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时间:2024-05-08

□凌琪帆 曹 晔

农村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不断改革创新,壮大发展规模,加强体系建设,始终服务于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重大战略实施,为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以我国社会发展为背景,以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历史事件为节点,对农村职业教育70年的发展史进行梳理,并总结取得的显著成就,以期为其今后的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一、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农村职业教育的起步探索:农业中学的试办和兴起

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家确立了“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工农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心[1]。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将职业技术教育和业余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制内,并从制度上保障了农民子女能够接受完全的初等教育,随后农村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并大力推行小学教育。由于当时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等中等教育主要面向城市,因此出现了大量农村高小毕业生无法升学、参加劳动又缺乏农业生产知识技能的情况。同时,我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热潮,农村建立起集体所有制经济,并于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农业生产力极大地释放出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农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1956年中共中央颁发《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提出了为农业生产合作社训练500 到1000万初级和中级技术干部的要求。

面对升学和发展生产的双重压力,各人民公社开始创办农业中学、培养初级农技人才的尝试。1958年江苏海安县双楼乡、邗江县施桥乡农民不约而同率先办起了农业中学,这一依靠群众力量的办学形式得到从地方到中央的肯定支持,在国家大力倡导下,一年内全国建起了两万多所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和半农半读学校,招收200 多万学生,到1965年时达到了5 万多所,在校生人数达300 多万,已占各类中等学校人数的30%[2]。

农业中学创建以来,积极试行半工(农)半读的教育制度,以半日制或农闲学习、农忙劳动为教学原则,采取课堂教学与田间教学、书本知识和老农经验相结合的办法[3],学生边参加农业生产、边接受科学生产知识和技术培训,既掌握了生产技能,也解决了接受教育和参加生产的冲突。此外,作为基层群众办学,农业中学的举办权和管理权下放至各人民公社,并采取缴费上学和社来社去的招生分配办法,有效化解了国家教育经费紧张和培养人才的矛盾,符合穷国办大教育的客观要求。

作为这一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的主体,农业中学彻底改变了农村地区没有职业学校的现状,填补了农村教育的空白,优化了农村教育结构,为农村提供了大批实用技术人才,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革期间,由于“两种教育制度”遭到猛烈地批判和否定,农业中学作为半工半读学校的典型,也遭受全面打击并销声匿迹。

(二)农村职业教育的恢复重建: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广大农村地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济体制改革,农民获得生产经营自主权,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并且国家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对乡镇企业给予充分肯定,农村进入了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黄金时期,亟需大量中级技术人才。然而当时我国农村中等教育面临结构单一、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质量偏低、农村学生缺乏生产技术知识及相关的思想准备等问题[4],难以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为此,改革农村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为这一时期的政策选择。1978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上邓小平提出“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重要论断,会议作出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的决定,要求农村大量发展农业中学,由此拉开了农村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序幕。随后,1980年国务院批转《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等文件都进一步明确了“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要求增加农业中学比重。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各地纷纷改办或新办农业中学,1980年到1990年的十年间,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数量从3300 多所扩到6600 多所,全国几乎县县都办起了职业中学,在校生数量从45 万人增长到195 万人[5],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扩大,中等教育阶段职普教育结构显著改变。与此同时,成人中等职业教育也以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为载体积极开展起来。

在此期间,农村职业教育确立了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办学方向。尽管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其办学思想存在偏差,追求升学率的问题严峻。为扭转“升学热”趋势,1987年国务院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情况的报告》的通知中指出:“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关键在于办学思想的转变”[6],文件强调了农村职业教育培养初、中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初步提出了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基调。

(三)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县级职教中心的建设与推广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农村地区展开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教育改革运动。为落实科教兴农战略,进一步发挥农村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作用,国家教委在全国推行以“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为核心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改革实践中在河北诞生了县级职教中心,这一模式被认为“创出了一条符合农村实际发展职教的新路子”[7],对农村职业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存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管理体制障碍,呈现出规模狭小、布局分散、专业设置单一重复、服务面窄的多部门办学格局,造成了办学条件差、投入不足、质量和效益低下等弊端,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改变这一现状,在农村教育改革实践中河北省率先提出将县办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集中规划、建设县级综合职业技术学校的实验方案,经过在获鹿县试点后,1991年省政府决定在每个县(市)都建立一所职教中心,到1996年初,河北省138 个县市全部建成[8]。这项创举受到全国的广泛瞩目,国家教委先后在石家庄市、唐山市召开了全国骨干职业学校建设座谈会和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会议,推广其经验,各地纷纷效仿,到2018年全国已建立县级职教中心1800 多所[9]。

作为一种多类型、多功能的新型综合性职业学校,县级职教中心实行政府统筹、部门联办、一校多制、各负其责的办学体制,理顺了县一级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优化了学校资源配置,提高了规模效益,成为改善农村职业教育弱质性的有效手段[10];此外,县级职教中心统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兼顾职前和职后教育,集人才培养、技术推广、生产示范、社会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是发挥“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的重要教育实体。受城镇化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以及“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我国农村职业学校逐渐向城镇聚集,县级职教中心成为农村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2018年全国县级职教中心联盟成立,自此迈开了新的发展步伐。

(四)农村职业教育的重点发展: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城乡发展的差异性日趋明显,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日益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自2004年起,每年的中央1 号文件都聚焦于“三农”。农村职业教育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为新时期国家的重大教育政策行动。

这一时期,“民工荒”现象愈演愈烈,技能型人才结构性短缺的情况不容忽视。上世纪90年代我国出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但2000年后转移增速明显放慢,2002年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技工荒,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欠佳和劳动技能缺乏造成就业难度增大、就业环境恶劣,阻碍了其顺利转移,农民增收困难,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我国正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而技能型人才资源严重短缺[11],巨大的劳动力市场需求难以满足,极大地制约着我国的产业竞争力。

因此,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把农村劳动力培养成高素质的劳动者,加快其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成为农村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200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通知》,2003年农业部等六部委联合制订《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提出了农民工培训的具体目标任务,“阳光培训”工程正式启动。农民工培训由中央政府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组织,各类职成学校和培训机构实施,内容主要包括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形式灵活,有举办日校、夜校、周末学校、“订单”式培养培训等。这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极大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职业竞争力和环境适应力,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拓展增收空间,劳动力转移的规模扩大、效益提高,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12],这对于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义重大。2010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下一阶段的农民工培训工作做了进一步规范与指导。

在此期间,国家还大范围实施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2005年农业部启动农村“百万中专生计划”,旨在为农村培养具有较高学历、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

(五)农村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服务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党中央先后作出了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农村职业教育肩负起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力脱贫攻坚和服务乡村振兴的新使命。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十八大后中央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要求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回答了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等问题。农村职业教育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2014年,教育部和农业部联合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对新型职业农民开展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标志着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进入实施阶段。2017年1月农业部发布《“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文件指出:“采取农学结合、弹性学制、送教下乡等形式开展农民中高等职业教育。”[13]同年5月,农业部开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的遴选工作,一些农村和农业职业学校作为示范基地,成为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重要平台。

助力脱贫攻坚。2015年中央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面脱贫,并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国家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实施了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在贫困地区办好一批中高等职业学校、加强特色优势专业建设、实施东西部协作计划、实施雨露计划、加大劳务输出培训等一系列措施,帮助贫困人口实现技能脱贫、确保“人人有技能”,增强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能力。

服务乡村振兴。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文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按照文件要求,农村职业教育承担着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培养专业化人才等任务,将为乡村振兴深度开发人力资源提供人才支撑。

二、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成就

(一)从无到有,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完善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自此,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进入体系建设时期,逐渐形成了以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体系两翼并举,初、中、高等层级明晰,县、乡、村三级整体布局,形式丰富、结构合理、机制灵活、系统完善的中国特色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这一体系主要包括学校教育体系和服务体系两大体系。一是以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为主体的正规学校教育体系:办学层次上,农村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农林高等职业教育三个层次协调发展;办学形式上,先后出现了农业中学、农村职业高中、县办和公社办技工学校、县级职教中心、民办职业学校、农林中专、农林高职高专、农民业余文化学校、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农民成人中专、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大学等各种形式。二是非学历培训服务体系:服务形式上,表现为在不同时期为满足多样培训需求而举办了各项培训工程,如上世纪50年代开展广泛的实用技术培训,80年代构建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90年代启动“绿色证书”培训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世纪后,为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了“阳光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等等; 服务渠道上,教育部门、农业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社会团体和民办机构分别负责开展培训工作,形成了覆盖农村居民的四大培训网络[14]。

为适应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深刻变革,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提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2011年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详细提出了开展涉农职业教育的系列举措。“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有着不同以往的全新内涵,对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和改革重点:突破区域限制,扩大范围,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都要以服务“三农”为重点;将服务重心转移到县域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上来,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快农业职业教育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教育教学改革等内涵建设;整合“面农”职业教育资源,统筹“留农”和“离农”两大系统[15]等,农村职业教育开始走向构建现代“面农”职业教育体系的新的历史时期。

(二)“自下而上”,办学形式不断创新

基层在农村职业教育实践中创造了多样灵活的办学形式,走出一条“政策指导—实践探索—经验总结—全国推广”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创新办学路径,即以国家大政方针为指导,立足于解决当地农村职业教育流弊,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改革机制体制、调整管理运作模式等方式,探索出新的办学路子,随后作为先进典型得到政府的关注支持,写进政策文本,成为农村职业教育长期坚持的办学模式,并在全国各地广泛运用,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职业教育的起点就是江苏省农民创办的民办农业中学;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时期安徽省创办“农科教结合”,山东省平度市率先实施“三教统筹”,河北省政府创建了县级职教中心,各地借鉴其经验,基于“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原则并结合当地实际,对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优化,产生了综合办学、“三教一体”办学、联合办学、功能拓展办学等不同的做法[16];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出现了“东西、城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的新型办学形式,江苏省积极尝试苏南、苏北职业学校展开校际合作、实施分段培养的办学模式,山东省允许中职在全省范围内跨地区招生、省内不同地区的职业学校可以联合办学,后来还涌现出了“市县合作、三段培养”的海南模式、“以城带乡、城乡联合”的河南模式、四川藏区“州内打基础、内地学技能”的办学模式[17]等等,这一跨区域的联合办学形式成为解决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促进城乡职业教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为推广农业技术、办高效农业,湖南省邵阳市实施十百千万工程,致力于建设以职校为中心,学生、专业村、乡镇农校、村农校共同组成的科教兴农辐射网[18],陕西省政府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施行了以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的一网两工程,两个工程旨在建立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体系,通过与科技推广、农民技能学习紧密结合,帮助农民走致富道路。

在办学形式上实现创新,显著增强了学校的办学实力,提高了办学效益,激发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强化了其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整体功能。

(三)特色凸显,产教融合能力显著提升

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在农村职业教育得以彰显,其理念和实践贯穿了整个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始终。上世纪50年代,农村职业教育实行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试行学校办农场、农业合作社办学校等做法,教育与生产并行并重[19],最为典型的是1958年江西省遵循毛泽东指示创办的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校以垦殖场为基础,在全省各山区建立100 多所分校,并提出“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的办校方针,根据专业办农场,实行系、场合一,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同时力争自给,成为一所办在山上、师生自己劳动、没花国家一分钱,以“半工半读”为特征的新型劳动大学。上世纪80年代,“农科教结合”成为产教结合在农业领域的主要表现,河北省南宫职教中心等农村职业学校基于这一原则探索出“上挂、横联、下辐射”的办学模式,得到国家的大力提倡;上世纪90年代,除了农业部门办学、与企业联合办学,产教结合主要依靠兴办校办产业的形式,许多农村职业学校不仅建立校内生产实习基地,还积极建立校外和学生家庭实习基地,探索出了利用家庭实习基地搞生产经营的“边上学、边实践、边致富”培养模式、服务于农业产业化各个环节的“公司+学校+农户”模式等,形成了“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办学格局;新世纪后,职业教育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领域强化校企合作,农村职业学校以产教融合为基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半工半读、顶岗实习、厂中校和校中厂、集团化办学等多样的产教融合形态,开始走向“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 的面向市场办学之路;2012年以来,产教融合被摆在更加突出和明确的位置[20],产教融合政策体系逐步完善,201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意味着校企合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农村职业教育进一步改革包括专业规划、师资供给、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实习实训等在内的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集团化办学、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进入了校企深度融合阶段。

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经历了从校办产业的“大家办””联合办”到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探索,从部门办学到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从计划指令式的政府主导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到改革整个培养模式,程度不断加深、开放性逐渐增强、能力明显提高,极大推动了农村职业教育与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经济建设的协调、同步进行。

(四)强化保障,政策支持体系基本形成

农村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保障。70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职业教育,不断强化顶层设计、细化政策指导、增加扶持措施、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建立了稳定、长效的保障机制,显著提升了农村职业教育吸引力。

第一,确立农村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多个支持措施:规定了地方政府作为责任主体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办学体制,提出教育投入的“两个增长”原则,要求中学阶段实施分流,强调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要适应农村产业调整和农民致富的需要等等,为农村职业教育激发办学活力、加强经费投入、扩大发展规模、明确办学方向提供了有力保障。1996年《职业教育法》将“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写入法律,其地位得到了法律保证,至此之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为长期稳定的政策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历次文件、国家每年发布的1 号文件均对农村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并点明了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第二,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大幅提高办学水平。国家着力改善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特别是在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和师资培养培训方面投入了大量专项资金。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对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采取了一连串推进措施,助力各地的一大批县级职教中心从无到有、由弱变强[21],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作出在县级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中等职业学校的规定,并提出实施县级职教中心专项建设计划,中央资金重点扶持了1000 所县级职教中心,地方财政也累计投入大量经费,县级职教中心实现跨越式发展。“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国家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培养培训了大量农村职业学校骨干教师,2011年《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提出职业院校素质计划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农村、农业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第三,建立农村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保障农村学生人人就学。职业学校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为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国家逐步实行包括免学费政策和助学制度在内的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2006年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2009年推行中职免学费政策,对中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开始免除学费,此后逐步扩大了免学费政策范围,并提高了助学金标准。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也建立了由助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等构成的资助体系。资助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降低了农村学生就学经济负担,为其就读职业教育、实现人生出彩提供了现实途径[22]。

十八大后,国家把民族地区、连片特困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学生纳入助学范围,在县级职教中心基础上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并在黑龙江省建立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五)范围扩大,教育对象从职前向职后延伸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教育。为满足农村在职农民的学习需求,农村职业教育从重视职前教育转向职前、职后教育并重,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专业农户、青壮年农民、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多元的农民群体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如2009年河北省在全省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通过对农民开展中等职业学历教育,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改革发展带头人”和“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同时河南、云南等省市也积极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23];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国家举办了新型职业农民中高等职业教育,采用弹性学制和半农半读、农学交替的培养模式;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大规模扩招100 万人,随后六部门联合下发了《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将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纳入扩招范围,单列计划招生。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培养乡村振兴带头人,农业农村部和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高职扩招培养高素质农民有关工作的通知》,启动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计划用5年时间培养100 万名接受学历职业教育、具备市场开拓意识、能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高素质农民。

对在职农民开展学历职业教育,一方面,农村职业学校能够突破因学龄人口不断减少而造成的生源不足的生存困境,最大化利用其教学资源,扩大教育范围,形成面向人人办学的局面;另一方面,各类农民群体的教育需求得以满足,通过学历、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提升,成长为扎根农村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和乡村振兴带头人。

(六)功能拓展,服务“三农”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转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直接面向农村、对接农业、服务农民[24],为农民脱贫致富、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农村产业振兴、新农村建设等作出了巨大贡献。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决策,赋予了新时代农村职业教育新的使命。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以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的目标任务,农村职业教育要明确发展定位,拓展服务面向,以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为原则,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提升服务能力,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第一,培养乡村各类优秀人才,加大乡村人才供给。农村职业教育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规模开展农民中高职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农村专业化人才,以改善农村人才匮乏、劳动力素质较低的情况,全面提升农村各类人员素质。第二,服务精准扶贫,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摆脱贫困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扶贫先扶智,通过接受农村职业教育,贫困人口能够获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一技之长,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贫困家庭子女能够改变命运,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第三,打造涉农特色专业,对接乡村产业调整需求。针对现代农业的再次改造升级和农村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等新兴特色产业的兴起,农村职业教育要围绕涉农产业链需求,打造涉农专业集群,加强涉农专业全方位建设,树立品牌专业,以支撑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25],助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第四,传承优秀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农村职业教育要将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传统工艺等融入到专业建设之中[26],挖掘、保护、传承优秀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并激发其创新性发展。同时,发挥农村职业学校与农村联系最为紧密的优势,建立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法律和价值观教育,促进移风易俗,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和乡风文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