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供给侧改革下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专业结构优化研究

时间:2024-05-08

李隽 曹玉平

摘 要:在国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面对江苏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战略新兴产业的兴起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江苏高职沿海高职院校在发展和建设过错中迫切需要主动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沿海高职院校在建设过错中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供给侧改革下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专业优化

作者简介:李隽(1976-),女,湖北钟祥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营销;曹玉平(1963-),男,江苏常州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数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8)09-0127-06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工作的基本策略。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淘汰过剩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在这种新常态下教育也必然要动态调整,以适应供给侧改革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根据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优化职业教育体系结构。根据各主体功能区的定位,推动区域内职业学校科学定位,使每一所职业学校集中力量办好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优势专业(集群)。着力建设一批服务现代产业发展和扶贫开发等重点工作领域的高水平职业学校,形成国家重点行业都有骨干职业学校支撑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格局,服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江苏沿海地区区位优势独特、战略地位重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而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在国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优化专业结构设置,更好地对接产业结构升级,以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一、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建设过错中专业设置的现状

江苏沿海地区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所辖全部行政区域,陆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088万,海岸线954公里。江苏沿海地区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陇海兰新沿线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和最重要的开放口岸[1]。自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实施《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沿海地区抢抓机遇、开拓奋进,主要指标增速保持在较快区间,综合实力、发展质态进一步增强,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和供给。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2],截至2017年5月31日,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共计90所,居全国榜首;其中公办院校69所,民办院校21所。江苏沿海地区目前共有高职院校10所:南通市5所、盐城市3所、连云港市2所。其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1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1所,省示范高职院校4所,民办高职院校1所。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约9.2万人,校舍建筑总面积约250万平方米,在校教职工约4800人。江苏沿海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见表1)。

江苏沿海地区10所高职院校大多传统专业比较齐全,但也各具特色,部分院校也形成了一些特色专业,比如南通航运的水上运输类专业、江苏工程和盐城工业的纺织服装类专业、南通科技构建的以农林科技为特色的专业等都是特色鲜明,在全省、全国同类院校中均有一定的影响力。总之江苏沿海高职院校形成了一定规模且具有一定的专业特色,为江苏沿海地区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调研发现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建设过错中专业设置特点如下:

(一)覆盖三大产业,呈现“二三一”布局特点

江苏沿海高职院校2017年招生专业布点总数为310个,平均每所学校专业布点数为31个,专业布点已具有一定规模。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以及教育部公布的“2016年度、2017年度增补专业”(以下简称“目录”),江苏沿海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覆盖到目录中设置的19个专业大类中的17个,仅缺水利大类和新闻传播大类,专业大类的覆盖率为89.47%;涉及目录中99个二级专业类中的52个,二级专业覆盖率为52.53%;涉及目录中767个三级专业中的143个,三级专业覆盖率为18.64%(见表2)。其中,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布点为4个,占全部专业布点总数的1.29%;面向第二产业的专业布点数为180个,占专业布点总数的58.06%;面向第三产业的专业布点数为126个,占专业布点总数的40.65%。由此可见,江苏沿海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已覆盖三大产业,呈现出“二三一”的产业结构特点。

(二)财经商贸、装备制造、土木建筑、电子信息大类成为主力专业

從专业布点排名来看:财经商贸大类、装备制造大类、土木建筑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和交通运输大类,这五大类名列前茅。其中布点最多的是财经商贸大类,布点66个,其次是装备制造大类布点51个,土木建筑大类布点34个,电子信息大类布点31个,交通运输大类布点30个(见表2)。这前五位的专业大类已占专业布点总数的68.39%,专业总数达87个,约占招生专业总数的60.84%。其中布点数6个以上(含6个)的专业有10个(见图1),并列排名第一的3个专业均属于财经商贸大类,分别是电子商务、会计和物流管理,这3个专业布点合计为27个;3个专业属于装备制造大类,布点合计为20个;2个专业属于土木建筑大类,布点合计为14个;1个专业属于电子信息大类,布点为6个;1个专业属于旅游大类,布点为6个。这10个专业的布点总计为73个,占10所高职院校专业布点总数的23.55%。

(三)专业设置与国家战略、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基本吻合

近几年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按照国家供给侧结构改革需要,开设了一些新专业,如:“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移动商务”、“无人机应用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这些新增专业顺应了当前“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发展要求。电子商务、会计、物流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等专业一直是近几年沿海高职院校招生的热门专业,这符合江苏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总体趋势。总体来看江苏沿海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顺应了国家战略、区域规划的发展需要。

二、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建设过错中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不匹配

2017年江苏沿海三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推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据统计2017年连云港市产业结构调整为11.9:44.7:43.4。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4]。2017年鹽城市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实现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重大转变,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1:44.4:44.5[5]。南通市2017年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4.9:47.1:48.0[6]。由此可见江苏沿海地区第一产业占比逐年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占比不断上升,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断加快,将有效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但是通过调研发现:江苏沿海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并不匹配。江苏沿海三市平均产业结构比例9.3:45.4:45.3,而与三次产业对应的专业布点数占比却为1.3:58.1:40.6(见表3)。由表3可以明显看出:第一产业的专业布点数太少,远远不能满足江苏沿海第一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更未能充分发挥江苏沿海自然资源优势;第二产业的专业布点数偏多,超出了江苏沿海第二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第三产业的专业布点数偏少,不能满足江苏沿海第三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未能顺应江苏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总趋势。总之江苏沿海高职院校需要加大调整专业结构,以提高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吻合度。

(二)专业重复设置较突出

根据10所院校调研数据统计不难发现:江苏沿海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重复度较高。10所高职院校所开设的143个目录专业有64个专业重复设置,重复专业占专业总数的44.76%。据有关学者研究:“重复设置专业”是指超出规律性分布临界点的专业,而这个临界点就是当“专业设置重复度”(U)与对应的“具有该重复度的专业数量”(N)从规律性分布转向不规则分布的点[7]。以此类推,可以汇总出江苏沿海高职院校U与N之间的关系表(见表4),当U≥5时,U与N开始转向不规则分布,因此U≥5的专业我们可以界定为“重复设置专业”。据统计江苏沿海10所高职院校共有18个重复设置专业,专业设置重复度比较高的专业主要集中在财经商贸大类(6个)、装备制造大类(4个)、土木建筑大类(3个)、电子信息大类(2个)和旅游大类(2个)。如表5所示:电子商务、会计和物流管理是重复度最高的3个专业,有9所院校都开设了该专业,重复率高达90%,其次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机电一体化和电气自动化技术这4个专业,有7所院校都设置了该专业,重复率为70%。

(三)专业设置相对滞后

据《江苏省“十三五”沿海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要着力构建沿海现代产业体系,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现代农业,推动沿海地区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其中要重点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临港工业。然而纵观江苏沿海10所高职院校开设的143个专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应的专业很少,目前仅有少数院校开设专业涉及到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领域。其次从加速发展临港工业角度来看,连云港应重点发展石化产业,而连云港2所高职院校目前仅开设了1个“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盐城应重点发展汽车产业,而盐城3所高职院校目前仅开设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和“汽车营销与服务”3个与汽车相关的传统专业。很明显连云港、盐城的专业设置已远远落后于产业发展需要。

此外从近3年新增专业情况看,教育部共新增专业93个,其中2015年新增专业74个、2016年增补专业13个、2017年增补专业6个。然而调研江苏沿海10所高职院校2017年专业设置发现:3年来只有4所院校新增专业共5个,分别是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新增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南通航运职业学院新增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南通职业大学新增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和“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两个专业、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新增了“物流金融管理”专业。3年来江苏沿海高职院校新增专业数仅占新增专业总数的5.38%,专业设置已明显滞后于江苏沿海经济发展需要。

(四)专业设置缺乏系统性

近几年伴随着适龄学生人数的减少,全省高职院校的录取总人数逐年下降,江苏沿海三市特别是地处苏北的连云港、盐城的高职院校大都面临招生困难,专业设置已将争取生源放在首位,无暇考虑专业内涵建设问题。因此招生形势严峻的高职院校专业开设往往横跨多个大类,各专业间的关联度不高、聚集度较低,学院无法形成与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相契合的专业群。集群效应和专业优势的缺失,降低了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办学效益,弱化了人才培养能力和市场服务能力[8]。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2017年共开设39个专业,但横跨12个专业大类,平均每个专业大类仅有3个专业。而且有2个专业大类都只开设了1个专业,有5个专业大类都只开设了2个专业,专业设置“大而全”、资源分散、不成体系,专业集群效应明显缺乏。

三、供给侧改革下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建设过错中专业结构优化建议

(一)对接产业,优化专业结构布局

江苏沿海高职院校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如表3所示:目前江苏沿海高职院校的专业布局与沿海地区产业结构不匹配,因此江苏沿海高职院校首先要充分利用沿海独特农业资源优势,适当加大第一产业的专业设置,发展壮大海洋经济规模,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科学开发海洋资源、滩涂资源,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海产品养殖业、滩涂农林业等。其次要适当降低第二产业的部分重复专业设置,适当增加交通、水利和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的专业设置。建议要适当减少装备制造大类和土木建筑大类的部分专业;要加大铁道装备类、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类、航空装备类和汽车制造类的专业设置,以满足沿海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需要。此外还要增加水利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的专业设置,以适应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最后江苏沿海高职院校还要加大设置对接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布局,以适应江苏省“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建议加大金融类、经济贸易类、物流类、电子商务类、旅游大类等的专业设置,以服务于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然专业结构的优化布局,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建议由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组建由“校、政、行、企”等多方参与的专业设置评估委员会,专门负责专业建设规划,定期开展高职院校招生、就业的跟踪调研,定期进行专业设置评估,同时还要建立专业设置的预警机制和动态调整機制,使专业设置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因地制宜,打造各校特色专业群

目前江苏沿海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重复率较高,盲目的重复、低水平专业建设,导致大部分院校专业特色不鲜明,缺乏竞争优势。另外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不断深入,产业集群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为此高职院校应更加重视专业群建设,以实现校内资源共享。根据《江苏省“十三五”沿海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要着力构建沿海现代产业体系。按照国家有关产业政策,连云港重点推动中石化(连云港)炼化一体化、盛虹石化项目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盐城重点建设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汽车试验检测基地,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沿海汽车城。南通重点做大做强船舶海工及重装备产业,加强研发设计,拉长产业链条,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船舶海工产业,建成世界一流的船舶海工产业基地。因此江苏沿海高职院校顺应区域产业集群结构调整的需要,全力办好当地特色优势专业群,服务于地方经济。连云港高职院校应重点打造以“石油化工”为特色的专业群,盐城高职院校应重点打造以“汽车研发与制造”为特色的专业群,南通高职院校应重点打造以“船舶海工”为特色的专业群,通过特色专业群建设带动其他相关专业的建设,从而实现江苏沿海高职院校因地制宜,错位发展。

(三)与时俱进,鼓励设置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

“十三五”期间江苏沿海地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临港工业。政府要以此为契机,引导高职院校结合区域经济产业升级,不断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同时鼓励设置与新兴产业相关的新专业,集中力量建设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优势专业群。政府应在人、财、物、信息、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保障,同时政府还应激励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要为高职院校创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优良环境,让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融入到行业发展。此外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出台相应政策,激励高职院校加快建设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品牌专业、示范专业,使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能适应供给侧改革的需要。当然高职院校在与时俱进增设先进专业的同时,也要及时淘汰落后的低端专业。

(四)注重内涵,加强专业设置的系统性

江苏沿海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注重内涵建设,要从地方产业发展角度系统化打造特色专业集群。一是专业要体现规模化,专业规模应保持在一定数量上,各校应定期开展专业结构评估和调整,整合撤并规模较小的专业,充分利用有限资源,以实现规模效应。二是专业要突出差别化,各校要打造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特色鲜明且覆盖主要产业链的“专业群”,即由关联性很强的主干专业和相关专业共同组成一个专业群,主干专业围绕当地主要产业链设置,相关专业主要是与主干专业关联度非常高的并行或派生专业;同一专业群内资源共享,提高办学效益。在专业内涵建设方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颇值得借鉴,该校主要围绕水上运输产业链设置专业,目前已形成了“以水上交通运输类专业为主体,陆上交通类专业和航空类专业为两翼,各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全校40个专业,覆盖7个专业大类,其中交通运输大类共17个专业,具体分布水上运输10个,路上交通6个,航空运输1个;同时与交通运输大类相配套的装备制造大类开设10个专业。该校专业集群效应明显,特色鲜明,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独树一帜。

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创建出长江经济带智力、创新和产业相融合的发展范式是该区域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9]。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江苏沿海地区要重点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和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江苏沿海高职院校应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相应地规划、调整专业布局,以专业群发展为主线,契合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加快设置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专业。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沿海地区发展办公室.沿海简介[EB/OL].http://jscado.gov.cn/xxgk/yhjj/201409/t20140925_854.html.

[2]全国高等学校名单[EB/OL]. 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634/201706/t20170614_306900.html.

[3]吴峰.区域经济视野下江苏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高校教育管理,2017(2):87-89.

[4]2017年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tjj.lyg.gov.cn/tjxxw/tjgb/content/20f7073d-6c31-467b-8de0-dcd9f265d8c0.html.

[5]盐城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ww.tjcn.org/tjgb/10js/35561.html.

[6]2017年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xxgk.nantong.gov.cn/govdiropen/jcms_files/jcms1/web30/site/art/2018/4/10/art_8061_515547.html.

[7]宗利永,孙绍荣,罗尧成,等.本科专业重复设置的现状、成因及应对策略——以上海地区高等学校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07(12A):29-33.

[8]徐夏,周志刚,钟名湖.江苏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J].当代职业教育,2017(6):70-71.

[9]徐莉,李文,严泽浩.高等教育、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耦合协同效应——以长江经济带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124-132.

责任编辑 蔡久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