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访问工程师:高职院校“双师”建设必然途径

时间:2024-05-08

王小刚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扬州 225127)

访问工程师:高职院校“双师”建设必然途径

王小刚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扬州 225127)

本文回顾了“双师”发展的背景,总结了其发展中存在的不良状况:内部培养“轻质重量、顾近失远”,外部引进“招而不安、兼而无职”。细究其因是“政策指导”缺失和高职院校对“双师”意义、培养模式缺少研究。从时间、空间及效能三个方面分析了为什么说“访问工程师”是提升高职教师“双师素质”的必然途径。

访问工程师;高职院校;“双师”建设

为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江苏省教育厅自2008年起开始实施“高职高专院校访问工程师项目”。现结合该项目的实施过程,回顾“双师型”师资(以下简称“双师”)发展的背景、困境,分析为什么说“访问工程师”是提升“双师素质”的必然途径。

“双师”素质的背景

1998年2月16日,原国家教委首次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2006年,教育部文件明确指出高职深化改革和发展方向在于 “提高教育质量”,除各级行政部门加强领导外,更强调培养高职教育的实施者即高职教育的一线教师,主要方式为“内培外引”。一是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育技能;二是大量聘请企业、行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内培外引”的困境

高等职业教育通过 “评估”促进了“双师型”师资发展,但随着招生层次和规模的增加,急需补充师资数量,一大批应届高校毕业生走入了高职院校。例如,扬州某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初完成升格,教职工总数不足200人,到2007年12月评估时,教师激增至近500人,其中93%来自应届毕业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具备“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50%”的评估指标迫使“双师型”师资发展进入快速通道,难免因快失稳。

第一,内部培养“双师”“顾近失远、轻质重量”。先是“顾近失远”,当前相关规章制度没有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制约了“双师”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在实践中则采取非常规措施。笔者所参与的某项“双师”培训,三天时间学习与考核后授予考评员资格,评估中即被认可为“双师型”,此类“双师”建设是否具有长远的实际教学效益,有待考量。再是“轻质重量”,现行的教学评估政策,非常看重发表论文、出版著作及获奖情况,无形中刺激了高职院校通过“激增”方式使“双师”达到优秀标准的要求,评估之后,评价激励制度不足,“双师”建设告一段落。一些青年教师为了在假期到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参加培训,学习热情很高,但由于名额有限,加上官方认可,即便在培训项目细分不明、专业对口程度不高的情况下也要争取名额,参与培训后很有收获,但偏离专业而产生的学习困难和知识学得不够深入导致返校后难能做到“致用”。江苏高职院校每年都有一批优秀教师出国考察,培训后迫切希望施展抱负的激情很快就湮灭于现实中,因为遴选出的优秀人选必须达到高级职称,考察返校后,这批高级教师直接从事一线专业教学的为数不多,能够直接将所闻所想形成理论指导同行、提携后生的归国者颇为鲜见,这种方式所带来的效果对于 “双师”教师量的提升是“杯水车薪”,对于质的提高无异是“隔靴搔痒”。

第二,外部引进方面,依照评估指标的说明,一是招募企业第一线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且具有高级职称人员,二是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工程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先说招募高级人才的困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影响企业成败的因素很复杂,企业对加强人才培养投资职业教育的意识还不强,不会主动将自己懂技术有职称的人才输送到高职院校作专职教师以培养产业所需要的技术工人。高职院校虽有招募企业高级人才充实师资队伍的愿望,也与教育行政部门研究了相关问题,但行政主管部门在政策制定、关系协调方面很少出台相应的法规措施,企业高级人才和高校之间流动仍以市场为主导。各高职院校在评估准备阶段或许出于改善师资队伍结构的需要,对招募企业高级人才有浓厚的兴趣,但常规的人事政策不鼓励、不支持企业高级人才向学校师资队伍流动,从企业引进的高工,绝大多数家难安、房自购,更没有特殊人才津贴,个别学校按比副教授低一级岗位工资执行。笔者所在学校引进的高工必须经过同级转评后方能晋升副高,无形中延缓了他们的职称晋升时间,挫伤了企业高级人才向职业院校流动的积极性,即便进入学院而心思也不安于专业教学,对提升教学质量帮助有限。再看聘请兼职教师情况,他们来自生产一线,专业理论深厚,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技术的需求点,动手能力强,但他们多不具备教师任职资格,没有基本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基本功一般,对教育规律和职业教学要求理解不够,课堂教育管理能力和态度一般。由于兼职的本质属性,他们没有归属感,在兼职动机上功利性非常明显,因而投入到教学的时间和精力很有限,难以符合提升教学质量的要求。

内部培养“轻质重量、顾近失远”,外部引进“招而不安、兼而无职”,细究其因,不外乎是失策、失察。

失策主要是政策指导的缺失,一是准入政策的缺失。目前,高职部分师资来自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小部分为企业或行业人员兼职,由于没有规范的准入制度,来自不同渠道的人员“各显神通”,有时采取非常措施方能引入高校师资队伍,不同程度上会遇到人事、制度等方面的阻力,延误优秀“双师”队伍的建设。对于兼职教师的聘请由于制度不明确,难以聘请高水平人员做实践教师,高职师资准入制度的迷失从源头上影响了 “双师”队伍的建设进程。二是“双师”资格认证不明。现在比较规范的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试行)》中一级指标“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双师”四点说明。事实上各省、各职业院校对“双师”的内涵理解不尽一致,至今没有建立较为科学、规范、统一的“双师”资格认证体系。三是长效管理政策不足。职教师资从业后基本没有长效的职后培训政策,虽然全国各地的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础在 “双师”培训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参加培训的教师也取得了教育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结业证书”,但时间短、受训浅,对受训教师实际教学和操作水平的提高作用一般。四是评价激励政策不畅。通过教育部评估的高职院校,已通过一定的操作方式使得本校“双师”指标达到优秀或合格以上的标准,但对于如何进一步发挥“双师”的作用缺少关注,多数没有建立相应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没有发挥已有“双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没有保证他们应有的待遇,也没有激励更多的教师成为“双师”以提高办学质量。职业院校部分教师的“铁饭碗”思想和长期以来形成的惰性心理,使得一些专业教师对于成为“双师”素质教师缺乏兴趣。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评价没有摆脱普通教育评价模式,专业课教师的职称依然按普通高校教师职称系列来评定,由此享受待遇,其所具有的技术资格不能并轨享受任何待遇,这也是高职院校师资评价制度不足的表现。

失察是高职院校对“双师”意义和培养模式及效用缺少调查研究,有“十年误读”。误读之一是“双证”即“双师”,以教师是否持有教师资格证和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双师”的判断依据,从形式上强调了“双师素质”重实践的特点,在资格认证制度不完善、实践不甚严谨的情况下,资格证书与实践能力是否等价有待考察。误读之二是“双师”即教师与技师、工程师的机械累加,其实“双师”不仅是在形式上二者做加法,更是实质上二者的融合,即在知识、能力、态度和实践技能与教书技巧方面的有机融合。“双师”的培养关键在于自己“理论与实践一体”的经历和感受的内化,“双师”的作用核心在于“把握课堂、指导现场”,“双师”培养是将 “双师”铸造成一个硬币的二面,而不是两张证书,更不能简单成为一个评估指标的佐证。

“工学相长”的途径

江苏省 《关于实施高职高专院校访问工程师项目的通知》的落实是一项得力举措,是在完成高职院校评估,各高职院校师资达到优秀或合格标准之后的必要举措,其因如下。

从时间角度看有三个方面,即短期目标、长远规划和时间结构。首先是短期目标,在达到高职教育水平评估要求的“双师”结构过程中,有的高职院校运用操作技巧使“双师”达到优秀的要求,但随着高职教育与行业、产业、企业等市场因素联系越来越紧密,学院的生存越来越取决于能否满足市场的需要,其核心环节是围绕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技能的教育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完成这一提升的决定因素是“双师”素质和作用的发挥。虽然达到了评估的要求,但基本是“量优质忧”,这种“有量无质”的教师队伍状态必然导致职业教育质量的下滑,从而导致丧失就业市场,最终失去生存和发展空间。因而,无论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是高职院校自身都要意识到这个问题,通过水平评估只是取得了一种教育资质,能否取得“双师”教师的最大效力发挥去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才是突破目前职业院校生存压力的关键,所以“双师”量的积累、质的提升是当下高职院校发展的首要任务。对于专业教师本人而言,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高学历是难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还要能够教实践操作技能,能承担技术应用、服务、推广的任务,因此,必须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掌握、提高技术,满足自己作为职业教育“双师”的个体生存发展的需要。脱产一年到工厂实践将会影响教师福利待遇及正常的教学,而“访问工程师”则可以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进程的情况下,进入实践一线,快速提升自己感性认识,短期内向“双师素质”靠近。

从长远目标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和市场的最终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终归宿,这不仅是研究当前世界先进和成功开展职业教育的模式得出的结果,更是职业教育本身特性和发展特质所决定的。职业是人的因素、技术、设备和信息融合的效果,教育是完成职业与技术完美结合形成具有创造性生产力的最有效方式,而职业、技术的生存和发展无法离开它们的生存环境,无法远离行业和企业而自成一体,必须融入到后者之中去,职业教育理所当然地要进入到行业、企业中。高职对教师的学历要求提高,迫使学校鼓励在职攻读硕士,同时引进硕士及以上人才,有效改善了数量不足、学历不高的问题,但对于将要融入行业、以质取胜的职业教育而言,还必须将教师转化成“双师”素质教师。那么,“双师”素质从哪里儿来?一方面来自教育理论和实践,一方面来自技术生产实践第一现场,完成后者的“访问工程师”必然是最佳途径。

从时间上看,高职院校的学期结构一般符合每学年二学期的模式,有8周左右的暑假,4周左右的寒假以及三十多个双休日,这些时间可以保证“访问工程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进程的情况下深入实践一线。这些时间里教师的工资、津贴等不受影响,充分利用这些时间也可以基本达到相应岗位取得相关系列的职称证书、岗位资格证书的要求,可以看出“访问工程师”能充分、高效地利用教师“业”和“余”的时间关系,没有影响到教师福利待遇,同时可增加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和感性认识。

从空间角度看,有两个主要因素:设备和技术。一是设备情况。教学设备、实习场地是学院开展职业实践教育的重要基本条。就现有的高职院校办学资金和市场需要而言,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建立门类齐全的企业生产线。一些高职院校前身为行业办学,与企业联系紧密,而现在的行业协会已经失去其行政功能,民间协会性质增加,这部分高职院校划归省教育厅后,与行业、企业的关系疏远,实践锻炼机会难以保障,行业中的设备闻而未见。笔者在2003年暑假顺利进入连云港田湾核电站参观学习二周,走进管道、拧动阀门才感觉其真,2009年组织的浙江秦山核电站学习计划因诸多因素而搁浅,导致至少近五年入校的教师对于相关机械设备没有直接认识。职业教育的学生将来从事的行业有一个范围但具体岗位不定,所以职业教育提倡的是“职业能力”,这就要求从教的“双师型”教师见多识广、融会贯通,多深入生产一线。推行“访问工程师”则能最大限度发现隐含在企业中设备、工程场地等资源。二是技术情况,技术之所以成为技术是因为它对实践发生了作用,而从高校到高职的教师脑海中的“技术”没有到实践现场充其量是理论,这与职业教育的目标有距离。通过“访问工程师”可以为教师提供到一线学习、调研、检验理论的机会,在实践中完成理论到技术的转化。又由于“访问工程师”的时间特性,可以很快地将理论转化出的技术直接带到教育的实践指导现场,是脱产实践所难以办到的。人类的技术革新多数来自生产的需求,生产的推动也带来了技术的飞跃,因而最成功的技术运用不在书本,也不在实验室,而是在车间。自编教材如何与市场技术对接,新技术的应用怎样才能尽快地进到教育环节,“访问工程师”项目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访问工程师”有心观察、用心整理、全心编译,必然能够为技术教育带来全新的技术内容。

从访问工程师效能看,这是一项“工学相长”的举措,其中“工”是“工作、工厂”,“学”是“学习、教学”,“长”有三个方面“增长、长远、长足”。“访问工程师”项目使高职教师在工作中成为 “专业教学的教师”,同时兼任工厂的工程师,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具有共时性。通过这样的形式,使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又能在一线进行学习,保障了教与学的内容具有实用的一致性。“增长”是指通过“访问工程师”使高职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上与实践一线保持高度的统一,以 “致用”的目标增长教师的技能,特别是实践技能和实践教学技能,从而真正地为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长远”是指通过“访问”方式,使职业教育与现实需要高度和谐、统一,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否则,高职院校培养的职业能力就是应急之作,应得了一时之需,满足不了一世之求,特别是在知识技术调整更新快速的今天。“长足”是就“双师素质”提升速率而言的,通过“访问工程师”方式,使职业教育与现实需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短时间内转化为职业教育行动以满足市场需要,从而落实“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

“访问工程师”项目的运作使现有的专业基础教师和专业教师能够基本达到企业高级技术人才水平,真正意义上使高职院校的“双师”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提升,大幅度地促使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融合,从而长效地、稳健地拓展高职教育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访问工程师”项目是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措施,更是师资队伍规模基本稳定后培养“双师”的必然途径。

[1]黎佳.四川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2]刘旻溟.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D].重庆:西南大学, 2008.

[3]杨芳.广西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调查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7.

[4]张宝歌.正视问题打造高职“双师型”教师[J].中国高等教育,2006,(8).

[5]张立君,赵雪峰.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规范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

G712

A

1672-5727(2010)07-0066-03

王小刚(1979—),男,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机械工程与职业技术教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