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如何拍一部不“露怯”的古装剧

时间:2024-05-08

佚名

最近的仙侠剧道骨仙风、白衣飘飘,但是一旦要严格按照历史标准考据,那么不少标榜正剧的历史片,就会漏洞一片。

咱们不妨自己来编个剧本拍个古装剧,看看这戏中的破绽是否似曾相识呢?

故事背景就安排在唐朝,主人公是个进京赶考的美少年书生,姓马名建国,字胜利,戴个小冠,披肩长发,风度翩翩。

然而,自先秦至明代,没有一个正常汉人会在正常情况下披发的。什么人会呢?一是上古之人,如马麟所绘《伏羲图》;二是蛮夷,如《礼记》说东夷人不仅披发而且文身;三是嵇康那样的非主流狂士“冬以被发自覆”。至于古装剧里常见的披发同时还戴冠或结髻的,要是在古代看见,可基本确定此人精神分裂。

马建国手里拿着一把折扇。但折扇在宋代才由高丽传过来的(一说日本),真正盛行则是在明永乐之后,宋以前在中国是看不到這个的。

他拿起一本书看。线装书?不行,汉唐时只有卷轴和册页,晚唐以后才慢慢有书本这种东西,线装则是明代才有的。

饥肠辘辘的马建国赶到了长安客栈吃饭,客栈墙上挂着几串辣椒和玉米,但辣椒和玉米明代时才从美洲传到中国。这就是古装剧的一个大破绽:植物穿越!

皇上特别喜欢这位小同志,赐点东西,于是太监打开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一开口就是两个错。第一,断句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第二,这圣旨格式压根不对。唐代的圣旨由门下省审核颁行,开头也是“门下”二字。所以可以考虑写成:“门下:赐马建国长安怀贞坊三居室一套。某年某月某日。中书令臣张三宣,中书侍郎臣李四奉,中书舍人王五行……”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门下”开头是从南北朝沿袭到宋的,这时候皇上下的都叫诏书,还没“圣旨”这概念。元代定蒙古语为国语,皇帝诏令才有“国语训敕者曰圣旨,史臣代言者曰诏书”之分,而且开头都有“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上天眷命”。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才改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并沿用到清朝。

导演火冒三丈,大手一挥:“那故事改成明代吧。”

于是马建国从唐代的待诏变成了明代的翰林。按照剧本,皇帝在太和殿的早朝上提到了马建国,并……

打住,明清的皇帝是不在太和殿上早朝的。上朝一般在是太和门或乾清门,称“御门听政”。以明朝为例,百官从午门进宫,分文武东西站立。随后皇上驾到,有司便在皇极门升起宝座,并用鞭子抽地三下,称“鸣鞭”。随后鸿胪寺卿赞唱,大臣们入班并行一跪三叩之礼,这才开始“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清代的仪式和这差不多。

明代古装剧里,皇帝几乎都戴着金灿灿的帽子,其原型是定陵出土的金丝翼善冠。可那是陪葬的冥器,活着的皇帝哪儿戴得动这个!从传世画像来看,明代皇帝都是乌纱翼善冠,从来不见金丝的。

导演几近崩溃:“我全改成清代,行了吧?”

马建国剃了发,易了服,摇身一变成了军机处大臣。上朝时,他头上戴着顶子,一袭官服,肩上还有披领……

清宫戏里,官服上往往有个两头尖尖的盖住肩膀的东西,这个叫披领。但披领对应的是朝服,是皇帝登基、做寿等重大场合才穿的,平时上朝穿的都是没披领的吉服。而且朝服对应朝服冠,吉服对应吉服冠。另外,清朝官员夏天戴凉帽,就是像斗笠那种;冬天戴暖帽,就是像个碗那种。

古装剧最大的破绽是:辫子问题。在我们印象中,清朝人都是阴阳头,前面剃掉后面蓄辫,基本五五开。但实际上1644年清军入关并颁布剃发令时,汉人的标准发型是在头顶只留铜钱大小一块头发,同时辫子像鼠尾那样细小,即所谓“金钱鼠尾”。从很多画作及记录来看,随着时间推移,清朝百姓后脑瓜头发的占地面积是越来越多,但到了嘉庆时,据日本《清俗纪闻》记载也只有四个铜钱大,更早的康雍乾的发型可想而知。现在清宫戏能看到的那种“瓢头”是清末才有的。

千说万说,古装剧体现更多的是历史记忆,而不是历史真实。

(编辑:王冠婷)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