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发展学生科学精神

时间:2024-05-08

山东 高 峰 邢 英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要素。其中,科学精神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它是达成政治认同、形成法治意识、实现公共参与的思想认识基础。因此,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关注学生科学精神的形成与表现,培养有思想、有理智的公民势在必行。在本文中笔者以情境探究、主题活动和思维导图的绘制三种方式对思想政治学科科学精神素养的培育作了初步探索。

一、探究生活情境,培育科学精神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现下的高中生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网络中形形色色的言论与信息。但由于其涉世未深,在分析、处理问题时,容易摇摆不定,一旦辨识不清,就有可能盲目加入到网络的“言论混战”中。着眼于学生长足发展,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不能视而不见,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和社会事件,使学生学会客观思考和表达;在分析社会现象时,严谨务实,克服片面主观、盲从肤浅的错误意识,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科学精神的起点是实事求是。科学精神的培育可以依托情境以有效的课堂设问来承载,剖析表象,思辨批判,直击真相。在对真实议题情境的探究中,实现教师、学生与情境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谐共生。思想政治学科课堂中设计的情境和探究内容,可以是教师结合教材知识有意识的“预设”,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有时代感和启发性的问题。例如,在教学统编教材《哲学与文化》中“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课时,笔者以疫情期间网络上“饮用高度酒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喝板蓝根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熏醋可以杀死新型冠状病毒”等谣言为情境,创设探究问题组:

(1)请你说说这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是否正确?你的依据是什么?

(2)在人们对事物的各种认识中,什么样的认识能够被称为真理?

(3)在面对网络谣言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先自己查阅资料,探究、思辨、解决。在此基础上,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结合精确的数字、真实的现状、专家的答疑,采取数字论证、事实论证等方法,论证这些谣言的荒谬性,批判网络谣言的非科学性,最后有理有据地指出青少年自身要增强辨别信息真伪、抵御错误言论的能力,同时也可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参与科普,抵制和批驳传播谣言的言行,以此捍卫科学与正义,激发奋进力量。亚里士多德说:“人的特殊功能是根据理性原则而具有理性的生活。”源于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境具有丰富性和情感性,能有效唤醒学生的感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也只有这样真实而典型的情境探究才能帮助学生养成冷静客观、明辨是非、探求真相的科学原则,从而真正实现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和发展。

二、开展主题活动,含蕴科学精神

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建构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主导,开展主题活动则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将理论观点融入学生主题活动中,引导学生开展基于主题的探究性学习,在活动中独立思考、科学探究、归纳反思,含蕴科学精神。

例如,统编教材《经济与社会》中“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这一课题,教材将其分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两部分,笔者结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状况组织学生开展了“我身边的收入分配与社会和谐”的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中,笔者对学生学习目标、学生需要独立思考的情境、路径及其科学探究的策略作了相关提示,引导学生多层面、多维度、多样化地展开活动。课堂上,学生围绕“收入分配与社会和谐”这一主题整合在课前查找的收入分配方式和社会公平的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当前的分配原则,叙述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积极作用,探究我国现阶段所实行的分配制度的重大意义;在课外,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中,调查不同性质企业、不同职业群体收入状况,了解其收入满意度及生活幸福指数,对社会收入分配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联性作出初步评估。部分学生结合疫情背景下“创新创业”的趋势和潮流,结合“新发展理念”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经过小组论证,设计出一家公司合理的分配方案;也有同学参加了为期五日的职业体验,写出体验报告,结合自身职业体会作出对未来职业的初步选择,表现出对未来参与社会的积极适应性。如此,通过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主题实践活动,在亲身体验与科学探究中,学生将感性体验上升为理性认知,通过分析和归纳,认识到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明晰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内涵,形成研究处理问题的科学视角与反思维度,对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形成科学认识与评价。

主题实践活动能有效丰富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形式,提升、巩固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成效。“人究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主题实践活动赋予了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教学生动性与趣味性的特点,这就让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相关联,向培育思想政治学科的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的目标更进了一步。

三、绘制思维导图,内化科学精神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是用图形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思维工具,因其简单却有效的特点,被称为“具有革命性的思维表达”。学生科学精神缺失的表现之一是对理论知识逻辑把握不清,忽视理论科学,并因此导致不能对学科知识学以致用。借助思维导图完成知识学习与建构,有机且模块式理顺所学,避免学科知识处理碎片化;在思维导图的建构中挖掘学科理论的科学逻辑,将科学精神沉淀内化,以此随时指导自身思考和行动。

在执教《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高三复习课时,笔者改变了惯常的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范围建构的思路,引导学生从“人与世界的关系”视角构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思维导图,从整个世界的构成出发理顺自然界的本来面貌、自身规律及人类社会规律,再以人的视点反观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最后落脚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让学生深入理解哲学是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学问,学习哲学的真谛是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作为有“真感情”的人,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需要的“科学精神”不是“不近人情”,而是在了解客观事实基础上的人性化处理和对规则与秩序的敬畏。据此,当学生在课堂上再来学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并探究伴随网络募捐出现的“诈捐”现象时,改变了之前对“网络众筹、赠与、慈善和求助界定”的围观和“采取营销手段骗取公众善捐”的愤怒,更多的关注“基于熟人传播的社交属性实现民间互助帮扶”的善举、“我愿献出爱心”的初心及慈善救助制度、机构与法律的完善和健全。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当前网络慈善领域出现的“诈捐”乱象,只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过程中的一段小插曲,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并非技术本身,而是科技背后所承载的人性温度,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作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康德曾如此解释科学与理性,“要自己思考,一切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也站在每一个别人的立场上思考,这样才能避免单是自己思考有可能造成的自我膨胀,才能时刻谦卑而与人类共同的理性相沟通。”思维导图的“思维外显”特性能促进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帮助学生在表达思考中学会反思,深化认知,实现深度学习。同学们对待“网络募捐乱象”关注点的变化正是其不断走向科学的过程和见证。

早在1923年,哈佛教授P.W.Bridgman就明确提出:“一个概念的真正定义不能用属性而只能用实际操作来给出。”学生核心素养的真正定义与培育,需要通过具体的学科教学来实现。科学精神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完成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方面,教师若能科学地筛选和利用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和策略,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效果则会实实在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