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闻 艳
(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靖江 214500)
DRTA教学法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闻 艳
(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靖江 214500)
从介绍一种有助于训练高职学生阅读思维的DRTA教学法入手,本文就三个相关问题对这种教学法进行了阐述:第一,将DRTA教学法应用于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原因;第二,如何将DRTA教学法应用于阅读教学;第三,应用DRTA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DRTA教学法;高职;英语阅读教学
学习任何语言都需要大量的阅读,英语也不例外。在语言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在传统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导者,常规的训练方式就是将学生的整个活动置于教师的控制之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其思维活动受到了很大的压制。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对DRTA阅读训练模式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将之应用到教学领域。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法对英语母语学习者和非英语母语学习者的阅读训练都很有效。笔者曾尝试对五年制高职高年级学生进行DRTA阅读训练,取得了一定成效,也获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就三个相关问题对这种教学法进行阐述,以求与同仁共同探讨。
DRTA是The Directed Reading Thinking Activity的缩写,它是由Russell Stauffer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指导性的阅读思维活动,其理论基础是“图式理论”。图式在阅读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文章进行预测是图式理论应用于阅读的核心。根据图式理论,阅读过程是由自下而上的解码过程和自上而下的推断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自下而上的解码过程中,读者比较重视语言信息,即单词、句子等具体图式的运用;在自上而下的推断过程中,读者更重视高层图式,较多利用大脑中已具备的知识去分析处理输入的新信息。成功的阅读应该是读者的已有知识与文章提供的新信息相互作用。在常规的阅读课上,教师通过介绍背景知识、讲授新词汇、讲解语法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然后通过让学生回答诸多问题或完成其他类型的阅读理解练习来检查其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基本上处于被动地位,他们既无法进行自由的阅读思维,也无需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进行阅读理解活动。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自下而上的解码能力虽得到了锻炼,但自上而下的推断能力却难以得到提高。DRTA的倡导者认为阅读是一个对文章的意思进行积极预测、选择和确认的过程,读者的最初论断会随着阅读的进展而被证实、否定或被调整改进,该过程可有效地激发和保持读者的阅读欲望,使读者能主动、愉快地阅读。这种阅读训练模式强调读者和文章的互动过程,鼓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独立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逐渐获得独立、流畅地进行阅读的能力。倘若将DRTA应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就可以激活学生的心理图式,提取出他们的已有知识对获取的新信息进行处理,对所读文章进行预测、推理,从而发展其自上而下推断的能力。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成为独立的、能主动思考的阅读者,教师则主要充当指导者的角色。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英语课程标准》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英语课程的不同要求,将五年制高职英语课程分为一至三级。从一级到三级越往上教学目标定得越高,教学难度也相应增大。高职三级英语教学目标中规定:除了“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技巧完成常见体裁的阅读任务”外,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如预测、分析和归纳能力”。“预测”是DRTA最为显著的特征,这种教学法特别适合高职三级英语阅读思维训练。另外,具有或接近三级英语水平的学生通常是对英语课程要求较高的一些专业的高年级学生,这些学生的生理发育已趋成熟,神经系统已形成动力定型,他们的逻辑、辩证、创新思维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并已具备了相当的语言知识与社会知识。因此,在以这些学生为教学对象的英语阅读课上应用DRTA教学法,成效将会更加明显。
DRTA 分为三个步骤:预测(predict)、阅读(read)及验证(prove)。在“预测”阶段,第一次预测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题目、文章前几句或文章的图片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以后的预测要求学生在每个指定的停顿处根据已读内容对下文进行预测。在“阅读”阶段,要求学生阅读文章,并在文章中找出证据去印证他们的预测。在“验证”阶段,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说出在逻辑上可以支持或否定其预测的信息。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实践,笔者将上述三步分解为下面六步:
第一,在课前选择一篇难度适中、篇幅较长的按一定次序来叙述事件、情况或人物的记叙文。因为其最大的特色是结构可以纵向发展,读者可以利用“接着会怎样”这个问题来追寻文章内容的发展。即这种文章容易从第一个片段,推测到下一个片段,纵然假设不一定正确,仍可以增加读者的阅读动机和兴趣。
第二,让学生看完文章标题或告知学生文章主题之后进行Brainstorm练习,引导他们通过发散性思维提供各种与标题或主题相关的信息,如故事背景、作者等,将关键词写在黑板上。此举可以激活学生心理图式中已有的知识,包括语言知识与社会知识,为学生的阅读做好准备,也为他们进行下一步预测作好铺垫。
第三,引导学生根据文章标题、插图或文章开头的一些文字预测文章内容。如上所述,在后来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文章采取分段阅读的方式,在文中每个指定的停顿处,学生根据已读内容对下文进行预测。教师通常提出如下问题进行引导:What do you think this text is about?What do you think will happen next?What makes you think so?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此教师不能否定学生提出的任何假设。此时教师最好给学生一些鼓励性的评语以激发其参与该活动的积极性。教师也可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小组合作学习能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创造性语言实践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之间分享信息,交流彼此的想法,对各种观点、意见进行比较、鉴别、推理、判断及评价,这样可以有效促进个人语言和思维能力提高。
第四,指定学生的阅读篇幅,让他们先阅读第一个片段即第一个停顿之前的文章内容。阅读时可以让一个学生读给大家听或让学生默读。教师应预先确定好阅读过程中的几个停顿之处。停顿之处应选在方便学生对下文进行预测的地方。比如,对于故事性文章来说,停顿之处可以是故事中带有悬念的地方。
第五,阅读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文章中的相关内容重新思考先前的预测,以证实、修改或放弃前面的假设。在这一阶段,教师对学生提问或让学生之间相互问答,以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这时,提出的问题可以是:What do you think about your predictions now?What is causing you to confirm or revise prior predictions?该阶段活动的意义在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阅读过程。
第六,根据已掌握的信息,对文章下一部分的内容进行新一轮的预测、阅读和验证,直至读完全文。之后,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分析、阐述和评价文章。通过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重新建立相关事物的“图式”,并利用已有知识和新学的知识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陈述自己的观点,从而完成一个“外化”的过程。
DRTA教学法虽然行之有效,但在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DRTA教学法所用的文章一般是学生不曾读过的记叙文,不太适合说明文和议论文,这也是这种教学法的一个局限性。如果要应用DRTA教学法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教师一定要精挑细选一篇适合学生阅读水平、能激发其阅读欲望的记叙文,故事性的文章尤佳。
第二,DRTA不能构成完整、独立的阅读教学活动,只能作为阅读课的有益补充。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设计为阅读课的热身活动,也可以与听说读写训练巧妙结合起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学生渐渐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后,教师可以将“写”作为DRTA的一部分。学生对文章作预测时让他们及时写下来。在分组讨论时让学生根据他们所写内容进行交流讨论,分享彼此的思考过程。最后要求学生写一篇Summary将自己的预测与文章进行比较。
第三,为保证DRTA教学法的效果,除了上述为引导学生预测文章内容而提出的一些开放式问题以及为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而提出的几个问题之外,教师最好不要提出过多的问题,应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思维训练和小组讨论活动。
第四,DRTA重在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所以在其进行过程中,主动权应掌握在学生的手中,教师只作为指导者。对于在学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语言障碍,教师只能适当作一些简单的解释,点到即止,不能将重点放在词汇讲解或语法分析上。
第五,针对DRTA容易导致教学内容偏离重点这一缺陷,教师在课前必须周密设计教学过程,课上运用教学机智应对非预期的情况,课后对DRTA中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反思,对提问的内容、效果、对象、时机等进行评估,不断改进这种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DRTA教学法侧重于学生独立阅读文章,通过教师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学生的心理图式,利用上下文语境,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阅读、验证及重新思考,以逐步达到对文章的全面理解。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恰当运用该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把阅读与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紧密结合起来,经过集体协作的创造性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合作意识,更重要的是它能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只有学生的阅读思维受到充分训练后,他们的阅读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存在不足之处,DRTA教学法也不例外。所以,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教师应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互相补充,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David W C.Psychology of L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2]王蓉.DRTA 与阅读教学[J].海南师院学报,1997(3):117-119.
[3]张虹.DRTA—语言教学的新方法[J].全球教育展望,1997(5):30-36.
[4]汪发萌,许有江.图式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35-138.
[5]陈晓慧.怎样将DRTA阅读教学法应用于英语教学[J].华章,2008(9):78-79.
[6]赵荣斌.浅谈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2):97-98.
[7]洪梅.DRTA教学法在牛津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9(7):53-55.
G712
A
1672-5727(2012)08-0129-02
闻艳(1975—),女,江苏靖江人,硕士,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职与高职英语教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