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诸君,且听这龙吟

时间:2024-05-08

杨睿

导语

在我们雄浑激荡的历史乐章中,爱国主义一直是主旋律,每每在民族危急时,它让仁人志士奔走号呼,让民族薪火得以连绵不绝;每每在回望这一精神财富时,我们不禁深思:爱国的缘起是什么?作为一个爱国者当如何立言立行?爱国主义的界限在哪里?这些,是所有爱国者的必修课。

台词一:无论战争谁胜谁负,梅兰芳是不朽的。——《梅兰芳》

解析:这是电影中日本侵略者对于梅兰芳京剧艺术的评价。在我们的记忆中,不乏被野蛮民族征服的历史,但中国常常依靠强大的文明底蕴,反过来征服了征服者。独有的瑰丽的中华文明是我们爱国的力量源泉之一,让所有人都能爱它,并为了这份爱,毁家不惜、饮刀成快,把墓志铭当作寄给祖国的家书。正如法国作家大仲马所说:“为国家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

匹配论点:爱一个国家,爱的是其醇美的文化。

写作范例:有人说,爱国是无理由的。在我看来恰恰相反,国家的任何一个文化细胞——地图册上的一个地名、历史书上的一个事件、诗词集上的一句平仄,都能让人心生敬仰和热爱。就像“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先生用五十三式兰花指表达不同年龄、不同地位女性的喜怒哀乐,堪称世界戏剧艺术中的神品。在电影《梅兰芳》中,连日本侵略者都赞叹:“无论战争谁胜谁负,梅兰芳是不朽的。”文化之躯不朽,爱国之魂等长!

台词二:阿四你跟我说过,你每天晚上闭上眼,梦到的都是阿纯;我每天闭上眼,看到的都是中国的明天!——《十月围城》

解析:在电影《十月围城》中,年轻人李重光为了转移清廷杀手的视线,保证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革命会议的顺利召开,假扮孙先生开始了冒险之旅。在路上,车中的李重光对拉车的家仆阿四说到如上的话,最终他成功掩护了孙先生,却死在敌人的手下。正是这无数双眼睛不甘地紧闭,一个他们理想中的国家,才得以诞生!

匹配论点:爱国之花长在跋涉者的足迹中。

写作范例:爱国从来都不只是喊喊口号写写漂亮文章就够了,它是革命年代的舍生赴死,是和平年代的敬业奉献。《十月围城》中的李重光为了闭上眼就看见的新中国,毅然革命,最后惨遭杀害;《我和我的祖国》中的高远为了两弹工作隐姓埋名,面对爱人,保持了椎心泣血的沉默。有人憎恶爱国主义,认为那是个人幸福的死亡通知单;但更多人拥护爱国主义,因为它是英雄史诗的不朽咏叹调!

台词三:中国人对中国人提问要用中文而不是英语,我不想回答你的问题。——《钱学森》

解析:在钱学森从美国回国前的一次采访中,面对一位中国记者用英语提问,钱学森先生作如上回答。爱国常常会受到崇洋媚外思想的腐蚀,但是我们的爱国主义立得稳,走得远,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朴素情感的爱国情感,“虽九死其犹未悔”;还有一个就是儒家“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气节,让爱国不是一种利益的考量,而是一种明媚的人格底色。

匹配论点:堂堂正正的爱国胜过精致利己的投机式爱国。

写作范例:当近代国门大开时,放进了欧风美雨,也招致了蚊子苍蝇的进入。外国的强大和祖国的孱弱两相对比,让崇洋媚外逐渐成了很多人新植下的劣根,似乎多骂几句祖国,就能获得国外甜美空气的呼吸权。然而,核物理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拒绝用英语回答中国人的提问,曾经留日的国学大师刘文典在日寇破门时,高呼以说日语为耻……他们的气节看似触碰了强者的逆鳞,却最终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因为堂堂正正的爱国,胜过一张恨国崇洋的投名状。

台词四:我见过累死在脚踏车上的日军,也见过把自己捆在树上吃喝拉撒睡的日军,自封的“优点”会害死我们。——《我的团长我的团》

解析:恨国和盲目自大的爱国是爱国主义光谱的两极。因为爱国,把自己的國家拔得无限高,然后又站在那无限高的地方藐视臆想中的他国,产生一种虚无的“老子天下第一”的自大感。这种就是鲁迅先生一直在批判的“群体的自大”,值得我们深思。

匹配论点:无数人盲目的爱国,最终只能让祖国为之盲目。

写作范例:今天的互联网舆论似乎已经从恨国言论时代走出,但还没有来得及在理性的磐石上歇歇脚,就滑向了盲目自大的另一边。很多自媒体甚至是外国人装腔作势地夸赞我们的祖国,因为这样可以赢得点赞、赢得流量、赢得名利。然而这种唱衰世界、唱红自己的“财富密码”无疑会助长我们的盲目自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有句名言“自封的‘优点’会害死我们”,所以不要让打着爱国旗号的反智行为伤害我们纯洁的爱国情和高贵的理性。

(编辑:关晓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