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传承“丝路精神”,在丝路上书写未来

时间:2024-05-08

2022年5月19日,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主办的2022“一带一路”年度汉字线上发布活动举办。经过前期专家、媒体评选和推荐,“通”字最终脱颖而出,成为2022“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是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联合“一带一路”和汉字文化研究领域的权威机构、知名专家学者于2016年共同发起并精心打造的人文交流品牌,迄今已成功举办六届。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黄天树对“通”字进行了解读:通者达也,本义为通达、无障碍,引申为到达目的地、互相连接无阻断。“通”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内核,意在传承“丝路精神”。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大平表示,本次发布活动旨在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用汉字搭建起与世界各国在文化交流、遗产保护、经济贸易等领域交流合作的桥梁,最广泛凝聚起共建“一带一路”的全球共识。

新闻解读

角度一:将“通”字选为“一带一路”年度汉字,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内核,意在传承“丝路精神”。通者,达也,本义为通达、无障碍,引申为到达目的地、互相连接无阻断。用汉字这一独特文化符号讲好中国故事,诠释“一带一路”倡议所蕴含的中华文明智慧和全球治理观。

角度二:以“通”之精神,传承丝路精神和丝路文化,助力一带一路的发展。聚焦丝路文化,以通达之心,放眼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深入浅出,汲取文化共识营养;以通达之心放眼寰宇,传承丝路文化,发扬丝路精神,开创美好未来。

角度三:“一带一路”的建设与发展,充分体现了自古而今的丝路精神。丝路精神延续着和平发展的优良传统,彰显着开放包容的心胸气度。不仅如此,丝路精神还闪耀着互学互鉴的智慧光芒,凝聚着互利共赢的广泛共识,助力各国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背景下,携手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加强联通与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素材延伸

纪录片《与丝路打交道的人》

“通”字被选为“一带一路”年度汉字,颇有深意。通,达也,连古通今,兼收并蓄,与一带一路相结合,化天堑为通途。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汉唐风。纪录片《与丝路打交道的人》,聚焦古丝路沿线相关地区不同岗位上的人,以他们的所见所行,向观者清晰展现那些璀璨夺目的古老文明。是他们,让丝路故事有了人的温度,让丝路复兴有了新的途径。他们,是一带一路的青春使者,让千年丝路,代代相传,贯通古今,焕发勃勃生机。

考古者

“大半辈子时间都给了沙漠,如今的我依然穿行在大漠深处。”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 伊弟利斯

一提到伊弟利斯,大家都会想到“小河墓地”出土的千古美女“小河公主”。作为“小河墓地”的领队和发掘的关键人物,伊弟利斯在新疆从事文物考古工作近50年。“8月的沙漠,气温达到了70多摄氏度,由于刮风,发电机无法发电,营房车的空调无法工作,人都要晒成木乃伊了,更不用说寂寞、恐惧等心理折磨,由于经费不足,他们只能每两个月换班一次。”伊弟利斯在接受报道时说,“尽管艰苦,我们还是不得不留守,否则我们无法向后人交代!”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小河墓地的神秘面纱终被掀开。

“所以我对我一辈子的沙漠考古总结了四个字,苦中有乐。”纪录片采用了一种与“镜中我”对话的形式来讲述这段故事,沙漠考古的恶劣条件,未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的遗憾,情到深处的热泪,将老先生近五十年沙漠考古生涯展现在观众面前。

运用示例: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伊弟利斯用50年的光阴,将小河墓地那神秘美丽的面容展现给世界。无惧艰苦的环境,克服寂寞与恐惧,以热爱为利刃,刺破千难万阻。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难有一帆风顺之路,拥有一颗热爱之心,就能支撑我们刺破黑暗,找寻光明。考古工作常常要面临未知的风险,但伊弟利斯并不在意。正是这份深沉的热爱,让他无怨无悔地钻进去,走下去。

守护者

“择一事,终一生,这是我们的职责。”

——新疆拜城县克孜尔石窟的文物保护工作者

西域,东西方文化交汇的最前沿,世界四大文明体系交汇之地,而龟兹正是位于古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之上。这个曾闻名丝路的西域佛国,给后人留下了克孜尔千佛洞,349个洞窟近4000平方米壁画,一片瑰丽,满壁风动。

一千多年岁月剥蚀,加之近代以来外国探险队的疯狂掠夺,如今的龟兹石窟群早已是伤痕累累。这些稀世瑰宝美丽而脆弱,让洞窟守护者倾尽心血。徐永明、苗利辉、周智波、张金亮、张文爱、谢文博等工作人员们对石窟有着特别的感情,因为亲眼见证过石窟的崩塌,他们异常谨慎和紧张,并下定决心,要一生坚持自己所喜欢的文物保护事业。就像壁画修复师周智波说的:“因为自己在这儿奉献了十几年,也是因为奉献你自己所喜欢的事业。我应该会一直坚持下去。”

运用示例:终其一生献芳华,沉潜守护著华章,尘封千年的文物古迹,续写着古人的星光灿烂与新时代,绽放熠熠光辉。这背后,正是无数文物守护者披星戴月修复文物的结果。新疆拜城县克孜尔石窟的文物保护工作者,踏上西域佛国,终其一生奉献青春;马蹄寺文物保护者,脚踩脚手架,清净身心,对话古人。他们奉献一生,坚持一生,守一片瑰丽常存,护万世繁华永在。

传承者

“爷爷经常跟我说,做一个工很容易,做一个匠很难。”

——甘肃敦煌广德文物保護有限公司负责人 李晓洋

90后壁画修复师李晓洋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敦煌人,他的爷爷李云鹤是中国壁画修复领域的泰斗级人物。作为“敦煌修三代”,李晓洋的童年是陪伴着爷爷李云鹤在莫高窟各个洞窟修复壁画的时光中度过的。在家人的影响下,李晓洋大学毕业后选择拿起工具,成为和爷爷一样四处奔走的“壁画医生”。

从业十余年来,李晓洋跟随爷爷李云鹤的脚步,修复了唐、宋、明、清不同时期的壁画,足迹遍布多地。“这些年成立了工作室,做了很多抢险项目,以至于有时候和爷爷聊天,爷爷都在问我,说你怎么现在都选这么难的一些项目了。听似是爷爷在抱怨,其实我能感觉出来,他对我是一种鼓励。他应该从内心是开心的,看到一个年轻人这么有闯劲儿。”对李晓洋来说,在一家人的潜移默化中传承丝路文化,也是一种欢喜。

运用示例:青瓷白宣,绘制素淡雅致的国风画卷;唐诗宋词,或清雅脱尘,或点染人间烟火;壁画檐牙,刚柔相衬中凝固往昔时光。无数个瞬间,传统文化在岁月深处回眸,洞穿风烟,与当代对视。“敦煌修三代”李晓洋跟随爷爷的步伐,成为四处奔走的壁画医生,只为再现丝路文化之美,传承千年丝路精神。

研究者

“我家门口有两条路,一条是考古路,一条是去考古的路。”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 王建新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首席考古学家、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王建新,20年来踏着张骞的足迹,不斷破解月氏文化之谜,向国际考古界发出中国的声音。

2007年,他带领团队在东天山地区发现了疑似大月氏王庭遗址的东黑沟遗址群,该项发现入选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9年起,王建新和他的团队进入中亚开展工作。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西天山地区,在国际学术界已经做了长期考古工作的地带,王建新团队又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要发现。

从年轻时的心头一热,到西域风沙里出走半生。故事结束时,一座天桥上,镜头里正挥手告别的王建新,大概也想成为一座桥吧,一座帮助人们与丝路文明对话的桥。

运用示例: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王建新秉持对丝路文明的初心,在这条考古之路上一走便是三十多年。是心中对考古事业的热爱,才让他如此执着坚定,通向自己的理想殿堂,实现自我的价值。他踔厉奋发,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以小我之努力,为大我理想迸发,最终通向古今变幻中的理想彼岸。

传播者

“讲好中国故事,让更多的人听得进,听得懂,喜欢听。”

——喀什流动博物馆

喀什,中国最西部的边陲城市,古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两千多年来,不同的文化在此碰撞辉映,不同的民族在此融合共生,演绎出无数荡气回肠的丝路故事。把这些动人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就是艾孜买提要做的事。

27岁的艾孜买提是喀什博物馆的一名讲解员。2016年,他开始负责“流动博物馆”的工作。起初做展板、进行地方协调、讲解等工作都是他独自完成,随着新成员的加入,他的传播队伍逐渐壮大起来。在艾孜买提和伙伴们看来,丝路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每一人都应该有所了解。“流动博物馆”就是将文化带到最后一公里的地方,让无法去到博物馆的人,也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力量。

运用示例:做新时代丝路的传播者,讲好中国丝路故事。古丝绸之路上的喀什流动博物馆,只有几十块展板,两三个讲解员,一台面包车,却能让千年的文化积淀乘着这辆小车驶入寻常百姓家。接地气的传播者,总能将那看似遥不可及的文化化作一碗热气腾腾的浓汤,捧到人们面前。小小的博物馆,却造就了象牙塔般的壮举。

(编辑:关晓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