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作者简介: 鲍小会(1968-),男,安徽芜湖市人,安徽工程大学思政部校园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史与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时下大学开设潮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褒贬不一,备受争议。本文主要是针对国内外大学纷纷开设潮课这一现象,从潮课产生的社会背景,潮课的定义、内容、特征、实用性等角度来分析潮课受到大学生热捧的原因,以及结合我国的教育特点谈谈我国大学开设潮课应该注意问题,以期为大学开设潮课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大学;潮课;研究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055X(2014)02-0000-00
潮课,指在高校中一些新奇刺激的选修课,如品酒课、星座学课、爬树课、三国杀课等等,引来不少学生争相选择,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潮课是相对于与传统课程而言的,潮课是采取了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适用了网络时代社会快速变化的要求,满足了大学生对探索新知识和新事物的好奇心理,比较符合大学生心理要求,对于他们更好地学习新知识起到了一定地促进作用,但如何开设好潮课还有待探索和研究。
一、国内外大学开设潮课的现象回顾
目前,我国大学开设潮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褒贬不一,备受争议。目前,相对于国外大学而言,我国高校开设潮课的现象还是比较有限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等沿海地区高校,内容主要还是选修课课程。而国外大学开设潮课的现象却比较普遍,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全面。
西方大学发展的历史悠久,再加上西方注重个性和过程的教学模式使得潮课的发展历史也相对比较长,潮课的门类也非常多,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实用性和个性化的特点突出,美国大学康奈尔大学开设的《爬树》课,教会你如何安全地爬上树;美国森特学院的《行走的艺术》课,老师带领学生们穿越自然保留地、战场、墓地,在完全自然的情境下讨论康德的哲学。美国巴尔的摩大学传媒设计学院的《僵尸》课,就是通过不同的语境来审视“僵尸”。美国乔治敦大学的《星际迷航》课,让学生们思考,时间旅行究竟有没有可能?如果现实与我们的认识彻底相反会怎么样?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开设的《枫糖汁》课,学生们将和老师探讨枫糖汁是如何制作的?还有机会进入当地的制造厂、餐馆参观制作过程,甚至亲手制作,当然也有很多试吃的机会。英国史塔福郡大学的《贝克汉姆课》,这门课程研究的是足球的发展史和贝克汉姆的成名路程。探究个体成名主客观因素,这是一个社会性话题,是全球性的社会现象。甚至《性感高跟鞋课程》等等课程,充分体现了西方教学模式的特点。
目前,就中国的高校而言,潮课的开设还处在探索阶段,内地的高校几乎都未曾涉足,开设潮课的大学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东部沿海地区高校。潮课也仅指在高校中一些新奇时髦的选修课。广东金融学院开设的《爱情心理学》课,教同学们怎么谈恋爱,期末如能“牵手成功”就可以拿高分。广州大学开设的《生死课》,教学生写遗书、立遗嘱等。广东省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三国杀攻略教程》课,该门课并不是教学生怎么打牌,而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从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还涉及到概率学、策略等问题,不是单纯的游戏。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的《实用粤语》课,浙江林学院的公共选修课程《满汉全席》、《垂钓》课和《搏击》课;中山大学医学院开设的《哈利•波特与遗传学》。北京体育大学便是很早开设了《舞龙舞狮》选修课。
中国政法大学的《心理应激微反应》课,中国计量学院标准化学院开设的《品酒课》课,该门课程能使学生系统掌握世界著名啤酒、葡萄酒和蒸馏酒(白酒)的起源、分类、酿造、选购技巧、饮酒礼仪、品尝艺术及其保健功能等内容。近几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大城市学院、苏州外国语学校、武汉科技学院等多个城市的多所学校,都有过尝试开办淑女班。所有这些课程选课人数众多,深受学生的欢迎。
二、潮课遭到热捧的原因分析
虽然对潮课的开设还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是潮课受到大学生的热捧已是不争的事实,引发热捧的因素很多,笔者拟从潮课产生的社会背景,适用教学改革创新的要求,潮课的名称、内容、基本特征、实用性等角度进行分析,浅谈大学潮课遭到热捧的原因,以期为大学开设潮课做有益的探索。
1从潮课产生的社会背景看
潮课是在一种新的社会背景中出现的,有别于传统的教学课程,名称新颖,一目了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实用性,完全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新的时代发展的要求,要追溯其渊源,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局面出现,知识分子著书立学,形成了一个个名称独特,内容新颖的新学派和教学课程体系,如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兵家、农家等诸子百家多种学派,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应该是我国古代潮课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现代意义上的潮课,产生于西方现代社会,为了摆脱中世纪的黑暗保守与落后,西方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作为一场思想启蒙和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及其倡导的人文主义世界观对西方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西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人文主义教育观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提倡个性自由和解放,反对宗教压抑和禁锢,肯定人是现实生活创造者和乐趣的享受者,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等。
因而在教育目的和教学方法上随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兴起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创立了运用实物和模型进行直观教学的方法,力图把教学从死记硬背的经院教育中解放出来,尤其重视户外学习和远足学习。
时代的更替是潮课产生的社会土壤,更是追求个性解放、个人主义要求的需要,方法上注重开放性,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鼓励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张扬个性,发展自我,这些特点使潮课孕育而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用新的时代发展要求,“死读书”,“读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不再成为大学生的信条,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同样属于我们的追求,呼唤满足我们个性需要,适用现实需要的潮课是时代的呼唤,也必然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期待而深受欢迎。
2从教学改革和创新角度看
我国传统教育过分追求知识性,注重文化熏陶和文化氛围,力图把学生从现实中摆脱出来,追求一种生存的价值、生命的意义教育和熏陶,忽视了个体本身,存在价值,再加上整齐划一大同式教育方法,班级授课制的推行,使教学活动大班化,规模化,全班所有学生,读同一本书,做同一作业,考同一试卷,这种求大同的教育,忽视学生个体的生理、心理、年龄、性格的差异,轻视学生个体的知识、能力的差别,也忽略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特长的不同,有意无意地隔断了学生与自然、社会、生活的联系与连接,忽视了动手的能力,忽视了社会实践,寝室——教室——食堂“三点一线”,成为学生生活的全部。
国外先进的教育,重视学生诸多能力的培养,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切实是为了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生存需要,“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早已成为西方教育的新时尚,学习,不再只是谋生的手段,而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必需。潮课的出现正是适用了这一变化的要求,如《爬树课》让我们学会了在特殊条件下的适用自然的能力;《垂钓课》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去享受生活;《行走课》让我们学会了在自然状态中的沉思;《僵死课》让我们学会了行为艺术;《满汉全席》让我们了解了丰富的饮食文化,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享受人生,《生死课》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亲情,呵护他们,关心他们,珍惜美好的生活。不同潮课的内容,展示了一个共同的内容,就是教育为谁服务,潮课的出现体现了这一要求,因此改革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手段,走进个体,关注个体必然会成为这个时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适用这一变化的趋势,必需作出教学改革和创新,这种改革和创新应该是满足学生需要的,一定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潮课的出现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潮课的出现对提高学生兴趣有一定积极作用。当今国内高校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大多停留在陈旧的灌输式教育上,这对学生完全没吸引力,能不能像讲故事一样讲课、传授知识,能不能让学生激烈地参与讨论,能不能改灌输式、填鸭式教育为交互式、探讨式教育?这才是我们当下课程建设的关键!”
3从潮课的名称、内容、特点和实用性角度来看
从潮课的名称而言,它不同于传统课程,它时髦,符合网络时代的快速变化吸引人的要求,且从名称就可判断出该门课程的内容新颖、时髦、实用。《爬树课》名称就勾起了我们的热情,想走近树林,亲近自然,想掌握一门生存的技巧,想爬上树林,甚至在树上跳跃,行走;《行走课》名称上很独特,怎么走,走能让我们产生什么样的思索,值得期待;《满汉全席》是什么,我们可以尝试去学,去做,去品尝吗?课程名称就吸引着我们,吸引着我们去探索世界,探索我们身边的,触手可及的美丽吸引着我们热捧。
从潮课的内容看,潮课从细微处走进生活,贴近生活,是对我们大学生广泛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引申、拓展,丰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如《爬树课》、《生死课》、《行走课》、《垂钓》、《贝克汉姆》、《爱情心理学》等等课程,以兴趣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寓教于乐之中,从而赢得了学生的欢迎。
潮课课程的开设,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的结果,课程特点就是创新、新颖,甚至可以走出教室,走入自然和社会,如《爬树课》、《行走的艺术》、《垂钓》等课程;且课程学时短,一般都是十几个学时,主要是选修课,有较大的自由选择的空间,我喜欢我就选,不喜欢可以不选择,能够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因此一定程度上也能受到大学生的喜爱。
潮课的开设本质上也是对实用性的广泛需求的结果,长期以来,传统课程的价值是在一个漫长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提升,所以很难再短时间内显现其价值;“学以致用”价值观与现代社会快速变化环境结合的结果就是对实用主义的大力追捧,导致了与实用有关的各类课程都能吸引社会的热捧。
三、开设潮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目前,国内外大学潮课的开设都受到了大学生的热捧,但我国大学在开设潮课时,不能完全模仿西方的模式,要探索适合我国大学特色的潮课,因此,我国潮课的开设必须在课程的名称,观念的转化,文化的差异以及我国现有的教育状况和教育体制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充分的研究,注意解决好这几个问题。
1课程的名称与内容的统一
我们不能只看到国外大学开设课程名称的别具一格,却忽视了他们教学过程的独具创新,以及整个社会的人文环境和价值追求。因此我们在开设潮课时,一定要注意课程名称与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切忌心血来潮,课程的开设,必须经过严格缜密的论证,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甚至具体的课程内容还要根据授课教师的个人研究兴趣,学识特长,以及学校所在地周边的人文环境以及学校的软硬件等等条件。
比如西方的潮课《爬树》课,就是将课堂挪到了枝繁叶茂的森林,教学生如何安全地爬上任何一颗树,并在上面自由移动;《行走的艺术》课,就是教师带领学生们穿越自然保留地、战场、墓地,在户外漫步而不是在教室正襟危坐。这些看似简单的课程,他需要必备的教学辅助条件和独特的人文环境和氛围,再加上教师个人的研究兴趣和非专业的专业特长,否则再新颖的名称也很难达到真正的效果。
2教学思想和观念转化与超越
观念渊源于传统,观念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观念的转变和超越难度就大,需要我们付出很大的勇气。而潮课的开设,本身就是观念转化、教学创新的结果,因此,在潮课开设的过程中要始终贯穿这一思想。在传统的一元化的真理观和价值观,以及学生的批判性和独特性、自尊心和自制力逐渐伤失的教学模式下所形成的“师道尊严”,威信不可挑战的社会背景下,教师能否真正实现观念转变和超越,转向师生平等,甚至遭受挑战的师生模式是潮课开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扮演学生的向导和平等交往的伙伴的角色理念必须深入教师的心里,否则潮课只有其名,而无其实。
3不同的文化的差异所带来的深层次影响
深层次的文化差异也是影响我们开设潮课的重要因素;我国向来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强调经世致用,因此重伦理而轻自然,忽视逻辑和方法论的研究。西方则不同,从古希腊文化到文艺复兴运动,把人对自然的探究导向了科学基础理论的建设。因此,潮课的开设就不是简单的“潮”,而是借助“潮”导向深层次的逻辑和方法论的研究,谨防只“潮”而没有深层次内涵。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往往片面强调统一、共性、规范、服从等方面,而比较排斥独立、个性、自由、异化的方面;这些文化上的差异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大学生甚至管理层对潮课价值认同,影响潮课的深入发展。
4国内外大学教学体制和经济状况对开设潮课的影响
第一,目标差异的影响;我国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专业化人才,专业化的本科课程设置,提现了我国一切以实用为目的的大学教育理念。这种大学的教育体制,及其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即便是潮课也会上成为一门名称独特,而内容普通的一般课程。而国外大学更看重实践以及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注重能力培养,使学生在自由、平等、受尊重的社会环境中,形成自己独立、自主、创造性个性。
第二,选课权的不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真正的完全学分制(我国高校的学分制,其实是学年学分制),选修课的比重也很小,学生没有更大的选课空间,只有不但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学生才能够通过选择,提高课程开设的质量,出现更多符合学生个性需求的课程。
第三,经济因素对开设潮课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一般都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年度预算经费从几亿到数十亿美元不等。尤其是一些著名的私立学校,如哈佛这样的学校每年的预算在200亿美元左右,这对中国的大学绝对是天文数字。
潮课的特点就是必须能够做到“一对一”或“一对二”的指导和帮助,否则教学质量很难成效。我国大学的办学经费近几年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跟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扩招、规模扩大相比,仍显得捉襟见肘。大班上课的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文科的一些课程、公共课和基础课,一两百人的班也不少见。很难想象像《爬树》、《行走的艺术》等课程的开设后果。
当然,潮课的开设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给了我们大胆进行教学创新机遇,也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困惑和挑战,毕竟他的开设受到了国内外大学生的热捧,不管我们在开设潮课的过程中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们也不应该放弃对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对适合我国国情潮课的探索,以期为我国大学开设潮课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2
[2]孙培青,李国均。中国教育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5
[3]白寿彝。中国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A Study of the Appearance of Chao Lesson in the University
BAO Xiao-hui
(Department of Thought and Politics,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241000, Anhui, China)
Abstract:The Chao lesson of the university has given rise to the dispute in the society This article mainly studies the appearance of Chao lesson and the welcomed cause, in order to adopt the chance of social environment, meet the challenge, make the education innovation, serve the social, and cultivate the talents
Keywords:university; chao lesson; study
(责任编辑:余树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