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文化大众化对我国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影响及应对原则

时间:2024-05-08

杨尚勤+何芸+郝保权

摘 要: 加强主导价值观的传播是每一个主权国家的重要战略任务。文化大众化作为现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主流趋势,它的发展进程对我国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传播具有深远影响。文化大众化一方面有利于扩展主导价值观的传播渠道、扩大传播受众、丰富传播内容,另一方面也有其在工具属性上的局限性。因此,我国主导价值观传播工作,应当在文化大众化发展的客观趋势中坚持将文化的主流性与多样性统一于主导价值观的包容性,实现将文化的先进性和广泛性统一于主导价值观的层次性,明确将文化的精英化与大众化统一于主导价值观的实践性。

关键词: 文化大众化; 主导价值观传播; 传播效度; 应对原则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j.cnki.sxsx.2017.03.016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建构与传播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要方面。同时,这也是我国在社会转型期中抓住契机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大众化作为现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主流趋势,它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当前社会的进步和主导价值观的传播影响深远。因此,面对这样一股不可抵挡的文化发展潮流,我们应当对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展开方式进行重新思考。

一、对主导价值观传播与文化大众化的当代理解

(一)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基本内涵及功能

主导价值观是在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并发挥统摄作用的价值观念。它为统治阶级所自觉建构,既反映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又能体现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与趋势,通过有效传播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和认同,以实现其鞏固统治、凝聚社会多元价值观、维护社会稳定等重要作用。主导价值观具有统摄性,它能够把除己之外的众多价值观紧密凝聚在自己周围,并对它们进行引导、协调和整合;主导价值观具有阶级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和本质,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为巩固和发展该社会的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服务的;主导价值观具有群众性,它是一种群体性质的存在,必须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和认同。

主导价值观不同于主流价值观①。它们二者是一对矛盾范畴,具有质的区别。主导价值观引导和规范主流价值观,它无法离开主流价值观而单独存在;主流价值观也会影响主导价值观,它是主导价值观存在的社会基础。当社会中的主导价值观和主流价值观趋于统一时,整个社会就会呈现出和谐稳定的理想状态,但这并非常态;通常的情况是,无论一个社会多么和谐稳定,它的主导价值观和主流价值观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协调,这个时候就要引导主导价值观和主流价值观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社会主导价值观越是被大众所普遍接受和认同的,大众的价值取向越是趋于一致而成为主流价值观,这样的主流价值观是与主导价值观统一的。而主导价值观的传播,正是通过对传播过程的掌控,引导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趋于一致的过程,或者说是促使主导价值观向主流价值观转化的过程。

主导价值观传播是意识形态的负载活动。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是围绕价值观展开的理论,总是试图提示某种价值内容、价值规范、价值理解,以及价值实现的条件和手段等。现代国家无不利用主导价值观传播这个重要手段,对人们的思想进行引导,传递特定的意识形态,建立起现代民族国家的价值系统,从而把人们置于社会共同体的同一性要求之下。因此,加强主导价值观的传播不仅关涉到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还关涉到主权国家的合法性统治的辩护。此外,个体在进行价值选择的过程中,由于其价值主体多样、评价标准不同,极易形成多元价值观,从而导致价值选择上的迷茫。加强主导价值观的传播,能够在多元价值观念并存的复杂环境中,为众多个体价值选择确立一个统一的价值评判标准,有助于在社会成员间达成一致的认识和共同的追求,形成巨大的凝聚力。

(二)我国文化大众化的发展进程

文化大众化是文化自上而下日益走向大众、通俗,而不再为少数知识精英所独享的过程。从文化发展史来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人们既是文化的接受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随着社会分工和阶级的出现,文化渐渐演变成只有少数精英才能从事的特殊领域,于是形成了精英文化、贵族文化。到了资本主义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政治的民主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大众参与、传播和影响文化的主客观条件形成,才有了文化向大众逐渐靠近和渗透的过程。中国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社会,但文化朝着大众的运动俨然也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要求与趋势。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文化大众化以其巨大的解构力打破了长期以来知识精英对社会精神娱乐方式的垄断,把文化融入到市场经济的总体格局中,拉近了与大众的距离。“走近平民生活,回归民生,回归民意”成为了当今我国文化大众化发展的主导思想。

文化的大众化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先进与否的重要指标。我国政府培育主导下的文化大众化发展在促进和推动现代社会政治变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在相当程度上直接推进了中国社会大众主体地位的建立和主体精神意识的提高,推进了中国当代社会的整体进步,有力促进了中国当代社会文化整体的发展和繁荣。早在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著作中就文化大众化问题指出:文化的服务对象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文化作品必须把普及大众文化知识和提高大众艺术品位结合起来,进行一定的语言文字改革,使之适应人民大众的文化水平和要求。[1]在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基于我国社会发展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两为”方向。“三个代表”思想则为实践文化大众化提供了理论指导,那就是将先进生产力成果和中国先进文化有机结合,创造出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充分肯定了文化产业化这条“绿色GDP”道路的正确性,而且坚持以人为本,强调文化大众化在社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性。***总书记在政治局第十二次学习时也指出:“要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如果说政治号召下的文化大众化更多地被赋予一种服务于上层意识形态的力量的话,那么在文化大众化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则体现出全球化和文化经济化时代文化发展的内在必然。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科技的蓬勃兴起,大量的影视、音乐、多媒体和网络信息等涌入市场,文化消费不再是精英的特权,成为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需求,文化产业应运而生。而且由于大众的选择决定文化市场的取向,大众的需求决定文化产业的兴旺,文化大众化更加紧迫和必要。由此可见,从政治号召到经济驱动,文化大众化的时代要求虽发生了变化,但文化大众化的核心内容——面向大众、体现大众和服务大众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在文化经济化大潮中得到了强化。endprint

(三)文化大众化与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内在联系

主导价值观传播是文化大众化健康发展的核心,规定了文化大众化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主导价值观是一个社会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在文化大众化趋势中,“一个民族或国家如果失去统一的价值目标,就会陷入相对主义和由此带来的行为非理性主义与分散主义的混乱不堪,使民族和民众丧失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凝聚力”。[2] 因此,主导价值观的传播在促进社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中具有“生命线”的作用,为推动我国的文化大众化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当前,我国社会处在转型时期,需要处理各种关系、解决各种矛盾。在处理这些关系、解决各种矛盾的时候,尤其是在推动文化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更离不开具有权威的、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明确了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新形势下促进文化大众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文化大众化是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内在要求,它涵养了主导价值观的传播内容并改变了主导价值观的传播生态。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建构不是随意的发明创造,而必须依据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结合社会在一定时期发展的实际,将已存在于这个社会之中的居于核心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发现出来、凝练起来。文化的历史性与社会性决定了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对历史文化形态和现实文化形态的继承与融合,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主导价值观更是如此。因此,文化大众化不仅是不可阻挡的文化发展潮流,也涵养了主导价值观的传播内容。此外,任何意识形态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予以传播。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主导价值观传播主要靠单向硬性灌输,这种传播方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也许能取得较好效果,但是依然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改革开放后,迎来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新时期,大众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和企业对经济利益的追逐推动了文化大众化的飞速发展,文化产业成为了意识形态特别是主导价值观传播的重要载体。如同胡惠林教授所说:“撇开关于意识形态的经院式分析,直接从当今社会的实际出发,可以发现,社会的发展已经进步到了一切有关思想文化的有效传播和意识形态建设,都只有通过和借助于文化产业这一载体的规模手段才能实现的时代。”

二、文化大众化对我国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影响透视

通过深入考察中国文化大众化趋势的现实社会历史文化根源及其与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内在联系,我们会发现,当前中国文化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对主导价值观的传播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一)文化大众化对我国主导价值观传播的积极影响

1. 文化大众化趋势拓展了主导价值观传播的渠道。文化大眾化进程中,传媒的便捷性、多元性、层次感、多角度等特征,大大拓展了主导价值观传播的空间,使主导价值观有了更丰富、更有益、更高效的传播渠道。现代大众传媒使文化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从而无法避免地形成了传播媒介对于大众生活的笼罩甚至控制。换言之,没有现代传播媒介,也就没有文化的大众化。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主导价值观主要以概念判断、逻辑推论或理论体系来表现自身,其传播速度、辐射广度和吸引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当主导价值观的传播借助文化大众化的发展平台时,首先会发生表现形式的变化,即由抽象的理论逻辑体系转化为感性的影音形象。这些运行方式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声音和视觉符号等编码,在真实或虚拟世界、或是两者交叉的时空中,实现多元文化信息、多样艺术形式的创造、获取、传播与交流,并影响和改变现实社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当主导价值观的价值信念包含在广为市场接受的感性形象中进入传播途径后,就会获得极大的社会动员能力。

2. 文化大众化趋势扩大了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受众。“大众文化因其商业化的运作方式,具有巨大的数量、广博的传播途径,大量、传播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对社会大众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力”。[3] 蕴含着时代精神的主导价值观也在大众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得以体现和彰显,在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同时,也为个体世界的重构提供了现实条件。文化大众化趋势作为主导价值观传播的重要载体,能够打破因时空差异造成的主导价值观传播障碍,也解构了因等级和社会观念等差异所造成的传播壁垒,增强了主导价值观传播的感召力、渗透力和可接受性,使得蕴含了主导价值观的文化产品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得以渗透到更广阔的空间,拥有更多的受众。

3. 文化大众化趋势丰富了主导价值观传播的环境。文化的大众化趋势,为社会大众提供了更多的文化选择机会和更广的文化表达空间,其中大众文化是大众参与公共生活的重要领域。文化大众化趋势用消遣、娱乐和消费等方式丰富了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应提高了社会大众的文化水准,打造出一种适合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的大众化文化。社会大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化活动的创造、建设和传播活动中,不仅能够满足大众内心的需求与渴望,而且能够培养大众的民主意识和开放心态,体现了人们自由、平等、独立的现代化文化精神。这种具有时代性的精神不仅为主导价值观本身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极大地丰富了主导价值观传播的社会环境。

(二)文化大众化对我国主导价值观传播的消极影响

1. 文化大众化进程中裹挟的功利性对于主导价值观内涵的冲击。文化产品除了承担谋求一定经济利益的任务外,还肩负着非常重要的政治功能——服务于主流意识形态。但文化大众化在当代的发展显然夹杂着赢利性目的。一旦功利性成为了文化大众化的显要特征,它会使人们在世俗情趣在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妨碍人们对于高尚精神文化的自觉追求,消解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解构了社会主导价值观。同时,从人们的审美情趣上来说,将使人更习惯和倾向于对直观形象的感知,渐渐脱离高雅品位,出现感性化和低俗化的倾向,这些都不利于我国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传播。除此之外,一定程度的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存在与发展对我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不会构成重大威胁,但若不对其加以约束和管制,特别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和外围层的某些涉及国家文化安全的相关行业,若其发展不符合社会主导价值观,就会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产生威胁。endprint

2. 文化大众化进程中推崇的商品化对于主导价值观本质的消解。在文化大众化进程中,文化产品呈现出浓重的商业化气息,淡化甚至严重削弱了主导价值观传播中内在的价值取向。如同马尔库塞曾指出:“我们的大众传播媒介几乎毫无困难地把特殊利益当作一切懂事的人的利益来兜售。社会的政治需要成了个人的需要和渴望,这些需要的满足推进了商业和公共福利,整体成了理性的根本体现。”[4]导论1-2 由于文化产业的兴起,大众文化作品正以效益至上的原则被批量化制造出来,并具有了再生产的过程和环节。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关注的是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而非产品内容。这样的文化产品,其中包含的思想必然难以起到对受众的培育、引领作用和对公共舆论的引导作用,恰恰相反,沦为了一种仅仅投其所好的工具。即使有部分作者专注于打造作品质量,精心创作出好的作品,也因出版业的商业化和追逐最高利润而无法得以传播。商业性文化在当前中国社会快速蔓延,它以具有诱惑力的消费、即时享乐的现代生活理念,促使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全面泛滥,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3. 文化大众化进程中扭曲的消费观对于主导价值观传播主体的异化。人类创造文化的本意是在“对象化”的过程中获得精神的解放和灵魂的升华,但文化大众化趋势却使人离这一初衷渐行渐远,甚至在浑然不觉间遭受了“异化”。人的主体性的彰显和人的平等、自由、解放等构成了现代性的精神内核。但在文化大众化的趋势中,已经彰显的人的主体性又面临着被压抑、被扭曲和被异化的命运。当今文化大众化趋势在用无尽的视听及情感享受刺激着人们感官的同时,也使人们陷入随波逐流、精神沉迷与价值丧失的泥淖,甚至丧失思考的本能和批判的意识,自身逐渐被物化甚至退化。马尔库塞指出,这样的社会是物质优裕、精神痛苦的“单向度的社会”,在这样一种社会中的自然也是“单向度的人”。需要强调的是,从表面上看来,文化大众化向人们提供了选项众多的娱乐方式,但它们归根结底都是无深度的娱乐。在这种无可选择的选择中,人们不但无法察觉到被控制的不自由状态,反而会感到愉快和满足。“在这些商品和服务之间进行自由选择并不意味着自由。个人自发地再生被强加自己的需求,并不能建立自主权;它仅仅证明着这些控制的效率”。[4]8 浸润在这种生存模式中,人们会逐渐忘却真正的自由,忘却主动选择,忘却深入思考和道德责任承担,成为了没有反思和批判意识的消费大众。

4. 文化大众化进程中内容的集约化对于主导价值观传播活力的遮蔽。文化大众化在其价值实现过程中日益走向单一化,违背了文化的独立性本质,这一发展倾向源于其技术性。由于新科技和新设备的相继问世,文化大众化借其实现了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的批量式生产模式,使得文化产品呈现出单调划一的特点。“每个男高音听起来都像是卡魯索的录音,得克萨斯女孩们的‘自然形象就像是好莱坞模塑出来的模特”。人们阅读广泛流行的读物,穿款式相近的时装,观赏媒体主推的电视剧,造成兴趣和爱好的惊人趋同,原本丰富多彩的生活变得整齐划一,这进一步造成个体个性化和独特性被趋同化和标准化所代替,从而导致文化大众化过程更多地呈现出对于主导价值观的僵化理解与传播。

5. 文化大众化进程中受众的非理性化对于主导价值观传播阵地的瓦解。新媒体的出现颠覆了传统媒体中受众的被动地位,每个人都拥有传播权,可以自由地发表看法、观点和评论。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中,受众主要呈现出两种主要趋势:非理性趋势和理性趋势。当前在我国新媒体的话语场中出现的不容乐观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受众的非理性趋势。因为新媒体的受众是一种泛受众,任何一个个体都可以兼任信源和信宿,这使得以往舆论把关人的作用遭到了很大程度的消解,对公共舆论的权威性造成了巨大挑战。新媒体传播的匿名性特征,也使得舆论监督常常带有许多非理性因素,有的甚至已突破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加之在网络的商业化运行中,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会故意自编自演相关事件或是放任网络暴行蔓延。为了追求点击率,网络媒体一向惯用引人注目的大图片、惊心动魄的大标题以及夸张的细节故事,来策划议题,越有争议性越有“创意”,使得网络舆论的非理性因素凸显。

三、文化大众化进程中提升我国主导价值观传播效度的基本原则

文化大众化进程是精神实践活动顺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而存在着的客观趋势,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我们既要肯定文化大众化的进步与合理性,同时又要规避和化解文化大众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主导价值观传播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新的生命力。

(一)坚持将文化的主流性与多样性统一于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包容性

任何社会的价值观都是一个以主导价值观为核心并有多层面价值观与之相结合的结构体系。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表明,社会越是分化,就越需要发挥主导价值观在其中的整合、加工和导向作用。社会主导价值观只有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价值共识,才能被最大多数的群众所接受。复杂化、差异化、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是改革开放时代的特点,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胸襟,去包容、借鉴和吸收有价值的先进理念,这样的主导价值观必然是具有无限生命力的。

价值体系的包容过程并不否定其中一种优秀文化处于主流地位,而其他文化形态则处于从属地位。例如,在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髓的文化就处于主导地位,而其他传统的、民族的进步文化形态则处于从属地位,这样就形成了基础与主导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系统。在文化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倡导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因为它在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在于其文化方面的价值,例如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四有”公民,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为改革开放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是,文化产业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可能在追逐经济效益的时候牺牲社会效益,也有可能在引进国外优秀文化产品的时候夹进文化垃圾,还有可能过于注重多样化的发展而忽视主旋律的主导地位。所以,坚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才能保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这也是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主导价值观传播内容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一元性,维护主导价值观的统治地位,发挥其统摄作用,这一基本的立场是不能模糊和动摇的。endprint

(二)实现将文化的先进性和广泛性统一于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层次性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精髓的主导价值观,其先进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先进性并不意味着只针对特定的阶层和群体。主导价值观的群体性特征还要求其必须具有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大众的基础性和广泛性。在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傳播过程中,先进性和广泛性发生矛盾是在所难免的。对此,应当坚持先进性和广泛性并重,不断探寻二者的最佳结合点。为实现这二者之间的统一,要避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只关注先进性而漠视广泛性的倾向;二是只关注广泛性而漠视先进性的倾向。因为先进性是广泛性的保障,没有先进性,在人民大众中进行主导价值观的传播就没有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广泛性是先进性的基础,没有广泛性,在大众中进行主导价值观传播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相结合,是由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境界的多层次性决定的。现阶段我国人民大众,即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对象,是有层次性、差别性的,无论文化背景还是生活环境以及现有的思想状况和道德价值取向等,都因当今社会转型变革的现实因素,而呈现出多元、多变和多样性的特征,这些因素导致大众对主导价值观的学习、领会和接受能力呈现不同的层次。在这样的情况下,主导价值观的传播工作不能搞“一刀切”,要兼顾不同层次大众的思想实际。要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人们思想水平和道德境界上的层次性,研究不同层次和不同群体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文化需求,依据传播对象的层次性和差别性,确定不同的传播内容和传播目标。既要体现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先进性要求,又要体现其广泛性诉求。这样才能团结不同思想认识水平的大众共同进步。

(三)明确将文化的精英化与大众化统一于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实践性

主导价值观只有经过了精英化的研究,才能使这一理论体系准确、完整地被阐释,才能促成这个科学理论体系被社会大众知悉,从而入脑入心,实现不断发展和不断开放。因此说,大众化的前提是精英化,只用通过理论精英化才能促成大众化的理论。在进行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传播的过程中,要用大众化的话语、通俗的方式方法对理论进行阐释和传播,才能够起到指导大众生活实践的作用,进而使主导价值观成为社会大众的理性追求。

从文化大众化的视域来看,主导价值观传播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价值观的弘扬与认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传播者与接受者本应是双向互动的实践主体,双方在民主、自由、平等和对话的基础上实现最终的传播目标,但在当前大众化传媒的话语平台上,草根阶层的自我呈现通常会受到媒体叙事的较大限制,并经常性地被网络意见领袖等陈述,呈现出自我意见“被绑架”、“被卷走”的情形,从而难以成为自我身份建构的主体。需要明确的是,社会主导价值观传播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它的作用机理本质上是寻求和实现情感认同,即把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内容通过激情调动的方式锲入大众的心灵中。换言之,是运用感性化方式表达理性观念,这是主导价值观传播入脑入心的重要通道。当前,意识形态表达感性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增强意识形态感召力、说服力的挑战十分突出,这要求我们在注重理论彻底性的同时,更要注重传播实践方式的创新。

四、结语

从文化大众化这个角度探讨主导价值观传播是一个崭新的视角。中国的文化大众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文化大众化这把“双刃剑”一方面以其独特的优势深刻地影响着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形态和模式,另一方面也存在跨越价值合理性的趋势,对主导价值观传播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主导价值观的传播工作中,我们应当坚持包容性、层次性和实践性,使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核心内容的主导价值观在新时期获得新的生命力,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金民卿.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82 .

[2]张远新,何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7,(10):11.

[3]金民卿.大众文化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分析[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104.

[4]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