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

时间:2024-05-08

闫学林 许慧玲 李秀萍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毕业生数量逐年大幅度增加,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凸显。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既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及显著特点,又有深层次的复杂原因,主要包括高职毕业生数量供大于求、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健全、高职院校办学方面的原因和高职毕业生自身的原因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高职教育;毕业生;就业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08年,全国高职院校数量达到1169所,招生人数达到299万,在校生人数达到861万,毕业生人数达到313万,分别占高等院校的50.9%、49.9%、44.7%和55.9%,在规模上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被教育部列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

点。深入研究和探索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寻求破解之策,是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就业率低虽然有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但是就全国而言,与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相比,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总体上较低。从表1可以看出,自2001年以来,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低于本科毕业生就业率。

签约率低调查数据表明,高职毕业生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比例仅占毕业生总数的14.5%,签订试用期合同的比例仅为20%。这说明不签劳动合同的非正规就业的高职毕业生及待业的高职毕业生占了很大比例。

专业对口率低调查数据显示,已经就业的高职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只有20%,大部分已就业的高职毕业生都在低端岗位上从事无专业要求和技术要求的普通工作。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不能提供足够的专业岗位和技术岗位,次要原因是有一些高职毕业生不愿从事专业工作和技术工作。

收入水平低据调查,已经就业的高职毕业生在最初几年的平均月工资大部分在1000元左右,目前,多数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工资期望值只有每月600元。这个工资期望值已经低于许多地方规定的最低月工资标准。

求职成本高求职成本包括求职材料制作费、求职信息费(如电话费、传真费、上网费和购买手机的支出等等)、各种求职考试的报名费和考试费、面试服装的购置费、求职中介费、异地求职交通费和住宿费以及人事代理费等等。近年来,随着物价的上涨,求职成本大幅上升,这给还没有经济收入的高职毕业生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求职风险高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风险主要是用人单位和中介组织的各种违法违规用人行为。比如用人单位和中介组织缺乏诚信,试用期不付报酬,试用期未满便找借口辞退而使“试用期”变成“白用期”,巧立名目收取押金、培训费,不按规定签约,以招聘为名骗取高职毕业生的构思、创意和设计方案等等。

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高职毕业生供大于求

从全国城镇劳动力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角度分析,在总供给方面,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7年公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城镇每年的劳动力总供给一直保持在2400万人(其中包括下岗失业人员、复转军人和农村转移劳动力1200万人,新增劳动力1200万人),而且今后几年仍将保持这一数字。在总需求方面,我国目前的就业弹性为GDP每增长1%,平均仅能增加80~90万个就业岗位。按照近年来我国GDP年增长10%计算,每年可增加约900万个就业岗位。总供给和总需求二者相减,全国城镇劳动力供给比需求多约1200万人。

从城镇新增劳动力和新增就业岗位的角度分析,据统计,我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约1200万个,而新增就业岗位只有约900万个,二者相减,城镇新增劳动力比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多出约300万人。

从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和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数量的角度分析,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连年大幅度上升,而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每年平均维持在900万个左右。

从表2可以看出,从2001年到2008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由115万人增加到559万人,高校毕业生占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比例也大幅度攀升,由2001年的12.8%增加到2008年的62.1%。

从高职毕业生供给数量与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及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数量相比较的角度分析,在高校毕业生数量增长的过程中,高职毕业生数量增长最快。

从表3可以看出,高职毕业生数量占高校毕业生总数的比例与占新增就业岗位的比例,分别从2001年的42.6%和5.4%提高到2008年的56.0%和34.8%。这表明,高职毕业生数量在大幅度增长,而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数量基本稳定在900万个左右,并且新增就业岗位中的大多数岗位是无专业技术要求的普通岗位和低端岗位。由于高职毕业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和社会需求的基本稳定,导致高职毕业生供给远远大于需求,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形成了典型的买方市场。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健全

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改革,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已经基本建立。但是,毋庸讳言,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尚不彻底,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尚不完善。

毕业生就业市场分割第一种是以人事管理制度为标志的体制分割。由于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国有单位为中心的人事管理制度,所以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明显的二元分割,存在着两类不同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即以国有部门为主的传统就业市场和以私营部门为主的新型就业市场。传统市场的特点是工作稳定、收入高、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好、个人升迁和发展的机会多。国家机关和医疗卫生、科研教育等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等基本上属于传统就业市场。新型就业市场的特点是工资低、工作条件差且极不稳定。民营企业、中小型或微型企业以及季节性、临时性的用工单位等,基本上属于新型就业市场。相应地在这两类就业市场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就业方式,一种是体制内就业或正规就业,另一种是体制外就业或非正规就业。高校毕业生在这两类就业市场上求职择业,其过程与结果完全不同。在传统就业市场上求职择业,一是难度大、竞争激烈,比如报考公务员,形成几千人竞聘一个岗位的局面;二是存在就业垄断和不公平竞争的非市场化现象,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招录高校毕业生时缺乏公开透明、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的制度,有的国有事业单位和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不向社会公开,只招聘本单位的员工子女。高职毕业生求职择业面临不平等的非市场化竞争,使他们在传统市场上求职择业比较困难。高校毕业生一旦在传统就业市场实现就业,即实现体制内就业或正规就业,则其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待遇都比较高,而且社会地位高,工作稳定,职务和职位升迁机会较多。在新型就业市场上求职择业,竞争不太激烈,也比较公平,实现就业比较容易。但是,高职毕业生在新型就业市场上实现就业,即实现体制外就业或非正轨就业,其工资福利待遇低,社会保障差,职务和职称升迁机会很少,而且,因为机会成本太高,高职毕业生一旦在新型就业市场上实现就业,积累的人力资本就会贬值,很难再回到传统就业市场上重新求职择业,对他们而言,这种损失比在传统市场上等待时机所蒙受的暂时损失要大得多。已经就业的高职毕业生重新择业的流动是单向的,即只能从传统就业市场向新型就业市场流动,而不能从新型就业市场向传统就业市场流动。这也是大部分高职毕业生宁肯失业、待业,也不选择在非国有单位就业的主要原因。第二种是以户籍和档案管理制度为标志的空间分割。由于户籍和档案管理制度的阻碍,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按地域分割为互相封闭的市场,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地域选择存在制度性障碍,大城市户籍制度就是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空间分割的标志,对外地户籍的高职毕业生户口进入存在限制性审批程序。户口在大城市、中小城市及农村之间的迁移流动是单向的,即只能从大城市流向中小城市、从城市流向农村,而很难逆向流动。一些有志于到农村和基层就业的毕业生,由于考虑到户口迁到农村基层后很难再迁回大城市的后果,机会成本太高,便会放弃到中小城市或农村基层就业的想法。档案管理制度同样成为限制高校毕业生异地流动求职择业、阻碍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因素,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分割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监管不力其主要表现,一是缺乏健全的监管体制,没有专门的就业市场监管执法机构;二是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没有建立起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监管制度和程序;三是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没有维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正常秩序的措施和方法。因此,就业市场上的违法违规行为多有发生,尤其是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的情况下,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用人单位在招聘高职毕业生就业方面存在很多违规违法行为,高职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其合法权益在求职择业时常常受到侵害,一般很难依法进行自我权益保护。因为他们首先要维持生存,当遭遇用人单位侵权时,或者忍气吞声,或者自动辞职寻找新的就业单位,而依靠他们自身的力量进入法律程序维权,在时间、精力、经济上均负担不起。

政府宏观调控不到位就业市场不是万能的,在某些方面和环节上会出现市场失灵,这就需要政府发挥调控职能,对就业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宏观调控职能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缺乏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缺乏对高校女性毕业生就业的保护和照顾,缺乏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基层和特殊艰苦行业就业的政策和制度等等。由此导致在市场就业机制无法起作用或市场失灵时,对高校毕业生资源的配置无法达到最佳状态,造成高职毕业生就业难。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尚未形成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全国统一开放的公平、诚信、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信息网络建设严重滞后于就业市场化改革进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无形市场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信息不畅通、不对称和不能共享的问题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网络平台杂乱且良莠不齐,信息数量少,信息质量差,网上求职招聘的可操作性差,可信度低。缺乏全国统一,信息全面、可靠、操作性强、信息共享、能够完全实行网上远程求职招聘的完善的无形就业市场。

(三)高职院校办学方面的原因

大多数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短,师资力量较弱,教学设施等办学条件较差,再加上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类型,没有现成的办学模式可以套用。因此,一些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尚未脱离本科院校的窠臼,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盲目模仿本科院校,没有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教学质量低下,培养的毕业生专业结构不适合就业市场需要,专业知识与技能不适应就业需求,从而加剧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专业设置不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科学的需求预测和规划,缺乏超前性,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有的院校置自身条件于不顾,盲目跟风,设置自身无能力、无条件开办的“热门专业”;有的院校置市场需求于不顾,因师资设专业;一些院校专业趋同性很强,设置的专业无特色。如此设置专业,培养的毕业生的专业结构必然与市场需求错位,导致长线专业更长,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出现严重的结构性过剩。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建设不适应就业市场需求一是在课程设置上不适应市场需求,盲目照搬本科院校,追求学科性,不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与就业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二是在教学内容上不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课程内容跟不上就业市场需求,教学内容陈旧落后,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教学内容中理论性的内容多,技能和能力培养的内容少,缺乏实用性,不符合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

教学方法和手段不适应就业市场需求教学方法落后,重理论灌输,轻实训实习,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没有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点,不符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教学手段陈旧,仍然满足于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方式,在黑板上做工、种田、经商。有些高职院校虽然将黑板换成了投影仪,只不过变成了在屏幕上做工、种田、经商,其教学方法和手段并没有实质性的改进。用这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出来的高职毕业生专业素质不过硬,实际动手能力不强,最终在就业市场上表现为就业能力差,不符合用人单位需求。

师资力量和实习实训条件不能满足教学要求一些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薄弱,尤其是“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不高,实践教学能力差,严重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些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滞后,实习实训设备匮乏,满足不了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由于缺乏足够的实习实训,导致高职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就业困难。

盲目追求数量和规模,忽视质量的提升一些高职院校不切实际地追求数量扩张和规模扩大,不注重内涵建设,不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办学规模超过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自身的条件和能力,使本来就匮乏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设备更加短缺,远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教学质量不高,培养的毕业生素质低、能力差,不能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对学生缺乏有力的就业指导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对就业指导给予足够的重视,就业指导机构有名无实,形同虚设,就业指导课程没有落到实处,对学生缺乏扎实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思想观念、就业政策法规和就业方法技巧等方面的具体指导,致使毕业生不懂得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不了解就业政策法规,也不了解就业的总体形势,就业观念陈旧,没有掌握必要的求职应聘技巧,与就业市场需求格格不入。

(四)学生自身的原因

一些高职毕业生自身的努力不够,在择业就业的观念和做法上存在较多的问题,也是导致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就业观念不适应就业的要求其主要表现,一是就业观陈旧。仍然抱着计划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的就业观念不放,认为只有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才算就业,在非国有单位就业不算就业。因此,只想在大城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不愿到非国有单位、中小企业、农村和基层单位就业。二是价值观错误。择业期望值偏高,就业定位不准确,抱有不切实际的择业幻想,过分强调自我价值,忽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不能从人生的长远发展确定就业目标,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观点。三是依赖性强。缺乏自主性和自信心,面对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不知所措,不愿或不敢到就业市场上自主求职择业,而是等靠父母亲朋找工作,或等靠人事部门派遣到生源地分配工作。

知识、能力和素质不适应就业的要求在就业市场上,人才的竞争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竞争。因此,高职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一些高职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与就业岗位的要求不匹配,无法胜任工作,无法使用人单位满意,这些都会直接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

缺乏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大多数高职毕业生缺乏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缺乏冒险精神和抢抓机遇的眼光,缺少坚忍不拔、艰苦创业的意志,不敢自主创业,不善于通过创业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曹殊.高校毕业生成为社会就业岗位的主要竞争者[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8).

[2]黄尧.回顾与展望:中国职业教育30年[N].中国教育报,2008-12-12.

[3]荆德刚.理性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N].中国教育报,2006-03-22.

作者简介:

闫学林(1957—),男,甘肃敦煌人,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管理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