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杨智勇 杨娟 刘宇
摘 要:针对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特点及其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的问题,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深入研究高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理论和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规律,构建“校企研”协同育人共同体和三方合作育人机制,汇集三方优质资源搭建职业能力提升“三平台”,重构“三阶段”教学环节和模块化课程体系,创新并实践了基于校企研共同体的“三融合、三平台、三阶段”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研;共同体;三融合;三平台;软件技术
作者简介:杨智勇(1979-),男,重庆忠县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软件技术、智能控制;杨娟(1980-),女,重庆万州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软件技术、数据分析;刘宇(1980-),男,重庆云阳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通信技术、智能控制。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办学体制的探索与实践”(编号:161029),主持人:杨智勇;重庆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点教育改革试点项目“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办学体制改革試点”(编号:渝教改〔2015]8号),主持人:易俊。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8)04-0115-06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引领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核心支撑。建设强大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我国构建全球竞争新优势、抢占新工业革命制高点的必然选择[1]。随着我国智能制造、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软件技术人才出现了相当大的缺口。根据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我国软件从业人员将从现在的574万人增长为900万人,将净增326万人。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生产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力军,近年来从规模和质量等方面加大了计算机类人才的培养力度,尤其是软件技术专业规模发展迅速,在很多学校软件技术专业已成为该校计算机类专业中人数排名第一的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从一定程序上缓解了社会对软件技术人才的需求,但由于软件技术专业在计算机类专业中具有基础要求高、技术更新快、学习难度大等特殊性,以及师资不足和办学条件限制等原因,致使学生培养的学生和企业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出现毕业生找不到对口工作和企业招不到需要的软件人才的尴尬局面。因此,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推动高等职业院校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改革,提高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对加快我国建设成为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高职软件技术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国家示范、国家骨干、省级示范、省级骨干等专项建设,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软件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灵魂,软件技术专业具有实践性强、技术更新快、创新意识强的特点[2],相对其它产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另外,因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生源质量出现了下降,传统的培养方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要。通过调研、总结和分析,我国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办学主体知识前沿性不足、缺少技术创新性
软件技术专业的传统校企合作注重当前市场需求而忽略了技术前瞻性。学校教师的技术水平不能与行业发展同步,教授的知识滞后,不具备前瞻性,学校引进的企业兼职教师往往注重学生实际开发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学生软件新理论的传授,导致学生接触前沿知识不足和缺乏创新性,导致自身水平和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二)缺乏校企双赢的合作机制,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
在国家大力倡导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基础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领域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也普遍存在合作深度不够和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的付出和得到不成正比。在以利润求生存的背景下,企业不愿意长时间做亏本生意,于是出现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和动力不足等现象,因此,校企合作需要一种满足各方利益,校企双赢的长效合作机制。
(三)缺乏行业背景,学生竞争力不强
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是普适性的技术,如Java程序设计、Java Web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等,实践训练也以普适性软件为主。与机械、电气类专业掌握软件开发技术的学生相比,由于其没有行业背景,专业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略显不足。
(四)校内教育教学平台与职业环境不匹配
学校传统的教学环境主要为理论教室+机房,未充分考虑到软件技术学习的特殊性,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如经常出现很多学生开发环境都没搭建好,或者程序编写一半就下课了,导致学生的学习无法延续。当前学校缺乏满足软件技术职业环境需要的培养学生基础能力、软件开发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一体化平台。
(五)教学环节和课程体系不能满足新时期分层分类人才培养的需要
传统的课程体系大多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毕业设计”四阶段开设课程,缺乏对软件技术人才成长规律的充分考虑,不利于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设置时采取统一课程、统一标准,未充分考虑到学生基础和兴趣的差异性,不利于新时期高职教育人才的分层分类培养和差异化发展。
二、高职院校校企研软件共同体的构建思路
针对软件技术升级换代周期越来越短、软件人才知识技能滞后的实际情况,职业技术学院应在已有校企合作基础上,以培养“技术能力强、项目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的高素质软件技术人才为目标,引入科研机构,提出“三方共赢、项目协作、协同育人”的软件技术人才培养理念,以校企研三方的利益为切入点,构建校企研合作育人共同体,形成校企融合、校研融合和企研融合的“三融合”育人机制,充分融合科研院所掌握的前沿技术和理论,并融合企业的项目实战能力。有效解决传统的校企双主体联合办学存在技术前沿性不强,缺少创新的问题。
以“三融合”为基础,汇集三方优质项目资源,配置经验丰富的多元化师资队伍、项目研发队伍、导师制队伍,打造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真实工程项目为纽带的“教育教学、工程应用、创新创业”三平台,实现学生角色多维度转变,营造全方位职业素养提升环境。有效解决学校教学实施环境职业能力培养实践性不强,堵塞能力提升通道的问题。
以“三平台”为依托,以岗位能力为核心,遵循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规律,注重文化传承和个性化发展,设计并实施了基础技术、工程应用、创新创业“三阶段”模块化(方向性)课程体系,实现学生进阶式、分层分类培养。有效解决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存在阶段培养目标不明确、欠缺整体设计的问题。
三、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企研共同体构建
(一)构建基于校企研共同体的“三融合”合作育人机制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合作基础上,引入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和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解决办学主体技术前沿性不足、缺乏行业背景和创新性不足等问题。校企研三方组建软件人才培养理事会,制定校企研合作总章程;组建混编师资队伍,开展人员互聘互训;制定配套的运行机制、质量评估、管理与保障等制度和规范[3]。理事会每月集中对软件人才培养的过程进行诊断、分析、评价、改进;建立三方共享的新技术资源库、项目资源库、人才资源库、创新创业案例资源库。在合作中科研机构除定期给学生开讲座和做报告等前沿知识传授外,还需每年提供两个已完成项目用于教学;企业工程师除担任部分课程教师外,还需将企业项目纳入学校进行共同研发和转化与推广科研机构成果;学校教师除正常的教学外,还需共同参与企业项目开发和科研机构成果转化与推广。通过构建校企研共同体,学校提高了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质量,企业降低了技术更新、员工培训成本,科研机构有效控制了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成本。构建了校企研人才共管、过程共管、成果共享、三方共赢的“三融合”育人机制,形成互联、互通、互动的人才培养共同体(如图1所示)。
(二)打造共同体的“三平台”职业能力发展环境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软件技术人才成长规律,融合校企研共同体的优势资源,打造教育教学平台、工程应用平台和创新创业平台,全面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如图2所示)。
1.教育教学平台。教育教学平台作为大学生的第一平台,是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平台,是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基础性平台。我院按照企业标准建设了含电源、网络、电脑的工位式,教、学、做、创一体化教育教学平台。考虑到电脑升级换代快、学生学习的连续性和携带的方便性,采取学生自带笔记本电脑。在校三年学习期间,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独立且固定的工位,实行“边教边练”、“边学边做”,确保学生毕业前参与项目开发的数量和质量。
学生在校三年期间按照软件公司运行模式,实行“类上班制”——按照公司作息时间实行“朝8:30晚5”,即学生每天早上8:30到工位,下午5点离开工位,一年级晚上需上晚自习,其余时间由学生自由安排,实施指纹考勤,期间学生有课上课,无课在工位自我学习或者完成老师安排的项目。通过“上学即上班”模式的训练,培养学生岗位文化和软件技术岗位需要的潜在能力。
教育教学平台所完成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均来源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项目或课题,教学过程按照项目开发流程进行。各种资源放入在线资源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和需要随时查阅和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实现了学生学习资源的碎片化分解和体系化。
2.工程应用平台。该平台为学生掌握基础技能之后进入到的第二平台,主要依托于校内软件工程研发中心。研发中心由学校免费提供场地和办公环境,企业带着真实项目、科研机构带着成果或技术免费入驻。研发中心组建由企业主导、学校教师和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全程参与的混编师资队伍。中心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校企各派1名担任,学生以员工身份接受项目经理管理,辅助工程师按照企业标准完成软件的设计、开发、测试、实施工作。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在工程应用平台参与完成3个项目的研发,要求至少在3个岗位锻炼过。
3.创新创业平台。该平台为学生经过工程应用平台较为完整的岗位能力锻炼后进入的第三个平台。创新创业平台让学生能够接触前沿技术,开阔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创新创业平台主要依托科研机构和重庆市教委、重庆市科委批准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立的“智云”众创空间、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由科研机构提供技术创新思路,由企业和“智云”众创空间主导提供创新创业岗位,由科研机构人员主导组建混编师资队伍,实行创新创业导师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多元化的选择,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产品应用、技术研发和创业体验等工作,学生还可以通过完成创新创业项目替换课程学分。
(三)重构共同体的“三阶段”教学环节和模块化课程体系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依“三平台”,依据“岗位群能力集课程包”教学设计模型,建立“基础技术工程应用创新创业”的能力训练体系,形成以“教育教学课程包工程应用课程包创新创业课程包”为主线的教学资源,以岗位能力为核心,遵循软件技术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学生能力的差异性和软件技术不同岗位的差异性,重构软件技术“基础技术阶段工程应用阶段创新创业阶段”三阶段教学环节及模块化(软件开发方向、Web前端开发、软件测试)课程体系,有效破解人才培養体系阶段培养目标不明确、缺乏整体设计的问题,实现学生进阶式和分层分类培养(如图3所示)。
1.基础技术阶段。注重学生软件技术职业基本素质的形成,将工程成熟案例和创新创业理论课程融入教育教学课程包,改传统课程实习为项目实习,由多门课程共同支撑一个完整项目。将学生分为若干项目组,每个组完成不同项目,并由多位老师同时指导,加入了项目答辩环节,使学生有完整的项目体验,基本职业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2.工程应用阶段。注重真实项目实践和企业文化熏陶,将企业真实案例和专业竞赛课程融入工程研发课程包,校企研三方人员均以项目经理或者工程师的身份进行统一管理,与学生一起进行软件项目的设计、开发与实施,学生按照项目进展进行岗位互换,实行项目学分替换制,使学生提前融入企业环境,并得到全方位的岗位锻炼。
3.创新创业阶段。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将创新实验和创业体验融入创新创业课程包。该阶段实行创新创业导师制,校企研的创新型项目和智云众创空间的创业体验,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实现了学生个性化培养。
四、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企研共同体育人实践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从校企研共同体构建、合作育人班级学生选拔、三平台搭建、学生管理、教学模式、课程资源包开发、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了实践。
(一)校企研共同体构建
2013年,我校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和重庆城银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港澳大家软件有限公司、重庆网安计算机技术服务中心等企业构建了软件技术人才培养共同体。学校教师负责学生基础知识和软件技术基本技能的讲授,以及学生的日常管理,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研发和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企业负责学生实践课程教学和项目开发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参与科研院所研究成果的转化;科研院所负责学生前沿知识的讲授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将科研院所的项目融入教学全过程。
(二)合作育人班级学生选拔
校企研三方以培养高素质软件技术人才为目标,共同组建了“数据服务与软件技术开发”实验班。实验班学生的选拔由学校、企业、科研院所三方制订选拔方案、制定笔试和上机试卷、面试试题,三方全程参与学生选拔并确定录取学生名单。选拔时间为每年的十一月份,针对学生为大学一年级电子信息大类专业学生,选拔程序为学校发布选拔消息、学生报名、笔试、上机编写程序、面试。考生的成绩=笔试成绩×40%+(上机+面试)×60%。按考生成绩由高到低选拔学生,学生人数根据当年教学条件和科研院所、企业要求确定人数。通过本办法于2013年组建了首届由42名学生组成的“数据服务与软件技术开发”实验班,到目前为止,已连续选拔了6届学生,共计480名学生。
(三)三平台搭建
针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成长规律,基于教、学、做、研、创于一体理念,搭建满足教育教学、工程应用和创新创业三平台。实验班的教室为固定教室,教室的每一工位配置电源和网络,学生自带笔记本电脑,实行一学生一工位,直至毕业。学生在固定教室的工位上可以完成日常教学与学习、项目研发等。学校与重庆城银科技、重庆港澳大家共建软件技术研发中心、与重庆网安计算机技术服务中心共建创杰科技公司,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学校与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共建重庆市高校众创空间和重庆市众创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四)学生管理
实验班学生实行双班主任制,其中一位班主任为二级部门领导,一位为专职辅导员,学院领导主要负责班级的发展方向和资源协调,专职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
(五)教学实施
实验班学生的教学模式为“类上班制”,即学生星期一到星期五的8:30-12:00、13:30-17:00、19:00-21:00(大学一年级)时段为在工位阶段,在工位阶段学生除了正常的课表教学外,还要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企业安排的研发项目等。根据规定进入实验班的学生必须同意接受实验班的“类上班制”教学模式和时间安排要求,否则不能进入实验班。根据实验班规定,三年期间不能出现挂课、旷课、早退等情况,如果出现以上情况,将被自动退回到原班级学习,空缺名额由其余优秀学生递补。实施6年来,先后有3名学生因违反规定而退回到原班级。学生的旷课率和早退率远远低于其余班级学生,该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给予了其余优秀学生机会和努力的方向,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六)课程资源包开发
将科研院所的科研项目和企业具有创新的项目转化成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包并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将企业的真实项目经过开发、梳理和整合成工程应用课程资源包;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包,培养学生基础能力和职业素养。
(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训练
学生三年级时,进入真实项目开发训练阶段。该阶段学生进入中科院重庆分院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城银科技有限公司、重庆网安计算机技术服务中心、学校和企业联合成立的软件技术研发中心等进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做到每位学生在毕业前都有一年及以上的真实项目开发经验,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同时在三年级实践中融入创新创业课程,并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八)学生就业
学生的就业在工程实践阶段完成,一部分学生在项目实践阶段就被公司录用,另一部分学生通过学校举办的企业招聘会录用,毕业学生供不应求。实验班学生已毕业两届,学生就业率达到100%,专业对口率达到90%,毕业半年企业满意度达到90%。
通过校企研共同体育人的实践,切实解决了传统校企合作中仅某一方受益,导致合作积极性不高、合作深度不够、合作时间不长等问题。自从2013年成立首届共同体以来,目前已经进行了6届,每年报考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生源质量越来越好,軟件技术专业成为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报考人数和在校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为我国高职软件技术人才精英培养探索了一条有效路径。
五、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企研共同体人才培养实施效果
基于校企研共同体的“三融合、三平台、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在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实践六年多来,软件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学校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且该成果获得重庆市第四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一)育人质量明显提升
通过校企研共同体的“三融合、三平台、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具体和直接的成果有: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得省部级一等奖20项、二等奖30项,获得国家二等奖5项、三等獎15项;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通过率提高30%。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率达到100%、专业对口率达到90%、企业满意度达到90%,相当部分学生进入到中科院重庆分院、HP等科研机构和著名企业。
(二)学校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学校被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评为“重庆市信息技术软件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以蛙圃美克工作室、创杰科技工作室、佳博软件开发工作室、AC广告工作室等四个工作室为依托建立的“智云”众创空间被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和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分别评为重庆市高校众创空间和重庆市众创空间。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招生报考率和报到率比2013年分别提高了120.3%和7%;软件技术专业招生从2014年报到50人增加到2017年的248人,报到率为98.41%。学校教师为主体参与的校企研三方共同体完成项目研发30余项,转化科研成果8项,一方面为企业和科研院所发展节约成本,另一方面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校企研共同体“三融合、三平台、三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实施后,在校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学校相继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构建合作办学共同体,共同建立“中兴通讯信息学院”,在“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联合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取得良好效果;且校企研共同体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重庆市及外省市30多所同类专业学校的好评和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名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EB/OL]. http://www.miit.gov.cn/n1146290/n4388791/c5465395/content.html,2017-01-07.
[2]郎振红.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0):216-219.
[3]汪应,陈光海.高职院校智慧“云课堂”、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创新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7(27):80-83.
责任编辑 蔡久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