮的裙子吗?

爷爷:我们是把国家比喻成母亲。

孙女:祖国母亲过生日会吃生日蛋糕吗?

爷爷:我们是把国家当成母亲,没有共产党、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每个人……

车到站,爷爷牵着孙女下车了,孙女继续问问题的声音飘进车厢,我意犹未尽。

毫无疑问,对话中的爷爷是一位称职、爱国的老人,他懂得抓住时机向孙女介绍祖国的历史,培养孙女的爱国情感。孙女也是一位聪明伶俐、爱思考的孩子,她在根据她的认知与生活经验理解老人提供的信息和提出她感兴趣的问题。

“母亲”就是一个女性,“过生日”就该吃蛋糕,于是孙女问“祖国母亲过生日会穿上漂亮的裙子吗”、“祖国母亲过生日会吃生日蛋糕吗”。孙女的脑子里是生动的情境,有鲜活的人物,有逼真的画面感……

可怜的爷爷,如果懂一点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面对孙女的好奇,他可能不会先说“我们是把国家比喻成母亲”,又说“我们是把国家当成母亲”。怎样让四五岁的小孩理解“祖国”和“祖国母亲”的意义,理解“没有共产党、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每个人”,理解为什么“把国家比喻成母亲”,这些似乎是语文学科词语理解或德育学科教育教学的任务,但它其实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学生在哪儿;学生怎么理解;学生有什么经验;怎样帮助学生基于他们的现实实现“再创造”……

尽管爷爷不懂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但丝毫不影响他是一位难得的、优秀的长辈。因为从对话中看到,爷爷试图借助“祖国母亲的生日”这个形象的比喻帮助孙女理解“国庆节”这个特殊的日子。也许是因为“母亲”一词太具象,“生日”一词太容易引发联想,孙女的思维偏离了爷爷介绍“明天是我们祖国值得庆典的特殊日子”的初衷。或许还因为,向孙女说明“明天是我们祖国值得庆典的特殊日子”这件事,应该从别的路径展开。

国家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国庆?我们的国家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数学教学也是如此。为什么要学习小数、分数?现实生活或数学发展的需要在哪里……

建立何种联结以帮助理解,教师要慎重思考和选择。对固化的说法进行反思和挑战,需要专业知识和实践智慧引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