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黄东生
(揭阳市综合中等专业学校 广东 揭阳 522000)
运用情感教育转化中职体育学困生的个案研究
黄东生
(揭阳市综合中等专业学校 广东 揭阳 522000)
以一个体育学困生的转化个案为案例,对其学习困难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实施以情感教育为核心的转化策略,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转化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中职;体育学困生;情感教育;个案研究
当前中职生源综合素质总体不高,而且中职学生并不像通常所认为的:文化课成绩差,体育课成绩高。作者在实践中发现:近几年,中职生总体体育成绩较差,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通过《全国中学生体能测试》和《广东省中学生体质与健康测试》的学生寥寥无几。很多学生不仅仅是文化理论课的学困生,还是体育课的学困生。事实上,大多数中职毕业生都是到对体质要求较高的生产第一线工作。因此,如何做好学生的体育工作,避免学生以低体质的状态走入社会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笔者在此提供一个研究个案供参考。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我校一年级学生小鑫(化名),属目的性抽样对象。我校是广东省省级重点中专学校,师资结构比较合理。小鑫是全日制住宿生,在校更容易得到教师的辅导和帮助。研究者是小鑫的体育教师和学校德育管理者。小鑫入学时成绩较差、性格内向、身体肥胖、身体素质差、活动能力差,喜欢上网和看电视,对上体育课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均不感兴趣,上课时消极被动、缺乏信心,具有研究的典型性。研究时间为二学年。
研究方法 教学干预法:在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及各种体育竞赛中实施以情感教育为核心的转化策略,对小鑫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干预。座谈访问法:分别对小鑫本人、小鑫双亲、班主任及其他相关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教学观察法:在教学实践中观察小鑫的行为表现。调查分析法:对小鑫体育学困的成因进行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造成小鑫成为体育学困生的因素主要有:
家庭不重视 小鑫的父母认为体育是可有可无的学科,是“调节剂”,他们心中的学习局限于文化课。因此,小鑫体育成绩不好他们也不计较、不在乎、不督促,他们只担心小鑫的文化课成绩不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小学到初中小鑫也把体育课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课程。
学校的体育课枯燥乏味 体育课普遍被教师上成了受苦课,很难吸引学生,甚至造成不少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比如小鑫喜欢乒乓球,活跃于国际乒坛的男女一线运动员他都能如数家珍,但他不喜欢体育课,乒乓球也打不好。
环境问题 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不严,网吧遍地开花,小鑫从小学高年级起就养成了上网吧打网络游戏的习惯,一有机会就泡在网吧里。
学生思想问题 小鑫自己认为体育课对他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枯燥乏味且毫无用处,基础又差,无法在体育课中体验到快乐。因此,他学习兴趣低下,动机不强,信心不足,甚至讨厌、畏惧体育课,有时候还逃课去上网。另外,小鑫所处地区是贫困地区,小学时因缺乏师资场地而没上好体育课,初中时学校又因开展应试教育而随意挪用、克扣体育课时。小鑫说读中职之前他想象不出一节正规的体育课是怎么样的。
通过和小鑫培养感情,运用情感教育,利用课堂和课外两个载体,针对小鑫体育学困的成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转化其体育学困的局面。有关研究表明,作为非智力因素重要组成部分的情感对学习成效的贡献率达到50%多。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启动、定向、维持和强化作用。正如教育家夏丏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和爱,如同池塘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和爱也就没有教育。”因此,要做好体育学困生的工作,关键在于实施以情感教育为核心的转化策略。笔者通过建立师生情感,不断激发他积极的体育学习兴趣,帮助他克服对体育的害怕与畏难情绪,不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让他想学体育、喜欢上体育课的目的。根据对小鑫的前期调查和了解,笔者主要利用三个环节来对他进行转化。
找准切入点 培养和谐的师生情谊和小鑫对乒乓球的喜爱。笔者平时和他接触比较多,他偶尔也会到我办公室坐坐,我抓住这一有利条件主动和他交流,特别是每当有乒乓球赛事我都主动约小鑫一起观看视频,探讨运动员及教练员的技战术运用等等。慢慢地小鑫就对我无所不谈,我们也相互信任,并一起学习打乒乓球。在交谈的过程中,我经常向他介绍国球的光辉历史和乒乓球国手为国争光的感人事迹,使他更加喜欢乒乓球了。
抓住突破点 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情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情境性,即情感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又反作用于情感。可见鲜活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使他们能以更愉快的心态,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在转化过程中,无论是在体育课堂的常规教学中,还是在课外体育活动和各种体育竞赛中,笔者都紧紧抓住转化工作这一突破点——营造良好的氛围。在这一过程中,我和小鑫共同学习,一起讨论、揣摩,共同进步。
寻求落脚点 营造浓郁的体育氛围。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对一个人的熏陶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我还对小鑫进行乒乓球的历史教育,培养他对乒乓球的理解和欣赏,多组织体育比赛,特别是乒乓球比赛,目的一是营造氛围,二是在这个过程中让小鑫体验到进步,体验到成功。巴甫洛夫说过,情感是大脑皮层“动力定型”的维持和破坏,若外界的刺激使人原有的活动得到维持与发展,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所以不管在课堂练习还是课外练习和各种竞赛中我都尽量让小鑫获得成功体验,使他产生愉悦感,增强自信心,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通过二学年的转化教育,结果及结论如下:
结果 (1)小鑫对体育课很感兴趣,特别是对乒乓球上了瘾,每天都要打球一小时以上并成功戒除了网瘾。(2)小鑫运动信心增强,不仅仅喜欢乒乓球,也敢于尝试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和同学、师长的交流增多了,能和伙伴合作。(3)身体素质得到增强,身体形态指标有了明显变化,肥胖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基本能完成全国和全省的体能测试。
结论 (1)通过情感教育转化体育学困生是可行和有效的。(2)在实施情感转化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课堂内外的结合,训练与比赛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集体与个人的结合,才能收到成效。(3)转化过程有时间长和具反复性的特点,在遇到“瓶颈”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有信心和耐心。转化取得一定成效后,学生有自觉性和巩固性的特点。(4)运用情感教育转化体育学困生的方法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育的时机是无处不在的,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紧紧把握住情感这一主旋律,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防止形式主义。(5)个性转化的难度应当远低于群体转化,怎样把个性转化的经验应用到群体转化上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探索。
[1]沈伟.学业成绩不良原因的个案研究[OL].(2009-10-20).http://www.yjjys.com/ 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5.
[2]袁红波.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个案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6,(12).
[3]徐乐.关于“启发式”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6,(11).
[4]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G717
A
1672-5727(2010)07-0050-02
黄东生(1975—),男,广东揭东人,揭阳市综合中等专业学校讲师,主要从事学生管理与体育教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