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用学术讲政治的内涵解析

时间:2024-05-08

陈建华

摘   要: 用学术讲好政治是全国党校系统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但需要理清学术与政治之间的辩证关系。学术边界与政治理论发展边界存在“模糊地带”,体现在学术边界与政治理论发展的分离性,是用学术讲政治的主要矛盾和本质性问题。同时,学术的理论性来自于社会实践经验的高度抽象概况,与政治理论发展用来解决社会实践中的现实重大问题存在融合性。分离性与融合性成为用学术讲政治的对立统一问题。党校教师要做到“三个讲清”才能实现将学术融合到政治理论发展的需要,才能解决用学术讲政治中存在的矛盾性问题,决定了用学术讲好政治的学术理论创新与教学实践工作的时效性和长远性。

关键词: 学术边界; 模糊地带; 分离性;  融合性

中图分类号: D60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j.cnki.sxsx.2019.03.011

Some Thoughts on How to Speak Politics to Using Academically

CHEN Jian-hua

(Party School of Beijing Dongcheng District Committee of CPC, Beijing 100010, China)

Abstract: Speaking politics well with academia is the main direction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Party school system in the whole country, but we need to clarify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cademia and politics. There is a "blurred zone" between the academic boundary and the development boundary of political theory, which reflects th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academic bounda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theory. It is the main contradiction and essential problem of speaking politics academically. At the same time, academic theory comes from the highly abstract overview of social practice experience, and is integr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theory to solve the major practical problems in social practice. Separation and integration have become the unity of opposites in academic politics. Only by "three explanations" can Party school teachers realize the need of integrating academic knowle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theory, solve the contradictions existing in using academic theory to speak politics, and determine the timeliness and long-term nature of academic theory innovation and teaching practice of using academic theory to speak politics well.

Key words: academic boundaries; fuzzy zones; separation; fusion

一、認识用学术讲政治是党的最新理论与实践过程互动的重大意义

用学术①讲好政治是全国党校系统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实践化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的时代要求,是党校系统提升教师队伍能力素质,教育培训新时代干部提质增量的重大使命,是发挥党校智库作用,提高科研咨政能力水平和办学质量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迈进的重要方法。

什么是讲政治?就是全国党校系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接受教育培训的各级党组织干部头脑,作为干部思想行动的种子,通过党的领导和组织的实践,形成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过程、价值结果和价值哲学理论。讲政治具有三重性任务:第一重任务是用党的最新理论通过教育培训各级党员干部,使其成为各级党组织党员的政治信仰和思想种子。第二重任务是各级党组织领导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将党的最新理论进行实践,转化为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第三重任务是将前两重任务的实践经验凝结成党的最新理论,并逐渐形成引领世界社会价值哲学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价值哲学的理论模式。什么是用学术讲政治?就是全国党校系统教师用专业化的学术理论与各级党组织干部的实践化经验相结合的方式,共同释然党的最新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思想认识不统一、执行内生动力不足、领导能力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组织制度不健全、运行机制不通畅、甚至部分同志存满疑惑存有观望的保守状态。用学术讲政治就是要用专业化的学术理论与党的最新理论在实践中取得宝贵经验相结合的方式打破旧的惯性思维、保守状态和旧的习惯性社会发展运行模式,解决党的最新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思想问题和执行问题,创新创造出新一周期党的最新理论。

全国党校系统正全面开展用学术讲政治教学改革,用学术讲好政治不仅体现在党校教师在掌握运用学术特别是马克思经典学术讲政治的理论能力,同时也体现在党校接受教育培训的各级党组织代表的干部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的思想表达。因而,用学术讲政治是党的最新理论与实践互动的过程,需要党校教师和接受教育培训的干部在教学实践中开展充分的互动,才能使专业化学术理论中的最有营养的成分辅助党的最新理论指导党在专业化领域的实践,并创新创造出党的最新理论。目前,用学术讲政治存在三种倾向性问题:一是党校系统还存在将用学术讲政治只作为党校教师应有的教学责任,而忽视了接受教育培训干部工作实践在课程中互动的作用。现实的问题是,党校的多数教师还难以准确把握用学术讲政治的内在激励和过硬本领。二是接受教育培训的干部尚未与党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充分互动,对部分教师讲授的课程感觉并不“解渴”,在工作实践的总结能力和发出时代之问的能力还不强,对执行党的最新理论在专业化领域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想到的办法不多,在制定具体政策时难以把握宏观调控与趋势发展的方向,注重专业化领域单方面的短期效应,忽视了综合协同的长期效应,甚至各种专业领域单方面制定政策的叠加效应会在长期发展中互相掣肘,造成各专业领域发展的负向影响。三是党校课程供给与接受教育培训的干部课程需求还没充分结合起来。党校课程体系设置仍沿用课程供给模式,习惯于供给教师已成熟的课程,没有充分调查征求培训干部的课程需求,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三种倾向性问题产生的原因,表象问题是党校教师与培训干部不能知己知彼,课程供给与需求不相配套,实质原因是源于学术边界与政治理论发展存在模糊性地带,其分离性与融合性成为用学术讲政治的对立统一问题。党校教师用学术讲清党的最新理论在政治运行的价值哲学、社会经济运行规律、创新价值生成与创新成果转化成为解决好用学术讲好政治的分离性与融合性的三大主要内容,以此作为评估标尺和构建评估内容的依据,评估党校教师用学术讲政治的授课能力。党校教师为接受教育培训的干部讲清现实中执行党的最新理论在实践中困惑的根源,要避免用已发生的现象去解释实践的现象问题,产生以偏概全的错误,要注重区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高度专业化的西方学术理论在没有本土化后,就很难解释实践问题的本质原因。同时,即使学术在学理化方面具有解释现象的功能,但未必是解释本质的需要(此问题会以案例的形式在文中阐述),要注重区分用学术理论来解释政治理论的问题,要更加注重政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价值哲学。

二、学术边界与政治理论发展模糊地带的成因

模糊性是指客观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融合性功能,边界较为清晰,能呈现客观事物的独立性,但客观事物之间的边界具有重叠交叉融合发展的趋势,并不能完全呈现融合发展的路径。

学术与政治理论有较为清晰的边界,但边界之间具有重叠交叉融合发展的趋势,存在模糊地带,为用学术讲政治提供了学理上的可能性。同时,学术与政治理论的边界性所产生的分离性,也决定了用学术讲政治存在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的意识形态问题,即学术研究是用来满足于特定的经济和政治需要。学术研究的客观规律总是来自于特定的社会生产活动,因而其应用并不具有普适性。如,完全用西方经济学或金融学理论来解释指导我国社会经济和金融问题,就会丧失经济与金融发展的独立性,形成输入性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同时,我们也要勇于承认,西方学术理论研究中有价值的部分,经过本土化改造后,是可以作为辅助党的政治理论在专业领域中的实践工作。因而,学术研究既要避免把政治理论学术化,也要避免把一切学术研究看作政治问题来对待。

(一)学术研究与政治理论分离性特征

政治团体不是套用学术理论的框架来释疑和指导其社会实践存在的困难问题,而是严格按照已达成的最大一致性认识形成的政治理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术与政治理论发展的模糊地带成因既是人类社会生产的认识问题,也是社会生产的实践问题。学术与政治理论的分离性源于认识的分离、实践依据的分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分离。

学术研究与政治理论发展的本质目的是相同的,即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能达成最大认识的一致性,并获得最大收益。然而,学术研究受专业化的限制,只能在本专业内获得认识的一致性,在专业领域之外,则会有不同的认识问题产生,即使是在本专业领域之内,不同学者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理论模型、实证数据的差异也会导致认识结论的不一致性。一般的学术研究是对社会生产实践的规律进行总结,并不具备对未来社会生产实践的预期指导。如,西方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是通过发现经济活动的关联性建立数理模型,并收集相关经济活动的数据以验证经济发展的规律性,所总结的经济活动的规律在历史的维度上看是瞬时性的,因而其特殊性并不能成为指导整个社会生产活动的理论依据。同时,西方经济学建立的模型是理想化后一系列经济活动背景假设,并以此作为逻辑起点来推演经济活动的本质规律,其本身就有局限性。举个例子说明,统计学在各种学科实验验证中越来越重要,科研人员通过实验数据获得了相关科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如,生物医药学者通过控制单一变量法研究诱发癌症的病因,假设有两组人群,每组10人,两组人群都生活在所设定的理想状态,第一组人群比第二组人群增加了一般性塑料产品或用具。研究人员连续跟踪记录两组人群的健康状况,可以得出第一组人群患癌症的比率要高于第二组人群。因此,研究人员可以得出一般性结论,一般性塑料制品容易诱发癌症,并进一步研究塑料制品中的分子结构,获得更为准确的诱发癌症的信息,建议在一般性塑料制品的生产中尽可能减少其相应的成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即使研究人员准确掌握了塑料制品中的某种成分以极大概率诱发癌症,但只能作为诱发癌症的某一种因素,并不能作为解释癌症产生的本质性原因。癌症产生的本质性原因是作为细胞分裂的DNA遗传信息在某种诱因下被改写了,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一样可以进行等速分裂,如果医学上无法实现控制癌细胞的分裂,也就无法从本质上找到解决治愈癌症疾病的可能。因而,运用统计数据来验证某一项科学研究的关联性本身并不具备研究该科学研究的实质性问题,只是从一种现象解释了另一种现象。同时,研究人员用统计数据揭示某一自然科学领域的关联性,其本身是一种试错实验,如果完全引用到社会科学中来验证其发展规律是不合实际情况的。因为,一国的政治是一种含有昂贵成本的体制与制度的组织形态,其社会实践活动本身是不允许试错实验的,一项制度的确立是建立在高昂的社会成本之上的,如果轻易推翻制度运行,其付出的制度成本将远高于从制度演化所导致的社会运行的成本。西方经济学实证研究的方法就存在类似的问题,即运用统计数据的关联性作为解释经济活动发生的本质性问题,其解释出发的逻辑就存在某种先验假说的印证,是一種以现象解释现象的假说研究,不具备重复实验的功能。同时,西方经济学研究不具备对未来经济活动发展趋势的预期性,只能作为现实经济活动现象的解释。西方社会哲学研究也存在类似于西方经济学的逻辑问题,其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应当引起国内学者的注意。西方社会哲学使用统计数据实证的研究方法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科学的主流范式,这在先验论的基础上给其他政体的政治理论植入了可以按照自然科学的试错实验来推演国家的政治理论和社会实践,为不能按照西方发达国家政体标准建立政治体制提供了推翻其存在的学理性依据。当然,研究人员要勇于承认,在没有获得经济活动运行的本质规律时,统计数据的实证研究方法是渐近的从现象到实质的探索过程。

(二)学术与政治理论发展的融合性特征

学术理论的发展不是孤立地存在于其他理论之外,而是不断吸收融合其他理论发展的优势形成有别于其他学术理论的专业化特征。学术与政治理论的发展存在融合的趋势,这种融合趋势不是政治理论融合于学术理论中,而是学术理论融合于政治理论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各国的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无不存在代表其阶级属性的意识形态,其学术理论的发展无不按照政治理论发展的需要进行塑造。学术研究与政治理论发展都是基于对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为出发点,是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实践问题,其融合的根源也在于研究和解决实践问题。因而,学术与政治理论发展无论从政治理论发展的需要,还是从学术与政治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是实践问题的一致性,都表明学术有融入政治理论发展需要的融合趋势。

社会哲学的学术研究要融入基于经济制度建立的国家政治理论发展的需要,不可能独立于经济制度为基础的国家政治理论发展。如,西方经济学是为了满足于西方经济制度发展需要建立的经济理论,其特征是现象化、标准化、工程化,可以按照其打造意识形态的原则向全世界输出。西方经济学是服务于资本家政治需要的学术理论,实行两个标准,一个标准是将政治经济学术化,用于向全世界输出,另一个标准是向普通民众灌输和解释社会经济发展的所谓的“合理性”,但本质上是塑造了建立在商品供求关系下的意识形态,掩盖了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决定性支配。西方经济学主要是论述利润与效用,认为在需求者与供给者之间通过供给与需求的调节会自发地建立市场经济,只要市场充分竞争就会形成最优的资源配置基础。西方经济学理论是绝口不提价值生成与价值分配的,将其归咎于自由竞争利润积累和效用最大化的结果。然而,除老牌的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与其军事联盟操控的日韩军事,其政治上不具备独立性,建立的以技术换取亚洲国家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并获得了暂时性的成功,其他国家参照西方经济理论建立的市场经济并没有获得成功,反而因其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金融需要与产业分工,逐渐丧失经济和金融的独立性,在产业链中始终处于低技术产业区域,难以跳出中等收入陷阱。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严格按照两种形态运行,一种形态是以自由竞争的商品生产的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模式,尽可能打破垄断模式,实现社会化大生产;另一种形态是以政府全面介入的创新价值生成和创新成果转化的资源配置模式,尽可能形成合作模式,并受严格的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并将知识产权保护以其法律形式向全世界强行植入。发达国家利用前一种模式不断标准化、工程化,成为学术研究的核心,可以向全世界敞开输出其主导的意识形态;后一种模式的学术研究将其纳入前一种模式中,在发达国家的研究中尽量避免揭露创新价值生成与创新成果转化的实质内容,将研究的方向引向一般的西方经济学研究的范式,导致其他国家按照一般的西方经济学学术研究难以聚焦创新价值的生成与创新成果转化,生成较为矛盾的政策结论,导致其难以建立起协同有序的创新价值生成和创新成果转化的发展模式。由此可见,政治的不独立性和政治理論的学术化是造成多数发展中国家缺乏塑造符合本国实际需要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形态。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执政党,其政治理论就不能按照西方社会哲学的学术研究方法论作为政治理论发展的根基,来解释和指导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运行。政治理论是政治团体在政治实践中已达成最大认识的一致性,并对依据现实政治实践形成对未来预期的政治实践的理论指导。政治理论本身具有认识的一致性、理论的先进性和未来发展的预期性,且具有动态的宏观周期调控与历史发展嵌入的属性。这些属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过程中能不断吸收融合其他优秀学术成果,作为其自身理论发展的补充。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人员要清醒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构建了完整的社会运行的宏观体系,只是需要在微观的具体的社会实践中进行补充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双重维度揭示了社会运动发展的本质,通过劳动剩余价值论揭示隐藏在商品生产中的生产关系,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矛盾不是生产商品引发的供求关系矛盾,而是资本对剩余价值起决定支配作用引发的矛盾,从而解决了处于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达成最大认识一致性的可能,并为其提供了建立政治纲领的理论基础。

三、用学术讲政治需要做好“三个讲清”

用学术讲政治要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哲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运行规律和创新价值生成与创新成果转化三大内容,是党校教师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拓展和掌握的理论内容,是为接受教育培训干部在执行党的最新理论存在思想问题和执行问题释疑答惑的核心能力。价值哲学体系、政治经济运行规律和创新等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阐述的核心内容,见诸于每一篇重要论述之中,需要党校教师和教育培训干部在教学过程中展开充分互动,将党的最新理论转化为社会实践的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

(一)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哲学体系

价值哲学体系包含价值认知体系与价值实践体系。价值本身是由其内在的属性决定的,客观事物的价值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客观呈现上是无差异的,价值的差异主要是个体或组织认知和实践差异导致的价值实现的路径不同,以及个体或组织之间的实现价值的效率差异。价值的本质是客观实在,是先于认知存在的。个体或组织实践的历史经验和指导理论的先进性决定了价值认知的能力和价值实践的效率。价值认知具有超前性,其超前性决定了在价值实践过程中个体或组织根据历史实践经验和掌握的资源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负责具体实施,进而产生了价值实践的差异性。价值认知体系会随着价值实践体系的变化而变化,其构建需要依据价值实践的对象和内容建立起相应的认知框架和认知规律。价值实践是个体或组织认知—实践—再认知的改造客观事物的周期螺旋式上升过程,决定了价值实践过程是依据主体认知能力和具体物质条件形成的价值生成的过程路径。因而,需要个体或组织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实际条件来解决实践问题,不断探索构建价值实践体系的依据、过程和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哲学体系是什么呢?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以党的组织保障为实体的价值功能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价值关系论;以人民实践为中心的价值生成论。价值功能、价值关系和价值生成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推动价值哲学体系有序发展的主要动力,既包含了主体认知与实践的能动性,也包含了事物发展的客观实在。在价值功能的认知上,以党的组织作为认知和实践的先锋,能提升以党组织为中心和结点的信息和资源的配置能力;在主体的实践层面上,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剩余价值配置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价值关系的公平与自由,实现个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并拥有自主选择与其他个体结成价值网络的决策权力和实践权力,推动价值关系的健康发展。在价值生成的过程中,人民是价值实践的主体,其追随党的组织决策方向,围绕党的组织网络,自主选择结成创造价值的网络,完成个体价值的实现和组织价值的实现。

价值关系具有抽象性,外在化的表现为只有在比较中,在载体中才能显露其价值特征。价值关系本身是以一种抽象的形式,通过载体显现在具体的社会现实之中。价值载体只是研究价值比较范畴的物化,并不能真正代替价值关系本身。价值认知是建立在生产方式上,生产方式的转变会带来价值认知的转变,并引发价值关系的变化。价值关系是人与人互动的关系,不是人与物的独立关系。生产的复杂性决定了价值关系的复杂性,个体或组织对传统价值功能与现代价值功能的追求,个体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意识觉醒,劳动分工效应、跨时代的生产动力转换,契约型价值功能组织向知识创造与创新的网络生态伦理价值转变,个体认知能力的提升、外界感受、实践体验等,引发了价值认知、价值功能、价值关系、价值生成等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哲学体系就是要构建起以价值关系网络为组织的生态系统,强化建设“生存伦理关怀”为核心内容的公共价值文化体系,该价值文化体系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个体奋斗与奉献精神。党的指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且实践化后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建立在发现资本主义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奥秘的基础上,对人类社会发展运行规律具有深刻把握,其实践的丰富性代表了更加先进的价值哲学体系,在融入人民价值认知和价值实践,会创造出社会价值关系与个体内在价值关系的目的性的统一,实现人格的尊严化和对终极关怀的价值创造过程。

(二)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运行的本质规律

政治的内容是计划、实践和总结建立完整的政治运行体系是政党的标识。政体既要保证政党的健康运行,也要保证社会政治经济的有序运行。政党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建立起穩定有序的政治经济模式,放任经济自由发展既不存在,也不现实。鼓吹经济自由发展实质上是暗含放弃政治的独立性,与人类社会以政体为组织功能的发展是相违背的。

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运行总是在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结构中呈现动态发展的趋势。政治经济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基础上的,具有较为稳定的政治结构,包含了政治结构和经济结构两个层面的内容。政治结构不可能脱离经济结构单独存在,政治结构代表经济结构配置的方向,经济结构是政治结构塑造的结果。因而,一个国家社会经济运行的秩序,必须充分考虑该国政治结构中所蕴含的深层次主导资源配置的权力结构。

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的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运行的秩序绝不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通过隐藏在资本背后的大资本家卡特尔联盟政治意识形态塑造的结果。资本主义社会实行双重资源配置标准,一个标准是满足普通民众生存需要的商品竞争经济,依靠市场配置资源;另一个标准是政府全面介入,并不断强化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创新合作经济,资源配置的方式是看是否有利于创新价值的生成和创新成果的转化。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是看重价值功能的实现,弱化普通民众对价值关系认识的一致性。因而,在没有解决剩余价值分配的问题时,资本家也不会自发地解决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创新价值生成得越快,资本主义社会积累的矛盾就会越深;个体之间财富相对贫穷和愈发严厉的知识产权保护,会在知识经济时代造成和扩大知识贫穷的人群,进一步加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爆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运行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内在地解决了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会自动调节和消除社会矛盾的压力。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政治经济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运行的本质,是建立在占绝大多数人口的无产阶级从事社会生产最大认识的一致性,即为了发展现代化的社会化大生产,必须成立党的组织积累剩余价值,并以公共资源的形式投入到最能发展生产力的公共生产领域。在大工业化生产时代,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企业生产组织方式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企业生产方式有本质的不同。公有制企业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在不同岗位的轮换,而不是建立在劳动与技术分工为基础的契约制生产工序,把人作为从属于技术和机器的一部分,极大地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创新价值生产组织模式将更多的剩余价值作为知识投入教育培训创新劳动,使其拥有更多的自主行为选择的权力,按照专业化知识背景与党组织为中心结点组成创新网路。资本主义社会虽然非常重视创新,但因其先天剩余价值分配的缺陷和严苛的知识产权保护,必然会造成创新只是少数人的专利和特权,绝大多数只是被迫出卖劳动力获得新技术的商品,只有使用新商品的物质付出,而并不能获得创造新商品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的成就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性在于其有别于西方社会哲学理论的局部性和瞬时性,而是对社会生产发展论述的系统性、整体性和长远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基于思考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维度,站在全人类现实和未来社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构建的理论体系,具有跨越时代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理论遵循劳动生产力的本质,劳动创造价值,价值分配应该遵循劳动贡献的大小,对于建构公平正义的社会生产关系提出了前瞻性的预言,即无产阶级建立的政权在生产实践中一定会优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实践。这种优越性不是建立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而是建立在基于劳动平等的认识一致性的自洽的社会生产关系。这种优越性已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实践中得到验证,并会继续验证并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预言,更高级的社会生产形态——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照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建立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属性,在十八世纪发端于欧洲无产阶级工人的伟大实践运动中孕育出来的,认识到占世界绝大多数人口的无产阶级蕴含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潜在动力,这种动力在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社会生产中将更加凸显,必将成为埋葬资本社会,开拓社会主义社会的先进动力。

党校教师需要讲清宏观政策调控对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处于区域工业化发展不平衡,有的区域已经处在后工业化发展区间,有的区域还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有的区域还处于工业化发展前期,而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又面临从工业化驱动向知识创新驱动的转型发展阶段,在如此复杂的混合式驱动发展中,需要讲清如何使处于不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区域能同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还需要讲清工业化时代与知识经济时代混合发展情况下,如何制定社会激励结构,形成微观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与向着转型发展的预期收益。

(三)讲清创新价值生成与创新成果转化的运行模式

创新是社会政治经济运行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塑造新知识和新的文明形态的源头活水。创新是以创造新知识为核心的劳动过程,是一种全新的劳动方式。知识创新必须借助于知识型生产工具,是含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创新劳动协同互动合作的劳动过程。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生产资料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知识凝结在大型科学实验装备的知识型生产工具,另一类是创新劳动通过艰苦努力的学习将其转化为自身独有的专业知识。两种类型的知识型生产资料对于创新价值生成与创新成果转化同等重要,创新劳动如果没有先进的知识型生产资料很难有重大科学发现,如果创新劳动没有学到更为先进的专业知识,也很难产生重大创新成果。

创新劳动是创新价值生成的唯一源泉,具体表现为产品承载的技术水平。创新劳动价值具有综合的比较性。一国产品的技术优势不仅仅反映该国的创新能力,也反映了该国社会生产能力。产品技术优势是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直接体现。国家科技创新集聚了该国大部分创新要素,形成了科技創新价值链,在协同创新和创新成果转化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创新劳动价值代表着社会生产力的比较优势。在社会生产领域中,创新劳动创造的新质使用价值需要经过二次转化或多次转化才能实现正常价值。如果创新劳动价值不能得到有效转化,不仅不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反而会因为巨额投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产品生产方面,创新劳动价值的转化决定着产品生产的效率和技术水平。创新劳动价值如果没有有效途径进行转化,也不能有效作用于产品。

从国家创新系统的角度认识创新,科技创新所能实现的功能适应于国家发展需要的各个层面,创新在需求方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即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生产力的进步。创新的产生,或者说是怎样组织生成创新价值,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创新价值的供给方式有所不同。创新价值供给方式的不同造成创新效率和创新质量存在差异性,即创新在组织形式上的不同是造成创新效率和创新质量的根本性差异。创新在需求上表现为一致性,在供给上表现为差异性。创新的需求一致性是对科技创新的效率和质量需求的内在一致性,需求的一致性决定了创新的内在动力。创新的供给差异性是组织生产创新的过程具有差异性,导致不同国家创新体系产生的创新效率和创新质量有所不同,产生了创新效率和创新质量的差异。创新需求的一致性与供给的差异性使得创新拥有了比较范畴的性质,即创新是创新价值的系统内部与外部的比较。如果创新系统内部以技术进步的时序比较,只能比较创新质量的提升,并不能做出对创新效率的比较。国家创新体系更注重的是创新质量。因为存在外部性的国家与国家的创新比较,创新的比较范畴既要注重创新的效率,也要注重创新的质量的比较。如果从国家创新体系比较,创新主要集中在产品创新的比较。前沿科技创新与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新产品或新工艺能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创新劳动互动合作创造新质使用价值,即在使用价值层面比较创新实现的功能所拥有的价值含量,在价值层面上比较创新价值的含量,如创新的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因为创新价值是一种超常价值,超常价值需要转化为正常价值才能做出科学的比较,所以创新价值的比较具有时间的时序性,即当前的前沿科技创新价值转化为正常价值是具有时间上的峰值过程,取决于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的能力。创新存在比较维度,产生竞争性生产模式。从宏观层面讲,国家创新体系是创新能力影响的比较,国家创新体系的那些因素创新能力来讲更为有效,主要比较前沿科技的基础创新,外在化的表现为前沿科技创新的优势;从中观层面来讲,创新是组织体系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比较,哪种创新组织结构能更有效地将不同创新要素组织起来,形成合力进行协同创新,外在化的比较是产品研究与开发的创新能力比较,比较的是科技创新与生产体系的结合程度;从微观层面比较,创新劳动构建的微观创新生态环境进行比较,即创新劳动是否有意愿从事创新活动,即激励创新劳动的微观创新生态环境是否符合创新劳动自身运行发展的规律,哪些因素是促进创新劳动运行发展规律的,哪些因素会阻碍创新劳动运行发展的规律。国家创新系统从微观、中观与宏观层面如何实现协同有序运行,促进创新的效能,或者说是各种创新因素的累加会形成激励创新劳动内在地协同创新的动力。

在历史维度上,创新是创新劳动对创新价值的研究不懈追求的结果,颠覆性创新是整个社会创新系统整体运行的结果,但在瞬时性维度上,创新是创新劳动自组织行为选择结成的创新网络。在创新价值生成后,创新网络会自动解散,创新劳动会寻找新的创新机会,自组织结成新的创新网络。从创新的组织视角来看,在宏观层面上,国家希望建立协同有序的创新体系,而在实际微观运行上,创新网络作为创新的组织形式是一种具有生态特征的介于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组织,会在完成创新任务后创新劳动依据创新机会自主抉择决定是否退出原有的创新网络,寻找组建新的创新网络的可能性。创新的不确定性造成了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特征。创新是高度专业化分工的创新劳动自主行为选择之间协同互动合作的创新活动,创新劳动的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创新价值生成的质量与效率。创新价值生成与创新成果转化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生产组织方式,需要政府全面介入,塑造市场从工业生产方式向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党的组织在创新中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关键作用,而不是被边缘化。党组织拥有超强的信息加工能力与他组织和自组织能力,掌握着大量的创新资源禀赋。国家创新系统需要依据创新关系形成创新资源配置的创新结构。

党校教师需要讲清创新劳动价值与普通劳动价值的差异,以及创新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分配与普通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分配的差异,讲清创新劳动价值生成与转化与普通劳动价值的生成与转化的差异,要讲清创新的不确定性的知识生产的组织方式,要使知识生产的组织方式深深地嵌入到党的组织方式中。知识生产的组织方式必然是自组织的创新网络模式,创新网络是介于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其非紧密的组织方式会存在自组织的失灵,需要借助于正式的组织方式使其能够作为建立自组织创新网络的保障基础,深入挖掘创新劳动在实践中结成的创新关系,以提升社会整体协同创新的能力。

四、结论

用学术讲政治是党校系统今后一段时期内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党校教育培训主阵地优势,解决党的最新理论在实践过程中思想不统一与执行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的主要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以问题为导向的方法论,是党在执政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的宝贵资源,必须长期坚持党校教师与接受教育培训干部的充分互动。用学术讲政治要直面学术与政治的分离性与融合性的对立统一问题。党校教师要把学术知识融合到党的政治理论体系中,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论和整体观,将学术作为辅导党组织解决专业领域中存在的实践问题。党校教育改革要避免三种倾向性问题,建立起党校教师与接受教育培训的干部的熔炉能力。党校教师要锤炼“三个讲清”的过硬本领,是对党的最新理论所勾画蓝图的内容补充,逐渐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示范作用和政治经济理论的话语权,引导国际社会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的文明形态。

参考文献:

[1]***.论强军兴军[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7.

[2]余爱水.军事与经济互动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赵培兴.创新劳动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9).

[4]张新国.国防装备系统工程中的成熟度理论与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5]理查德·R.尼尔森.国家(地区)创新体系比较分析[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6]詹·法格博格,戴维·莫利,理查德·纳尔逊.牛津创新手册[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8.

[7]李德义.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当代价值[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

[8]青木昌彦,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9]斯蒂格利茨.经济体系的结构:等级体系与多级体系[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10]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11]格雷厄姆·法米羅.天地有大美:现代科学之伟大方程[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1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3]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公共财政[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14]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信息经济学:应用[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15]袁芳逸,吴恺.科学价值论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5(10).

[16]刘建涛,张超.“变化世界中的价值观”国际价值哲学论坛综述[J].哲学动态,2015(11).

[17]兰久富.中国价值哲学的现状和定位[J].当代中国价值研究,2016(1).

[18]邬焜.价值哲学研究的新境界——《从理论价值哲学到实践价值哲学》评介与讨论 [J].哲学分析,2016(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