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摘 要:为全面分析“中”字的词义隐喻引申情况,文章从不同语义认知视角对其进行了汉英对比分析。主要从文化差异和历史背景差异视角,分析了英汉语境下“中”字词义的不同隐喻引申以及二者存在的差异,探讨了英汉语境下词义隐喻引申存在差异的原因。结论认为文化背景差异以及不对应翻译是词义隐喻引申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
關键词:语义认知视角;“中”字;词义引申;隐喻;英汉对比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1101(2021)02-0058-05
收稿日期:2020-05-30
作者简介:田雨鑫(1986-),女,吉林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Metaphorical Extension of the Word "中(Zhong)" in Chinese and English from Different Semantic Cognitive Perspectives
TIAN Yuxin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Taiyuan 030000,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metaphorical extension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中(Zhong)",this paper makes a contrastive analysi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from different cognitive perspectives.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differenc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t metaphorical extensions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中(Zhong)" in English and Chinese contexts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and explores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s in the meaning of metaphors in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contexts.The conclusion is that cultural background differences and non-corresponding translations are the main factors for the differences in the extension of word meaning metaphors.
Key words:the perspective of semantic cognition; chinese character"中(Zhong)"; word meaning extension; metaphor;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语言学研究过程中,语义研究一直是不可忽略的问题[1]。语义是指语言中所包含的意义,简而言之,语言载体是符号,但是作为一种符号,其本身并不具备意义,只有给符号赋予含义才能将这些符号具体使用即语言转化成一种信息,这种语言信息能够表达的含义即为语义。认知语义学相关研究认为,意义和概念之间存在相通关系,概念和范畴相对应,范畴来源于人类活动,此为认知语义体验观。
认知语义学表征方法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主义观、经验观和突显观,其中经验观表征方法认为,人类在使用语言描述某个事物时使用包括隐喻在内的修辞手法,以达到表达效果更自然更生动的目的,这种观点就是将隐喻这种修辞方法归类到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内[2]。隐喻的使用是人类把熟悉领域的经验应用在描述陌生领域,帮助人类认知不同事物,不仅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存在于语言现象中,更是人类认知的一种表达。
英汉翻译的关系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互动,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会存在语义的差异。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在本土使用过程中都存在“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地理特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容易产生歧义,尤其是包含隐喻意味的词语,在翻译过程中更加容易出现一词多义的情况。针对此类问题,本文将“中”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不同语义认知视角下,英汉翻译隐喻引申之间的区别。
一、“中”字词义的隐喻引申英汉对比分析
(一)“中”字在汉语中的本义
“中”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是一个象形字,从最初成字至今已有3600多年的历史。“中”字在甲骨文中的形态像一面竖立的旗帜,上下各有两面旌旗,呈现向左飘荡的形态,字形正中一个“方形”代表中间。关于“中”字本义的研究主要存在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指代一种旗帜,一种认为可能代表一种测量风时使用的工具。从语义认知视角来看,当前“中”字广泛表达方位情况的语义,应该是由旗帜之义隐喻引申而来。
“中”字如何由旗帜义引申为方位义,其渊源应与人类的认知主义相关。人类通过最初的感觉,直观地做出情感及经验的引申。在文字形成初期,人类先是认识了表达旗帜意义的“中”字,后在实际生活中人类经“旗帜”指引,做出集合行为,而聚集的位置经常是某个群居部落最中心的位置,由此词义扩大,将“旗帜”词义引申为其隐喻的方位词义。这种经验认知总结的方位词义从空间设定中来看代表“内”,与“外”相对应。
(二)汉语“中”字词义的隐喻引申
汉语语言体系中“中”字最常使用的词义是表达方位“中间的位置”,与英文中的“centre”相对应。但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演变以及文化沉淀,“中”字引申出具有众多隐喻意的词义。汉语中“中”字可以引申为“内心”,例如“忧从中来(忧愁从内心中发出)”;作為多音字,“中”还有“正好合适”或“遭受”的意思,例如“百发百中”“中暑”等。无论是哪种词义隐喻引申,都包含了中华文化中特有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人类对事物最初的认知都是抽象的,多以生存方式作为目的认知事物,可以理解为:人们将一种模糊而抽象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看成一个实体,实体向人类提供物质基础,人类对其量化识别,进而生成对事物的实体隐喻。古时将科举考试合格称为“中举”,这是将抽象考试制度具象为“射箭中靶”这一具体概念,符合当时社会形态和思维模式,进一步证明词义隐喻引申是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产物。类似的引申语义(→表示引申)总结为:
①一定时期、一定范围→一定状态
②中等
③一半→均匀→合适、可行→中庸之道
④居中也→箭射中目标→符合,达到
⑤间隔→媒介,居间
⑥人的身体、内心等
(三)英语“中”字词义的隐喻引申
英语语言体系内表达方位“中”的词汇主要有“Middle”和“centre”两个,“Centre”主要用于形容立体事物的中心,如球心,一般指事物的正中间;而“Middle”一般代表事物的中间位置,所表达的位置信息并不如“centre”精准。因此“Centre”可以隐喻引申的词义更多。
“Centre”最常用于表达各类名词意义,如“市中心”或“正中央”。由于“Centre”具有精准指代的特点,因此还可以引申为“焦点或众人感兴趣的中心”,例如“someone is the centre of attention(某人是关注的焦点)”;“Centre”还可引申为中间党派、巧克力夹心、中锋、转轴、顶针、源头、最重要的地方,“centre”的含义“中心”词义逐渐扩大并转移,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历史和文化不断发展,人类的认知领域不断扩宽,将原来具有特定词义的单词与当地特有文化相结合,引申出具有隐喻含义的各种词义。
“Middle”作为一个泛指的空间位置,可以译为“中部”,如“The middle of USA(美国中部)”,由于其代指“中”的意义较为宽泛,因此一般情况下会引申为“中等的”“中间”或者“腰部”。由于“Middle”的使用较为宽泛,多为代指,所以实际使用时也更为灵活,既可以用于表达空间内的“中间”,也可用于表达“时间”或“活动”的间隙,如“in the middle of night(午夜)”和“in the middle of lunch(正在吃午饭)”。
(四)英汉差异对比
英语和汉语最大的差异就是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英语语法体系严谨,句子之间有严格的符号和成分,而汉语倾向于句子的语义和使用场景。英汉两种语言由于及物过程的不同,在动词的使用、形合与意合、主语或动词的省略、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使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例如,英语中介词只能用作介词,如介词“with”和“in”;汉语中介词联合引申义也可作为动词,如“百发百中”,说明中文的“中”在应用时受语境影响很大。
在不同语义认知视角下,受文化历史差异影响,汉语与英语对于相同词义的隐喻引申也各不相同。之所以产生这些差异,主要在于中华文化比西方文化历史更为悠久。在历史的浪潮中,中国通常能够将西方的诗歌文学准确翻译为中文,做到了“信、达、雅”,甚至突破原文所表达的意境,翻译出了更为优美的效果;而中国诗词经常会使用很多隐喻引申词义,外国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往往无法将其准确表达出来,翻译结果就有可能失去原有的韵味。但是无论哪种文化背景下,“中”字词义的隐喻引申,都包含着对该地区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认知,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二、不同语义认知视角下英汉词义隐喻引申差异原因
文化背景的统一导致人们能够形成统一的语言表达模式,特定的文化背景衍生特定的语义结构,在此前提下,跨文化词义隐喻引申形成特定差异。
在人类的文化体系中,任何词汇所表达出的自然含义都是比较模糊的,词汇之间所表达的意义并没有固定的边界。对词义隐喻引申的意义的理解完全依赖于背景知识,如果隐喻表达的接收人不清楚词义的背景知识,就不能完全获取词义隐喻引申的意义。语言是一种符号,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这些符号不同的意义,才能使其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语义[3]。
语言作为一种多维度、多层级的认知符号系统,由词汇、词义、语音、语法等多种元素共同组成。在语言系统中,语义包含最深的文化性,占据语言系统的核心位置。词汇本身具备一个基本的语义结构,在相同文化背景语言系统内,部分词汇受到共同概念影响能够引申相同词义隐喻,构成语义场。受文化差异影响词义主要分为文化义和自然义。
文化义。世界上大多数语言体系都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但无论何种语言体系都是结合其自身文化背景来表述事物的符号意义。每个人的文化背景和受教育程度不同,其不同的过往经验、文化背景会赋予词义不同的符号意义,因而对于任何词义隐喻引申的理解可能会千人千面,对词义隐喻引申所传达出的语言符号意义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文化背景会影响人们的文化感知,导致词义理解出现不同方向的引申。如果语言交流双方文化背景相同,对词义隐喻引申的理解也更容易。词汇的发出者与接收者在文化背景层面获取感知,对词汇所表达的符号意义产生内在反应。例如“中”在汉语中有“容易”的意思,对应英文为“easy”,普通人对“easy”的理解是“容易”,但是在某些语境下对女孩使用“easy”则能表达“随便”的意思,为贬义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英语有两种语态: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且被动语态在英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被动语态的意义或多或少带有贬义性,而汉语中常用主动句。
学者们在对这类指代性词汇实行翻译时,常常将翻译重点侧重于匹配两种文化相同的自然义,而忽视匹配文化义。以“中”字为例,我国有“中原”这个概念,在我们的文化系统中代指洛阳开封一带长江中下游地区,隐喻引申为除少数民族以外的疆域。由于代指中国特有的地域名称,所以在英语中没有与之对应的具体翻译,唯一可以勉强对应的英文表达为“central plains”,翻译为“中部平原”,但从字面就可以看出来,英文翻译的结果更具有广泛代指性而失去了特指性,不具备隐喻引申的效果,丧失了我国特有的文化特点。且这种翻译结果明显只考虑了“自然义”而无法匹配“文化义”,虽然将存在相似功能、相同类别的两种词义勉强实现了自然义的对应,但是在文化义方面却相去甚远。语言学习者在处理这种指代性词义的非对称翻译时,可能会由于文化背景缺失而造成文化冲突。
由于考虑事物的重点不同,不同语言对于相同事物代指时会采用不同的限定词,使用词义不同的隐喻引申构建认知系统。如对于浸泡后呈现深色汤色的茶汉语代指为“红茶”,而英语却翻译为“black tea”,直譯为“深色的茶”,汉语的表达是词义的隐喻引申,而英文翻译忽略了隐喻引申含义。隐喻修辞中,不同语言系统的表达方式和重点各不相同[9-10]。人们在进行语言学习时需要对应不同文化背景,否则容易出现翻译错误,不能正确构建语义体系。
三、结论
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具有主客观认知活动结合的特质,既起到修饰语言的作用,又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新方式。在语义认知视角下,客观认知条件不能直接衡量词义的隐喻引申,词义的隐喻引申与非客观的投射世界相对应,直接关系人类认知体系内的概念结构,这种认知体系主要来源于人类的经验与习惯。本文从不同语义视角出发研究“中”字词义的英汉隐喻引申对比,有助于汉英语言使用者在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层面加深对彼此的认识和理解,帮助更多的学者理解不同语言体系,减少跨文化交流的隔阂,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 卢卫中.英汉语构词理据:基于认知语言学识解理论的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50(3):356-367,479.
[2] 赵岩,伍麟.具身认知视角下的道德隐喻表征[J].心理学探新,2019,39(4):308-313.
[3] 吴思娜,刘梦晨,李莹丽.具身认知视角下汉语二语情感词的空间隐喻[J].世界汉语教学,2019,33(3):405-416.
[4] M Ivanová.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 theory: On the basis of evidential adverbs and their semantic extensions[J].World Literature Studies,2018,10(3):166-175.
[5] 耿云冬.事件语义视角下的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译释模式[J].外语研究,2018,35(5):18-22+50.
[6] 谢世坚,张晓琳.体验认知视角下莎剧神话意象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40(5):38-46,159.
[7] 王继瑛,叶浩生,苏得权.身体动作与语义加工:具身隐喻的视角[J].心理学探新,2018,38(1):15-19.
[8] Humo,Thomas.The grammar of temporal motion: A Cognitive Grammar account of motion metaphors of time[J].Cognitive Linguistics,2017,28(1):1-43.
[9] 陶玫.英汉教育隐喻的文化认知研究[J].外语研究,2017,34(4):31-35.
[10] Petho J.The semantic stylistics of figurativity in Arany's Toldi's Night[J].Magyar Nyelvor,2017,14(2):127-142.
[责任编辑:吴晓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