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符蓉
“我又愿中国青年都只是向上走,不必理会这冷笑与暗箭。”
鲁迅先生掷地有声的一席话在今日仍震颤着金戈之音。然而在这个时代里,有太多的人向满途荆棘妥协。一个大写的人,应该学会无视,无视世间一切冷笑与暗箭。
无视是“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的魄力。真正的艺术,往往是在没有先驱者的孤独之途中成就的。不盲从因袭,不落入窠臼,不囿于前路,是一代又一代古今真豪杰的追求。在奥古斯特·罗丹的《巴尔扎克像》诞生前,雕塑艺术的写实主义扼住了创新的喉咙,而这一挑战着世俗的作品却冲破了束缚,开辟了雕塑艺术的新时代。梵·高则拒绝了那一成不变的神像,走向从未有人涉足的星空与土地,用奔放热烈的色彩劈开了传统的枷锁。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无视几千年来书法的陈规,独创“板桥体”,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却别有自己的一番风韵。这些先锋者无视一切前人的旧途,昂首踏上了无人敢走之路。外有天大地大,却有无数人身陷囹圄。只有无视枷锁的人,才不会画地为牢。无视桎梏,方可一路前行,不忘真我。
无视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在荆棘满途、不见光明的路上,谁会义无反顾地无视黑暗,一路前行?我们变得现实而谨慎,看见了前方的凶险逼仄,于是转向了平庸的康庄大道。叙利亚狙击手Musa孤身与ISIS战斗,用一把狙击枪守住了一座城,而他在2015年4月牺牲前,击杀了两百余名ISIS成员。当他一个人屹立城楼之时,或许看见过死亡的阴影,但是他选择了无视。一位位英雄人物,如同昂首的海燕,无视暴风雨的挑衅,无视强权者的枪口。正是这种在某时某刻,将天地人神都一一无视的气量,成就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浩荡长空。无视风雨,方可破开阴霾,义无反顾。
无视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凛冽。在2015年天津塘沽的爆炸事件中,无数人匆匆逃离爆炸现场,然而消防战士却毅然奔赴现场,他们橙红色的身影成为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最美的逆行。生命的逆行,悲壮的身影,这便是国家与民族的脊梁。也许面对的是风刀霜剑严相逼,也许踏上的是一条漫漫无归路,然而却有无数人选择了无视,千难万险亦不在话下。“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无论是冷嘲热讽,或是荷枪实弹,都不能动摇一颗高昂的头颅。
“无视”未必是无知和忽视——无视可以是创新者的魄力,无视可以是无畏者的勇气,无视可以是独行客的傲骨。
正如每一颗决心长成参天古木的种子,不会在乎是否身处石缝;每一只飛越山海的雄鹰,不会在乎前路荆棘坎坷;每一位昂首阔步的先锋,也无视着满身尘土。也许我们无法拥有那样波澜壮阔的生命,但是至少可以做到“风行千里,不问归途”。倘若将所有的荆棘和非议都囊括进行程中,那便再也迈不出第一步。只有不在意风雨如晦的赶路人,才能真正砥砺前行,不忘初心。
杨绛先生曾言:“潜伏见底,让时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自己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纵然是一洼浅水,也可以学学大海,任凭背后的几粒石子、几滴污水袭来,这构不成大污蔑,也挡不了奔涌的流向。
当代中国青年,自当无视冷笑与暗箭!
(编辑:李跃)
立意巧妙想得深。开头引用鲁迅的话点明中心,详细论证之后,在结尾处呼应开头。将“无视”作为一种魄力,一种勇气,一种凛冽,于论述之中展现它的现实意义,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层次清晰表达畅。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之后,作者将“无视”定义为三个不同的层级,逐级递增,以详实丰富的例子证明分论点,别具匠心,不露堆砌之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