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李心怡
在久远的西方传说中,有那么一个女孩,青春年少,懵懂无知,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將渴求的目光投向智慧禁果……
伊甸曾是她的居所。
我是乖孩子。这分量极重的称号曾获父母、同学及老师的一致认可。我如今十六岁,近年来听过最多也最高的一句褒奖是:“听话得简直没有叛逆期似的。”
他们总结得有道理啊。我安分守已,至少在他们视野所及的范围内姑且算得上安分守己。九年来,老师在我的学年总评中少不了“学习勤奋,积极上进”等等诸如此类的评语;同学们印象中的我是埋头啃书本的书呆子,追星追剧和电竞游戏是不被允许的,就连非“必读”的课外闲书也要尽量疏远。而我逆来顺受,顺着早已铺设好的“康庄大道”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知道我该这么做。
他说,只有学好学扎实,才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出路,才有选择成为人上人的权利。
她说,我们吃过的饭比你吃过的盐多,我们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按我们说的去做,要相信我们不可能害你。
他们说,如果禁不起魔鬼的诱惑而觊觎你不该接触的,会被从伊甸园赶出去,在没有上帝庇护的世界里你不会幸福。
所以我强迫自己伪装出“乖”的假象,然而青春期作为生命周期的一环,无法就此消弥无形。
也许沉迷于解奥数题的小孩真的存在,但即便如此那也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相较于宅在家里刷堆积如山的教辅资料,我更乐意在院子里转转,侍弄花草也好,能坐在石椅上捧读一本武侠小说更是求之不得。我也想弄懂同学们津津乐道的奇怪词汇是什么意思,我也想尝试写点自编的小故事和家人分享,也想学那些玩得“疯”的同龄人去体验漂流或是蹦极,也想知道:倘若我不是这样顺从的类型,青春本来会是什么样子?
原谅我太怯懦,不敢想象提出抗议或改变的后果;原谅我太瞻前顾后,向往恣意,却又畏惧现实而退缩。只能在夜深人静时趴在小夜灯旁悄悄画一份周游世界的策划图,在注明最后一处图例后又将纸张撕得粉碎塞进垃圾桶的角落。
世人谴责夏娃的贪婪,认为是她过盛的好奇心给亚当与她自己带来了无尽苦难。其实我倒颇敬佩她的勇气,若没有迈出伊甸的第一步,又何来此后生生不息的璀璨文明?
也许上帝给予那时正值青春年华的夏娃与如今的我同样的难题,她早已作出抉择,而我仍在犹疑:是甘于平凡,终生居于乐土循规蹈矩,还是冲破桎梏,在荒夷与未知中挣扎开拓——究竟怎样才算成长?
评点
无迷茫,不青春。这篇文章之优,不仅仅在于一气呵成的流畅文笔,更在于其情感之真挚及构思之巧妙。
标题中“放肆”一词的选用,贬词褒用,真实再现了胆怯又想勇敢、懦弱又想放肆的矛盾纠结的青春期,表达了“青春就应该是无所畏惧、肆无忌惮,像太阳一样光芒万丈、放肆生长,做真实的自己”的心声。且在班里朗读后,全班同学都心同此心、情同此情,对当下青春,引申出了想“反卷”却又不得不“卷”着走的反思。其次,“伊甸”首尾的象征运用非常妥帖。伊甸园本身就是上帝创造的乐园,从禁区到乐园的距离,其实就是学生对选择自己喜爱生活的倾吐与追问。文末的夏娃已做出了选择,而正值青春的“我们”呢?
(指导教师:王劲慧/编辑:关晓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