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工作室学校”反思我国的职业教育

时间:2024-05-08

从英国的“工作室学校”想到如下几个问题。

发展规模是向大还是向小?

我国的中职学校少则三四千人,多则万人,教学资源极度稀释,学生享受不到优质资源,上课模式还是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每位教师面对的是四五十人的学生群体,实践课上大多还是四五位学生共用一个工位,甚至是十几位学生操作一台数控机床……我国中职学校的发展规模不应向大发展,而应小而强,保证每位学生都能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来自于哪里?

“工作室学校”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商业机构、非政府机构等的实际项目。我国的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我们的教学内容应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企业,来自于商业,来自于大自然。学生的学习内容应与学生的就业密切联系,与学生所求吻合,与学生兴趣相宜。这样的教育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与时俱进的教育。

采用大班制还是小班制?

一位教师要指导四五十个学生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教学方法上很难做到为每个学生量体裁衣,更不用说,几个教师为一名学生量身打造。针对这种现状,有一种比较现实的教学模式——小班AB制:即将一个班的同学分成A、B两组,在同一上课时段,A组同学由甲教师进行某项目教学,B组同学由乙教师进行另一项目教学;在另一上课时段,B组同学由甲教师进行某项目教学,A组同学由乙教师进行另一项目教学。这样能优化教学过程,保证每个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备进行训练,都能得到教师的充分指导,针对性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

资金投入性价比如何?

中职教育国家很重视,重金投入但收效甚微,资金存在极大的浪费,性价比较低。如有些学校花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资金买来五轴、六轴的加工中心,为的是少部分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训练进而获奖,绝大部分学生享受不到现代化设备,享受不到优质教师资源。这种倾向在信息化大赛、两课评比等方面都有扩大的势头。职业教育应该是大众化教育,应该把大部分资金用在中职学生基本技能、基础能力的训练上。■

(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陈海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