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米青 赵前 王广清
教育部于2021年11月印发《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将坚持以***法治思想为引领,将持续提升教育系统法治素养作为首要任务。明确:推动宪法类教材编写与修订,推进香港、澳门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将民法典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鼓励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单独设立法治课,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在中考、高考中的内容占比。结合安全、禁毒、国防、防灾减灾救灾以及防范学生欺凌、网络诈骗、人身侵害和人口拐卖等内容开展日常宣传教育。
作为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将极大影响法治建设的未来图景,将法治纳入义务教育内容体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早在2016年,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便提出,法治教育要覆盖各教育阶段。此次教育部发布全国教育系统“八五”普法规划,对于进一步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规范化常态化具有重要意义。
真正的法治教育,不是简单地让孩子背诵法律知識,而是普及法治意识教育,培养其规则意识,让他们树立是非观,成长为懂法守法、阳光向上的人。
事件解读
角度一:在教育系统内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有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教育活动重在育人,要反映与凸显一定的现实诉求。法治是我们国家和社会运行的鲜明特征,知法学法、懂法守法是对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公民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方面。
角度二:开展法治教育活动,能够为教育系统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提升教育系统的依法治理能力。教育管理者能够强化法治意识,坚持依法行政,减少教育违法违规现象的产生。广大教师向学生讲解法治知识,也能增强个人体悟,以法治思维指导教学活动,树立良好的师德典范。
角度三:对广大青少年来说,法治教育可以奠定一生的法治素养,进而为全社会的法治建设夯实基础,不仅有助于减少青少年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恶性事件、案件,也可以促使更多青少年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乃至保护身边的人。
角度四:良好教育目的的实现,不仅需要用行政手段进行设计和推动,更需要开展润物细无声的法治实践教育。社会主义法治对于每个人的关怀、对于权利尊严的彰显,不是通过死记硬背就能灌输的,而是需要每一个具体的人与法治之间建立感性关联。通过深入浅出地讲好法治故事,让青少年亲身参与实践,才能把法治的种子播撒进孩子的心田。
法治关键词
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指受害者被一个或多个学生故意、反复、持续地作出负面行为,对受害者造成身体上及心理上的伤害或不适应。近些年来,校园欺凌事件比比皆是。河北某中学12岁女生遭室友及6名同学一周内多次殴打,身体多处淤青,诊断显示为肋骨骨折、肾积水;云南某技工学校女生遭6名同学毒打至耳膜穿孔;甘肃某中学初二男生被5名学生殴打,抢救无效死亡……校园欺凌,绝不只是一个“开过分了的玩笑”。
为遏制校园欺凌事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欺凌治理:2016年,教育部等9个部门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2017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提出建立防治中小学生欺凌长效机制;2021年,教育部印发《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提出各地要摸排死角,杜绝校园欺凌的发生。
在日渐完善的保护体系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不再沉默,他们勇敢地站出来,积极向父母、学校和司法机构寻求帮助,对校园暴力和欺凌说“不”!
网络诈骗
提起电信诈骗,你是不是还觉得只有不懂互联网里门门路路的老年人们才会上当?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受骗用户年龄集中在90后,占比63.7%,而00后受骗用户占比甚至高于60后的中老年人。
在诈骗面前,年龄、学历都不是挡箭牌,只看你能不能识破诈骗犯罪的千层套路,及时脱身。
B站UP主“波桑吃遍世界”曾发布视频讲述了自己被“粉丝”骗款25万元的故事。波桑从电话对面的人亮明粉丝身份开始放松警惕,又因对方先转款2万元到他的账上而放下戒备,最后一步步走进对方早就设好的陷阱中……
近几年,电信诈骗数量陡增,每个年轻人都要明确一点:你永远无法预知专属于你的诈骗脚本,会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接近你。
近年来,我国对于此类犯罪依法从严惩处的原则是明确的、坚定的。但从执法司法实践看,反电信网络诈骗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方面的制度措施还不充分,金融、通信、互联网等行业治理存在薄弱环节,需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同时,深入推进“无诈校园”“无诈社区”建设,合力提升治理效能,才能达到治理预期,营造出清朗的网信空间和安心的生活环境。
热点评析
结合青少年身边问题,让法治教育更加生动
如今,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作出顶层制度设计和安排,可谓走稳了第一步,接下来,还应在具体实施等层面下足功夫,确保制度善意充分释放,让更多青少年能够更好地学以致用。
比如,要强化执行,提高方方面面对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历年来我国普法教育的重点,相关文件等曾下发过多次。但在执行层面,有的学校仍处于法治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态,这使得青少年法治教育有时陷入“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尴尬。这种尴尬需要化解。
比如,要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法治教育的成效。一些学校开展法治教育,往往局限于张贴宣传标语、举办专题讲座,或者让学生死记硬背法律条文、概念等,形式较少,且往往跟不上形势发展,学生不仅难以感知其中的乐趣,反而可能视之为负担,难有良好效果。如今,安全、禁毒、国防、防灾减灾救灾以及防范校园欺凌、网络诈骗、人身侵害和人口拐卖等内容已经成为校园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也是现实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若能将法治教育与这些问题相结合,以案释法、开展模拟法庭等法治实践,效果或许事半功倍。
同时,要充分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不管是老师、家长还是其他社会公众,都应率先垂范,遵纪守法,给孩子做好的榜样。比如注意不侵犯他人隐私、遵守交通法规等。对青少年来说,这是一种法治氛围,也是培养其法治观念、法治思维不可或缺的一种社会氛围。
让青少年懂得法律、崇尚法治,不仅仅关乎他们的人生和未来,关乎所有国民的法治观念和素养,更关乎整个国家的法治建设和进步。某种角度上说,这也是一件需要举全社会之力去做好、做实、做深的事情。——何勇海《工人日报》
相关素材
法治意识与法治素养
2020年11月,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突然收到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感谢函。原来,该校学子的一条建议被立法机关正式采纳,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以感谢函的形式,表扬了他们学法、用法,为青少年自身的权益建言献策,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中学生的立法建议被采纳并修订到国家法规中,这在全国并不多见。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召开的大背景下,更显得意义非凡。
“关于第116条提出的‘公安机关发现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等行为的,应当予以训诫、责令其缴纳保证金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对于拒不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可以没收保证金’的内容,鉴于每个未成年人家庭经济条件不一样,建议修改为对发生此类情况的监护人予以教育为主。”这就是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学生事务中心志愿者团队提出的建议。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的这些“小公民”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正是我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取得成绩的一个显著体现。
运用示例:法治如日月,更似满天星,无处不在,点亮人心。因此,守住头顶这漫天星斗,显得尤为重要。君可见,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的莘莘学子,读圣贤书而忧天下事,为《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建言献策,收获了肯定的结果,充分彰显新时代青年学法用法意识与素养的飞跃。我们不必人人都怀有“为万世开太平”的鸿鹄之志,但完全可以积极提升法治意识与法治素养,尽己所能,发光发热,让迢迢银河更加绚烂。唯愿法治之精神,法治之思想,烙印于每一个人的心房;法律修改建言献策之责,担在每一个人的肩上。
情与法
带游客测核酸的宁夏司机回应获赞“拯救一座城”:防疫无小事。2021年10月,宁夏国旅汽车旅游服务有限公司46岁的包车司机董文军,坚持带着去过内蒙古额济纳旗的旅客改变行程,完成核酸检测,后其车上多名旅客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吴忠的这条疫情传播链因此被发现并得到处置,获得网友纷纷点赞,称董师傅“拯救了一座城” 。董文军在后来接受采访时表示:“疫情面前无小事,疫情防护肯定比挣钱更重要。”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生命健康,这也是一种责任。
运用示例:墨子曰:“法不仁,不可以为法。”誠如斯言,法与情相辅并行。因为情,法更有温度。宁夏有司机董文军,坚持带领去过风险地区的游客改变行程,拯救了一车乃至一座城的人,获得了一致的点赞。试想一下,若董文军没有推己及人的情怀,只顾自己躲得远远的,那么吴忠这条疫情传播链要害多少人?国家又要再付出多少努力?宁夏的人们会不会再一次陷入恐慌之中?因为法,情方有边界。因此,法与情相互影响,共同维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安宁。
高考真题链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2015年高考作文全国卷Ⅰ)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典型的叙事型材料,作文题目直指现实,引导考生正确思考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表述出自己对问题的真实看法。就材料来看,时代的基本原则“守法”与传统道德“亲情”发生了碰撞,其本质是“情和法”的辩证关系问题。文中出现了三个角色:父亲、女儿和警方。从父亲的角度,给老陈写信,要让他正确认识规则,认识个人违规的显性、隐性危害,认识个人行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女儿的角度,给小陈写信,首先要肯定其维护规则的做法,同时指出在维护规则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从警方的角度,给警方写信,建议警方要正确认识法与情的关系,不因情徇法,也不简单执法。无论选择哪个角度,都要做到开宗明义,观点明确。书信的正文,宜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2022年备考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法治的根基在于公民发自内心的拥护,法治的伟力源于公民真诚的信仰。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主力军,法治教育要从学校开始抓起。二十多年来,“法治副校长”制度从一项基层探索推广到全国中小学校,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律师等专业人士走进校园成为兼职法治副校长,以专业力量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引导广大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假如你是一名法治副校长,在学校举行法治教育活动,请你写一篇以“法治意识,在我心中”为副标题的演讲稿,面向同学们开展法治教育,提出希望与建议;不少于800字。
例文
法治永存心,系好人生扣
——法治意识,在我心中
一考生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作为法治副校长,我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交流法治意识问题。为了增强法治意识,共建和谐家园,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法治永存心,系好人生扣”。在此,我想谈以下几点。
首先,同学们要学法知法,系好法律这粒扣子,你我才能正步向前走。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说过:“法治最经典的表述,两句话,法无禁止即权利,法无授权即禁止。”我们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积极参与法治教育活动。
同学们,学法懂法就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作为中学生,你们涉世尚浅,有时一些合法权益会受到侵犯。例如,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大多数同学都会表示“自认倒霉”;遇到校园欺凌时,很多同学都选择隐忍退让,不敢发声;遭遇身体侮辱、侵犯时,基于传统观念,耻于申诉……这时《未成年人保护法》会为你保驾护航。同学们,大胆向父母、老师伸出求助之手,检举揭发一些违法犯罪行为。我们坚信:法律能够给予我们温度与力量。让法律为我们撑腰,让法治精神在我们心中扎根。
同学们,学习法律不像你想的那样枯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阅读一些普法小文章,在茶余饭后观看一些案例分析的新闻普法栏目,以增加自己的法律知识储备。同学们之间也可以进行一些交流,慢慢地你就知道哪些事情是适合的、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违法的、坚决不能做的。
同学们,做合格公民,知法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守法。河南安阳“狗咬人”事件当事人王新刚有着公职人员的身份,在与他人发生民事纠纷后,不但不依法合理解决,而且嚣张无理,其公职人员的身份俨然成了欺压他人的砝码,受到撤职等处分,实在是罪有应得、自作自受!所以,要端正态度,敬畏法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要从日常点滴做起,不随手乱丢垃圾,不编造传播谣言,不闯红灯……事情虽小,却时刻体现着一个合格公民的素养和修养。
鲁迅有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社会发展使我们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却远未使我们成为自己的主人。自由意味着自律,自律源于守法,守法应先守心。守住内心道德与法律的准绳,方能求此社会和谐与共。
罗翔老师号召年轻人“做法治之光”, 通过这次法治教育活动,我也希望同学们都能将法治意识存于心中,做一团小小的光,倾听他人的批评和自己内心的责问,日拱一卒,系好人生的法律扣子。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完毕。
评点
引论部分立意准确,切题迅速,拉近与听众的心理距离;本论部分从知法、守法两方面立足现实,展开论证,条理清晰,素材时新,较好地落实了写作任务;结论部分号召年轻人“做法治之光”,照应中心论点。文章结构严谨,内容充实。
(编辑:关晓星 于智博)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