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刘蓓
摘要: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得出,新疆地方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上成效不明显,存在着实训实习条件、教师实践指导能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教学、校企合作运行管理等方面的不足,解决这些问题只有深化校企合作,在课程教学层面要和企业劳动结合起来,建立基于现代學徒制的学生就业保障机制,建立基于企业技术创新和变革的课程教学体系,共建具有生产性和技术研发能力的校内实训基地,建立校企之间专业技术人员有序流动的人员管理体系,做好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校企合作;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8)07-0073-06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是职业教育教学持续良性发展的基础。校企合作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方式和教学运行管理方式和企业生产运行联动的机制,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技术型人才。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指出:“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或职工培训方案,实现人员互相兼职,相互为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学生就业创业、员工培训、企业技术和产品研发、成果转移转化等提供支持。”校企合作最高表现形式就是在课程教学层面实现企业的“做”与学校的“学”一体化设计及实施,转变职校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率、就业质量和就业后职业发展的水平。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2017年5至6月,我们先后对伊犁职业技术学院、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和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的921名学生就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对校企合作的基本愿望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
二、调查问卷的情况分析
调查时我们采用了5级认可的问卷方式,即完全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完全不同意。统计分析时,我们分别给予附值为:5、4、3、2、1分,通过选择频率乘以相应的分值之和除以总频数,得出该项的认可程度的等级,最高为5分,最低为1分。
(一)学生对学校层面校企合作开展认可情况的调查分析
学生对校企合作开展情况依据认可程度的统计分析最差的是:每学期有4周的企业生产实训;最好的是:我毕业后希望到合作企业就业。说明学校在校企合作开展的生产性实训教学,学生并不完全满意,基本上属于认可到不确定之间,说明各学校开展的情况并不好。学生还是希望通过实习到合作企业解决就业问题,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基于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宗旨,建立稳定的“实习+就业”或“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育人模式。(见图1)
(二)校企合作教学和教师层面开展情况的统计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学校在组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来校举行讲座这方面做得好,但在组织学生在合作企业进行实习,实施了由企业技术人员对产品质量优劣的技能考核方式,及校内专任教师实践能力不强指导实习能力弱等方面没得到学生的认可,说明新疆地方高职院校在教师职业实践能力建设、企业实习的组织与安排、实践性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上需要加大建设力度。(见图2)
(三)校企合作进行实训条件建设情况的统计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学生对实训实习教学条件的认可程度都较低,处于不确定的范畴,从高到低依次为:实训设备和企业一样能够满足生产需要,在企业实习中我参与了技术和产品研发、校内实训基地能够生产真实产品、掌握了产品生产技术、在企业实习中我经常参加纯体力劳动、学校实训条件不足不能满足实习需要。说明学校在实习实训教学领域没有什么好的做法,学生也不知道真正好的实训实习教学是什么样的,学校基本上还没有真正改变教学的形态、实训教学方式和建立企业导向的实训实习教学体系。(见图3)
(四)校企合作课程层面建设预期的调查分析
统计分析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对课程层面的希望值明显高于其他几所学校,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的希望值最低,可能和学校的专业设置和类别有关系,但基本上属于偏向认可的范畴,认可程度最高的是减少理论课增加实践实训课。(见图4)
(五)学生对实习组织安排认可情况的调查统计分析
我们采用5级认可程度进行的统计分析,综合平均为:实习期间学生应该享有工伤保险和基本岗位工资为4.16,学校应和企业建立学生顶岗实习考核标准为4.01,学生在实习期间应遵守企业管理及规章制度为4.0,学校和合作企业安排好学生实习为3.97,将实习学生编入企业生产小组实施完全顶岗实习为3.70,基本上都是认可范畴,但是对编入企业生产小组实施完全的顶岗工作认可度是最低的,说明学生劳动的观念还需要各职业院校加强培养。(见图5)
(六)学生对校企合作教师及教材建设认同情况的分析
教师应该定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应将企业车间引入学校进行实习实训教学,应该建立教师实践考核机制不合格不能上课的制度,应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实习教学,教材应该和企业岗位操作手册一致。其中认同程度最高的是应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实习教学;最低的是教材应该和企业岗位操作手册一致。除了两所学校认为教材应该和企业岗位操作手册一致认可程度低外,其他基本上都在认可的范畴。(见图6)
(七)学生对校企合作其他建设情况建议的统计分析
学生关注度和认可度最高的是校企应合作安排好学生就业问题,依次为:应增加在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实习的时间、校内的生产性实训室应对学生开放、部分课程应改为操作性考核、校内实训室应该能够生产和企业一致的产品。(见图7)
(八)学生就业意愿的调查分析
从表2中可以得出,新疆地方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意愿存在着严重问题:一是学生到企业就业的意愿低,最高的仅为20%;二是学生就业区域基本上都选择在省会和地级城市,未来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区域应该是县城和乡镇,应该是中小微企业。在就业岗位上基本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
三、调查结论
在对新疆地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的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及预期希望调查统计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学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基本上处于不确定到认可的范畴,对校企合作的希望值基本上处于认可的范畴。
(一)校企合作中问题比较突出
学校没有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严格规范的实习实训教学活动,校内教师实践能力不强,指导实习能力弱,学校实训条件不足,不能满足实习教学的需要。
学生认为校企合作最为重要的是: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实习教学,实习期间学生应该享有工伤保险和基本岗位工资,学校应和企业建立学生顶岗实习考核标准,学生在实习期间应遵守企业管理及规章制度,校企应合作安排好学生就业问题。
(二)学生对好的校企合作方式没有清晰的概念
说明新疆地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在改变课程教学形态和实训实习教学组织方式上没有取得明显的改进,没有建立规范和高质量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在组织学生实习实训教学上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与学生、企业共同制定实习实训教学活动方案。
(三)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上没有突显职业教育的特色
实训设备和企业生产设备还具有一定的差距,校内实训基地还不能实现产品的生产,还不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训教学的需要,学校理论课偏重没有建立实践导向的课程教学体系等。
(四)学生对校企合作的希望明显高于对校企合作现状的认识
学生还是希望学校在教学层面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加大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教育教学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将企业实习实训教学与学生就业紧密的结合起来,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大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工作力度。
(五)新疆地方高职院校学生择业观教育不足
加强学生择业观的教育,培养立足于基层,立足于企业,立足于技术技能岗位的就业观念,为新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批留得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四、未来校企合作发展的应对措施
校企合作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主要目的是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和合作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的运行管理机构,实现行业企业最新发展趋势研究、人才需求规格确定、为师生提供参与行业企业技术研发项目、真实生产研究环境搭建等功能,为教师工程实践和技术研发及服务提供场所,为行业企业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提供平台。
(一)职业教育在教学层面一定要和企业劳动结合起来
新疆地方高职院校要积极研究区域行业企业的岗位工作内容及形式,据此建立针对性的课程教学内容,使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使生产过程或劳动过程与有意识的育人结合起来,达到职业精神与技术技能高度融合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因此,引进企业进入学校或在企业进行职业教育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途径。
(二)建立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学生就业保障机制
新疆地方高职院校要积极和区域行业企业合作,进行现代学徒制的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制定“双赢”的学生企业实习制度和学徒制度,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及义务,使现代学徒制在课程教学层面得到全面实施,使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践和做学徒的育人方式成为职业教学的基本载体[1]。同时,为了保障职教学生的基本利益,校企双方要依据学生岗位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制定学生待遇等保障机制,使现代学徒制能够良性、稳定、待续的运行,避免影响校企合作热情与动力,降低双方合作参与度等不良行为的发生[2]。
(三)建立基于企业技术创新和变革的课程教学体系
要定期选派教师到省会城市规模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将行业企业最新的技术原理、技术手段、技术工艺、技术操作引入学校,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使学生吸收内化为自己的技术思维、技术行为、技术态度和技术文化,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从而实现为产业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教学目标[3]。为了培养学生一线生产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发现技术问题、分析技术问题和创新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4],教师要基于行业企业岗位工作的内涵,创新的建设“模块化课程” 、“工学交替”教学机制和“做中学”学习机制。
(四)立足校企合作共建具有生产性和技术研发能力的校内实训基地
通过职业院校与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社会责任感强的规模以上企业深度合作,以服务中小微企业技术革新和高职学生创新创业为目的,改革实训基地投入机制,建设股份制实训教学运行管理体系,技术研发成果共享机制,人员培训合作机制,使实训平台与产业发展基本保持同步[5],实现技术研发与推广、人才培养与职业培训、社会服务与成果转化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五)建立校企之间专业技术人员有序流动的人员管理体系
校企合作目标实现的保障是校企间能够顺畅的进行人才、资金的交流与融通,通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术技能人才与学校骨干教师相互聘任,提高校企双方现有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改进校企双方人力资源的结构[6]。目前,最为关键是突破新疆地方高职院校身份管理的旧模式,建立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管理组织,解决校企合作中体制机制、政策实施、人事分配、资产管理、利润分配等领域的问题,制定决策层面、实施层面和评估层面的规范标准[7],使校企合作的利益方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利益和诉求。
(六)做好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
学生参与行业企业的生产劳动活动,能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择业观,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减少社会问题,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8]。能够接受和感悟到行业企业的主流文化,避免进入企业后缺少职业道德素养,服务意识不强,做事马虎,没有责任心,缺乏团队合作和爱岗敬业精神等弊端[9]。学生有规律的行业企业实践和参与企业技术革新,使学生能够树立起创新意识和务实意识,致力于研究社会急需的新产品、新技术[10],使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充满信心。
总之,校企合作教育的实质是企业帮助学校培训人才[11],新疆地方高职院校应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指导下,以产教融合为契机,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并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教学研究,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不断完善自身治理结构[12],承担起为行业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技术研发技术引领的职责。在行业企业的主导下,共同策划建设共育性课程体系、共育性教学内容、共育性师资队伍、共育性培养过程、共育性教学模式及共育性能力评价体系等[13],使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成为行业企业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解决目前新疆地方职业院校实训设备不足、实训教学质量差、师资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
参考资料:
[1][7]周晶,班丽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价值生成机制的若干维度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7(16):45-49.
[2]汪建.政府有效介入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J].教育与职业,2017(5):50-53.
[3]刘斌,邹吉权,刘晓梅.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逻辑起点与应然之态[J].中国高教研究,2017(11):106-110.
[4][13]胡昌荣.五位对接: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有效路径[J].职教论坛,2017(12):42-45.
[5][6]王毅.職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基本内涵与发展途径[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7(3):1-3.
[8]李玉珠.产教融合制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职教论坛,2017(13):24-28.
[9]郑荣奕.基于利益共同体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7(4):30-34.
[10]周辉,夏燕.美国校企合作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2):108-110.
[11]王自勤.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博弈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9):78-79.
[12]罗汝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价值判断、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17(25):49-53.
(责任编辑:刘东菊)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