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人们常以鲜花赞美女性,在这个繁花似锦的春天,鼹鼠老师就为大家介绍一些美好的女性,她们凭着坚韧、勇敢、努力、奉献等优秀的品格,在各个领域绽放光芒,活得“美丽”。
心怀大爱的草原母亲
2021年3月5日,***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提到了“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段历史佳话。
1959 -1961年的自然灾害和饥荒,席卷了江浙沪一带。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几十个孤儿院里,几千名孤儿因为粮食不足,严重营养不良。这些幼小的孩子该怎么办?党和政府决定,把这些“国家的孩子”送到草原。
1960 -1963年,内蒙古各地先后接纳了3000多名江沪浙皖的孤儿。这些孤儿小的几个月,大的也只有7岁,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大多数面黄肌瘦,有些还在患病。当28名“上海孤儿”被送到草原时,正在托儿所工作的都贵玛只有19岁,就承担起照顾孤儿的任务。做饭,洗衣,煮牛奶,教语言,和孩子们一起玩,哄孩子们入睡……年轻的未婚姑娘和28个幼小的孩子组成了大家庭,她没让一个孩子挨饿、受冻,直到这些孩子全部被牧民领养。牧民们非常心疼也非常喜欢这些来自远方的孩子,一些牧民骑着马、赶着勒勒车从几百里外赶来领养,有的牧民一家就收养了五六个孩子。
在照顾“上海孤儿”的日子里,都贵玛每天都是从早忙到晚,像陀螺一样,筋疲力尽。晚上是最难熬的时候,一个孩子醒来哭,其他孩子就跟着闹。如果有孩子生病了,她就要冒着凛冽的寒风和被狼群包围的危险,深夜去几十公里外找医生。日复一日,都贵玛把这些孩子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女般精心养育,被当地群众称为“草原母亲”。在都贵玛的精心照顾下,28名上海孤儿,没有一个因病致残,更无一人夭折,在那个缺医少药又经常挨饿的年月,她创造了一个奇迹。而这些“国家的孩子”也一直扎根在了草原上,再未离开。
2019年9月29日,都贵玛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如今,都贵玛抚养过的孤儿大多都已经到了花甲之年,有的甚至已经去世了。都贵玛说,从过去到现在,她始终都觉得那些孩子不但是“国家的孩子”,更是“自己的孩子”,从成为他们额吉(蒙古语中母亲的意思)的那一刻起,自己就成为了他们一辈子的额吉。
素材运用方向:原本相隔千里,没有血缘关系,如今却骨肉相连、生死相依。“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也成为一段民族团结、亲如一家的历史佳话。都贵玛的故事适用于“大爱无疆”“奉献”“温暖”等文章。
探索宇宙的追星人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搭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成功升空。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天问一号”成功实施火星制动捕获主发动机点火,并进入环绕火星轨道。3月4日,国家航天局发布3幅由“天问一号”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像,中国人可以第一次近距离观察这颗红色星球。对于“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指挥兼轨道器总指挥张玉花来说,火星探测寄托了她无限的想象,“那是我夜晚抬头看向星空时,看到的最亮的一颗星。”
1968年中秋节,张玉花出生于浙江湖州。她高考成绩优异,有机会报考北大、清华,但为了减少父母经济负担,她选择了有奖学金的国防科技大学。张玉花记得去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5所报道的情形,“先是在外滩报到,第一次看到了大上海的繁华,然后就坐车往805所去。车子往闵行郊区开,周围的风景也越来越荒凉寂静。”这是当时航天人的真实工作环境。20世纪90年代,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当时有“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說法。在繁华的上海,航天人与尚未开发的田野为伴,需要静下心来。
1990年,中国航天载人工程开始进行技术论证,作为为数不多的女性航天人,张玉花主动请缨。1999年至2007年,张玉花团队顺利完成了神舟一号至神舟七号飞船靶场试验与发射任务。2008年,我国探月工程二期正式立项,张玉花以中国探月工程副总指挥的身份,带领团队,开启了中国人的探月之旅。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发射。2014年初玉兔一号月球车在行进时被石块磕伤,行程终止。短短几天时间,张玉花急得满嘴生泡,嗓子也哑了。航天事业是个高风险的系统,在张玉花看来,每一次发射都要精益求精,“因为我们的国民将钱交给我们来执行这项任务,我们不能因为不可靠的操作来让这些钱浪费掉。”她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一年后,嫦娥四号立项,带着“玉兔一号”的遗憾,张玉花带领团队完成了12类共144项试验。截至2021年1月20日,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已在月面工作749个地球日,累计行驶里程628.47米。
作为上海航天第一位女性总指挥,张玉花不赞同把命运限定在“结婚、生子、带娃”的条条框框里,“空间探索既可以说代表人类,也代表国家形象。航天人都有一种责任感和英雄情结,支撑着从清冷、孤寂的厂房、发射场走上公众瞩目的星光大道。”
素材运用方向:耐得住寂寞,才能看到更辽阔的星空。张玉花的经历可用于“责任感”“国家使命”“人生追求”等文章。
挑战极限的攀登者
登山、攀岩,这些运动虽然长期由男性主导,但女性的身影从未缺席,这些女性一直以来在不断挑战人类的极限。
美国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内的酋长岩向来是攀岩者的圣地。2020年11月4日,34岁的美国攀登者艾米丽·哈灵顿完成了一项壮举:成为首个在24小时内,用自由攀登的方式(即绳索只能用来在摔倒时防止受伤,不能用来助力攀登)采用特定线路登上酋长岩的女登山者,也是有史以来第四位用这种方式成功的登山者。
“我的想法是,到达顶部之前不停止,”哈灵顿说,“这就是自由攀登的本质。”她关注这条路线已有5年,曾多次攀登,但从未在一天内完成。2019年11月的一次尝试中,她从12米的高度坠落,肌肉和肌腱撕裂,即使要用担架把她抬走,她仍然发誓,第二年要再试一次。成功登顶的2天后,她在社交媒体上回顾这次攀登,“这次经历让我觉得,女性不需要归属感或是不归属感。我有我的创造力和尝试的勇气,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式。”
2021年1月14日,阿曼的女登山家哈尔西成为第一位登上海拔6828米的尼泊尔阿玛达布拉姆峰的阿拉伯女性。她说,那一刻,“我感到真正的幸福”。
哈尔西是越来越多的不顾家庭和社会的阻力,追寻自己的登山梦想的阿拉伯妇女之一。
2017年,哈尔西认识了西亚比,他在2010年成为第一个登顶珠峰的阿曼人。西亚比对哈尔西开展了两年的训练和指导,包括爬山、长跑和游泳。这一切,她对亲朋好友严格保密,“如果你告诉别人,他们会对你评头论足,告诉你能或是不能,我不想这样。”2019年,哈尔西成为第一位登顶珠峰的阿曼女性。
和她一起攀登珠峰的还有其他阿拉伯妇女。对来自沙特阿拉伯的莫娜·沙哈卜来说,尽管登山运动使她面临着传统社会中的许多敌意,甚至有人写信给她所在地的政府,要求没收她的护照,但她没有放弃。乔伊斯·阿扎姆是第一位攀登珠峰的黎巴嫩女性,她还登顶了各大洲最高的七座山峰。对于阿拉伯女性来说,从事登山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荣誉和公众认可。更重要的是,她们在做出榜样,为年轻一代女性争取新的机会。
素材运用方向:这些女登山者的勇气、坚韧和探索精神,鼓励更多女性打破性别壁垒,凭借自己的力量站到世界之巅。她们的故事适用于“挑战不可能”“勇气的价值”“打破成见”等文章。
自由满足的90后
1991年出生的周晴烽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叫“曳尾菌”,从2019年底到现在,她发布了六十多个关于菌类植物的视频,受到几十万粉丝喜爱。目前人类发现的黏菌有一千多种,周晴烽已经把每个科每个属都拍了一小部分。专注于菌物拍摄的创作者,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少。
相机是周晴烽观察微观世界的放大镜,一般情况下,制作一期视频,长则几个月,短的一两周。菌物的来源大部分依靠她出门各处寻找,比如上海周边,还有距离近的浙江、安徽的山里,最常去的是浏岛。黏菌的视频不好拍,目前周晴烽统计的拍摄成功率只有三分之一。但有时也会有未知的惊喜发生,比如2019年发布的一则“多头绒泡菌过桥”的视频。周晴烽在培养中观察到这种菌有個特点,它会爬到很高的地方,且不原路返回,而是从最高的地方呈丝状直接垂下来。周晴烽就想把这个过程拍下来,结果那次菌长得太肥,没垂下来,变成了“过桥”。周晴烽觉得有趣,就发出来了。
高中时,周晴烽发现自己对植物挺有兴趣,便开始留心家附近的植物。大学时,只要不上课,她就去学校附近的岳麓山,或者去更远的野外观察植物。她看见网上有人分享一种把长焦镜头加上透镜变成微距镜头的拍摄方法,就带着这套设备去爬山,一路上观察周围的小东西、植物、衣服上的纤维,结果拍出的画面让她特别震撼,看到变幻莫测的黏菌,她一下子就爱上了。
大学毕业后,周晴烽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做助手。工作之外的时间她一心钻到菌物里。她喜欢大自然,宁愿通勤远一点也要住在能看见土地的地方。作品在网上红起来之后,她发现这份爱好可以带来收入,便选择了辞职,爱好变成赖以生存的职业是最好的选择,2021年1月,她选择与西瓜视频合作,正式成为一名全职视频创作人。
现在,周晴烽搬到苏州,一人一猫和满屋子菌物就是她的全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周晴烽专注、执着,有种不被外界所影响的清醒。“我并不觉得我选择了和主流社会不一样的生活。”她说,“做热爱的事,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玩,就是我所喜欢的生活。”
素材运用方向:周晴烽用自由、热情和理想装点人生。她的经历适用于“遵从内心”“活得快乐”“成长的选择”等作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