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徐菲
14年前,一场意外无情地夺走了他22岁女儿的生命。但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沉痛并没有摧垮他。14年来,他用扶志济困的方式将父爱献给更多的孩子,让女儿的生命在更多孩子身上得以延续。
他先后创办助学基金会、整理女儿日记书信、宣讲女儿的励志故事,帮扶近46名残疾人创业就业,资助126名困难学生上学,挽救3000余名失足青少年,让身边100多户困难家庭走出困境。受助的孩子都叫他“何爸爸”,他就是荆门市青少年爱心大使、慈善家何显斌。
让失学的孩子重返学堂
何显斌说:“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再困难也要送孩子上学,读了书的孩子当农民也比别人强。”
曾是荆门市东宝区教委主任的何显斌,有一次在仙居乡调研时,发现因思想观念、家庭教育和生活困难等现实原因,许多农村家庭的适龄孩子厌学、失学。接连几天,他的心神都被那些无辜而渴望上学的眼神占据着。一些想法渐渐在他脑海里萌发,他将原本用于女儿完成学业、成就事业、组建家庭的一笔钱拿出来,还每月从自己仅有的1000多元工资中拿出一部分,组建了 “何金慧还本助学基金会”。
这是荆门市唯一一家私人创办的基金会,基金运转完全靠个人。何显斌向亲朋好友“游说”,发动他们献出爱心;向社会发出倡议,接受社会捐赠;自己和退休的老伴外出打些零工挣钱,全部注入到基金会。有人劝他放弃算了,也有人说他爱管闲事。他却说:“帮他们就是帮我自己的女儿。”
“还本首先是还爱心之本。”何显斌说:“帮扶不是施舍,我要受助人还本,就是要唤起他们的爱心,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2004年,即将高三毕业的周斌,爸爸因故去世,奶奶生病住院,家里只靠妈妈捡破烂维持生计,因交不起一个学期的学费,面临失学。他在报纸上看到何金慧还本助学基金会,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向何显斌发了一条求助短信。何显斌了解情况后,二话没说,第二天拿出800元帮周斌交了学费,帮他顺利完成学业。高中毕业后,周斌在荆门一家酒店找了一份满意的工作,领到第一个月工资后就把“何爸爸”的800元还清了。他说: “要是没有‘何爸爸的800元资助,就没有我们一家人的幸福生活。”
何显斌在走亲戚的时候,得知自己远房表姐的孙子张辉辉,考上了大学却没有钱交学费,准备外出打工。表姐说:“家里两个孩子上大学实在是供不起。”何显斌当即就从何金慧还本助学基金会里面拿出5000元给了张辉辉,勉励他要好好读书。
2006年,大学毕业的张辉辉,顺利考上了公务员,当上了警察。当年过年回家,张辉辉到“何爸爸”家给“爸爸”拜年,将5000元还上了,并且还向基金会捐赠了1000元。张辉辉说:“这5000块钱助我完成了学业,才让我有了今天这份工作。”
采访时,记者无意间看到“何爸爸”的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叶显峰,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资助了10000元,已经还完,还捐赠了500元……”何显斌对记者说:“每年高考结束后,他的手机就异常繁忙。很多考上大学交不起学费的学生就被推荐来找我,我都尽力给予帮助。孩子们也都将受资助的钱还上了,保障了基金会的正常运转。”
让迷失的心灵找到方向
“生活是乐观的精神加上不断的奋斗。”在整理女儿的遗物时,何显斌发现女儿数以万计的读书笔记、日记和书信,字字都折射出自强不息的精神,句句都饱含人生哲理。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部分文字整理放在网上,没想到得到《中国教育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网等众多媒体的转载。
“只要对社会有价值,对青少年有帮助,女儿肯定会支持。”2001年,何显斌主动要求从教委主任的位子上退下来,把自己关在房内整整两年,不会打字的他学会了打字,整理出版了记录女儿心路历程的《林中树林间路》,三卷四册共3000本,全部免费赠送给青少年和家长。
2004年,因肌肉萎缩症瘫痪在家的张俊杰,在《楚天都市报》上看到何显斌讲述女儿的故事后,主动联系了“何爸爸”。何显斌把《林中树林间路》赠送给了他,并勉励他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来面对生活中各种困难。一年后,他重获了生活的信心,病情也得到了控制,只是双耳再也听不到了。但是他坚持要回学校复读,最终考上了天津理工大学聋哑学院,并且成为全国第二个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第一个通过大学英语六级的失聪学生。张俊杰说:“何金慧姐姐从一个中专生保送进大学,又考取南京大学研究生的励志经历,鼓舞了我。”
2012年,武汉东西湖区一个叫文文的女孩,父亲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家庭,妈妈经常打麻将,父母很少和文文有心灵上的沟通。久而久之,文文性格孤僻,一家人懊悔不已。一次偶然的机会,文文的妈妈读到何金慧的《林中树林间路》,便给何显斌写了一封信,请教如何消除母女之间的代沟,让孩子从自闭中走出来。在何显斌的鼓励下,文文妈妈尝试着与孩子做知心朋友,并将《林中树林间路》中的文字誊抄在小卡片上,放在女儿的枕头底下。最终,真情融化了亲人之间的隔膜,一家人其乐融融。
让困顿的生命放飞希望
“我们无法预知苦难,但我们可以重燃生活的希望”。何显斌说。采访期间,何显斌向记者展示了他在全国各地作公益讲座的照片,有一张是他和16个孩子共庆生日的照片,格外让人注目。
何显斌给记者讲述了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那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何显斌冒着7级余震的危险,深入灾区抗震救灾。地震肆虐过后,遍地都是废墟和泪水,更令人心碎的是,灾区孩子们充满恐惧和绝望的眼神。
几夜无眠,何显斌觉得当务之急是要帮助青年儿童们重燃对生活的希望,重塑对未来的信心。他迅速组织了张俊杰等一大批励志青年赶赴灾区,歌唱延安精神,弘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宣讲把苦难转化为财富的故事。巡回演讲20余场,得到汉源县县长张桥的充分肯定,也受到灾区群众的欢迎。
在巡回演讲期间,许多他都叫不出名字的孩子给他发来了信息,他分别取名叫大丫、二丫、三丫……一共有115个孩子。有一天,二丫给他发短信:“何爸爸,明天是我的生日,好想吃蛋糕吹蜡烛呀!”“何爸爸”答应为她举办生日会,并邀请了大丫、三丫等16个孩子及家长一起来给二丫过生日、做游戏,孩子们完全忘却了地震灾难的影响,尽情地歌唱“何爸爸”为他们改编的歌谣:“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清晨我们放飞一群白鸽……今天是你们的生日,我的同学,愿你永远没有忧愁永远快乐……”
何显斌说:“那一天,我终于看到了 16个孩子纯真的、久违的笑容;那一天,我仿佛看到了我的女儿金慧又回来了。”
14年来,何显斌在全国各地进行公益讲座600余场。除此之外,他坚持和迷途青年学生谈心、通信,不问出处,有信必复、有问必答,用自己的真心、真情,帮助困惑的少年重拾人生希望。
他是无数迷途青年的知心好友,他是无数孩子的爱心爸爸,他是无数家长的大恩人,他也收获了数以千计的“女儿”。他身边的人这样评价他:他用父爱圆了无数孩子的求学梦,滋润了无数孩子的心田。
14年公益慈善事业,异常艰辛。在与记者惜别的时候,何显斌说:“只要我活着,我就坚持做;只要有人找,我就尽力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