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兴趣班鄙视链:高贵钢琴去垫底,冷门马术成主流

时间:2024-05-08

周一围棋课,周二马术课,周三学少儿编程,周六练习高尔夫……近日,有媒体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现如今部分家长为孩子挑选兴趣班时,不以孩子的意愿优先,而是专挑冷门、昂贵的课程。这样“攀比型”兴趣培养,据说为所谓的“兴趣班鄙视链”驱动。

那么,处于鄙视链顶端的课程有多冷门呢?天眼查的数据显示,经营范围中含“管风琴”的培训相关企业只能搜索到7家,而钢琴培训的相关企业则高达到1万家以上;有多贵呢?“青少年Pony马术课程套餐”课程,24节50分钟的课程,总价为20400,课单价为850元。高尔夫的一对一入门级课程,10节课总价约为12999元,课单价为1299元。这一数字约为游泳课的两倍。

“这不是鄙视链,这是焦虑传递链”。在相关话题下,有网友如此评论道。

时文链接

让“兴趣班”培养的兴趣更加纯粹

张小草

送孩子上兴趣班的初衷,本该是让孩子培养兴趣、拓宽眼界、提升能力。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画画、舞蹈和钢琴等已难以满足家长和孩子们的多样化需求。马术、思维、拳击等相对新兴和冷门的项目开始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如果是孩子兴趣所致,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上什么样的培训班都无可厚非。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孩子都是在“被”上培训班,“兴趣”被家长的焦虑和虚荣心所“加持”。

这背后,很多家长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有的想“走捷径”,通过习得冷门技能,助力孩子拿到被名校特招的“入场券”;有的想发展“社交圈”,认识接触更多有资源、有财力的其他家长;有的想“充门面”,将孩子的培训班视作自己竖立“好家長”人设、炫耀“多金育儿”的资本……不久前热播的《三十而已》,女主角顾佳执意“豪掷千金”送孩子去学习马术,即是为了能更好地融入“太太圈”。以不纯粹的目标去培养孩子的兴趣,自然不可能取得什么好的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经验的父母都深有体会,孩子的兴趣一旦被激发,专注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极大提高。笔者同事家的孩子十分热衷于编程和3D打印,疫情期间通过网上自主学习和淘宝零部件材料,琢磨出了感应垃圾桶、自动抬杆停车设备等小物件,沉迷和专注的程度,让我们这些大人都自叹弗如。

当然,孩子的兴趣并不是能一眼看出来的,尤其是低龄儿童,上兴趣班很多时候都是在为家长的“种草”去“填坑”。从开始为孩子选择培训班到孩子主动去发现并坚持自己的兴趣所在,这期间的高投入很可能并不会带来高收益,做到“及时止损”很有必要。

类似双簧管、马术、高尔夫等费用昂贵的课程,如果短时间内并没有达到家长要求的效果,孩子也兴趣寥寥,咬牙坚持很可能只会让家长将费用压力转嫁为对孩子的更高要求上。此时,最好的做法并不是一味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去强迫孩子坚持,而是冷静下来和孩子认真谈一谈。通过深入分析利弊,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如果仍然是不愿意继续学习,及时止损、适时放手或转而学习其他孩子更愿意的技能,会更有裨益。毕竟培养孩子的路上,没有什么比身心健康地成长更加重要。

适度的紧迫感有利于追求更大的进步,适度的理性“佛系”也有利于从容平和心态的养成。兴趣从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小众”与高贵也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保持理性,让孩子找到能够坚持下去的兴趣,比什么都可贵。(选摘自“红网”)

(解析:倪丽彬/编辑:关晓星)

简要叙述有些原本冷门的“兴趣班”现在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的现象,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孩子们“被”上兴趣班是家长的焦虑和虚荣所致。

承接上段结尾句,进一步分析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的各种“小算盘”。这一段由现象入手,分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这一段,讲道理摆事实,论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一些孩子“兴趣寥寥”,家长就要“及时止损”,“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这一段是对上段内容的深入,从“兴趣”的角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论证。

总结全文,强调“兴趣从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更可贵的是“让孩子找到能够坚持下去的兴趣”,至此,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