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讨员工工匠行为的构想及维度

时间:2024-05-08

孙晖 田青

文章编号:1673-9973(2022)01-0117-04

摘要:在现有管理学研究中鲜有研究如何将工匠精神落实到员工层面,这给企业培养员工工匠精神以及检验工匠精神的培养效果都带来了挑战。探索工匠精神的内涵,聚焦员工的工匠行为,通过对2015年至今的相关文献梳理、焦点小组讨论及对十余位来自澳门和广东的具备工匠质素专职人员的访谈,得出了构成员工工匠行为五个维度:职业承诺、职业使命感、工作投入与自我表达、尽责以及创新。

关键词:工匠精神;员工;工匠行为

中图分类号:F272.92;F49文献标识码:ADOI:10.13411/j.cnki.sxsx.2022.01.021

Probe into the Conception and Dimensions of Employee Craftsmanship Behavior

SUN Hui , TIAN Qing

(School of Business, 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cau 999078, China)

Abstract:In the existing management research, it is rarely studied how to implement the craftsman spirit to the employee level, which brings challenges to the enterprise to cultivate the employee craftsman spirit and test the training effect of the craftsman spirit. By reviewing relevant literature from 2015 to the present, explor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raftsman spirit, focusing on the employee craftsman behavior, group discussion and interviews with more than ten full-time craftsmen from Macau and Guangdong, we have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employee craftsmen is five possible dimensions of behavior: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professional mission, work engagement and self-expression, conscientiousness, and innovation.

Key words:craftsmanship spirit ; employee;craftsmanship behavior

一、导言

尽管对工匠精神的讨论近几年来在业界和学术界出现得不少,但在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范畴将工匠精神落实到员工层面的研究尚不多见。作为工匠精神的培育主体,企业的角色在众多研究中也被一带而过,鲜有研究解答企业培育员工工匠精神的实操难题[1]。尤其是组织行为学文献中还缺少研究来深入讨论工匠精神在员工身上的具体表现,即员工工匠行为的构想及维度。我们认为有必要从管理学角度,尤其是从组织行为学角度对员工工匠行为进行理论性的研究,结合以往文献、实证以及更多一手的调查访谈结果,探索员工工匠行为的构成维度,为进一步培养工匠精神打下基础。为此笔者探索性地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去挖掘塑造构成员工工匠行为的主要因素,并尝试捋清支撑这些要素的理论基础,并进一步提出相关的研究命题。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及维度

工匠精神的原意是指从事工艺艺术或技工艺术人士具有的特质、素质和态度,普遍用在工业界和手工业界,然而哲学家们却认为工匠精神适用于其他各行各业,甚至可以沿用到生活。提到“工匠精神”,大多数人会想到日本的工匠工艺,对工匠精神在日本的历史形成、宗教内涵以及习俗仪式追根溯源,會发现其受佛教东传的影响,日本的工匠精神是把劳动看作修行,因为“各敬其业”即是成佛之道[2]。另一个人们会想到的国家是德国,德国制造和德国企业家身上体现的标准主义、完美主义、专注主义、和信用至上即是工匠精神的最好体现[3],德国的工匠精神被定义为对精致的追求和承诺[4]。索奈特在《工匠》一书中呼吁工匠精神在各行各业的复苏,他认为工匠精神是人类一种最基本但持久的欲望,一种只为了把工作做好而努力工作的欲望[5]。

在对国内工匠精神的研究进行总结梳理后,我们发现大部分研究都是从社会学以及教育学的角度探讨工匠精神。总结来看,工匠精神可以定义为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追求与认真敬业的态度,它包括了工匠的工艺、态度、信念、伦理这些方面的内涵。工艺方面“千锤百炼”“坚持标准”,态度方面“严谨细致” “一丝不苟”,信念方面“坚守专注”“追求极致”,伦理方面“爱岗敬业”“德艺并举”。另外我们还梳理了经济与管理学科领域对工匠精神的核心研究成果,发现除了其定义方面将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具体到 “对产品的精雕细琢”以外,关于工匠精神的内涵方面并无新的拓展。就工匠精神的测量维度而言,蔡秀玲[6]创新性地提出利用工艺复杂度、企业寿命、每百万人口专利授权数以及研发支出占GDP比例等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工匠精神水平。而我们认为,无论是日本制造中提倡的工匠精神:人+知识/经验,德国制造中提倡的器匠精神:机器/自动化+知识/经验,还是美国制造中的技匠精神:高科技+知识/经验,从对机器的精确使用,高科技的运用到知识和经验的传承以及运用,都离不开“人”这个载体去实现产品与服务的精致化,因此,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匠人的作用,即企业员工的角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2年2月第36卷第1期孙晖,田青:探讨员工工匠行为的构想及维度Feb., 2022Vol.36 , No.1

改革实践2022年2月第36卷第1期孙晖,田青:探讨员工工匠行为的构想及维度Feb., 2022Vol.36 , No.1

改革实践

三、员工工匠行为构想的提出及其构成要素

如何使员工具有工匠精神就成了问题的关键。有研究指出我国的制造业发展可以从老板的管理理念、员工的敬业精神、福利待遇及关爱机制、企业生产标准以及考核制度的制定、企业自主创新模式以及工匠精神培训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多管齐下,然而这些建议都略显笼统,其实施的依据不充分,落实的成效也就无从考查验证。曾颢、赵宜萱和赵曙明以制度对话理论及修辞理论为基础,首次尝试揭开企业培育工匠精神机制的“黑箱”。通过对文本的深入分析,他们提出了如何通过对话机制将工匠精神从个人的行为层面提升至企业制度层面,但是建立工匠精神的文本、开展工匠精神的对话、甚至将工匠精神制度化是否就确实能够培育出员工的工匠精神,这亦缺少实证性研究及验证机制。

因此,基于以上关于工匠精神内涵的讨论以及目前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提出“员工工匠行为”的构想。我们认为,员工工匠精神的培养问题以及培养成果检验问题都必须落在可量化的维度上。工匠精神对企业管理者来说过于抽象,体现工匠精神内涵的工匠行为才更具有可追溯性与可测量性。

首先我们基于国内外关于工匠及工匠精神的研究文献、采访文稿及视频内容初步提出了员工工匠行为的定义,即“员工对本职工作的长期坚守以及不断改进的行为,以及员工工匠行为的9项构成要素,其中包括职业承诺、职业使命感、工作敬业度、完美主义、工作伦理、工作重塑、意志力、尽责以及创新。”接下来我们与管理学科的教授与博士在读学生进行了4次焦点小组访谈,每次焦点小组访谈参与人数为两位到六位不等。我们邀请焦点小组的学者老师们就员工工匠行为的定义与维度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经过反复讨论,我们保留了员工工匠行为这一构想原有的定义,但是剔除并修改了一些具有争议性或者重复性的维度,最终得出了5个员工工匠行为的构成要素,即职业承诺、职业使命感、工作投入与自我表达,尽责以及创新。 最后,我们对大湾区内具有工匠行为特质的十余位“工匠”进行了采访,以进一步确定我们所提出的员工工匠行为的定义与最终确定的五个维度。这十余位匠人包括澳门经营近百年的店铺老板、默默无闻坚持从事美术创作数十年终有成就的艺术家、广州地铁公司带领科研创新的原一线员工、将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年轻国手以及他们从事木工制作大半生的师傅等,对他们的采访都反复印证了我们所提出的构想及维度。那么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五个维度进行具体的说明。

(一)职业承诺

不同于组织承诺和工作承诺,职业承诺是个体对自己职业的认同和投入[7]。高职业认同的员工对自己的职业和本职工作的认同超越了对雇主和企业的认同。职业认同指的是个人对于职业价值的认同与坚持,为职业的更好发展而工作,以及持续从事该职业的意愿[8]。职业承诺应该包括个人对于职业以及职业价值的认同与坚持,以及个人愿意为获得与职业相关的知识而付出的时间与精力[9]。具有高水平职业承诺的人有意愿为自己的职业付出实质性的努力而不求个人获益[10]。有研究显示,个人获益会与职业承诺产生冲突,若从事该职业是以获取个人收益为目的,则会减弱一个人对职业的承诺[11]。职业承诺高的员工有更高的工作满意度,工作表现更为突出,有更和谐的上下属关系以及更高的组织承诺[12]。

职业承诺是对职业的付出不求回报,这与工匠行为的特质之一相吻合。研究[11]指出,工匠们当然希望得到他们付出劳动的薪水,但薪水支票并不是决定了工匠们把工作做到最好的动机。一个真正的工匠是为了把工作做完善、把工作做好,哪怕是无偿工作。以制作家具为例,无论是手工雕刻的师傅,还是操作数控榫卯机的技术人员,当他们都认同自己职业的价值,相信他们都在为制作最优质的家具、为给使用家具的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而努力,并持续学习与自身职业相关的技术知识时,他们就是真正的工匠。由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命题:

命题1.职业承诺是构成工匠行为的要素之一,工匠精神在高职业承诺的员工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二)职业使命感

工匠精神不單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更是在一个个工匠身上体现出来的、超越了工匠职业本身的一种价值观和信仰。纵观东方工匠精神的内涵讨论,通常有两个层面。尚技层面表现在:恪守规范、大胆创新、一丝不苟、求精尚巧、道技合一,坚持制造最优的产品;精神方面表现在:修身正己、天人合一、经世致用的利民情怀。西方的工匠精神研究对尚技层面的表述措辞略有不同,多用标准主义、完美主义、专注主义和信用主义等,精神方面则强调其宗教意味。然而东西方的工匠精神有相通之处,尚技方面都是追求技术的几近无暇,在达标的基础上追求突破创新,而精神层面上尽管东方重视从个人出发的个人修行,西方重视为了宗教责任的尽心付出,但总体来看都是为了追求精神层面的、某一超越“工匠”所生产的产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务的更高理想。西方萌芽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工匠精神提倡“非利唯艺”的理想境界,中国古代的工匠也无不倡导德艺的修养以及崇高的思想境界,可见工匠精神都强调了比完成职业目标更高层次的要求,这就是职业使命感。人们对待工作会有使命感取向,有这样取向的人为了个人的追求而工作,他们相信他们的工作是服务于他人或社群,并会对社会有所贡献[13]。

本研究中我们认为工匠精神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工匠对于其职业的使命感,即工匠对于完成一项工作的主观决心的个人体验,或者工匠个人主观认识到的工匠工作的意义[14]。有职业使命感的员工不会过多计较物质好处或者职位升迁,他们追求的是完成工作的成就感,是一种心里层面、而非世俗意义的成功,这种为了个人的和职业的目标向内的自我追求正是向“完人”发展的一部分[15]。这与前文我们论证的东西方工匠在精神层面的追求如出一辙,无论是源于内在为修得佛性磨练个人修为,还是源于外部召唤为尽宗教责任,工匠们不计名利或实在的物质好处,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使命,对自己的工作由衷地热爱并尽职尽责,为了将作品做好而潜心制作。使命感为工匠不懈的努力提供了巨大的能量、愉悦感与活力[16],也正是由于这种使命感,工匠们才能忍得数年的“空寂”,不断磨练他们的技艺,直至臻于完美。在以上论证基础上我们提出以下命题:

命题2.使命感是构成工匠行为的要素之一;工匠精神在充满使命感的员工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三)工作投入与自我表达

工作投入指的是在进入工作角色和承担工作任务的时间段内,员工将自身的体力、认知能力以及情绪投入工作角色中,同时,员工在工作角色中寻求对自我的表达[17]。因为有了主动的自身投入,内在动机才有了产生的基础,有了表达自我的行为,员工才赋予工作任务以个性及创造性,员工与角色处于动态、协调的关系当中。处于投入状态的员工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有更好的任务表现及工作表现[18]。

我们认为工作投入与自我表达正是工匠精神的又一关键体现。工匠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完成对作品在头脑中的设计与现实中的雕琢,这是体力上的投入;工匠对工作意义的清晰认知,以及无论是对打磨工具还是对当下琢磨的对象,都会力图最大限度地认识、开发并利用它们的功能与潜质,这些是认知的投入;工匠欣赏艺器的美,为其瑕疵或是技术难题而苦闷沮丧,为其完美呈现而心生喜悦,充满热情满怀信心地迎接各种挑战,并为自己的工作以及作品感到自豪,这就是工匠对其工作任务情感的投入。同时,工匠为自己所制造的作品赋予个性,在精益求精的过程中创新,这正是工匠在工作角色以及工作任务中对自己的想法、自我的表达。由此可见,工匠对自己的工作任务投入体力、认知能力以及情绪,并寻求在工作任务中的自我表达。基于此,我们提出:

命题3.工作投入(与自我表达)是构成工匠行为的要素之一;工匠精神在工作投入与自我表达水平高的员工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四)尽责

尽责性是大五人格理论中与几乎所有职业积极的工作表现相关性最明显的要素,因为它所衡量的个人品质几乎是完成所有工作所应具备的重要品质。尽责意指可靠性,表现为细心周到、认真负责、精确详尽、有组织有计划[19],除此之外,尽责也包含诸如努力、目标导向等意志力方面的变量[20]。过往研究与实验发现,尽责水平高的员工工作更加投入[21]、更易在工作角色中进入“心流”的工作状态[22]。

一方面,高尽责性的员工善于安排时间,关注细节与精确性,深思熟虑后方才做出决定,力求完美地完成工作。另一方面,高尽责性的员工给自己设立明确的目标,尽更大的努力,并且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具有很高程度的自控能力、毅力、以及完成任务的决心[23],这也与工匠所具备的品质不谋而合。工匠从学徒初学技艺到走向成熟,直至能够独当一面,通常是需要数年时间来学习磨练。以德国为例,学徒完成学习后向行会申请转为工匠,而后要以低薪为师傅工作若干年,直到完成一件“杰作”才有可能升为师傅“Meister”,开始独立从事经营活动。这数年间无疑会遇到挫折与失败,这就需要有完成任务的决心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而在信息爆炸人心浮躁的现代社会,更需要工匠有强大的自控能力抵抗便宜获利的诱惑,保持对于看似单调的工作的热情与兴趣,不断琢磨技艺,精益求精。由此可见,尽责性是工匠精神的一种重要体现。基于此,我们提出:

命题4.尽责是构成工匠行为的要素之一;工匠精神在尽责性好的员工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五)创新

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消费者对个性化、多样化产品不断增高的需求,中国的制造业的重整也离不开工匠精神,无论是企业还是企业里的个体都需要提升创新行为。创新不仅是产生原创的想法、新知识,也指接受并实施来自外部资源的做法或者流程。创新行为来源于启动创意思维,提升创意以及实现创意三步骤[24]。大量研究表明,产品、工作过程以及所提供服务方面的创新对组织寿命及组织是否能够取得成功等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25];个人的创新行为构建了组织层面的创新,从而为高组织绩效的产生打下坚实基础[26],帮助提高组织竞争力,使得组织有可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综合过往文献,我们发现除了如仿制发明噜蜜铳的赵士祯、研制火炮的薄玉这样的真的需要发明创造的军匠以外,描述工匠精神的创新性时使用最多的词语实际上是“精益求精”。 精益求精不单是指关注细节的尽责性,它也包含“止于至善”的意味,亦即不只是对细节的琢磨,更是对功能等各方面的改进完善。对于古代工匠而言,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不断改良生产技艺以达到尽善尽美,是每个工匠的不懈追求,而当今数字经济时代需要的更高水平的“精”,并非如农业经济时代纯手工打造的“如琢如磨,如切如磋”,因为百分之百的精准机器完全可以胜任。对于数字时代的工匠来说,精益求精指的正是不间断地进行设计创新,“利用信息技术处理获得的庞大信息,将消费者概念性的需求现实化产品化”[27]。可见,数字时代的今天,创新更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

命题5.创新行为是构成工匠行为的要素之一;工匠精神在表现出创新行为的员工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六、讨论

讨论如何培养激发员工的工匠精神的前提是明确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所体现的工匠行为的具体维度,本着这个目的,笔者对工匠行为的内涵和维度从理论上做了基础性的探索。笔者从职业承诺、职业使命感、工作投入与自我表达、尽责及创新五个方面来探索工匠精神的内涵以及其在员工工作行为上的具体体现。由于目前尚未有相似研究做过对工匠行为构成要素的较全面的研究,笔者的内容無论在理论和内容上都有其原创性。也因为缺少对于工匠行为的实证方面的研究, 本研究仍局限于提出命题,还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通过实证来完善和验证工匠行为这一构想的科学性定义。

工匠精神不局限于手工业者或者传统制造行业, 不同时代不同行业都需要工匠精神。手工业时代需要工匠非显性的经验技术琢磨手工技艺,工业时代的“工匠”需要熟稔的科学知识技术操控机器生产,数字时代需要“工匠”运用信息技术结合工业技术,将抽象、个性化的用户需求现实化、产品化,工匠精神在不同时代的体现不同而已。现代并非不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也并非阻碍了人工智能机械化的发展,而是对“工匠”的要求更高,工匠精神的实现必须以高超的知识技术为基础。工匠精神是制造工业强劲发展的核心动力,即使是实现了技术密集型的企业,生产中机械化与人工智慧的设计与控制运用,亦不能缺少人对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的深入了解及精准把握。更何况出于稳定经济增长、稳定就业率等目的,制造业的转型必须稳定过渡,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因此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工匠行为的培养更应引起重视。

為此笔者在实践意义上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各行各业的工作场所都需要塑造和培养员工的工匠行为, 培植工匠精神的企业文化,招聘具有工匠精神理念的管理者。 那些具有高水平职业承诺、职业使命感、工作投入与自我表达、尽责性和创新性的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曾颢,赵宜萱,赵曙明.构建匠心对话过程体系模型:基于德胜洋楼公司的案例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8(10):124-135.

[2]周菲菲.试论日本匠心的中国起源[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6(9):80- 84.

[3]张继宏.匠心:德国制造业品牌之道的观察与思考[J]. 对外经贸实务, 2016(7):19-22.

[4]Gbel, E..Unternehmensethik: Grundlagen und praktischen Umsetzung[M]. Stuttgart :2017.

[5]Sennett, R. The Craftsman[M].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8.

[6]蔡秀玲,余熙.德日匠心形成的制度基础及其启示[J].亚太经济, 2016(5):99-105.

[7]Mohrman, S. A., Cohen, S. G. . When people get out of the box: new relationships, new systems. In Howard, A. (E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k[M] .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1995: 365-410.

[8]Aranya, N., Pollack, J. &Amernic, J. . An examination of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in public accounting[Z].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1981:6, 271-280.

[9]Laurel R. G., Parbudya S.. Career commitment: A reexamination and an extension[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2(61): 73-91.

[10]Porter, L., Steers, R., Mowday, R., & Boulian, P. .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among psychiatric technicians[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74(10): 603-609.

[11]Greenfield, A. C., Norman, C. S. & Wier, B. . The effect of ethical orientation and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on earnings management behavior[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8(83): 419.

[12]Hassan, A., & Junaidah H. . Role of organizational justice in determining work outcomes of national and expatriate academic staff in Malaysi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and Management, 2011(1):82-93.

[13]Bellah, R. N., Sulllivan, W. N., Tipton, S. M., Madsen, R., & Swindler, A. . Habits of the heart: Individualism and commitment in American life[M].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7.

[14]Hall, D. T., & Chandler, D. E.. Psychological success: When the career is a calling[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5(26):155-176.

[15]Hansen, L. S. . Integrative life planning: Critical tasks for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hanging life patterns[M].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1997.

[16]Novak, M.. Is business a calling? Becoming a good executive doesn’t happen by accident. You have to have a calling—a vocation for it[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96.

[17]Kahn, W. A. .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of personal engagement and disengagement at work[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0(4):692-724.

[18]Christian, M. S., Garza, A. S. & Slaughter, J. E. . Work engagement: A quantitative review and test of its relations with task and contextual performance. Personnel Psychology[M]. 2011:64, 89-136.

[19]Hogan R. . A socioanalytic theory of personality. Personality—current theory & research: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pp.MM)[M]. Lincoln, N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83.

[20]Digman J. M.. Personality structure: Emergence of the five-factor model.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M].1990: 41, 417-440.

[21]Kim, H. J., Shin, K. H., & Swanger, N. . Burnout and engagemen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using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9(1):96-104.

[22]Demerouti, E. . Job characteristics, flow, and performanc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conscientiousness[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2006(3): 266-280.

[23]Costa, P. T., MaCrae, R. R., & Dye, D. A. . Facet scales for agreeableness and conscientiousness: A revision of the neo-personality inventory[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91(9):887-898.

[24]Scott, S. G., & Bruce, R. A. . Determinants of innovative behavior: A path model of individual innovation in the workpla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4(3): 37, 580–607.

[25]Koustab G. . Developing organizational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Toward a model of self-leadership, employee creativity, creativity climate and workplace innovative orientation[J]. Management Research Review, 2015(11):1126-1148.

[26]Janssen, O., Van de Vliert, E. & West, M. . The bright and dark sides of individual and group innovation: A special issue introduction[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4(2): 129-145.

[27]高正.被誤读的“工匠精神”[J].美术观察, 2018(1):28-29.

[责任编辑、校对:杨栓保]

收稿日期:2021-12-12

作者简介:孙晖(1983-),女,陕西渭南人,讲师,工商管理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员工匠心,工匠精神;田青(1963-),女,浙江杭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工作重塑,匠心,企业社会责任,伦理领导,组织认同,职场理念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