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项目课程体系开发技术探索

时间:2024-05-08

摘要:文章介绍了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项目课程体系开发从工作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制定课程方案、研发项目课程标准、开发项目课程教材、实施项目课程到项目课程的评价与完善每一步的一些关键技术。

关键词:中职;机电专业;项目课程体系

仔细研究国外职教模式,尤其深入分析德国“双元制”下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吸收兄弟省市课程改革经验,依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学生基础和学校发展趋向,我校对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项目课程开发进行了探索。

工作分析——划分职业领域边界

(一)企业调研

我校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到本地区近百家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了调研,(这些企业以机电企业为主,兼顾其他自动化水平较高的企业),实现了三个目标。一是调查分析了企业需要人才的层次、类型、岗位工种、综合素质等,以确定人才培养规格、项目课程设置的基准和目标;二是优选了能进行课程设置开发的行业专家;三是专业教师和企业建立了紧密联系,掌握了企业运转状况、技术水平以及发展趋势,以便有效地将企业生产过程提炼为课程的相关项目。

(二)工作分析

我校组织企业专家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人的岗位群进行了分析(如图1),主要职业领域与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相一致。另外,还考虑了地区特色职业,以本地区市场为导向,将企业专家分析的职业(岗位)纳入课程体系,使职教课程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进行工作分析和工作任务分析的企业专家应来自有代表性的企业,一个企业一般聘请一名专家。

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职业能力

我校组织企业专家采用DACUM表分别分析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各职业领域的职业能力。指导课程开发的课程专家先要对企业专家进行业务辅导。辅导可结合其他职业已开发的DACUM表,向企业专家阐明进行职业分析的基本要求和操作方法。然后,请企业专家各自写出某一职业领域的从业人员在其单位应完成哪些任务、具体做哪些事。之后,进行研讨,将工作任务进行分类整合,得出DACUM表。最后,去企业征求一线技术工人对DACUM表的意见,以对工作任务进行验证、修正与完善。

在企业专家分析时,参与课程开发的全体教师必须倾听全过程,但不参与讨论。参加课程开发的教师必须是热心课改的专业骨干教师,对本专业的工作任务和知识结构非常熟悉,和机电类企业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具有一定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知识,尤其是项目课程的理论知识,具有课改实践经验。课程专家不仅要有项目课程开发理论,还应具有组织企业专家、一线骨干教师进行课程开发的实践能力,最好具有学校实施性课程计划编制与管理的经验。

制定课程方案——将

职业能力转换为课程

组织课程专家、骨干专业教师将各职业领域DACUM表中的职业能力进行分类、组合,转换成专业课程,构建课程结构,确定课程门类及各门课程所包含的职业技能与相关理论知识。这往往要经过多次研讨,第一次研讨只能拿出初稿,参与研讨的人员将其带回去分析,过一段时间后再集中讨论,如此往复,直到大家的意见基本一致。课程专家要在研讨中发挥主导作用,使相关职教思想、课程理念为专业教师所接受,并体现在课程方案中。专业教师要确保课程方案在技能训练与专业知识上的科学性,课程要求叙述的准确性,课程之间的逻辑性,各门课程的学时分配合理性,课程总学时和学制的一致性。课程方案基本形成后,还要组织企业专家进行研讨与修改。我校制定出了《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方案》,表1是“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与进程表”。

从表1中看,图1中的五个职业领域和本专业相应的专门化方向相对应。机电技术应用领域已突破机电产业边界,根据市场需求和毕业生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作,不仅在机电产品生产企业就业,也在其他制造业的生产一线工作。本专业从第二学年起,分成五个专门化方向,学生根据意愿和自身条件选择专业方向,将来就业主要对应于相应的职业领域。这些学生都具有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维修、生产运行维护的基础技能与潜质,既有就业的针对性,又具有快速转岗的适应性。第三学年,根据就业方向和岗位,将学生安排到机电行业和其他行业企业,学习机电设备及生产线操作与维护、机电产品营销与技术服务等综合实践课程。本专业课程方案以工种来划分专业课程。这里的“工种”意义比较广,其内涵并不局限在劳动部门划分的职业工种的内涵,还包含与中等职业教育学历相匹配的技能、知识与情感等。

我校制定的《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方案》,以经过提炼的各职业领域的展开顺序为依据设置课程顺序,先导课程和后续课程相互连贯,相关知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贯穿其中,涵盖了机电行业一线所有的职业技能和其他行业机电设备使用的基本职业技能,突出了综合实践技能的培训,每一门项目课程都是跨学科的,与有关职业相对应,并与相应工种、相应级别的职业资格鉴定相配合。

研发项目课程标准——将职业实践转化为课程项目

企业的产品和设备是各种各样的,其一线的实际工作是庞杂的,在林林总总的工作任务中,包括若干项基本技能要点,掌握这些要点,才能胜任工作。把这些基本要点提炼出来,进行科学地优化组合,成为课程项目。项目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和要求”按项目编排,项目的外延依据工作任务分析和课程方案中框定的该课程的范围,项目的内涵源于职业工作项目。每门课程中的项目依据职业技能形成的规律排序,由初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技能到综合技能。每个工作项目中,可以有若干个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中,又可以有若干个操作步骤;每一操作步骤,既有技术要领,又包含相关的理论知识。各个工作任务应具有相对的完整性,让学生能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工作中的某一具体任务,形成完整的工作能力。项目课程要统筹考虑技能训练与理论知识学习的合理计划,还要考虑项目的典型性和可操作性,这是制定项目课程标准的两个重点和难点。

制定项目课程标准要在课程专家指导下分组进行,一门课程设一个小组。首先,集体研讨确定采用多少个项目和具体是什么项目。其次,组织本小组的全体教师对形成的文字材料进行深入研讨,形成课程标准初稿。再次,组织课程专家和所有专业教师进行研讨,使课程标准达到课程方案的全部要求。最后,组织企业专家研讨各课程标准,确保各项目、各工作任务的实践性、有效性和技术先进性。

开发项目课程教材——将企业工作提炼为课程的工作任务

编写项目课程教材,各门课程小组成员在统一格式下根据课程标准分工负责,形成初稿后由课程小组集体讨论、修改,再组织企业专家进行研讨并修改,确保各工作任务工艺的正确性和先进性。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项目课程教材编写格式如表2。项目课程教材编写,除要注意学术性、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生活性、艺术性、工具性、权威性外,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主体性。要使学生自主、自觉、更快、更好地发展。(2)系统性。技能系列和理论体系相协调。(3)实践性。以岗位实践为基础,由实践整合理论。(4)研究性。逐步过渡到以学生为主的研究性学习,并留出空间让授课教师进行二次开发。(5)现代性。包括观念上的现代性和手段上的现代化,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

我校本着理论引导、以实践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按照边开发、边实验试用、边修改的程序,开发出了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系列化项目课程教材。

项目课程的实施——让所有学生和谐发展

在实施项目课程之前,教师要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对课程进行再度开发,以实践为主线,准确把握理论知识的切入点。教师要积极创造实施项目课程的工作条件,着眼于让学生获得综合技能与知识。在项目课程实施中,积极推行研究性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在项目实施互动中,师生之间形成平等、民主、友爱、对话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实施综合实践项目时,要把学生放到企业中去,精心组织实施在企业环境下策划的项目课程,使学生更快地适应工作、融入社会。实施项目课程,可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方式。如采用分小组方式,引入企业等工作场景的管理模式,让各小组成员根据项目需要轮流担任车间主任、班长、质检员、技术工人等,培养学生自我管理以及管理他人的能力,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同步训练,合作学习和独立工作相结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坚持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小组评价与个体评价的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重视实践评价与发展性评价。实施项目课程,还要注重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我校从2006年9月开始选择有代表性的班级参加项目课程实验,让学生了解课改的目的和意义,主动配合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征求学生的意见,并重视企业专家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对工艺规程和技能操作要领的修正意见,对项目课程进行修改。项目课程受到学生及家长的欢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同专业的班级对比,实施项目课程的班级学风明显好于其他班级,学生的职业技能、综合素质也受到企业专家的好评。

项目课程的评价与完善——建立课程开发反馈系统

课程开发工作是一个开放式反馈系统,系统的每一步都在不断修整、完善前面各步的内容和结果,而每一步都要有企业专家、课程专家、资深专业教师、学习者或参与,或主要承担其工作。我校十分重视行业技术专家在评价中的作用,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和资深专业教师组成的考评委员会。该委员会对项目课程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客观评价,及时修改和完善项目课程。我校还利用互联网和江苏省机电教研中心组活动的机会公开征求修改意见。

参考文献:

[1]徐国庆.项目课程开发的核心技术[J].职教论坛,2005,(7下).

[2]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

[3]雷正光.“就业导向”的职教课程发展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3).

[4]王姬.中德职校机电专业课程设置的对比和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5]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项目课程设计[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雍照章(1963—),工学硕士,泰兴市教育局职教研究室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教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