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Pro/Engineer三维CAD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与探索*

时间:2024-05-08

张春红1张 宁2王开德1宋如敏1(1.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6;2.徐州工程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8)

《Pro/Engineer三维CAD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与探索*

张春红1张 宁2王开德1宋如敏1
(1.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6;2.徐州工程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8)

本着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知识够用、实用”原则,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课改理念,对《Pro/Engineer三维CAD应用技术》课程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研究与探索,设计出了20多个项目作为实践教学研发的对象,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构建了该课程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导向式、三维立体化教学设计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高职;Pro/Engineer三维CAD应用技术;教学设计

Pro/Engineer软件(简称Pro/E)是美国PTC公司开发的三维建模软件,主要用于产品的工业设计、零部件装配、数控加工仿真、工程图绘制等方面。

课程性质与定位

课程性质 我校调查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岗位群的工作范围,分析了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确定《Pro/Engineer三维CAD应用技术》课程为该专业的核心技术课程。本课程是整个专业培养方案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先修的《机械制图与CAD》、《机械制造》、《机械设计》等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也可为后续学习《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等课程奠定基础。本课程主要面对的就业岗位为制图人员、装配人员、设计人员、编程人员等。这些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分为:(1)初级能力。临摹产品,对产品进行三维建模、虚拟装配、工程图绘制的能力。(2)中级能力。根据图纸和实物对产品进行三维建模、虚拟装配的能力。(3)高级能力。根据客户要求对产品进行三维建模设计、虚拟装配、工程图制作、编程的能力。

课程目标定位 要把这些工作领域的职业能力转化为学习领域的学习能力,因此,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制定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软件的一些常用功能,能归纳典型零件结构分析方法。(2)能力目标。具备资料收集能力、三维想象能力、三维建模能力、虚拟装配能力、工程图绘制能力、编程能力及创新设计能力。(3)素质目标。培养合作精神,养成优良的职业道德素质。

课程教学设计理念与思路

课程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程以知识够用、实用为原则,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思路,以减速器项目的三维设计为主线进行导向式教学,以20多个工程案例设计为主要学习领域,内容涵盖了4个学习情境,采用集中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

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1)根据工作过程要求序化教学内容。以减速器项目的教学设计为例:减速器实物→拆解与测绘→拆解成机体、机盖、齿轮轴等12个子零件→对每一个子零件进行草图绘制→对每一个子零件进行三维建模→12个子零件在Pro/E软件下虚拟装配→12个子零件在Pro/E软件下运动仿真→12个子零件在Pro/E软件下编程加工。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工厂工作过程相符合,使学生建立零件设计整体概念,从而提高其零件设计应用能力。(2)理实一体化的学习情境。每一个学习情境完成一个或多个工程案例的设计任务。本课程构建了4个学习情境:典型零件实体创建情境;零件装配情境;零件编程加工情境;简单产品设计情境。并对每个学习情境按六步法(目标确定、结构分解、知识点介绍、示范操作、练习、评价小结)组织教学。下面以典型零件实体创建情境为例,说明学习情境的内容及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

表1 学习情境的内容及学时分配表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根据企业的需要确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在产品选择上应注重产品的典型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并且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应相互吻合。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1)教学内容的组织。以机械制造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2)教学内容的安排。通过校内实训+企业参观的方式安排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具体如图1所示。

三维立体化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构建了由理论到实践、由课内到课外、由基础到创新、由课本到网络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能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习与工作气氛更加接近。

基于工作过程的导向式教学模式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工厂工作过程相符合,使学生建立起零件设计的整体概念,从而提高其零件设计的应用能力,最终培养学生从事职业工作所需要的个人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

图1 三维立体化教学模式图

教学方法 整个课程教学灵活运用了案例法、启发法、讨论法、现场教学、创新法等教学方法。

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 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技能竞赛等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把制作的学材、工作任务单、课件、教学录像等制作成光盘发给学生,供学生课外学习,将这些教学资料发到学校网站上,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组建了CAD协会,挖掘优秀学生资源,协助教师科研攻关及参加校内外竞赛。

教学评价设计

实施多元化开放式评价体系的设计,即把项目学习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之中,并在新的模式引导下对传统评价方法进行相应的变革:使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用社会评价补充校内评价,用学生互评、自评、教师评价相结合替代教师独立评价,构建多元开放的评价体系。

课程创新

将项目教学法引入课堂教学中 采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完成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研究精神。同时,采用师生互问互答、学生上台讲建模思路、疑难问题大讨论、建模方法大搜捕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之间紧密联系、案例教学贯穿始终 将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制图、液压、机械设计)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扩大本课程的教学范围,还可以促进对其他课程的理解与学习。同时,将案例教学贯穿全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真正设计出可以生产的产品。

工学结合 邀请企业工程师共同确定课程内容,使企业工程师参与课程开发。教师脱产到企业锻炼,将教研活动搬到企业,与企业开展技术交流活动。

创新性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不限定题目,完全要求学生自主寻找案例,自主创新、自主设计出各种各样的个性化产品,然后根据设计的难易程度评定分数,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研发能力的学生。

教学评价的创新 (1)教学评价的对象。基于项目学习的高职《Pro/Engineer三维CAD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对象是课堂教学系统。这一系统由教师、学生、教学过程及教学手段等要素构成。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评价,评价的对象过于片面化。对整个教学系统进行评价,既可以为学生的学习起一个导向作用,又可以引导教师勤奋工作、完善教学,还可以总结教学经验,为学校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2)评价内容突出企业特色。职业教育是开放性的、社会化的教育,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只有得到用人单位、学生及家长的认可才有实际意义。社会的多角度评价不仅能保证学校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效益,还能提高学校的声誉。

课程改革成效

我们本着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知识够用、实用”原则,工学结合,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课改理念,对《Pro/ Engineer三维CAD应用技术》课程进行了为期三年的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如下:

1.完成了包括《Pro/Engineer应用技术》在内的机电一体化主干课程的校企共建及课程体系重构。

2.在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以课堂为载体,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他们自主寻找案例,设计出了自行车、飞机、人脸肖像等多种个性化产品。

3.学校设立了CEAC(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师)技能鉴定点,学生参加技能鉴定考证培训的认证通过率达98%以上。

4.基于项目的《Pro/Engineer三维CAD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该设计模式从各个方面对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特别是在务实的方面,如教学设计是否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内容是否反映了科学前沿信息,教学过程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态度是否平等友善等。从总的情况来看,这些要求对教师自觉提高专业技能、不断完善教学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明显的作用。

[1]潘永刚,刘俊强.我国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J].现代教育技术,2007,(11).

[2]郑治国.教学策略透明化理论的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

[3]张豪锋,卜彩丽.从教育技术专业期刊分析国内教学设计发展现状[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

[4]张克敏,张进良.1994~2007年我国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22).

[5]曾学慧.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能力本位下的设计[J].江西教育科研,2007,(7).

[6]张凯.高职教学设计方法初探[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7,(13).

[7]柴福洪.高职教学设计思想与范式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G712

A

1672-5727(2011)09-0081-02

张春红(1978—),女,江苏徐州人,硕士,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与材料相关的高职教学。

张宁(1980—),男,江苏徐州人,博士,徐州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与材料相关的高职教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