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很厉害的人》,教你写出“很厉害的”读后感

时间:2024-05-08

作者简介:

莫笑君,原名胡姚雨。东南大学硕士毕业,青年作家。曾获香港中文大学第五届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一等奖、2013全国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等。已出版《余声不回》。

大家多多少少都写过读后感,却很少会专门找来读。事实上,读后感随处可见,在作家笔下,文学评论、阅读札记、读书随笔……这些,都算读后感的变形,只不过更加理论、专业,也可能更加恣意、随性。可专业评论、作家札记难免有些艰深,动不动旁征博引,这个理论那个流派的。有没有简明易懂又颇具水平的读后感呢?还真有!那就是你看一本书时最容易忽略的“宝藏”——那些写在书前面的“序言”!序言多是评论家、作家或原书作者的朋友,在读完书后作出的感言。这些读后感不仅不会艰深难懂,反而力求通俗、并加以赞美。虽然难免有广告推销色彩,但好的序言也能做到顾及书、顾及作者更顾及读者,这无疑是一篇优秀读后感的必备要素。今天,就从河森堡《很厉害的人》里,学一学读后感的写作门道。

好的读后感,

在原文引用上必定简练

从应试来看,读后感很少作为考试体裁,也很难作为考试体裁,这与其受限于“读过”这个前提有关。但抛开功利,“读后感”是很适合用来日常练笔的。一方面,它可以倒逼你扩展阅读量,毕竟你不读,就没法写;另一方面,还能锻炼你的总结概括和阅读感受力,用网上的话说,是逼你进行“二创”。

说到“二创”,“哔哩哔哩”网站上的“UP主”没少为广大网友贡献精彩绝伦的剪辑智慧。喜欢看各类“二创”作品的同学一定知道,“二创”之所以精彩,全靠剪辑者将原作的素材进行出其不意的串联和展开,从而形成了全新的观赏趣味和体验。想想看,若“二创”作者把原视频大段大段照搬过来,还有意思吗?

这也是读后感的一大讲究——对原文的引用,必须恰到好处,切忌大段大段复制粘贴,而要用自己的话进行提炼概括,重新进行组织和挖掘。

我们看河森堡是如何做到简练引用和有效概括的——全文直接写《一本不正经的博物志》内容的才一段:

一如安迪斯晨风老师的这部作品,从宏大的山川到微观的粒子,从古老的诗歌到今日的论文,从浪漫的类比到严谨的推理,从戏谑的调侃到严肃的论述,这一切一切都成为那引人故事里的精彩元素,它們彼此纠缠相融,中和发酵,最后孕育出这本感情丰沛的知识盛宴。

可以说,河森堡几乎没有所谓的原文引用,全是用自己的语言,对书中内容进行了高度浓缩。这也是一个读后感作者对原作者负责的表现,如果读后感全是复述原文,作者总会怀疑:你到底认真看了没?到底有没有自己的想法?复制粘贴这回事儿,不看书的人也能做!

特别是河森堡还给了我们十分优秀的句式范例,教会我们如何从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本书的内容:“从……到……,从……到……;从……的……,到……的……”这个句式非常管用!省略号里可以填你读完后,印象最深的内容,只需这样写几句,一本书的轮廓很快就形成了。

我们挑几本初中必读名著来尝试一下——

对《西游记》,我们可以这样写:从火焰山到雷音寺,从女儿国到狮驼岭,从枝繁叶茂的花果山到湍急凶险的流沙河……漫漫西游之旅,充满艰险却也令我神往!

《格列佛游记》:从小人国到大人国,从飞岛国到慧骃国,从令人捧腹的“撒尿救火”到脑洞大开的“科学发明”……这大概是我读过最有趣的名著了!

《雷雨》:从盛夏的午后到雷雨的夜晚,从专横霸道的周朴园到无辜死去的四凤……周家大院里的一切,都充满罪恶与悲剧!

看到没,这个句式通过对书中关键元素的有机串联,不仅能帮你快速实现概括,还不会大篇幅重复原文。当你在不知如何简练有效地概括原文、引用原文的时候,不妨就拿这个利器试试吧!

好的读后感,在展开议论上必定鲜明

前几期讲了议论文写作,读后感也兼具议论文色彩。读完一本书、一篇文,你总会感动、欣喜、悲伤、愤怒,写好读后感的关键,就在于鲜明表达出你的情绪、观点,这也是读书的价值所在,通过读书来丰富你的情感体验。哪怕你讨厌这本书、恨这个作者、觉得读了还不如不读,也比读完无感要好。

河森堡写的既是“推荐序”,里面的观点必然是推荐、肯定、褒奖这本书,他的观点呈现在以下两段话里——

作为一名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讲解员,我自诩对国博展厅里的文物了解颇深,然而,在阅读完这部作品后我才发现,有些文物背后竟然还有如此之多的故事和传奇,我之前一无所知。

羞愧之余我感到庆幸,如果不是这部书给我带来启迪,我恐怕很难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现在,我认真地阅读了这部书,我可以把作者的智慧继续传播出去,以分享给更多的观众和朋友,继续履行我作为一个国博讲解员的使命。

对全书完成提炼概括后,他讲出了自己的核心感受,也就是本书的价值——它让“我”感到无知,它让“我”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并且,它给了“我”继续履行国博讲解员使命的热情,就是把智慧和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

因为是“推荐”,这种“好话”是必须的,也是各种“序言”的常见套路。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评论也叫“批评”,讲起狠话来也是不留情面,非常犀利的。这些评论不会跟着书一起刊印,却可能在某些“作品研讨会”、“评论类专栏”上“精彩大放送”。

我身边就有一个实例。一位同样擅长青春校园题材的作者朋友,出道比我早,出版也比我早。那些年,她加入作协,通过出版扶持项目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青春文学作品集。当地作协重视她,特地为她召开作品研讨会,我知道后,别提多羡慕了。但在事后印发的“研讨会实录”中,评论家们对她的肯定才短短一页纸,批评却洋洋洒洒,多达四五页!包括“小说中的人物动机不足,缺乏叙事动力,编造感较强”;“后面好几篇小说情节都有重复,都是通过意外或者误会造成了转折,创作技巧还不成熟”;“有些情节推进过慢,执着于细节,显得小说不像小说,散文不像散文”……

这些话,看得我真是胆战心惊,原先的一腔羡慕全化作了敬畏——原来,创作真是很严肃、很艰难的事!这些话的威力如此巨大,时隔多年我都难以忘记。

后来,我渐渐成熟,回过头想这件事,终于明白,这些读后感得以刊登,不仅仅是作为实录加以呈现,更是用来鞭策、警醒我们这些存在同样问题的作者,要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加强反思,才能保持进步。

所以,别吝啬你的观点,通过读后感尽情表达出来吧!你可能在无形中推动了一本书的销量,也可能在无意中促进了一个作者的成长。

好的读后感,在发散联想上必有故事

讀后感的写作,还不能单纯就事论事。既要围绕原文,又不能一个劲儿地死磕原文,那样会显得读后感了无生气,缺乏“信息增量”。

前面说引用要简练,这简练后留出来的篇幅干嘛?就是让你发散思维、加以扩展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基于原书联系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故事。书的作者看了,会觉得十分欣慰;其他读者看了,也会深受感染。

河森堡在这一点上做得十分出色,他这样开头:

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老师问同学们将来想做什么……我就特纠结,站了老半天挠头说:“我也不知道,我将来就想做一个很厉害的人。”

……我到底应该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差不多十年,直到大学毕业时都没能想明白。我本来一度想去写剧本拯救中国电影,但是阴差阳错之间,我竟然去了国家博物馆就职,成了一名讲解员。

若不告诉你这是一篇“序”,仅读开头,根本不知道他是在谈书。直到全文过了一半,他才“图穷匕见”,露出“书山真面目”。

这种与原书紧密相关,又真诚切身的故事,就是合理又具体的发散。

文章开头既营造了悬念(到底什么是“很厉害的人”?如何成为“很厉害的人”?)还引出了自己的身份(国博讲解员)。讲解员的义务就是为观众做好讲解与科普,这恰好与这本书的目标是一致的——河森堡非常顺畅地将自身经历与书本内容进行了结合,实现了推荐者与原书作者的目标统一,也因此让人觉得,这书由他来推荐是合适的,看得出是他发自肺腑的真诚推荐,不是单纯为了骗大家的书钱。

“自己的故事”+“书中要素”,也是读后感写作中一个非常好用的模式,我们写的时候可以学习河森堡,先讲故事、再引原文;也可以先讲原文、再讲故事,比如“书中的XXX,让我想起了XXX”。

继续以名著为例——

《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奶奶……;《我是猫》中的猫,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养过的白猫……;《论语》中的“朽木不可雕也”让我想起曾经爸爸骂我的话,他这么一骂,反而激起了我的斗志,后来我拿满分卷子回去,看到他的表情,可真解气……这些省略号里,都可以顺势延展出一篇小小的记叙文或议论文,你的读后感立刻就丰满、真实、真诚了起来。

读后感的写作形式、写作内容实在丰富,除了上述三方面,我们还可以针对原文的立意、构思、语言谈感受,甚至针对某个有意思的情节展开想象,哪怕十分较真地去深挖其中的合理性,把虚构的故事当作一门学问去研究——如今的“红学家”们,不就天天在做这些事吗?

读为感知,感而促读。愿我们在丰富的阅读中,收获丰富多彩的读书体验,更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学人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