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父母教会我的, 是以后不要成为他们那样的父母

时间:2024-05-08

景谙 邴格格

我知道我的书法老师和师娘不是在刻意秀恩爱,但是我对这种细节一直很敏感,所以经常被喂狗粮,连他们随便说句话我都觉得甜。我真的太羡慕了,我爸妈从来没有这么心平气和地聊过天。

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我拼命搜索小时候的记忆,也想不起爸妈什么时候抱过我亲过我,他们对我来说甚至有点儿陌生,送我上学接我放学的次数屈指可数,这么多年给我做过的饭一只手都能数过来。所以看到老师一边写字一边逗孩子,我总是忍不住想:怎么会有人那么幸福啊,幸福到我想都不敢想。

我爸在我生命中好像一直是缺席的。我小时候他把我送错幼儿园;在我整个学生生涯里他只开过一次家长会;到了高中,我半个月放一次假,和他几乎没有任何联系。

我知道很多人说父亲不善于表达,父爱是隐忍的,但他不是隐忍,我真的很难找到一点点他爱我的痕迹。

高三我有一天生病发高烧,学习紧又不敢耽误课,一直挺到下午自习才请假。我爸只带我到小区里的诊所,我躺在那里打点滴,他在旁边睡觉。好像他不认识我一样,睡得那么安心。

若是只有我俩在家,他又要出去吃饭,就把我自己扔在家里,半夜带着一身的酒气回家,然后没完没了地拉着我唠嗑。如果我回应冷淡,他便问我是不是看不起他。他可以絮絮叨叨到凌晨两点,跟我聊鸡毛蒜皮,却不管我起早还有课。

参加别人的升学宴,总听人说什么“爸妈把我放在第一位”“把最好的东西都给我”,这些感恩的话,在我的升学宴上一句都没有。

我从小学习好,初二之前都是第一,他们不曾有过一句认可,反而说你看谁谁家孩子多有礼貌多会说话;如果我学会了嘴甜,他们又说,谁谁家孩子又白又瘦,你到底像谁长成了这样。我永远是不如人的那个。

初三成绩稍微落后了一些,排到第六七名,他们便认为我原本就只会学习,现在学习也不行了,好像我的未来都要完了一样。

可是其他同学都有自己的房间,有父母鼓励、陪着学习,而我却一边忍受家里的琐碎,一边苦苦维持成绩——这么想想我也挺了不起的,他们哪里想过呢?

高二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压力很大,莫名其妙地哭,完全集中不了注意力,甚至上着课突然就开始掉眼泪。

那时放假回家特别希望他们能够平心静气地问问我怎么了,抱抱我告诉我都会过去的。可是没有,他们甚至发现不了我的低落,又数落我什么都不和他们说。

我不是没有试过和他们谈心。有一次给我妈打电话,我说我最近碰到了一些闹心事,我妈说我比你更闹心,来我给你说说我这些事。

我没有说的欲望了。我已经很累了,怎么去接受别人的负能量?或许,她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我们之间的沟通才总是显得吃力吧?

那时候在学校打电话都用电话卡,我有个同学一学期用了37张电话卡,而我2张都没用完。

作为父母,他们喜欢把很多事情归咎给子女,他们的矛盾来源于我,不容易来源于我……好像他们活得比绝大多数人更累一些似的。

可是谁为人父母不辛苦呢?哪个成年人的生活容易呢?难道不养孩子他们就不用工作,不用供养自己的生活了吗?为什么其他孩子的家长都是遮风挡雨的,而我的父母却让我分担这些烦心事呢?

我知道爱和理解都是双向的,但是他们没有给予我爱,我实在很难理解他们。

从小到大我没有得到过一点点回应,无论大事小事。哪怕我放学回家进门说“我回来了”,都无人响应。

那天看着老师才两岁的儿子坐在他腿上,看着他上初中的女儿跟他开玩笑,我没忍住哭了。老师跟我聊天,说这些问题不能逃避,要沟通要解决。

可是我怎么沟通呢?我们仨好像始终不在一个频道上。我也曾很直白地告诉我妈不要总打击我,我需要她给我回应,可她听过即忘,就像知道我不舒服但是并不会带我去医院一样。我爸除了醉酒后拽着我聊天不让我睡觉,就只是躺在床上看电视、玩儿手机。我常常想,在他心里或许他自己永远是第一位的,给不给我做饭取决于他想不想出去吃饭。我生日和他只差三天,可他不记得。

怎么沟通呢?

我曾经一度很恐惧亲密关系,直到看到了老师一家的相处,我才发现竟然真的有人可以那么幸福,幸福得那么真实。

他们是很温柔的一家人。老师经常开车顺路送我回家,上课的时候旁边总摆着师母洗好的水果,连他家的女儿提起我的时候说的都是“我姐姐”……有一次他们一家四口出去野餐带上了我,师母买了一只烧鸡,老师第一个把鸡腿给我。

无论是客套还是什么,我不管,这对我来说都太温暖了,是我在我家感受不到的。我在家里那种冷淡的环境生活惯了,只要别人给一点儿温暖,我就会受宠若惊。

如今我成年了,我们之间的相处似乎不再那么剑拔弩张。或许是他们也在成长,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我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迫切想得到他们的肯定。

我爸现在会承认我学习好,写字也好看,但有时候会在末尾加一句像他。

我不喜欢这句话。这是我自己的努力,你没有参与过。

我仍然羡慕书法老师,但我和我的父母仍然无法亲密。

这未必是坏事,疏离一点儿至少不容易发生矛盾。我们可以各自过好各自的生活。

但我暗暗许愿,今后不要让我的孩子体会我的生活。

他值得知道,这世界上的父母,是可以付出很多爱的。

【心理解码】

反观我们所植根的原生家庭,

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文/孟泓沁

网络上流行这样一句话:“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的确,能够拥有一个美满、温馨的原生家庭,一段快乐、幸福的童年,总是让我们向往的。景谙在书法老师的家中,看到了这样理想的家庭,而她自己的家庭,却让她和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冷冷的距离感。

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被原生家庭所束缚、决定了呢?景谙在成长和读书的过程中,没有感受到来自家庭足够的支持。然而,她却靠着自己的努力,维持着优秀的学业成绩。不仅如此,她的书法老师一家人把她当作家人对待,这都证明了景谙是一个招人喜欢的女生。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如何从经历中汲取养分,成为更好的自己。

不过,我猜想虽然景谙已经足够优秀,但她心中或许总有一些對父母的“不原谅”。其实,比起说景谙父母不好,我更愿意认为,景谙的家庭沟通是不流畅的。我很好奇当女儿和妈妈都想说自己的闹心事的时候,有谁听到了对方的声音?我也很好奇,喝了酒后总找女儿唠叨,希望女儿认可自己的爸爸,在平日清醒时,是否也有同样的愿望?

我们反观自己的成长,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如果,我们看到了自己父母的不足,我们不妨也尝试去看一看父母所植根的原生家庭,听一听让他们成为自己的故事。随着不断地成熟,或许有一天,我们能用我们的智慧和努力,让父母也拨云见日,让我们拥有更幸福和谐的家庭。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

编辑/张春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