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时间:2024-05-08

冯 锋,崔晓峰,张雷勇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6;2.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 合肥 230071;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安徽 合肥 230026)

一、引 言

新时期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在逻辑已从单纯地解决创新要素供给不足向“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1]的方向转变。进行科技活动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培育科技创新要素的市场动能,关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2017—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2]显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连续处于世界高位,GDP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科技创新能力也处于较好水平,居世界第17位,但技术应用水平却不尽人意,远远落后于前两者,居世界第73位。经济发展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水平之间的持续不平衡发展,其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必然带来科技活动中科技视野格局狭小、科技投入效率低下、体制机制不适应等诸多问题。

据研究,“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上下,距离发达国家40%的水平有较大差距”[3]。而作为我国科技产出主力的“双一流”高校,其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在22.48%~23.87%,普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为17%,而同时期的斯坦福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率却稳定在45%左右[4]。高校拥有较为丰富的科研和人才资源,是推动我国新时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门,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造成此种现状的原因较为复杂。

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早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相关的研究成果颇丰。关于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研究,Weckowska基于交易和关系为重点的研究,提出设立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来推动科技成果商业开发的模式[5];王凯等基于创新系统视角的研究,借鉴美国高校演化出的“概念证明中心”,揭示高校内部不仅要通过组织模式创新与制度设计,还要积极融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6];肖鹏等基于多维度视角的研究,提出了高校与企业联合研发模式的5种类型[7]。关于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的研究,Corsten认为高校教授的价值观以及科技成果的实用性、转化收益率等因素会对高校技术转化产生影响[8];Bonaccorsi等强调参与校企合作的科研资源、合作关系的稳定性以及合作时间的时限性决定了校企合作技术转化能否取得成功[9];Bennett则指出市场需求和技术供给要素会影响高校技术转化[10];Phan和Siegel认为制度背景、高校组织背景和个人背景这三个方面会影响高校技术转化效率[11]。国内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起步较晚[12],黄祥嘉认为政策、法律法规、科研体制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会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13];肖龙阶等从人才、市场和政府制度激励等角度进行了研究[14];刘勇等提出科技成果的自身特性及校企沟通程度、中介与激励机制会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产生重要影响[15];何彬等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地区禀赋、产业结构会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产生显著影响,金融发展程度对其影响不显著的结论[16]。

可以发现,首先,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提出了不同见解,且现有研究多关注体制机制和经济环境等因素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与对策[17],并未进行模型建构,尤其是现实情境下产生影响的因素可能未被完全考虑进去,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剖析尚欠深入。其次,科技成果转化与“创业活动”存在共性,创业成功的前提是发现和管理创业机会[18],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的前提亦是识别并把握住转化机会,鲜有学者提出过科技成果转化机会这个概念以及机会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如何精准识别并把握住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中存在的机会,降低转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畅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是目前亟待探索的关键问题。由此,本文将机会视角引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通过扎根分析,梳理出转化机会的影响因素并建构出理论框架,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对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本文拟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贯彻其所倡导的从现有资料及数据入手来建构理论的核心思想[19],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研究,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会的影响因素,建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会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

(一)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由学者Glaser和Strauss在《扎根理论的发现》[20]中提出,其宗旨是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实质理论。学者Strauss和Corbin指出,扎根理论的核心是用质化研究的方法建构理论,对调查获得的资料进行概括,总结出新的概念并抽象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构建新的理论框架来解决某一问题[21]169。

扎根理论的研究流程包括:从原始资料中形成概述性范畴并对其进行逐级编码;比较原始资料和概述性范畴,系统地询问与概述性范畴相关的理论问题;将概述性范畴进行总结并建立相互之间的关联;对资料进行系统编码;建构理论,以获得理论概念高度的整合性[22]。

(二)资料收集与整理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识别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会的影响因素,本文遴选了《中国软科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研管理》等国内较多关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顶尖期刊。笔者于2019年4月6日在CNKI网站中同时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等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共搜集到1 375篇相关文献,根据摘要内容剔除部分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无关或者相关度较低的文章,最终剩下509篇。为了进行后续理论饱和度的检验,本文采用Filename Randomizer软件,将上述文献进行打乱处理,随机挑出109篇留作验证,对其余400篇进行开放式编码及理论框架的构建。表1为开放式编码文本资料的描述性统计表。

表1 论文资料描述性统计表

(三)资料分析

通过扎根理论,可以基于原始材料得到质性结论,最后将其可视化展现出来。但质性研究具有资料庞杂、程序繁琐、耗费时力的特点,为了使分析过程更便捷、研究结果更可靠,本文借助ATLAS.ti 8软件[23]来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影响转化机会的因素,探寻这些因素的概念范畴、关联及核心,建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会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为高校合理高效地抓住机会促成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按照扎根理论规范,本文对资料进行了逐级编码[24]32-41,编码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扎根理论编码流程图

1.开放式编码

本文将需要进行开放式编码的400篇文献导入ATLAS.ti 8软件,认真阅读分析,标注反映作者主要观点及结论的语句,从中发掘出新的概述性范畴。由于文献数量庞杂,且开放式编码有较大程度的交叉重复,因此将编码进一步提炼并剔除出现频率低于3次的编码,经过归纳整理后,得到如表2开放式编码范畴表。

表2 开放式编码范畴表

续上表

除表2中所列范畴外,还得到高校科研评价机制、科技成果的特性、财税政策影响等43个概述性范畴,详见表3。

表3 主轴编码得到的主范畴及其对应范畴

2.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是在开放式编码完成后,找到各概述性范畴之间的潜在逻辑关系,将各项范畴联结起来的过程。通过分析,本文对43个范畴进行归类,共形成11个更高层次的主范畴。主范畴及其对应范畴如表3所示。

3.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须从主范畴中挖掘出核心范畴,并以“故事线”方式联结相关主范畴,从而构建出精简的理论框架[25]。选择性编码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选择性编码分析结果

4. 理论饱和度检验

本文将其余109篇文献用于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显示,理论框架内的范畴归纳得比较丰富,除框架内提到的11个主范畴外未发现新的重要主范畴,11个主范畴内部也未发现其他概述性范畴,由此认为本文的扎根结果在理论上是饱和的。

三、模型构建及研究发现

(一)模型构建

基于以上扎根理论分析,围绕核心范畴的“故事线”概括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阶段性因素分为四个阶段,其中成果属性因素主要在研究与开发阶段影响科技成果的转化机会;各主体投入及关系因素影响

图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会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

了整个阶段的转化机会;中介因素主要影响开发与中试阶段之间及中试与产业化阶段之间的转化机会;风险因素影响各阶段之间的转化机会;环境因素从外部对整个科技成果转化链条的转化机会发生作用。借鉴日本科学家为转化链条各阶段之间命名的“魔鬼之河-死亡之谷-达尔文海”理论,笔者将其完善到模型中。对此,本研究构建出全新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会研究的理论框架,称之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会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如图2所示。

(二)模型机理阐释

阶段性因素包含成果转化的阶段性主范畴(成果转化周期、中试环节、转化开放性、成果转化体系的复杂性)。研究过程中发现,该范畴中的影响因子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会都有明显影响。首先,时间周期过长的成果转化,高投入和高风险并存将会大大减少成功转化的机会;其次,高校科研人员缺乏商业化经验和资金,企业畏惧技术和市场风险,难以对科研成果进行中试,造成成熟度低的成果很难得到被成功转化的机会;最后,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是多学科、多主体、多种投入相互交织的结果,复杂的转化体系影响了高校科技成果被成功转化的机会。

成果属性因素包含科技成果属性主范畴(科技成果的特性、科研项目立项验收机制、跨学科合作研究、高质量科技成果数量)。目前,从高校实验室得到的科研成果,一部分因为脱离了市场没有进行成果转化的可行性,一部分则由于科技成果复杂性的特征,加之高校缺乏单方面转化资金,企业迫于技术压力与风险,科技成果被成功转化的机会明显较低。据统计,当前我国科技成果产出的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能够有机会进入转化链条的高质量科技成果却少之又少。

中介因素包含中介联盟机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优势资源共享)及知识产权主范畴(创新知识吸收能力、知识产权与专利管理、科技成果价值评估体系)。当前,高校缺少与专业型中介服务机构之间必要的合作,市场上的中介机构服务不到位且专业化程度不高,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成效不明显,加之高校专利评估管理不规范、对科研人员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足,都将大大减少高校科技成果被成功转化的机会。

风险因素包含风险管理机制主范畴(转化风险、交易成本、风险投资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投入与风险“双高”的活动,从最初的研究阶段到最后的转化阶段,不仅存在着大量的运行成本,还存在着研发失败,市场、知识产权威胁等风险。为了降低成本、规避风险,高校以及拥有成果的科研人员往往会选择放弃转化[26]79。

各主体投入及关系因素包含高校投入视角、科研人员视角、产学研关系、利益分配与权责机制四个主范畴。首先,大多数高校并没有专业的转化部门及专业工作人员,在成果转化各个阶段能够提供的资金支持也比较有限,而且高校科研评价仍以基础研究为导向,忽视应用研究,这都将极大降低科研人员的转化意愿,进一步减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会。其次,在与企业合作方面,高校与企业信息沟通不顺畅[27],高校的科技成果往往不符合企业需求,符合需求的科技成果由于企业技术能力不足也得不到很好的转化。最后,不健全的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与权责机制也会抑制科研人员的转化积极性。

环境因素包含政策影响机制(政府政策与法律法规、高校科技政策导向、财税政策影响、科技奖励政策)和外部环境影响机制主范畴(社会文化环境、资源分布、硬件设施支撑)。政府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行政策和法规虽在一定程度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规范和促进,但整体设计尚未形成体系,如知识产权界定不清晰、标准模糊,极易引起产权纠纷,增加转化的各方面成本[28]。而且,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多以论文及专著为主要形式,被学术界认可的高水平论文及专著多强调理论性[29]。

四、研究结果及讨论

(一)研究结论及贡献

本文研究表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本质上是一个“机会事件”,成果转化的成功与否是基于复杂条件下的机会型概率事件,受到多种因素及其耦合作用的影响;阶段性因素、成果属性因素、中介因素、风险因素、各主体投入及关系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六大因素会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会产生显著影响,通过对影响因素进行管理有益于提高成果转化可能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创业活动”存在共性,借鉴识别创业机会是创业成功的前提,识别并把握转化机会对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的研究贡献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研究视角方面。本文提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创业活动”存在共性,进一步将科技成果转化界定为是由“机会事件”引发和决定的过程,并把机会因素作为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能否成功转化的重要前提,这在研究视角和思路上拓展了未来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空间。

第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方面。目前国内外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的研究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30],本文运用扎根理论,通过逐级编码、充分挖掘、范畴归纳、关系梳理等手段,创新性地构建出由阶段性、成果属性、中介、风险、各主体投入及关系以及环境等主要因素构成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会影响因素理论框架,较为清晰地展示了转化链条中影响转化机会的诸多因素,较大丰富了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内的理论模型,对厘清维度划分有着一定的价值。

第三,实践指导方面。通过质性分析过程梳理出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机会因素,有利于指导高校准确识别并把握转化链条中的机会,提高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成功概率;有利于为国家制定培育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的宏观科技政策确定新的方向,推动国家新时期创新体系的建设。

(二)实践启示

第一,鼓励进行应用型研究并与市场需求接轨,增加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机会。科技成果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实用性等特征[31]。从高校角度来看:高校应尽可能多地提供具有创新性、可行性并满足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科技成果,评判标准也不应只是重视成果数量,更要重视质量;此外,高校还应鼓励科研团队之间进行跨学科的合作研究,支持多个研究方向与领域的交叉融合。从国家角度来看:在科研项目的立项与结题上,资助经费支持的重心也要更加偏向与市场需求相衔接、产出的核心成果转化价值大的项目。从高校科研人员的角度来看:一方面,高校科研人员要积极与企业联系,利用高校提供的机会与平台,走出实验室、进入企业,了解市场之所急与所需,帮助引导自身科研立项,使产出的成果能够减少被市场接纳的阻力;另一方面,高校科研人员要培养市场意识,将研究的兴奋点从成果产出转移到成果转化活动,对于无时间或精力进行转化的成果,可以通过尽量缩短转化周期或者寻求由高校设立专业的转化部门并引进多专业背景人才参与转化体系等方法来增加转化机会。

第二,在加大经费投入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效率,增加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机会。大多数科技成果要想交付市场使用,就需要经历从研发到中试阶段再到产业化这么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当基础研发工作完成后,科研人员将难以获得持续的经费资助,造成科研人员在后续阶段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境地,也就逐渐失去了成果转化的兴趣;另一方面,高校产出的成果大多数技术成熟度较低,转移到企业的成果往往也需要高校科研人员继续提供技术支持,但是在此过程中科研人员几乎得不到高校提供的任何经费支持,导致科研人员转化意愿降低,甚至造成企业的重复研究与资源浪费。因此,政府须出台相关鼓励多渠道、多元化技术市场科技投入的政策, 加强技术市场科技投入机制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形成“经费投入—科技研发—转化生产—产业化—技术升级—再投入”的闭环良性循环机制[32];高校也要在后续阶段投入比早期研发阶段更多的资金,同时兼顾投入效率,增加对后续转化阶段的支持,为高校科技成果横渡“达尔文海”、跨越“死亡之谷”、抓住转化机会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

第三,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评价激励与利益分配机制,增加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机会。一方面,高校应建立健全的评价激励制度,并对传统的重理论、轻转化的科研评价导向与职称晋升机制进行调整,将高校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成绩列入晋升考核;另一方面,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提高高校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的重要举措。政府可以针对科研人员的偏好靶向施策[33],例如逐步降低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税负,使其能够得到更多成果转化带来的实惠;高校可以采取给予科研人员更多股权收益激励等措施,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机会。

第四,引入风险管理机制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机会。政府要引导多方机构积极参与高校的科研活动,鼓励产学研合作并提供政策保障,以分担高校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高校应完善成果转化的风险管理机制,帮助科研人员分担转化风险与交易成本,减少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对于可能出现的转化失败状况,制订相对清晰、完善的解决方案,让企业敢于进行风险投资, 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以增加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机会。

第五,协调统一产学研合作关系,增加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机会。首先,政府要鼓励高校积极与R&D数量较多的企业进行合作, 促进高校的科研成果直接向企业转移;对于成果转化率较低的中西部地区高校,鼓励其在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时打破地域限制, 开展广范围的区域合作, 将目光投入创新能力足的区域,并且寻求与东部地区的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34]。其次,企业应加大与高校的合作力度,完善信息沟通渠道,提高研发成果的承接力,发挥好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最后,高校应加强同专业型科技中介机构及企业的合作,搭建产学研融合的成果转化机制和组织模式,发挥各方在技术、市场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构建科研成果协同转化体系[35];高校也可以和政府、科研院所、企业按照市场管理模式建立科技产业园,对实验室成果进行初步孵化, 创新管理体制与合作模式, 搭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 发挥各方转化优势。

第六,提高知识产权与专利的保护意识,增加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机会。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高校相继采取了诸多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措施,有效地提升了当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我国教育部也明确提出高校应充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并将其放在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36]。高校应充分重视和保护知识产权与专利,制定并不断完善系统的知识产权保护配套政策,营造良好、健康的创新氛围,有效地保护高校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成果,从源头上解除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同时,高校还应加强引导科研人员树立知识产权与专利保护的意识,定期开展相关讲座与培训,并将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加入对科研人员的考核,以此提高科研人员在创新过程中对知识产权与专利的重视。此外,科技中介机构扮演着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桥梁的角色[37],高校应加强与专业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专利及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合作咨询等方面的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进一步增加高校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机会。

第七,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增加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机会。首先,政府应发挥出政策导向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正向影响,推出适宜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财税支持政策和科技奖励政策等,以提高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其次,高校应调整好科技管理政策导向,避免偏差较大的政策导向降低成果的转化机会;最后,营造良好的外部设施支撑环境及学术界氛围,也会大大增加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机会。

(三)研究不足及展望

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探索性地提出理论框架,拓展了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体系,但仍存在一些不足。研究方法方面,由于本研究采用的质性研究方法在学术界颇有争议,其信度、效度等方面还未经过系统的统计检验,因此本文提出的研究框架仍有待后续检验。另外,各主范畴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会的作用机制以及机会指数的测算还须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实证检验,以期取得能够指导实践的成果。研究资料方面,本研究采用的是文献资料研究,得出的结论在实践中不一定具有普适性,未来可以针对特定的研究对象进行广泛的实地调研与访谈研究,以期获得更贴近实践的第一手资料。研究内容方面,本研究将创业活动中的创业机会引入以得到转化机会这个概念,但创业机会在创业研究中有着比较完善的概念,未来可继续探究转化机会该如何定义以及如何建立完善的指标测量体系。随着本研究的逐渐深入,笔者后续将着眼于机会因素在高校科技投入—成果产出—成果转化链条中发生调节作用的实证研究,重点探究培育第二动能(成果产出到成果转化的过程)的现实举措、第一动能(高校科技投入到成果产出的过程)与第二动能的关系问题,以及涉及的高校科技投入如何分配、专项支持转化基金的约束等问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