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佛学空性思想之探讨

时间:2024-05-08

张含峰 董文芳

摘要:佛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基本思想是“空性是诸法(宇宙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实相,缘起法则起,缘散法则散”。不同事物的实相在空性系统中是有区别的,修行者在空除一切执着的实践中体认了诸法的实相,就有了“空慧”的思想和“无我慧”的世界观。这是一种对世间人生观的超越,其慈悲喜舍,营建人间充满仁爱的言行精神,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促进力量。

关键词:空性;实相;空慧;证悟;缘起

中图分类号:B920;B94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6.025

哲学的最高问题是宇宙的实相(或本源)问题。在基督教中,《圣经》第一句话就是:“起初神创造天地”[1]。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说:“一切赞颂,全归真主!他创造了天和地。”[2]这是宇宙的神创论,即神是宇宙的实相或本源。近几百年来,科学君临全球,通常,科学上的重大发现会造成神学的危机,可是在佛教来说,现代科学的发展不但没有证伪佛教的教义,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证明了佛教教义的真理性。对此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我们不能因此否认佛教的教义系统与科学理论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体系,科学的结论不是得自于对宗教教条的推演,而最终要落实于科学家的科学实践。另一方面,佛教教义系统同其他宗教体系相比,在解释世界方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它在当代表现出很高的社会适应性和文化伸张力。这是我们研究佛教空性思想这一主题的基本意义。

一、空性概念及哲学意蕴

佛教以其义理的宏富玄奥而著称,它的空性思想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研究佛教的空性思想,以及它在当今所表现出的社会适应性和价值性,必须首先明确空性的概念以及它的哲学意蕴。

空性,指空之自性,空之真理。佛教认为,空性就是依空而显之实性,它是宇宙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真实本性。在此意义上,“空性”与“空”的概念具有同等的意义。在佛学历史上,讲空最彻底的是龙树开创的大乘中观派。该派认为,“空性”者,即是诸法实相,即是法性,是真如。具“空性”见者,即了达佛法正见。“空性”观者,即证悟世界的真相[3]。

佛学的空性概念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是对一种世界观的高度概括和理论抽象。它反映了佛教的宗教特征。佛学谈空有其特定的宗教目的,就是使人破除对一切事物现象的实在性认识,领悟到世界一切事物现象之后的实相(空性)。对于这一点,现代佛学的理论巨擘 顺印有清楚的表达:“从觉证来说,空是一切法(指世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真实性。……空无生寂灭等,是大乘的最甚深义。为什么被看为最甚深义?这是世俗知识:即常识的、科学的、哲学的知识所不能通达,而唯是无漏无分别的智慧所体悟的。”[4]177由此可见佛教的“空性”为佛陀及虔诚的佛教信仰者的宗教实践之所体认,它是对世界终极实相的概括,因此任何言辞的描述,任何具体的结论都不能说是空性本身。

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来讲,佛教的空性有“人空”与“法空”二义。

“人空”表示没有一个恒常主宰的自我本体存在,即自我的本体为空。楞严经指出:“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5]9“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5]16。由此可见,自我本身为空的,就是这个常住的离前尘有分别性的“性净明体的真心”。

“法空”则认为,宇宙的一切事物现象其实相为“空性”。楞严经指出:“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5]162“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5]86。即微尘及由微尘构成的宇宙一切事物现象的根本实相为空性,而且物质是有限可分的,色边际相是物质可分的最小单位。

法空不仅认为由微尘构造的宇宙一切事务现象的实相为空性,而且因“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5]162,所以由微尘构造得人,其根本实相,同样为空性。由此可见佛教的空性是以人空和法空共存一体的。

佛学的空性原理认为,诸法皆幻,一切事务的自性为空。在人空和法空共存一体的空性系统中,一切事务的实相之间是有区别的。《楞严经》指出:“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源无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5]16可见,由宇宙万物的实相组成的无体的空性系统,其内部是具有复杂的结构属性的。

现代科学理论中的原理、定律、概念等之所以被认为是科学的,因为它们是人类“势必共同的经验”。而佛学中宣讲的“空性”,则是非“常人之共同经验”所可企及的,它得自于佛教信仰者的无上正等正觉的自内证。从这方面讲,佛教的教义是非科学的。但佛教的根本价值正在于它的“本质的超越”——即空空(即无第一因,对空的执著也要破除)。这使它超越了一切世俗的哲学思辨,所以“空性”可称为“佛学之宗极”。

二、证悟世界的实相获得空慧

依佛教教义,修行的根本目的是了达佛法正见,证悟世界的实相,脱离生死轮回之苦,达到涅槃的境界。具有了无上正等正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即成为佛。

成佛必须信仰佛教的教义,实践佛教的教义。佛教教义中有个法宝,这个法宝就是“般若”。“般若”相当于汉语中的“智慧”。在佛家来讲,“智”就是能通达世俗谛,通达因果缘起;“慧”就是能观察一切空性,从现象透视本质,万法皆空,就是真如性及法性,这叫做“慧”。也可以说,佛家的智慧是一种最高的理性,最高的认识[6]39。由此可见,佛教是最重理智的,所以很多人(包括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名家,像马克思、恩格斯、尼采、罗素、爱因斯坦、孙中山等)讲:佛教不是一般的宗教,他是有文化性和哲理性的,是一种理智的宗教[4]39-40,是不崇拜神权的。

在信仰和实践佛教教义的过程中,佛教的智慧可分为“闻、思、修三慧”,佛教修行的人必须要走“闻、思、修”的道路。也就是说要“读经典,研究经典,依之行持”。

读经典的根本目的,是了解佛教的“缘起论”和“诸法实相”的思想。“缘起论”是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理论基础。缘起即“依缘而起”。“依缘”是指“凭借条件”,“起”是发生的意思,缘起就是“借着种种条件而产生现象的原理”。缘起论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缘合则起,缘散则离”,这样众缘和合的诸法,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存在,也不存在一个主宰者[7]。

“空”,一般地讲有人我空、法我空和我法俱空。再细分析起来,则有自性空、他性空、有性空、无性空(即自体、他体、有为、无为俱空)。在《大般若经》里所讲的空种类很多,有十八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本性空、自性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有性空、无性有性空”。另外还有二十空之说。总之,讲空就是空除一切执着,若有一点执着就达不到佛的境界。佛的境界如虚空一样,一尘不染,无挂无碍。若有尘垢就不能显出光辉。故心如太虚,量周沙界是佛的境界,也就是“空”的意思[6]160。

研究经典,就是以现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实践为基础,深入而又较全面地研读佛学的经典著作。以理性思维的方法,探求佛学的基本教义和理论本质及所反映的规律。其中对“空”的正确认识最为重要,一般人对佛学的“空”存在错误的理解,认为出家人“四大皆空了”,什么都不要了,这是一个错误的理解。佛学中“空”的真实涵义是:首先,不是空洞的空,不是一切东西都没有了的那个空;其次,也不是一切事物都消灭了,包括人的生命也消灭了,都没有了,空了,这种空叫断灭空,就是断见。有断见的人,不相信人的前世、现世、后世。认为一个人,一旦生命没有了就算永远没事了。简言之,佛学的“空”,既不是空洞的空也不是断灭的空。那么怎样认识这个“空”呢?第一,佛教的“认识”分为“现量”和“比量”,现量就是现证现知,比如眼睛看到的,身心领受到的;比量是由推理而知道的,从未知到已知,从因到果,可以推察一切道理。从现量、比量看一切现象,如人生现象、社会现象、自然现象等等,这一切一切的现象,没有不变的。人有生、老、病、死,宇宙有成、住、坏、空,事物有兴、衰、成、败,即任何事物都是变化的,没有一个恒常的实体存在,即它的实相(或真相)为空性。第二,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不是恒常实在的实体。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事物都随缘生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过是从名言安立方面来了解一切,安立的这些名字,都是假的,暂时的,可变化的。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名字,不能把名字执着为真,它们都是假名安立,所以从存在的实体来讲,也没有个实体的东西,即它的实相(或真相)为空性。

依之行持,就是掌握佛学的基本教义和理论。即将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理论内化为自己的主体意识,使它在思想上占主导地位 ,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使之成为一个虔诚的佛教信仰者,证得“空慧”以达到佛的境界。

修行者要深信,万物皆有空性,即没有独立的、不变的自性,我们每一个人也皆如此。所以任何抱住狭隘的自我不放的想法和行为都是不可取的。不仅在理论上要有正确的认识,而且要从实证中领悟空性,无论是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还是有漏法、无漏法、有为法、无为法,都不能执着,不执着才能空。把自我空掉,达到无我的境界,如《金刚经》所言,即为无我相,不会再为自己的所谓“利益”考虑,自然而生慈悲之心,并且,由于没有了自我的羁绊,这样的慈悲就不会因为有人是“我的”仇人等等,这样的慈悲,超越了一切恩怨情仇,超越了一切不同的信仰,这是一种最广大无垠的心境,这个境界,与空能摄含万物的道理也是相契合的。在这里,佛学已经把世人所谓的爱心发挥到了极致——大慈大悲。我们看到,慈悲和空性是密切相关的,对空性证悟越深,越能生出慈悲之心,如证悟了空性就有了无我的精神,就具有了能摄含万物的无我的慈悲之心,也就有了无我的智慧,即获得了“无我慧”或“空慧”。证得了“空慧”即达到了佛的境界。

修行者获得了“无我慧”或“空慧”,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行为不浮躁,四大调柔,行住坐卧常在空的定境中,得到轻安,对外表现出静相。很明显,有具体的内容,就有相。一个人内心清静,对外的表现就很清静,这就是寂灭之相,无相之相,般若之相,犹如虚空广大。虚空能含藏无边色相。一方面是静,是无;一方面是有,是幻有,宛然而有。一方面是空性之相;一方面是妙有之相,真空妙有之相就是般若之相[6]51,即空慧之相。

三、持空慧人生观促世界安定和平

修行者具有了“无我慧”或“空慧”,他的人生观,包括人生的价值观,必然产生质的升华,就是把“空慧”作为人生价值的标准。自私自利的人只顾眼前,不顾未来,因为他的内心世界被六尘境界所污染,心不能主宰,就做了物质的奴隶。自私自利的人,是什么人生?是沉迷的人生,堕落的人生。这一点真正的佛教修行者决不予效法,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我们的人生是建立在“空慧”人生观的基础上的。就我们的宇宙观来讲,是认识到了诸法性空,诸法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实体;就我们的人生观来讲,了解了宇宙一切事物现象(诸法)因缘而生,因缘而灭。

由因缘法,一可知道万法变化不实,二可以明白因果道理而止恶行善,三可以明白生命与生命,生命与自然环境,法与法之间内在的必然的相互连系或因缘联系。这样我们的思维时空就广阔了。我们依因缘生法就知道,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生物之间,或人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之间,这一切的一切息息相通。有了这个观点,人与人之间必然圆融团结,营造一种大和谐——人我一体,物我一体,天人合一,这就是大平等,大和谐。我们从历史的古今流变来看就必须实现人与万物之间的平等和谐。这样,我们的生活就安定了,世界就安定了,和平就可以永驻。

空慧的人生观和宇宙观,就是把自己投入到救度众生的事业中去。具有“无我慧或空慧”的人就是以大悲大愿,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整个众生世界中去,与每个众生息息关联。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众生,帮助众生,自己与众生同时解脱自在,那么对整个社会的效用就是安定和平。

修行者有了空慧的人生观,就有了无我的精神,奋发的精神,就可以不断前进,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因为这中间有“无我的心”,“无我的心”里面就有“无我慧”,“无我慧”里面具有“大慈大悲”的精神,这个精神是伟大的。有了这个精神的指引,就有奋起的精神,无我的精神,就有大无畏的精神,对众生就只会有同情和悲悯,不会生起嗔恨,也不会引起争斗。心怀大愿,一切行持都是为了众生。

总之,“空慧”的精神是淡泊宁静的,“空慧”的精神是安详柔和的,“空慧”的精神是慈悲喜舍的,“空慧”的精神是大智无我的。只有淡泊宁静,才可以度生死怖畏;只有安详柔和,才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欺诈;只有慈悲喜舍,才可以使人间充满仁爱;只有无我的智慧,才能做到大公无私[6]84。所以“空慧”精神对于我们人类社会走向新的文明是相当重要的。

综上所述,佛教空性思想的理论色彩与和平性质是获得很多科学家赞赏的重要原因。杰出的宗教学家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提到,佛教“是一种没有神的道德体系和一种没有自性的无神论”[8]。当然,把佛教说成是一种无神论过于绝对,但是佛教在不承认一个造物主这方面得到了很多科学家的赞赏,这既包括佛教文化圈内的科学家,也包括来自西方基督教文化圈中的科学家。正如陈明德先生所指出的:“就世间学而言,科学的求真,治学的爱智,宗教的虔诚,佛学都含摄无余。就出世间而言,佛教又超过了三者无法跨越的极限”[3]。随着佛教的现代化转型的深化,其空性思想的理性化特征必将会得到进一步彰显。

[参考文献]

[1]中国基督教协会.圣经[M].南京: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1998:1.

[2]古兰经[M].马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93.

[3]王萌.佛教与科学的当代对话[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2):19-23.

[4]印顺.佛法是救世之光[M].台北:正闻出版社,2000.

[5]李渺,郭俊峰.楞严经[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6]惟贤.般若与人生[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7]王红蕾.缘起于本根:佛教与道教宇宙观的冲突与调和[J].哲学研究, 2007(4):29-30.

[8]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5.

(责任编辑 文 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