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视角梳理《文化生活》相关知识点的脉络

时间:2024-05-08

新疆

人教版《文化生活》教材的知识点繁且杂,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今天笔者从不同的视角梳理《文化生活》相关知识点的脉络:

概论:文化“是什么”

人类的生活主要有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三大类。

从空间上看,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从时间上看,文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注】1.狭义的文化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

2.“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

一、用“一般+个别”的思路进行梳理

从本质看:文化现象是一种精神现象。

1.文化从形态上可以分为:

(1)意识形态文化: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非意识形态文化:指不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意识形态,不具有阶级性。如: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

2.文化从形式上可以分为:

(1)静态: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2)动态:人们进行这种精神性的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3.文化的特点(用“一般+个别”的思路进行梳理)

文化一般(即泛指的文化)

(1)文化的三大特征

①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人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并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文化与人们个体的关系:

文化是人们的一种文化素养,但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③文化与物质的关系:——文化以物质为载体。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影响人的特点:

①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但并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②深远持久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3)文化具有自身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表现:

①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不能认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绝对同步的,文化可能超前也可能落后于经济发展。二者的发展既有同步性的一面,也有不同步的情况 。

②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那种“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4)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特点: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①文化是世界的:

A.原因: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B.表现: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②文化是民族的:

A.原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B.表现: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如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

【对比】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

【补充】

1.大众传媒的优点: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2.教育的特点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

文化特殊(即具体文化)(1)传统文化的特点:①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A历史性: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传统文化总是与一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紧密联系的。

B民族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现实性: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传统文化的继承表现为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方面的继承。

现实性是指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2)中华文化的特征:

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①从时间上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代辉煌、近代衰微、现代重振)。

②从空间上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在于:包容性。

A.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求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积极成分。

B.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时空上积淀为中华民族精神。

(3)古代科技的特点:

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4)爱国主义的特点:

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上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新版新内容)

③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5)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

①民族性: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是一个民族的理想信念,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

②时代性:民族精神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与时俱进的体现。

③先进性:根据时代的进步、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魅力在于它的活力,在于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与时俱进的品质和先进性、科学性。

4.文化的作用(用“一般+个别”的思路进行梳理)

(线索: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精神力量—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一般(即泛指的文化)

1.一般意义上文化的作用

(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①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文化对个人的作用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特殊(即具体文化)

2.特殊(个别)意义上文化的作用

(1)民族文化: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中华文化: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4)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简记口诀:三精一魂一火炬)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5)文化强国: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自信,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6)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载体和历史文化养料。

(7)思想道德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

(8)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抵御落后文化,剔除腐朽文化。

(9)精神文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二、用时间轴的思路进行梳理

1.我们以时间轴的思路先梳理“中华文化”与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强国及外来文化的关系。通过这张简图,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理解“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我们再以时间轴的思路细化“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的规律总结。

三、用文化“动态”的思路进行梳理

(一)文化动态“四环节”法

1.文化的传播、交流、借鉴和融合(处理好中外文化的关系)

2.文化的继承(处理好古今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3.文化的创新(处理好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4.文化的建设(处理好选择什么样的文化、走什么道路和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

下面来逐一细化分析具体环节:

1.加强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2.全面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3.全面理解文化创新

续表

4.全面理解文化的建设

①文化由人创造并供人享用。文化影响人,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要求我们自觉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②精神离不开物质。(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通过一定的文化环境影响人的。(需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④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影响人的。(需要实践活动载体、需要群众性实践活动)

⑤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⑥文化在交流、继承和创新中发展。要求我们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要求我们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文化在创新中发展,要求我们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⑦教育、科技、社会制度和思想运动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发展教育、科技进步和制度保证)

⑧需要先进文化正确方向的引领(核心价值体系、中华民族精神、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等)需要模范榜样的带动。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是中华民族之魂。要求我们人人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四、用小专题思路进行梳理

1.科学技术的作用

(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能够培养人们的民族凝聚力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3)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4)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发展与创新。

(5)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也给大众传媒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6)依托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2.教育专题

(1)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一种综合的力量,其中科技和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五、用关键词区别法进行梳理

1.精神纽带

(1)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4)主旋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6)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①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②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③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

2.区别以下几组知识点

(1)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

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文字与汉字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教育、现代信息技术与大众传媒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

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4)传统的……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传统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5)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

民族节日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6)文化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7)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和精髓。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

(8)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基因

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爱国主义。

(9)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

最后笔者简单的用九个字来简要概括《文化生活》的九大问题。

总(论):文化的作用

古(根):谈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今(国):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族):中华文化的认同、弘扬民族精神原因、措施

外(传):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承(发):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创(新):如何推动文化创新

人(个):以“个人为主体”归纳文化生活知识

民(众):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8日下午就做好“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的重点工作进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由中央政治局同志自学并交流工作体会,刘鹤、孙春兰、胡春华、蔡奇同志结合分管领域和地方的工作作了发言,大家进行了交流。

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在主持学习时指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迈好“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第一步,至关重要。第一步要迈准迈稳,迈出新气象,迈出新成效。

(摘编自网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