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文化强国战略与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

时间:2024-05-08

彭小兰

(华南理工大学 思想政治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推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面临日渐激烈的国际竞争。基于文化学、民族学、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跨学科方法研究文化强国与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问题,是彰显时代精神,反映现实需要。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与发挥国际竞争力,急需研究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时代特征,这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的积极阐释,也是对国家加强文化体制改革、社会管理工作创新和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任务的积极回应。

一、文化强国战略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互融

基于如何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问题,党和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体现了国家的文化自觉,也是在新的国际环境,对人民的精神家园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等问题的清醒认识与积极应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除了要建设精神文化强国,还要让文化与经济、社会、政治协调发展,让“软实力”和“硬实力”相结合,让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第一,文化强国的科学内涵应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体和用的一致性,文明与文化的协调性,传承与创新的整合性,市场与文化的互补性。“以改革创新精神落实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各项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1]247-250

第二,文化强国战略重点解决的一些问题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发挥问题,网络信息安全治理问题,增强群众幸福感的问题,加强对舆论的引导问题,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大众化问题,开发核心价值教育路径,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等。建设文化强国的意义在于形成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增强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达到造福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目的。

何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科学内涵,这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窥测。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瑟夫·奈在《谁与争锋》一书中最早明确提出,并阐述了“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并不断对“软实力”概念进行了补充。他指出软实力为文化吸引力、政治价值观吸引力以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随后“软实力”这个概念越来越为各国政界和学界所接受,成为冷战后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专门术语。“软实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2]2

所谓中国文化软实力,是在历时与共时的特定语境下,依托特定的民族环境、经济基础、社会面貌、国家统一和文化认同之基础,以观念、精神形态形成的民族亲和力和向心力,是一种具有内在张力的观念系统。

对这一科学内涵可以从现实价值、内在构成、特殊性质、关系维度和生成过程层面来具体分析。第一,在现实价值层面上,中国文化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其作用的强弱直接从精神纽带作用来反映。这表现为,它是维系各个民族实现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纽带,也是维系民族内部各阶层和平共处、团结奋斗的纽带,还是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的根本保证及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动力。第二,在内在构成层面上,中国文化软实力是一种中华民族社会有机体或以组织、群体形式存在的文化共同体,由构成民族的全体成员以特定的历史的方式组成的人际的、群际的特殊系统。因而,中国文化软实力可以从经济依赖、政治参与、人际和谐和文化认同维度来描述。第三,在特殊性质层面上,中国文化软实力是在民族价值观、民族精神导向下,由自然环境、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民族文化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向心力、集聚力和联合力。第四,在关系维度上,中国文化软实力是在群体中社会成员保留各种力量的合力,具体表现为,个体对共同规范与价值准则的信仰,个体与群体的民族认同感,基于共同利益的相互依赖性。第五,在生成过程层面上,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生成是一种创生力、内省力的升华,再创生,循环往复到无穷的过程,以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结合以及继承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多方面协调的统一体。

综观文化强国战略的科学内涵与问题重心和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科学内涵与外在表达,表明建设文化强国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内在一致性。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文化挑战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利益结构和思想观念表现出多重性,呈现出工业文明与信息文明共生发展的态势。在理性分析中国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强国战略的内在契合性的基础上,可以发现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面临文化瓶颈。

(一)经济全球化重构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认同

全球化突破国界的物质流动、文化传播和资源配置,“使得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3]227。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涉及到生产、金融、科技和文化各个方面,而文化软实力的构建是一种以国界为范围的精神建设活动。但现实复杂的经济全球化事实,却阻碍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认同的形成与巩固。这种制约表现为:第一,经济竞争的激烈,国家组织及其规则对国家权力具体执行的分解。全球化造成了多种价值矛盾与冲突,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以美国为主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价值冲突。以美国为主的资本主义的全球化[4]1,形成的国际社会中各个国家主体的价值竞争的核心是提高文化软实力,尤其是文化自觉意识增强对国际竞争的驱动作用凸显。第二,分裂主义势力的内外经济渗透对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威胁。第三,以西方经济为主的外来经济组织对我国经济的侵蚀,弱化了我国的主流经济体的竞争力及其国家认同感。因此,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对社会主义的经济独立性形成很大挑战,实业报国变得日益艰难,挑战了中华民族内部的爱国精神与忧患意识。

(二)文化传播国际化侵蚀中华民族的内聚力

国家间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交往常规化,个人、民族和国家地域性的存在越来越被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所代替[5]68。大工业打破了世界各民族的隔离状态,造成社会各阶级间的互相依存的关系。这具体表现为:第一,个人、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存在强弱对比情况,包括三种主要冲突类型,即平等互利型、弱肉强食型和互有损益型。资本的全球化流动和世界资源的有限性,加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各民族之间的竞争,利益冲突特别是贸易摩擦冲击着弱势的民族和国家经济不平衡产生的利益冲突,使民族情绪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中国文化软实力以特殊的情绪的方式延续与更新。第二,西方国家利用经济优势地位推销以资产阶级自由、人权为主的价值观念,散播国家主权过时论、人权高于主权、全球民主化等言论观点,误导人们淡化民族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观念,冲击国际主权观和民族观。譬如,台湾问题受到外国干涉,台湾与大陆政治上的离心力、文化与心理上的隔阂已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的忧患;因国际反华势力的故意支持,离散遏制中国民族团结,产生了“藏独”势力与“东突”问题;此外,领海争端不断。

(三)利益分化造成的重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使中国社会及民族经济一体化程度前所未有的提高了,使得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民族之间、阶层之间的发展差距、利益矛盾明晰化。“除家以外,以家庭关系的衍射为宗旨的各种帮、会、党卓然林立,自成中心,严重削弱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整体功能”。[6]195社会转型在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同时,使得与传统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失灵,造成社会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激化,影响国家的内聚力和创生力。这具体表现为:第一,新的社会群体与阶层的出现。群体利益差别表现在他们在追求共同利益的同时,自身利益要求日益强烈,利益分配公平诉求增长,利益矛盾与冲突常有出现。第二,现实社会中人民内部矛盾受到利益分化的影响。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物质财富急剧增长,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社会原来整体结构被打破,转化为多元的利益结构。而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根本在于人、群体的合力。各种利益博弈不仅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且有可能升级为民族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因此,契约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大杂居民族布局状态代替小聚居的状态,契约关系代替亲缘关系,重构了中国人的交往准则。

(四)复杂的信息化滋生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网络信息技术的自由性、碎片化、融合性、平等性的现实传播,成为主导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具体表现为,第一,信息资源将决定世界政治和经济的明天,国家的未来也取决于复杂信息资源问题能否合理有效处理。在西方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大肆宣传资产阶级民主、自由、人权的大环境下,个体意识放大,而他人、民族和集体利益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忽视。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现代国家的权力内容进行了重构,具体包括信息权、智能权、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第二,部分人沉溺于虚拟空间,产生交往障碍,影响中国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一旦信息资源使用过程中,个人忽视或背离中华民族共同价值目标,将形成社会破坏力量,严重削弱民族凝聚力。第三,社会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它既制约以儒学理论为主导的意识形态的传统文化底色和民族根基,又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与执政能力形成挑战。网络信息安全出现了多种表现形式,有渗透性的、变异性的、侵害性的和破坏性。因此,如何在信息社会中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社会向心力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文化强国战略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基于中国语境和国际视野两个维度,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借鉴国际创新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是信息社会条件下中国发展的现实选择。经济、管理、文化和技术四个方面协调并发挥合力,可以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

(一)经济动力:经济硬实力促进民族文化认同

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经济的支点作用,这不仅符合当代历史发展的趋势,也可以增强民族综合国力,实现民族繁荣富强。“在信息时代,重要性上升的软力量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和经济的副产品,而非仅为官方政府行动的结果。”[2]30一方面,以发展经济重视区域协调、地区协调,增强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另一方面,发展经济要关注人们的幸福与尊严,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民族认同感是一个民族或群体成员基于共同的利益而产生的内在归属感和聚合力。中国文化软实力作为民族内部的精神力量是有鲜明的群体性、共同体属性。维护社会主义体系根本在于提高民族文化认同。第一,要发展生产力。因为经济因素起着社会发展的作用,既要关注整体经济的提升,又要照顾民族个体成员的切身利益。第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提高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依靠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而要采用创新型的理念,重视精品的研制与开发。文化产业的市场化,夯实了物质基础,具有增强综合国力的作用。第三,重视物质繁荣与文化创新的衔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因此,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一步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深化改革开放,调整经济结构,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文化软实力。

(二)管理合力:利益协调机制建设促进内外矛盾的化解

利益协调机制就是立足于当前中国社会的利益分化特征,建立主体多元、重视公民权益、民生导向和风险应对的方法,健全社会管理系统,重点在于整合民族或群体的共同利益。共同利益的实现,一方面需要分析社会交往活动的制约因素,增强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从血缘、业缘、地缘和趣缘等关系出发,寻找维护共同利益而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的纽带。社会稳定从纵向的连续性和横向的有序性孕育了文化软实力。这表现为:第一,加强社会组织的制度建设,推动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内在的包容性。衡量中华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可以从三个指标出发:社会历史能否稳定发展,社会各方面能否处于有序的状态,整个社会能否发挥较大的能量。第二,加强社会法治化进程,使得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以人为本,加强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培养。第三,加强各个民族成员信息素养的培养,增强危机应对能力。这着重于加强利益协调机制建设,促使社会各个部分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体,实现自身的整合。

(三)价值聚力: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促进话语权提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广博,主要由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两大部分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较强的公信力、说服力和亲和力,因而能在国际社会中获得较广泛的认同”。[7]24第一,和合思维建构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发汉字,如“天下大一统”、“四海之内皆兄弟”、“华夷一家”和“中华民族”等文字的整体性与平衡性特质,增强群众对群、组织和协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和合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发挥了‘黏合剂’的作用。”[8]127第二,重视服饰、节日和礼仪等的隐性教育作用。运用龙文化思想观念的源远流长从未断裂的特点,凝聚民族集体情感和价值理想,使得民族成员在有意与无意中超越个人利益,形成基本的价值观或核心价值。第三,开展文化国际战略,扩大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范围与辐射力,使之成为具有国际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文化。糅合多元文化,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话语体系及其开发其理性权威的功能,寻求民族间的心理认同。坚持核心价值体体系的大众化,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与人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填补民族之间的缝隙。

(四)技术助力:网络舆情引导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网络信息技术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在社会伦理和社会监督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现代人生存样式,也是人们精神家园的重要依托。社会成员通过互联网主页、网络论坛和微博等途径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的表达,从而形成网络舆论。网络增强行为个体参与意识,充当化解情绪的载体。第一,构建危机管理制度和网络政工队伍,建立网络舆论危机应对的长效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和积极疏导,重构社会关系的结构,建构网民自主传播机制。第二,整合网络舆论信息,包括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而整合各种政治力量、政治诉求和政治要素等;保证民族成员参与的透明度和效度;提供民族成员利益表达的渠道和平台。在内容和品牌上做有竞争力的网站,积极引导其参与国际对话。第三,制定富有弹性的网络政策法规及加强法律的执行监督。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存在契合点,使得两者的良性互动成为可能。培育民族成员法律意识及其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加强网络媒体的自律与他律,使用网络舆论的立体监督功能。

总之,文化强国战略与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相生相成。“开辟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有效途径,就是要宏观倡导为引领,以文化建设的微观践行行为途径,生动演绎和展现现代中国人的文化形象。”[9]53加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结合,国内发展与国际交流的结合,在整合创新中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国际传播力,提高中国在世界舞台的竞争力。

[1]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3]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 房宁等.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肖君和.华魂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3.

[7] 沈其新、田旭明.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J].理论探讨,2010(2):21-24.

[8] 王永和.弘扬中华和合文化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J].宁夏社会科学,2009(6):127-12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