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样本”:新中国职业教育特色探析

时间:2024-05-08

□壮国桢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同时我们也在思考,“现在中国经济上去了,我们国家‘985’大学今后可能可以跟世界上的同等高校进行交流,那高职院校是不是也能产生一批跟世界上同行对等交流的学校?”[1]这是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原院长戴勇教授提出的问题。“院长之问”的核心要义就是我国职业教育有没有特色?有哪些特色?笔者认为,探讨新中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很有必要。

一、观测教育特色的三个维度

所谓特色,是指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显著风格和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2]。观测教育特色,一般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

(一)从空间维度看,教育特色具备独特性

独特性是特色的最基本的特点。教育与文化密不可分。作为有特色的教育,能够发展壮大,毫无疑问必须植根于本国的大地,受到本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形成自身独特的教育理念,虽然也会关注并吸收外来的先进理念和做法,但都是经过扬弃后被应用到自身的教育实践之中,其核心部分、本质内容都能体现本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特定元素。因此,从横向的空间维度观察,能够屹立于世界之林、有强大生命力的教育模式无不具备独特性,并有着自身的风格和形式,深深打上了本民族文化的烙印。换言之,特色具有“顽固的”不可复制性,他人可以借鉴,但不能模仿,更不能照搬照套。

(二)从时间维度看,教育特色具备稳定性

教育特色必须经过历史的积淀,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才能不断丰富完善,从而成为特色。凡是有特色的教育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无论外部环境发生什么变化,就算政权更迭、社会动荡、经济波动也无法撼动教育的固有特色。在教育特色形成过程中,一些教育要素的名称有可能会变化,一些做法也会有调整,但作为特色本质的东西不会改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从纵向的历史维度看,世界上有影响的教育模式,都是在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特色的。

(三)从内容维度看,教育特色具备系统性

教育最主要的功能是人才培养。从内容维度来观察,世界上有特色的教育都对“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等问题给出了自身的答案,在教育体制机制、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模式、培养路径等方面都有独到的理论和一整套成熟的操作办法。

二、新中国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得到了发展壮大,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从独特性看,我国职业教育传承经世致用的东方传统文化,坚持党的领导,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从稳定性看,我国职业教育经过举办之初的模仿、探索阶段的融合、本土化改造阶段的升华三个阶段,逐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从系统性看,通过不断探索,我国职业教育在教学理念、体制机制、培养方式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的制度体系和操作规范,形成了职业教育的“中国样本”。中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具体表现为八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党的全面领导:领航中国职业教育特色之路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教育是党领导下的教育,职业教育自然成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阵地。1980年教育部《关于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领导管理体制的暂行规定》要求,“中等专业学校党的工作,由地方党委领导。”1990年原国家教委《关于中等专业学校(含中师)领导体制问题的通知》指出,“中等专业学校(含中师)……无论实行何种领导体制,学校党组织都是学校的政治领导核心。”《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院校在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职责使命,培养了大批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的政治保障。坚持党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不仅关乎中国职业教育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的最大优势,更是区别于其他国家职业教育的鲜明特征。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职业教育的鲜亮底色

无论是中职学生还是高职学生,他们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正是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职业院校的首要工作,也是帮助职业院校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必修课,更是中国职业教育的独特之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职业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199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颁布为标志,明确德育包括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1998年又将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素质纳入其中。2000年明确将德育课列为中职学校的必修课。第二阶段,以2004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标志,职业院校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第三阶段,以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为标志,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新时代,重点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

职业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四大载体。一是以课程为载体。在高等职业学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思想品德课。二是以社会实践为载体。职业院校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三是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职业院校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充分发挥隐性思政教育的作用。四是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广大教师结合专业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政元素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不断探索课程思政的实现形式。

把立德树人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探索形成了我国职业教育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路径和成功经验,也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鲜亮底色。

(三)经世致用:中国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

经世致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指的是“学问须有益于国家”,强调学问应成为“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3],以顾炎武、黄宗羲、颜元为代表。经世致用思想在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经世致用思想的提出。鸦片战争之后,经世致用成为思想界的主导思想,其代表人物不仅对封建专制制度以及科举制度进行猛烈的批判,还提出了自身的教育思想。他们认为教育是“政事之本”“人材之本”。魏源的“师夷长技以治夷”的思想,李颙的“体用全学”施教内容思想,颜元的“动中求强”的思想,梁启超的“实、动、活”思想等都是经世致用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2.经世致用思想的实践。近代以来,不仅有经世致用思想的倡导者,更有经世致用思想的践行者,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张謇和黄炎培。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纺织专业学校和370 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黄炎培则是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职业教育的先驱。在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下,他先后设立职业教育研究会,成立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推行职业教育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创立中华职业学校。他不仅提出了“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能力之预备” 的职业教育目的,还制定了“劳工神圣”“双手万能”“手脑并用”的办学方针和“敬业乐群”的校训。无论是张謇“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思想还是黄炎培“使人人获得生活的供给及乐趣,一面尽其对群众之义务”的职业教育定义,都闪耀着经世致用思想的光芒。

3.经世致用思想的传承。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世致用思想蕴含的理念契合了我国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对于新中国的职业教育同样具有很强的启迪意义和引领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得到恢复和重建,确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方针,注重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遵循“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做中学、学中做”等教学原则,都是经世致用思想在当代职业教育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经世致用思想,强调既要有志存高远、胸怀天下的远大理想,又要有脚踏实地、理论联系实际的行动自觉,这一思想逐步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滋养。

(四)中高职衔接: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教育体系完备上实现了两大目标。一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轨体系基本形成,并实现了“普职比大体相当”的目标。“1980年中职学生数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比重从1977年的4.93%提高到15.01%。1985 占到44%,1991年达到了50.3%,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次实现了1∶1的目标。”[4]二是构建了中高职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初中后为主、高中后为辅”的两级职普分流格局基本形成。根据教育部《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统计,2018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学校)在校生1551.84 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比例为41.37%;全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2831.03 万人,其中,普通本科在校生1697.33 万人,普通专科在校生1133.70 万人,高职专科在校生占比40%。

“二次分流”对于促进社会分工、因材施教的贯彻以及实现教育公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高职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国家输送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有效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二次分流、中高职衔接”不仅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特征,也为发展中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

(五)“三类课程”:中国职业教育课程的经典模式

“三类课程”又被称为“三段式”课程模式,是“中国高等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的课程分类,在中等专业学校,一般分为普通文化课(普通课)、技术基础课(基础课)和专业课;在技工学校中一般分普通课、公共技术课和专门工艺课”[5]。“三类课程”模式始于1867年由左宗棠、沈葆桢等晚清洋务派重臣在福州马尾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作为我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实业学堂,福建船政学堂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主要采用法国、英国军队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前、后学堂各专业教学计划分为堂课(理论课)、舰课或厂课(实践课)。堂课又分为内课、外课和中文三部分,其中以内课为重点,内课包含文化课(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6]。

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CBE 课程、项目课程、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等相继被引入我国并在一些职业院校中组织实施。然而,随着改革结束、课题结题,课程专家离校之后,原有的“三类课程”模式又“卷土重来”,正如日本著名教育学者佐藤学所说,“大多数的实验学校是为研究而研究,为发表而发表的。……可学校的状况呢,却是三年一过,一切又恢复老样子。”[7]出现这一状况与其说是课改的挫折,不如说是“三类课程”模式在中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三类课程”模式尽管也是从国外移植而来,但这种课程模式经过本土化的改造,已深入我国职业教育的“骨髓”。从人才培养方案看,教学计划基本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实习实训等三个阶段;教师根据授课类型被分为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等;学校的教学用房也按照课程类型设计成教学楼、专业楼和实训楼等。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职业院校的教师还是学生都非常熟悉和适应“三类课程”模式,这一模式已深深烙上了“中国印记”,成为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的经典模式。

(六)“以内为主,内外结合”:中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重要机制

我国职业教育从兴起之初就非常注重与产业界的联系。张謇曾把实业和教育比喻为父母亲,“惟是国所与立,以民为天。民之生存,天于衣食。衣食之源,父教育而母实业”[8],主张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黄炎培则对教育与产业结合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设什么科,要看看职业界的需要;定什么课程,用什么教材,要问问职业界的意见;就是训练学生,也要体察职业界的习惯;有时聘请教员,还要利用职业界的人才。”[9]此外,他第一个提倡“增加生产从教育入手”,中华职业学校就附设工厂,开了中国职业学校校办工厂之先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非常重视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对接问题,构建了“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校企合作机制。

1.以内为主,从“校办厂”到“校中厂”。“职业技术学校兴办校办产业,对于实现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目标要求,完成学校的多种功能,增加学校经济收入,改进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效率,改善职工生活条件,都有重要作用”,要“完成生产经营和教育教学的双重任务”[10]。2000年教育部在《关于制定中等专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 中指出,“要加强校内实验实习基地和设备的建设。”2006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积极推进“校企合一”,鼓励“前厂(店)后校”或“前校后厂(店)”。同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教学改革”。之后,职业院校积极引企入校,建立了一批与自身主干专业相匹配的“校中厂”。无论是校办厂还是校中厂,学校和企业始终成为一对“孪生兄弟”。

2.向外拓展,从“行业”到“集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职业教育主要由行业举办,其实训、实习基本都在行业内解决。2000年机构改革后,大部分行业部门被撤销,职业院校大部分归并教育部门。此后,行业背景缺失成为掣肘职业院校发展的一大短板。为此,201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通过探索,一种由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机制逐步形成,截至2018年,“全国组建了56 个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汇聚各方面专家3000 多人。组建1400 个职教集团,3 万多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11],职业教育二次“回归”行业。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以内为主,内外结合”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重要机制,成为办好中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七)“三段递进”工学结合:中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和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其路径是“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职业教育积极探索和实践,探索出了“三段递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三段”,就是与“三类课程”相对应,根据专业特点分别安排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习、生产劳动、社会调查、课程设计、综合练习、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专业外语翻译实习等”;所谓“递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践性教学时间逐渐增加;二是实践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安排。以实习为例,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就把实习从简单到综合分为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形式,同时规定“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要占总课时数一半以上”,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

“三段递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这是中国职业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

(八)“集中-分散式”就业:中国职业教育的特殊贡献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国职业教育历来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认真实施就业“一把手”工程。“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超过90%,年均向社会输送1000 万毕业生。”[12]据统计,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的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13]。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集中-分散式”的就业机制。“集中”指的是大批量的就业,其主要载体是订单培养。“分散”是指灵活就业,由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订单培养不仅在相关文件和政策中有明确要求,而且在很多项目建设中将其作为刚性指标加以考核。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就要求“每所高等职业院校都要形成一批以订单式培养为特色的专业”。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则要求“积极推行订单培养”。其实这一制度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八十年代。1985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批转省高教局《总结经验,进一步办好职业大学的报告》就指出,“职业大学实行指导性招生计划,主要办法是联合办学,合同办学,以需定产,定向培养。”[14]近年来教育部启动了409 个高职院校牵头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每年惠及近6 万名学生(学徒)。可以说委培生制度、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都是一脉相承的,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招生-培养-就业”的一体化,不仅有利于与企业的联动,而且有力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有效支撑了经济的转型升级。

在分散就业的过程中,构建了“121”工作机制。“121”即:建好一个平台——就业服务网络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准确、快捷的就业信息服务;上好两门课程——职业指导课和创业课程,充分发挥职业指导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 抓好一个考核——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考核,将其作为检验学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指标,纳入院校评估指标体系。

“集中-分散式”的就业机制,确保了职业院校保持较高的就业率,有力促进了社会公平和脱贫攻坚,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特殊贡献。

三、完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建议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虽然形成了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也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但职业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社会认同度还不高,人才培养质量还存在“短板”。因此,要在政策导向、研究方向上继续发力,不断丰富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内涵。

(一)积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职业教育类型更具吸引力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该《方案》是国家中长期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也是完善中国职业教育特色的重要举措,要加快《方案》确定的“二十条”措施落地见效,补齐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体系建设、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企业参与办学、配套政策、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短板”,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还具有同等强度的吸引力。

(二)加强职业教育本土研究,使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更有说服力

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的总体要求,教育研究工作者要提升理论自信,在关注“外来”的同时,更加关注“本来”,对植根于中国大地的职业教育实践进行深入研究。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研究团队,设立专项课题,搭建专题研究平台,推进“中国样本”职业教育研究智库建设。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领导,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职业教育发展“中国道路”;70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始终不忘“本来”,积极吸收“外来”,在教育理念、体制机制、培养方式等方面形成了发展中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中国模式”;70年来,中国职业教育不断探索,勇于实践,构建了“入学-培养-就业”全要素的制度体系和操作规范,形成了世界职业教育的“中国样本”。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推进,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内涵必将更加丰富,中国职业教育必将勇攀世界职业教育高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