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构建五位一体办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4-05-08

卿 永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发展迅速,特别是高职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职业院校办学模式各有不同,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差别很大。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生产实践为主线,实行生产、教学、科研、推广、培训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构建;一体化;办学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发展迅速,特别是高职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各职业院校的发展很不平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差别很大。究其原因,除了所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外,关键在办学模式不同。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生产实践为主线,实行生产、教学、科研、推广、培训一体化的办学模式,获得了较好地经济效益、教学效益和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职业教育的新路子。

生产

职业教育离不开生产和实践,否则,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院十分重视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建设了生产型和效益型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不但能生产产品,而且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当地出名的高效农业龙头企业。例如,利用原实习农场的土地资源,经过总体规划,按照“低投入起步,低成本运作,低风险扩张”的理念,经过几年的努力,建起了年出栏牲猪2万头的集约化良种猪场和占地50亩的花卉苗圃园。近两年,又建起了驾校和有600张床位的高水平附属医院。生产经营红红火火,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每年为学校提供直接利润1000多万元,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生产实践和岗位实习提供了条件。

教学

我院在建好实训基地,搞好生产效益的同时,积极开展教学工作。紧紧抓住生产这条主线,把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使教学紧贴于生产,生产服务于教学。生产车间就是实训课堂,生产中碰到的问题就是教学授课的主要内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教结合,顶岗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做法是:第一年学生完成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第二年开专业课时,将课堂搬入生产现场,按照生产流程,将学生安排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去,顶岗实践,定期换岗。学生边学习,边生产,边提高,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完成生产的全过程。学生在生产中不但学到了技术,掌握了专业知识,也学会了管理。这种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有三个好处。首先,教师的业务能力与专业水平提高很快。教师要搞好教学活动,必须先到生产一线熟悉生产流程,并解决生产流程中可能碰到的各种问题和技术难题。这对培养教师是很有益的。其次,对学生的学习与成才帮助很大。学生在生产过程中边学边干,常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不仅学生学到了专业知识与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再有,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产教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在生产中学知识、学技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听得懂,学得快,记得牢,用得上,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十分有益。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

到锻炼和提高。

科研

科研代表着学校的办学水平。我院十分注重科研工作,支持师生根据生产与教学开展各种应用性研究,并制订相应的政策予以鼓励。精神鼓励:凡有科研成果或发表论文的教师在评职中优先;物质鼓励:凡有科研成果或发表论文的教师按不同等级予以经费资助;同时,对学校重要科研立项课题给予时间和经费的保障。学校对科研给予的鼓励措施与政策倾斜,调动了教职员工的科研热情。他们根据自己的岗位和专长,带领学生开展应用性科研活动,如开展杂交水稻高产制种技术研究、养殖技术与饲料配方研究、蔬菜种植与育种研究、植物脱毒技术研究等。2005~2007年,取得国家级成果奖一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项,市级科研成果奖13项,编写与出版著作17本、教材96本,发表论文1555篇,有68名教师被评定为教授或研究员。

推广

学院积极组织师生开展科研活动,并不是将科研成果束之高阁,而是将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及时推广到生产第一线,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近年来,学校先后为永州以及周边地区推广科研成果、各种实用新技术达20多项。例如杂交水稻高产制种技术,该成果比常规制种亩产提高30%~60%,是一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的技术成果。这一成果还走出了国门,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得到了推广和应用。这项科研成果不仅为中国人民造福,还为世界各国人民造福,为中国的杂交水稻走上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再如牲猪养殖技术,在品种改良、科学饲养、疾病防治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取得了良好的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及时将这一成熟技术向当地推广,先后在芝山、冷水滩、东安等7个县区指导建起了28个2000头以上规模的集约化养猪场,大力扶持养猪专业户,使不少农民脱贫致富。此外,湘研系列辣椒种植技术、桉树脱毒苗的生产及育苗研究、杂交玉米引种高产栽

培方法等科研成果都在当地和邻近地区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培训

在新的历史时期,培训新型农民和企业员工既是高职院校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更是高职院校一项重要的工作和社会职责。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民“想致富、缺技术”的欲望尤为突出,农民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需求十分迫切。学院抓住这一契机,迅速转变办学理念,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基地优势,把正常教学与短期培训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对农民和企业员工的培训,使培训与教学相互补充,使职业教育焕发出新的生机。具体做法:一是请进来,大力开展农民和企业员工的科技培训工作。学校主动与当地政府部门和企业取得联系,寻求合作与支持,将农民和企业员工请到学校,开展科技培训。先后举办了全省生态养殖技术培训班、湖南省创业人才科技培训班、全市人大代表农民科技培训班、市政协代表种养大户培训班、全市乡镇干部农业科技培训班等。二是走出去,深入乡镇开展农村科技培训活动。为减少农民路途中花费的时间,降低培训费用,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到各县(区)、乡(镇)和村,开展科技培训工作。先后举办了贫困村科技骨干培训班、各县(区)扶贫对象培训班、水淹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等。在培训中,当场解决生产中的各种技术难题,推广先进的实用技术和优良品种,获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近三年来,学院共举办各种农民和企业职工培训班35期,培训农民及职工3000多人,使不少受训农民学到了农业新技术,成为发展当地特色经济的骨干和科技致富的领头人。

我院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围绕生产这条主线,开展教学、科研、推广、培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新路子,形成了“五位一体”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为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探索了道路,也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提供了借鉴,取得了教学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丰收。2002年10月,教育部在永州召开了首届“全国高职高专产学研经验交流会”,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模式受到了教育部领导和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周济部长将这种办学模式概括为“永州模式”、“永州方向”和“永州精神”。这种办学模式,是走内涵发展道路、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一种有益尝试,符合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国情。

参考文献:

[1]张辉.高职教育产学合作长效机制论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8,(11).

[2]黄庶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创新的几点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2007,(12).

[3]吴文贰.浅谈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J].中国科技信息,2008,(20).

作者简介:

卿永,男,湖南永州人,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教研究与管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