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美国“酸碱体质”骗局说起

时间:2024-04-24

袁南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养生也越来越重视。在美国,不少人通过投资养生业赚得钵满瓢盈,由此衍生出的养生骗局也是五花八门。这类养生骗局,不仅坑害了难以数计的美国消费者,而且对全球养生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2018年11月2日,美国加州圣地亚哥法庭判一个叫作罗伯特·奥尔德姆·扬(Robert Oldham Young)的人,赔偿一名癌症患者1.05亿美元。扬是所谓“酸碱体质”理论的创始人,他宣称,人的身体有酸性、碱性之分,呈酸性的体质会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疾病。而要想保持健康,杜绝疾病的侵蚀,就必须不断地调整自己身体的酸碱度以达到酸碱平衡,从而保证机体的健康。出于对健康的盲目追求以及对科学的认知不够,当时在美国,很多人对这一说法产生了巨大的兴趣,甚至深信不疑,更有一些绝症患者仿佛看到了生的希望,不少人求助于他的“神奇疗法”,希望能够治愈自己所患的各类顽疾。

自他的酸碱理论一炮打响之后,扬不仅靠着撰书上综艺捞钱,还针对所谓“酸碱体质”生产了系列保健品,甚至毫无行医资质的他也开起了诊所望闻问切。但谎言终究是谎言。2007年,一名患有乳腺癌的患者听信扬的理论,放弃了正在进行的化疗,转而接受“碱性疗法”。扬宣称,不用手术不用放化疗,只靠调理酸碱体质,就能治好她的乳腺癌。但扬所谓能治愈癌症的“碱性疗法”,无非就是给患者注射小苏打溶液,目的是提升血液碱性以消灭肿瘤。自然,小苏打无法胜任攻克乳腺癌的重任,不仅如此,患者还发现,在扬的治疗下,乳腺癌已经转移。

最终,在2015年,意识到被骗的患者以玩忽职守和欺诈为由将扬告上法庭。2018年11月2日,美国加州圣地亚哥法庭判决患者胜诉,“酸碱体质”的闹剧,也因此告一段落。

在美国,养生骗子并非只有扬一个。一些黑心商家利用大众对健康的渴望、对疾病的恐惧和他们科学知识的缺乏,不断大肆兜售伪科学的概念,并从中牟取暴利。其中,维生素行业便是这种“养生诈骗”的高发地带。

维生素的研究始于19世纪。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分析科学和医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维生素被发现。1913年,美国生物化学家埃尔默·麦科勒姆和同事发现了维生素A,在随后数年的时间里,麦科勒姆及其团队陆续发现了维生素B与维生素D的存在。虽然发现了多种维生素,但是囿于当时的研究条件等种种因素,麦科勒姆并未能准确把握维生素关于人体的效用,只是对维生素与健康的正向关系有了一个模糊的认知,并基于此做出了“我们的身体不是多了一些坏东西,而是少了一些好东西。这种好东西,就是维生素”的著名论断。麦科勒姆告诫民众,大多数人的饮食结构存在问题。他们需要通过食补来摄取维生素,否则会得坏血病、佝偻症等可怕病症。

麦科勒姆的话,一方面是对公众的警示,另一方面也不失为一种商机。敏锐的商家们从补充维生素的宣传里嗅出了铜臭的气味,他们一边开始疯狂炒作维生素,另一边大肆煽动民众的恐慌情绪,宣称“不吃维生素就会得病”,一时之间,民众像沙漠中的人寻找水一样,开始极度渴求维生素。他们以为,自己距离那些可怕的疾病,只有一步之遥。在麦科勒姆做出维生素论断后的两年时间内,美国境内牛奶的销量上涨了3倍,蔬菜的销量飞涨了整整7倍。当然,从食物中能获得的维生素有限,单纯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美国人对健康的盲目需求。于是,专门的维生素补给产品在这样的时机粉墨登台。时至今日,美国每年人均维生素药品消费量为10~15克,是中国人均消费量的十倍有余,其市场规模之大远远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

市场的庞大总会引起大量的关注,无论是出于想多分一杯羹抑或其他什么的目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一直对维生素药剂市场进行着管控尝试。美国并没有“保健品”一说,在美国,维生素补给产品被界定为“膳食补充剂”,意即这类产品只是正常饮食之外的补充:它既不能如“药品”一样治疗疾病或改善身体机能,也不能同“食物”一样满足人体的基本营养需求。

这样的分类从科学逻辑上而言并无错误,但其中包含的“维生素药剂效力有限”的理念商家们自然也不会认同。因之,他们仍在维生素药剂的营销上宣称具有“吃了就不得病”的神奇机能。从1950年左右开始,FDA针对这类营销进行了多次监管行动,然而收效甚微。

1973年,FDA再次采取行动,宣布将对“没有营养必要性”的补充剂严加监管,并以“需审批才能销售”对维生素补充剂的销售做出规定及限制。这样的做法自然遭到了生产商与消费者的强烈反对,而政府面对资方与民意的胁迫时迅速做出让步,并于1976年通过《维生素矿物质修正案》,不允许FDA“仅仅因为超过了正常需求量就把维生素和矿物质当作药物来管理”;FDA职权行使的真正范围也被框定在公共卫生事件的善后之中了。

FDA职权范围的收缩无疑会增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概率,但后者从另一方面而言也会助推FDA的变革。1989年,一家公司生产的色氨酸补充剂造成至少1500人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其中38人死亡。当时FDA的局长大卫·克斯勒认为扭转公众对膳食补充剂看法的机会来了,在1993年宣布:不会批准膳食补充剂的任何功能,并且把维生素和矿物质之外的补充剂都当作药物管理。

在此之前,以维生素为代表的膳食补给剂都是打着“类药品”的旗号营销,却从未受到如药品一样的监管,倘若克斯勒提出的管理方案能够施行的话,在之前那种畸形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膳食补给行业无疑会进入严冬。于是,资本裹挟政治的力量再次彰显,1994年又恰巧是国会选举年,为了争取膳食补给行业的巨头们的支持,国会通过了一项名为《膳食补充剂健康与教育法案》的文件。这项法案堪称与克斯勒针锋相对,该法案宣称,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由厂家自己保证,厂家只需要向FDA备案即可上市,并不需要经过FDA的批准。换言之,由于不能再做出处罚,FDA正式丧失了关于對膳食补给行业的监管职权,转而变为一家针对此市场的第三方监督机构,倘若真发现问题,也只能通过漫长的起诉,由法院进行裁决。

在美国,资本与政治裹挟严重影响着膳食补给行业的健康发展。FDA的职权因之被削减与剥夺,专家、权威机构乃至政府部门为商业巨头们站台和背书的情形也屡见不鲜。如1985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以“有科学依据”“对公众有用”为理由,阻止了FDA对“高纤维的食物可能降低某些癌症的风险”涉嫌虚假宣传的起诉。不但如此,FDA本身甚至都可能与资方相勾连。2013年正值美国社会呼吁加强对补充剂行业施行更严格监管、加强FDA权力之时,但在FDA,其负责补充剂行业监督的数名高官,都是行业内最大的贸易和游说集团的前任或在职领导人——甚至包括一家试图阻挠有关行业标准法令通过的集团的高层。这样的情形,就如消费者维权组织公共利益科学中心(Center for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的执行董事迈克尔·F.雅各布森(Michael F.Jacobson)所言,“无异于让狐狸看守鸡窝”。

除却资本主义社会以资为大的社会属性和逐利的价值取向,美国民众科学知识的缺乏也是养生骗局横行的助推剂。2013年12月,《美国内科医生年鉴》刊发一篇关于维生素的研究文章,指出营养良好的成年人服用矿物质或维生素补充剂没有明显好处,甚至是有害的。但很多美国民众还是坚持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甚至更早的健康理念,认为维生素乃至所有营养物质就是万能的;人就应该不断地补充它们。他们迷信于补充剂“神效”的虚假宣传,认定诸如维生素补给的方式能夠扭转其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所带来的恶劣影响——即便数不胜数的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了补充剂无法为人延寿益命,并自愿充当着资方利益收割的冤大头。

资本势力为了利益伙同政治给消费者设局,民众缺乏有效的辨识能力,一股脑地往里头钻,所以在美国,类似“小苏打治癌症”“维生素抗百病”的养生诈骗屡见不鲜。我们应充分借鉴美国养生骗局的教训,认识到其实质是美国政商非健康关系的直观反映。因此,防止养生诈骗,首先要确保政府、商家两大主体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运作,构建好“亲”“清”政商关系的良好局面;其次,民众自身也需提升自我的科学认知与辨别能力,面对养生骗局做到正确识别,并且毫不犹豫地予以戳穿。

(作者系外交学院党委原书记,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曾任中国驻津巴布韦大使、驻苏里南大使、驻印度孟买总领事、驻美国旧金山大使衔总领事,应本刊邀请撰写专栏稿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