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体验的职业学校学生创业教育策略研究

时间:2024-05-08

摘 要:基于体验的创业教育是南京商业学校结合社会需求、区域经济发展、学校特色建设等因素提出的,“体验”作为方法、过程、结果,贯穿于整个创业教育过程中。通过植入创业意识,抓住学校“商”字特色渐进开展创业实践,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探索建设有效的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创业教育师资建设,完善学校创业教育保障机制等策略,让学生体验创业经历,学习创业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播下学生以后创业的种子。

关键词:职业学校;创业体验;创业教育

作者简介:殷树凤(1970-),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商业学校校长,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与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8)09-0158-05

随着2015年“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提出,政府出台了系列政策推进“双创”,并明确了“双创”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发展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重要作用。“双创”背景下,职业学校创业教育开展步入新阶段。在深入理解创业教育的核心内涵,重新审视创业教育的实际成效基础上,积极探索创业教育的有效策略,成为现下重要课题之一。结合社会需求、区域经济发展、学校特色建设等因素,南京商业学校提出了基于体验的创业教育,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研究有效的实施策略,达到创业教育的目标。

一、基于体验的创业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一)内涵

“体验”是一种重要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教育意义上的“体验”既是方法、过程,也是目标、结果。作为方法,“体验”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过程,“体验”强调情境与亲历;作为目标结果,“体验”强调经历获得的认知和情感[1]。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其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2]。基于体验的创业教育,强调将体验作为方法、过程、目标贯穿在创业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向外通过参与创业实践活动,体验创业经历,向内通过体察、感受、探究,植入创业意识,播下创业种子,在反复体验与探究中,掌握创业知识,学会创业方法,提高创业素质,发展创业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教育界关于体验式教育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及少数企业培训课程,并没有涉及创业教育,因此基于体验的创业教育不能完全套用已有的体验式教育的理论,我们所说的“体验”,是学校创业教育的理念,体现在学校创业教育的方法、过程及结果中。

(二)特征

1.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师生双主体。双主体教学理论强调在维系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下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认为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被赋予适度干预的责任,从而维护良好的师生认知平衡关系,在双主体的符号互动中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3]。基于体验的创业教育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是实践的参与者,但学生是参与的第一主体,参与过程中要突出其主体性。这里的主体性,一是指学生具备主体意识,能明确自己在创业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主动、积极、合作的学习心态去认识创业、实践创业;二是学生在创业实践行动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和实践适合自己的创业活动。作为第二主体的教师不能一直扮演学生的陪伴者,只一味鼓励、支持,更需要发挥其决策、引导、建议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宏观的创业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内在学习动机。在创业体验中,为学生提供具体有效的创业方法指导,让学生在自主创业实践中体验成就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创业学习动机,甚至影响学生毕业后创业意向,促进创业教育过程的良性循环。

2.体验是主线,注重创业教育内容的系统性。从现实创业角度讲,一个人首先要有创业动机,具备创业所需的专业、方法、社会能力后,才有可能开始创业。创业教育不是实际创业,只是为可能的创业做教育准备,其教育内容必须要符合实际创业的需求,同时要符合学生认知建构的规律,因此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据学者统计,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构建并完善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成立各种创业模拟实体;开展创业实践活动;营造创业氛围等四个方面[4]。也有人指出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心理品质、提高创业能力与形成创业知识技能四个部分[5]。完整的创业教育内容既包括创业理论知识也包括创业实践,既能树立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创业动机,又能帮助学生构建创业知识,掌握创业方法,形成创业能力。据此,我们将创业教育内容分为植入创业意识和培养创业能力两部分。植入创业意识包括激发创业动机、培养创业兴趣、树立创业理想等;培养创业能力包括学习创业知识(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識、综合知识)、教会创业方法技能、塑造创业心理品质等,其内容实质指向专业、方法、社会三方面能力。“体验”在创业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但不能简单地把“体验”理解为“实践”,基于体验的创业教育是将“体验”作为主线贯穿在整个创业教育过程中,也就是说无论植入创业意识还是培养创业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丰富的体验,理解和掌握创业知识及方法技能。

二、创业教育定位在体验的原因分析

(一)是学校创业教育目标的要求

“植入创业意识,播下创业种子,体验创业经历,学会创业方法”是南京商业学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宗旨,也就是说,学校将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在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具备创业的素质及能力,不是要实现创业。按照郑金洲的定义,体验可以作为活动目标和结果,包括反思、理解、感受、感悟、感动、直觉、发现、整合和建构等认知与情感因素[1]。因此,在基于体验的创业教育中,体验本身就是学校创业教育活动的目标结果之一,学生通过创业经历获得体验,形成关于创业的内在感受及情感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创业教育的本质是要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然而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可能靠知识的灌输实现,所以体验成为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的有效方式。学生在创业模拟、创业孵化、创业大赛等课程及活动中持续经历实践、感受、反思、归纳、内化的过程,从而掌握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完成自我认知,发掘自己的创业潜能,逐渐发展形成创业素质和能力。

(二)是平衡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选择

职业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与普通学校相比,专业技术技能是职校学生的优势,是毕业后成功就业及创业的筹码。近几年职业学校加入创新创业教育大潮,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整体看来创业教育的实效并不明显,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创业的较少,创业成功的几率更低。在创业教育实效普遍不明显的现状下,出现两种极端观点,一种认为职校学生学历低,创业资源不足,进行创业教育不切实际,关键是练好技术技能,实现就业;另一种则夸大了创业实践,认为学校创业教育应该以学校办工厂、学校集体创业等形式开展,甚至可以丢弃课堂,直接让老师和学生参与商业化的实战经营,在经营中开展创业教育。这两种观点一个否定了职业学校学生创业的能力,一个超越了学校的教育功能,都存在不科学性[6]。将创业教育定位在体验而不是实现创业,既提倡利用职校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优势,发掘学生创业潜能,又避免了盲目跟风创业,保证了学校“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开拓视野、锻炼品格”的教育功能,维持了学校正常教育环境。

(三)符合学校创业教育的条件

首先,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需要社会、学校、企业的共同参与。如果三者能深度合作,创建和维持一个实效的良性循环的创业教育环境,那么在学校开展实际创业,达到“做中学、学中做”,并有所创收的结果也是可能的。然而现实环境并非如此,虽然创业教育备受关注和重视,但是各级政府、学校、企业在政策制定、平台设立、资助评审、协调组织等创业工作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目前职业学校开展实际创业的创业教育环境并不成熟;其次,作为创业教育的对象,职业学校的学生具备专业技术技能的优势,但是在学历、知识、视野及社会资源等方面确实与普通高校毕业生存在很大差距,以现有的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开展实际创业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再次,学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主要是学校教师和校外兼职的行业专家、企业家,不具备实际创业的人力条件;另外在资金投入方面,由于教育经费的限度以及社会投入积极性不高等原因,都很难实现在学校开展实际创业。因此,我们根据学校创业教育的专业、资金、师资、人力等条件安排创业课程和创业实践,将创业教育定位在体验。

三、基于体验的创业教育策略

(一)融合专业教育,植入创业意识

创业教育融入到学校专业教育中,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纳入到专业人才培养规划,可以充分整合学校教育资源,有利于创业教育全面切实的开展。“植入创业意识”是针对创业内驱力而开展的创业教育策略。根据已有的研究结论,创业意识是创业活动的动力系统,包括创业需要、创业意向、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和信念等。创业需要是对创业的要求、愿望与意向,是创业活动的最初诱因和动力;创业意向是未来选择创业的心理倾向;创业兴趣是从事创业活动的积极情绪和态度指向;创业理想是对创业实践活动所取得的目标较为稳定和持久的向往和追求;创业信念是较为固定的创业认知,并坚信其真实性和有效性的心理倾向[5]。根据学生认知建构规律和创业教育的系统性,将创业意识的养成大致定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年,主要通过专业认知、专业创业学习等方式完成。每个专业的学生在第一学期的前两周去相关专业的校企合作单位进行专业见习,了解所学专业的大环境,让学生在完成专业认知的同时,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市场需求、创业环境、创业成就等,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扩大创业需求、树立创业理想,逐渐根植创业意识,为以后创业埋下种子。另一方面,各专业开展创业理论课程,帮助强化创业意识形成。学校在每个专业教学计划中都开设了创业基础课程,让学生对创业所需要的能力、素质、外部条件等能有宏观了解。

需要说明的是,将“植入创业意识”定在第一学年是为了学校创业教育的整体计划性和可操作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和树立可能不是一时完成的,很可能要在整个创业教育过程中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创业教育环境中的课程、师资、实践、资金投入等都会影响到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二)开展创业实践,体验创业过程

学生经过第一学年的专业基础和创业基础学习后,对所学专业及创业有了一定认知,因此从第二学年开始设置创业实践课程,既是所学知识的运用,也是让学生在创业实践体验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创业实践过程从准备、实施、到最终评估具体包括八个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各系部主导下开展。

1.创业项目准备阶段,包括选择创业项目、编制创业方案、创业可行性评估、专家组论证四个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认知及兴趣选择即将开始的创业项目,并在创业指导教师帮助下,编制创业方案,完成创业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学校组织指导教师、行业专家、创业领导小组等成员进行专家论证,通过论证的创业项目由学校创业小组备案,准备协调启动。这阶段的任务可以团体合作完成也可以个人完成,具体开发产品需要通过市場调研后,在创业教师指导下确定。例如软件测试专业学生可开发具有市场需求的小程序,旅游服务专业学生可开发旅游服务产品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可开淘宝小店,烹饪专业学生可创新菜品等。

2.创业项目实施阶段,包括启动实施创业项目、中期运营检查两个环节。学校为每一个创业项目提供1000元至5000元的启动资金,启动资金的资助数额由学校创业小组根据学生创业预算核算决定。在这一环节,学校充分利用自己的创业资源和基础设施为学生提供创业支持。例如学校的财务咨询公司、软件开发工作室、学校食堂设立学生创业窗口,为学生提供ERP模拟等。另外,在学生创业项目实践过程中,学校组织指导教师、行业专家、创业领导小组等根据每个项目的创业方案对项目运营进行检查,对发现存在经营问题的项目,加以指导或调整,以保证创业项目能持续。

3.创业项目评价阶段,包括创业项目终期评估、学生汇报反馈两个环节。每个学生创业项目的实践周期为2年,在创业项目的第2年末,学校将对这一创业项目进行终期评估及核算。根据创业评价标准对学生创业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并将评估成绩记录在学生的创业档案。学校在核算创业收入后,对经营效果好的产生盈利的创业项目进行奖励。同时,考虑到学生创业盈亏的现实困境,亏损的创业项目不再要求归还学校提供的创业启动金,盈利的项目要求归还学校提供的本金,并鼓励盈利项目为学校创业基金贡献力量。学生在创业项目评估之后,要根据自己的创业经历完成创业实践报告,接受专家组的答辩提问并作反馈汇报。

在整个创业实践过程中,学校各系部在学校总的创业实践体系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也开展了不同的尝试。例如工商管理系的创业实践分为公共产品销售和个性化专业产品销售两条线,根据多方调研选择神牛红木的工艺手串等红木饰品作为电子商务专业创业教育实践的公共产品。通过公共产品的创业示范,学生体验完整且正式的产品销售流程,获得产品销售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和知识运用到个人的专业产品销售中,极大的提高了创业实践的成效。

(三)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

首先,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大赛,建立学校创业竞赛机制。学校成立系部创业竞赛社团,通过班级创业计划书竞赛选拔成员,安排专业创业指导教师。每两年举行一次校级创业大赛,时间定在单年的四月份,选拔参加省市创业大赛的选手。校级中高职学生创业计划书竞赛和创业实践挑战赛由教务处负责组织,校级教师创业教育教学能力竞赛由教师发展中心负责组织,校级毕业生优秀创业成果评选由招生就业处负责组织。创业竞赛成绩和创业教育过程管理纳入系部考核,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创业竞赛获奖参照学校技能大赛奖励办法给予奖励。其次,充分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源,加强宣传组织,定期举行创业讲座、创业沙龙、创业研讨会,从学生中找创业成功的典型,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成功创业典型报告会,搭建创业交流平台,激发学生积极投身创业实践的激情,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再次,鼓励开展学校个性化创业社团活动,由学生自发组织,教师作顾问指导,营造多元化创业创新文化氛围。

(四)完善学校创业教育的各项保障

探索有效的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有效的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是创业教育能按计划开展并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的保障。教育质量评价的普遍观点认为“教育结果因具有滞后性很难对其评价”[4],基于体验的创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这些教育目标更是难准确衡量。但“创业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可以通过学生的外显行为来观察和评价”,建立学生创业档案,将创业能力细分为专业、方法、社会三个能力方向,客观记录和评价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情况,设置合理的创业学分,建立健全创业学分认定与转换制度。同时,学校要明确创业教育年度工作目标和总目标、阶段任务和责任人,制定创业教育工作评价标准,保证创业教育的质量。

另外,学校完善创业教育保障机制,学校设有50万元创业基金,用于学生创业项目启动资金、创业创新奖励等,激励学生创业。建立创业领导小组和各专业系部创业办公室,引进并培养一支创业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建设创业平台,全面拓展创业物理空间,打造南京商业学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在各校区设立创业实践工作坊,在嫩江路北校区新建15层大楼设立南京商业学校学生创业园。

四、基于体验的创业教育初步成效

创业教育实效性可以从创业教育过程和创业教育结果两个维度来进行评价[4]。从创业过程看,学校基于体验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构已初步完成,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初步建立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组建了学生创业导师团、学生创业实体公司、学生创业社团等,有效地整合了校內外资源,搭建了开放式的创业教育平台,并扩大了与社会、企业创业服务平台的对接,为学生提供一体化创业服务。各级创业大赛、各种创业讲座等营造了良好的创业、创新教育文化氛围。另外,确保了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一份有创意有价值的创业计划书、有一次创业实践体验或参加一次创业竞赛,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完成创业体验。

从创业结果看,学校普及基于体验的创业教育以后,学生的创业意向明显提高。我们通过问卷、访谈的方式,针对学生创业意向作了调查,对比创业教育前后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的创业意向由原来的7.6%上升到34.2%,也就是说,创业教育帮助学生形成了明显的创业意识,促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创业愿望。同时,学校创业教育社会评价提高,学校被评为“南京市创业教育先进集体”,2017年学校有6个南京市教育局重点资助的创业项目,6个江苏省三创优秀集体,18名学生被评为省、市“三创”优秀学生等。学校参加省创业大赛的成绩也有重大突破。2017年学校工商管理创业大赛社团申报的“日用玻璃制品跨境贸易”、“联合花园”、“跨境电商网络营销”项目等连获省赛一、二等奖。另一方面,据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统计,学校近两年毕业选择创业的学生比率提高,而且出现了不少成功的典型案例。

参考文献:

[1]郑金洲.体验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17

[2]刘扬军,何晓民.职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优势、培养目标的再审视及行为选择[J].职教论坛,2011(19):73-76.

[3]陈珊珊,董洋.国外双主体教学模式研究的元分析[J].高教探索,2017(8):59-66.

[4]高桂娟,李丽红.高校创业教育实效性的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4(2):22-29

[5]安婕.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6]徐国庆.理性审视创业教育[J].职教论坛,2017(27):1.

责任编辑 时红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