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素材好声音

时间:2024-05-08

1934年11月7日,红军长征经过湖南汝城,3名女红军借宿沙洲村的徐解秀家里。时值深秋,简陋的床铺上仅有一件蓑衣和一条破棉絮,女红军拿出她们仅有的一条被子,和徐解秀母子合盖。部队临走前,女红军商量着把唯一的一条行军被留给徐解秀。徐解秀说:“天寒地冻的,你们还要赶那么远的路,我怎么忍心收下。”女红军解释道,“红军战士没有吃不了的苦、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了被子,我们会再想办法。”在你推我让中,她们拿出一把剪刀将被子剪成两半,留下半条被子给徐解秀。一名女红军拉着徐解秀的手说:“大姐,这一半你就收下吧!等革命胜利了,我们还会来看你的,到时候再送你一条新被子。”

——85年后,徐解秀的曾孙女朱淑华成为“半条被子的温度”专题陈列馆讲解员,每每讲起这段故事,她都不禁热泪盈眶。“革命胜利后,曾祖母唯一的心愿就是想再见一见这3名女红军。”她拿上小板凳,坐在滁水滩头望军归,这一等就是50年。如今,滁水滩头建起了一座桥,人们叫它“望军桥”。但直到1991年老人去世,她也未能再见到这3名女红军,“她们可能已经在行军途中牺牲了吧”。1934年红军走后,3名女红军留下的半条被子被敌人清乡队搜出烧了。她曾经说,“什么叫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

老百姓就是从这“半条被子”中,最直接也最深刻地认识了中国共产党。邓颖超等老红军看到记者的报道后特意送给徐解秀老人一床棉被。

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重申开阔的心态、包容的价值,实在很有必要。大到国际政治,民粹主义、孤立主义冒头,互利合作的共识正遭受巨大挑战;小到个体,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算法也越来越高明,这一切果真会让人变得更聪明、更辽阔吗?答案经常是悲观的。芝麻大的小事,也常常吵上热搜,偏见总能找到缝隙乘虚而入。很少有谁是真坏、真的恶意满满,只不过是被执念困住,自以为掌握真相与真理,丧失了换位思考的能力。

我理解,读史之所以使人明智,在于历史提供了更广阔的时空维度,让人得以用更开阔的视野认识自己、认识当下。当人的精神世界不再局限于“我”,局限于一时之需、一己之利,整个人也会豁达许多。史学家讲兼容并蓄,不仅出于个人修为,也是因为他们熟知人类过去彼此杀害的罪孽,更懂得“互谅互信、彼此扶助”的价值。历史不会说教,却默默开出启发现实的解药。

《万古江河》这个书名里包含一个比喻,江河湖海,相拒相迎,汇聚成更宽阔的波浪,也夹带泥沙。这正如文化形成与成长的曲折过程,江河入海,浩浩荡荡的进程,诉说着“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含義。

——清华大学发出2019年高考录取通知书,随同寄出的还有致新生的信,和校长邱勇给新生的赠书:史学大家许倬云先生的一部中国通史力作《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寄语新生“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力量”,有“兼容并蓄的胸怀”。今年也是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第五次给新生赠书。对此,《北京青年报》刊发评论,称“清华校长推荐的历史书也是现实的解药”。

牛顿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几乎无人比拟,但他死后一百多年,英国没有出物理学和数学大师,这个局面直到十九世纪中叶才开始改变。实际上,年轻学者二十多岁就应该是无法无天的年龄;挑战延续多年的传统,往往就能走出一条崭新的路子,正如爱因斯坦当年挑战牛顿力学一样。

中国要在科技上领导世界,必须要让年轻人能挑战科学界老人的权威。学问应以自然为师,只有经过观察、实验、计算和感悟才能知道真理,才能完成一流的学问。和一般人的想象相反,如果学术大师形成了威权领导,对学术创新的进步来说,不但没有好处,甚至可能产生极大的害处。

——6月11日,哈佛大学教授、数学家丘成桐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保持了他一贯耿直犀利的风格。他纵谈学风:要让年轻人敢于挑战权威。不要搞学术崇拜,不要搞学术圈的造神运动!他认为:“我们必须保证研究人员衣食无忧、家庭安定、孩子有良好的教育,但是奢华和太注重虚名的待遇大可不必。我希望见到中国学者不是为了名利做学问,诺贝尔奖或是菲尔兹奖,都不应该是学者的终极目标。”“一个学者,有自己的良心,对自然怀有探究的好奇心,是最重要的事情。”

编辑/华放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