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三维解读

时间:2024-05-08

田贵平+竟辉

摘要: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文化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及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与概括。试着从哲学基石、政治立场和价值目标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进行三维解读,是我们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我国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现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我国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社会主义文化;三维解读

中图分类号: A81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9-055X(2014)01-0043-05

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唯物史观为基点,从世界观的层面来认识和审视社会文化现象,为人们进一步研究社会文化建设与发展规律提供了一种思路和范式。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文化存在,人的文化属性体现出人类对自然界的能动改造及对人自然属性的能动超越;人类正是通过这种能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创造了自身的文化,文化的创造也使劳动者淡化乃至最终摆脱固有的野蛮,使其成为社会中的文化人和文明人。然而,培育文化人、造就文明人必须重视文化方面的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地位。为此,我们要严格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现实要求,不断深入学习、准确领会并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其哲学基石、政治立场和价值目标进行科学的解读,以期正确分析和解决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哲学基石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哲学基石。马克思恩格斯在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坚持从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出发,对人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并提出“哲学正变成文化的活的灵魂”这一富有思辨性的观念。因而,从哲学视角来解读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其实践属性、批判属性和发展属性进行哲学层面上的学理分析,是我们科学理解、准确把握和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指导我国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一)实践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根本属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精神生产是人与自然互动的结果,作为精神生产的社会文化,也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产物。马克思曾指出实践是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作为社会现象的文化,其本质也必然是实践。著名学者左亚文更是简明地总结道:“无论作为广义还是狭义的文化,其内在本质都是人的创造性的实践劳动。”[1]这一概述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实践属性提供了佐证。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唯心主义文化观的基础上,将人类思想文化的生产放置于社会实践中加以考察,强调“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2]所谓“物质交往”、“物质行动”,就是指现实生活中具体的社会实践形式,而作为具体文化表现形态的“想象、观念、思维、精神”等,都是这一系列“物质交往”或“物质行动”等社会实践的产物。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进一步揭示社会文化生产的物质源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在整个社会生产实践中,“物质生活的生产”即物质生活实践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社会文化并不是无根的浮萍,其生产必须依附于社会物质生活实践,根植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扎根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并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社会关系和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

在马克思文化观看来,尽管社会文化具有多种形态,但就其实质而言,它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通过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而被社会化和客观化了的精神产品。文化的生产源自于社会实践,文化的发展也依赖于社会实践,人类的实践活动内在地包含着对社会精神特质和文化属性的确认。因此,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建立和发展,都必须以实践为基础,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得以获得生命力的唯一源泉,实践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根本属性。

(二)批判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精神实质

与以往任何哲学不同,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带有批判色彩的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批判的精神和缜密的思维揭示了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向人们展示了物质世界的实然面貌;而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用批判的态度和务实的行动“破旧立新”,为人类规划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图景。当然,这一批判精神和批判态度也蕴涵在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之中。我们可以从马恩二人对以往和当时社会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揭露中来审视其文化观所特有的批判精神。

首先,他们对欧洲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尤其是宗教文化进行了无情的批判。马克思认为宗教及其文化的废除是实现人们幸福的需要,“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4]恩格斯则从宗教产生的根源进一步揭示了宗教及其文化的剥削实质,认为一切宗教及其文化只是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反映而已。他们二人还认为封建社会的宗教及其文化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意识形式,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桎梏,封建文化在宗教“神秘的纱幕”遮掩下冠冕堂皇地登上了统治阶级思想的宝座,进而演化为封建统治者剥削和压迫人民的“帮凶”。马克思也指出,宗教文化的“神秘的纱幕”不会主动为自己“卸妆”,除非到了“自由人的联合体”条件下,人们才会有追求文化的自觉,并把文化作为自身成长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主动将这层“神秘的纱幕”祛除。

其次,他们还对资本主义文化的局限性和虚假性作了辩证的阐释。列宁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对资产阶级文化的批判是一种理性的批判,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5]一方面,马恩二人都肯定资产阶级文化在剔除封建腐朽思想,追求自由、平等、民主、人权、法治等方面所做的贡献,认为资产阶级文化“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不容置疑,相对于封建文化而言,资产阶级文化体现出人类社会的一种发展和进步。而另一方面,他们还对资产阶级文化的产生根源、价值观念和教育目的作出了合理性的批判。二人认为,在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出来的思想文化,其核心价值观必然是“金钱崇拜”,人与人之间除了金钱上的交易关系,不存在任何其他真实的联系。马克思在其巨著《资本论》中作了更为详细的阐述。他指出,为了掩饰“金钱确定人的价值”这一腐朽的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为其资本剥削披上华丽的外衣,资本家总是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观念”[6],并试图用这些“虚假观念”迷惑人民、欺骗群众,以达到榨取剩余价值、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在谈到资产阶级文化教育时,马克思认为这种文化教育对多数人来讲是把人训练成机器的隐性手段,是加剧人与人之间相异化的“推助器”。对于资本家而言,阶级教育的终止就等于一切教育的终止,他们所倡导的文化教育不但没有成为解放人、发展人的有利平台,反而蜕化成服务于资本家牟取资本的卑劣工具。

(三)发展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显著特征

发展作为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也是马克主义文化观的一个显著特征。据上文分析可知,文化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都受到一定社会规律的制约。诚如马克思说的那样,“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7]可见,社会生产规律支配着“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精神文化的具体生产,具体的精神文化生产只有合乎社会生产的一般规律,才能够得以延续和发展。

基于精神文化生产受制于社会生产,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重点阐释了文化生产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强调文化与经济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其说是受社会生产规律的支配,不如说是受社会经济条件的支配。他认为社会的经济方面统领着文化生产的全过程,文化生产反过来也对社会经济基础产生能动的反作用。一方面,马克思主张社会的经济方面对文化的生产具有决定性意义,认为对文化生产而言,在整个社会生产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精神文化的生产也会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发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另一方面,他还指出,虽然社会经济状况是文化生产的基础,但精神文化等上层建筑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甚至一定社会的精神文化的解体也将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其强大渗透力和影响力是我国在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文化的力量,不断地创造和发展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文化,进而实现对社会其他方面的革新。

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

主义文化观的政治立场

所谓“政治立场”,就是人们在观察、分析、处理和解决有关社会问题时所处的政治地位及所持的政治观念与政治态度。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过程中,逐步树立起唯物的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的意愿、利益从根本上体现着整个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发展的推动主体和社会历史的创造主体。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马克思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政治立场就是致力于实现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所有理论和政策都要围绕其政治立场和服务对象来制定和实施。所以,作为无产阶级运动产物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也应确立和坚守这一鲜明的政治立场,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信念支撑与理论支持,进而不断推动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向前发展。在这里,我们需要指出,从政治立场方面来解读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就是要明确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阶级属性和人民属性。阶级属性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政治目的,人民属性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服务对象,两者是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存在和发展的一条主线。

(一)阶级属性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政治目的

如马克思所言:“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8]在阶级社会里,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表达和传递着一定统治阶级的思想和观念,具有明显的阶级性。与资产阶级文化不同,在无产阶级运动和无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所生产的思想文化,应该是也只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我们只有运用科学的阶级分析方法来考量一定社会时期的文化,才可以明确统治阶级文化思想的政治目的。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时期,其文化观必然是无产阶级统治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势必带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性质。这一无产阶级性质也就界定并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服务而非单纯地为某一特定集团或者个人服务的政治目的。

在马克思看来,资产阶级总是将自己的思想文化描绘成唯一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人类文化,以此来模糊和掩盖其剥削本质。与资产阶级的做法完全相反,无产阶级敢于公开坦露自己的思想文化是一种帮助人民获得解放、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批判的武器”。就如列宁一再强调的那样,唯有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才能正确反映无产阶级的利益、观点和文化。很显然,列宁这一科学的表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阶级属性的准确定位,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政治目的的经典概括。可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为无产阶级思想文化的核心,它能够主动划清与资本主义文化观的界限,揭露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虚伪性和腐朽性,在文化层面上向人们透视出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和目的,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二)人民属性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服务对象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决定社会历史前进发展的是广大“行动着的群众”;无产阶级运动是人民的事业,只有依靠和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无产阶级革命才能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所以,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理应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视为其所服务的对象,切实将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其奋斗的目标。

在此认识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发展了无产阶级思想文化的精神实质,认为无产阶级文化要服务于自身乃至全人类的解放。他特别强调无产阶级文化在实现人类解放过程中所具有的凝聚人心的力量,指出无论是在现实反对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过程中,还是在取得政权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都应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作为服务对象,其思想文化的宣传和教育也要围绕着团结和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来开展无产阶级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人的解放这些永恒主题来进行。列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文化思想,他在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实践中反复强调,无产阶级的文化必须“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在延安时期,毛泽东进一步发展了列宁的文化为“劳动人民服务”的观念,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9]因而,确立文化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将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无产阶级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在文化层面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人民属性。

三、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

主义文化观的价值目标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学说,其一切思想和理论都是致力于实现人的解放与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文化作为一个历史范畴,集中地体现为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本身的发展上。”[10]马克思恩格斯正是立足于文化解放人和发展人,一方面从政治立场出发阐释了无产阶级文化为人类解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也从价值目标的角度表达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关切。他们从社会文化发展的角度,以社会“文化人”的身份,揭示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人与人相“异化”的现象,探寻“现实的个人”如何完成由“经济人”向“文化人”转变的有效途径,进而表达了对人主体地位的尊重、人自身价值的肯定以及人自由发展的深情关切。而文化作为推动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人类自身获得自由和取得进步的重要标签,对文化的关注也就是对人类自由发展的关切。这就表明,一切思想文化的创造都应以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正是遵循“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11]这样的文化精神,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价值目标。

(一)文化解放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价值目标的起始点

以文化的解放来谋求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价值目标的起始点。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部通过劳动创造人类自身文明的文化史,也是一部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类不断追求自身解放和自由发展的文明史。马克思从考究人类发展历程的角度出发,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对“人的依赖”阶段、对“物的依赖”阶段和“自由而全面发展”阶段。在前两个阶段,人没有独立性,也没有“真正的个性”。当然,也许会有人产生质疑,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对人的压迫剥削显而易见,其宗教文化对“现实的个人”的奴役随处可见,人对“人的依赖”更为凸显。但如何理解原始社会中人对“人的依赖”呢?据此,马克思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他认为在原始社会中,人类遭受着“陌生的、对立的、不可理解的外部大自然”的神秘力量的支配,人对这一自然力的敬畏迫使原始人逐渐建立氏族间的血缘关系,人的自由和个性被一种对自然的原始敬畏和崇拜所掌控,也被氏族间的人身依附关系所约束。由此可见,当时原始自然力对人的奴役是现实且普遍存在的。

马克思从历史走向现实,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对“物的依赖”进行了理性而又深刻的批判,他试图在社会经济和政治解放的互动中寻找以文化的解放来实现人类最终解放的捷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资产阶级凭借生产力优势创造了强大的工业文明,使人们能够在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文化理念下追求个性的张扬和发展;但也要清楚地看到,这些具有普世性质的文化理念带有资本难以去除的铜臭味,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资产阶级文化只能是资本的“俘虏”,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文化生产只是追求资本的无限增值,其所有文化上的创造也只是服务于资本积累的需要。不言而喻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物的世界的增值和人的世界的贬值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反比例关系,劳动不是人的“第一需要”,而是人们为了不至于死亡而借以谋生的一种手段;对于劳动产品,也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或者力量同人自身的劳动相对立,阻碍着人自由个性的发展。在以物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里,人的解放只是一种难以企及的奢望;资本取代人的地位成为社会的“主体”,“金钱是一切事物的普遍的、独立自在的价值……金钱是人的劳动和人的存在的同人相异化的本质;这种异己的本质统治了人,而人则向它顶礼膜拜。”[12]这就是说,在资本的统治下,人们忍受着资本的奴役,资本制约着人自由个性的发展,资产阶级所谓的文化育人仅仅是资本增值的外在口号而已。资本对人性的奴役时至今日也没有消除,只有到了“自由人的联合体”,用无产阶级文化来解放无产阶级自身及全人类,人的发展才能摆脱对“物的依赖”性阶段而进入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阶段。

(二)文化发展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价值目标的终极点

文化解放人的内涵和外延都是文化发展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终极目标就是以文化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马克思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个性受到资本普遍奴役的现象,指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里,那时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所有人的自由发展提供条件,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才能够得以实现和得到保障。而共产主义并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从实质上来说更是一种改造世界的现实运动。在这一现实运动中,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13]明了地说,无产阶级将根据自身的解放和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需要,不断地改变自身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进而创造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无产阶级文化,以此来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

马克思强调共产主义文化(无产阶级文化)是使人获得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但他又为什么如此肯定文化具有发展人的巨大作用呢?这是因为马克思将文化视为一种“物质力量”,这种文化“物质力量”具有“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14]的作用,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斩断所有社会羁绊。在他看来,无产阶级文化作为一种最为进步的文化形态,所具有的“物质力量”是资产阶级文化所不可比拟和无法超越的。因此,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理应成为“批判的武器”被人民大众所掌握,使人们能够在扬弃其他社会文化形态时整合和凝聚文化的力量,借以实现人的不断发展,使“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真正成为“人类迈向自由的一步”,进而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创造有利的文化条件。

总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内涵丰富,属性多样。从其哲学基石、政治立场和价值目标等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进行解读和属性分析,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马克思恩格斯等人文化思想的科学认识和理解,使我们在文化建设实践中不断从中汲取有益的文化资源,也不断赋予其以新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左亚文马克思文化观的多维解读[J]. 学术研究,2010(3):32.

[2][6][8][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4,509,550,525.

[3]列宁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5]列宁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98.

[9]毛泽东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3

[10]俞思念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5.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0.

[12][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94,20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