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岳东鹏 刘笑园
摘要:针对“互联网+”时代对人才职业能力与素质的新要求,中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需要认真反思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由“单一”向“多元化”人才的转变,建设互联网融合的课程体系,创新信息化智慧教学方法,搭建“互联网+校企合作”平台,从而构建适合“互联网+”时代的中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互联网+”时代下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中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15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顺应世界“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加快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形成以互联网为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业态。要实现“互联网+”行动计划,教育必须解决人才的问题,培育符合“互联网+”时代的人才成为现实迫切的要求[1]。汽车产业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响应“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互联网+”对汽车行业发展多层次多方面的深刻影响以及对汽车专业人才的新需求,必然要求职业教育重新定位“互联网+”时代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汽车人才,以什么样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的问题。“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中等职业院校深化人才培养目标、改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工具。基于此,研究“互联网+”时代与汽车产业的变革,“互联网+”与汽车人才新需求,构建适合“互联网+”时代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已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研究者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一、“互联网+”与汽车产业变革
“互联网+”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手段和载体,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已逐步成为一个新的发展形态[2]。汽车产业作为我国制造业中的重要部分,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逐步形成从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到报废回收整个汽车产业的智能化、信息化过程[3]。例如,在产品技术方面,现代汽车已逐步向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方向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汽车产业的结合,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和智能性。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下,汽车行业将需要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在营销模式方面,与传统的4S店营销模式相比,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通过各类移动终端了解意向车型的参数配置、价格以及优惠力度,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实现汽车服务的预约交流以及整车的交付,从而使客户占据汽车交易中的主导地位。企业则可以通过网络渠道获取客户的评价和反馈,利用大数据分析产品和销售信息,从而采取更适合的传播媒介进行精准营销和产品宣传,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资源分配的效率。“互联网+”时代,智能生产、无人驾驶技术、新能源汽车、互联网线上营销模式等已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二、“互联网+”与专业人才需求
“互联网+”时代以及“互联网+”与汽车产业的变革,必然蕴含着汽车企业对专业人才能力与素质的新需求。
(一)“知识+技能+创新”复合型人才
“互联网+”时代,汽车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深化和提高,自动化智能生产已逐步实现。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融入使人才需求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中等技能将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相反部分强化灵活性的、机器无法替代的工作岗位需求旺盛,致使“知识应用型人才”和极致“工匠”,以及具有创新能力、决策能力、设计能力的人才,成为职业教育培养的新目标。
(二)互联网思维
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用户至上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例如,汽车营销专业人才需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善于站在客户的角度挖掘内在需求,并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个性化服务。这种以客户需求、客户体验、客户心理为核心的互联网思维,应该贯穿于汽车营销教学和营销技能训练的全过程。互联网思维与汽车产业的结合,将会改变汽车产品的生产设计及汽车营销模式。互联网思维已成为信息化现代企业重新审视商业模式及生态环境的主要思维方式[4]。
(三)多元化能力结构
大数据、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的广泛深入使用,使专业能力向更高阶段发展。“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同样需要人才能力的跨界、融合,实现能力结构的多元化。基于“互联网+”开展创新的传统产业,面向智能机器和数字化信息,使个人发展能力所涉及的操作能力、灵活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数据能力、创新能力[5],尤其是思维能力、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成为人才能力结构的关键支撑,跨界、融合的多元化能力结构将成为企业对人才考核的重要指标。
三、传统中职汽车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着与企业实际需求不一致的问题,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一是人才培养目标。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作为一种培养具有汽车维修或汽车营销职业技能专门人才的特殊类型,学生的职业规划为汽车企业一线维修技术员工或服务人员,教学成果的好坏以学生是否掌握汽车领域的专业知识或单一的工作技能为评价标准,忽视了中职院校学生作为独立人的个性化和创新性培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中职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的多元化和跨界融合的复合发展理念。
二是课程建设。一方面,中职院校的汽车专业大部分仍然以传统汽车的讲授为主,智能无人驾驶及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课程建设不完善,课程内容存在落后和更新较慢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上主要是围绕汽车专业核心课程,对于学生从事工作以后的职业发展及职业素养等相关拓展课程开设较少或不涉及。在“互联网+”时代,社会和企业不仅注重學生的职业技能,更看重学习者的创新能力、知识学习能力、职业发展能力、职业精神及个人素养等综合职业能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