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现状调查及建议

时间:2024-05-08

□苟维杰 杨大伟

中国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数是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1]。推进教师实践技能建设,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从1996年开始,《职业教育法》提出企业和事业单位应该接收职业学校教师的实习[2],2016年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制定了《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教师〔2016〕第3 号),建议建立和完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 号),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实践能力作为入职的基本条件,并明确指出“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每年至少一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

多年来国家教育部门不断推动完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但现行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中,由于企业参与的机制没有建立,政府倡导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不能得到全面推进,国家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教师企业实践成效非常有限[3]。

一、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

调查了解职业院校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现状,明确存在的问题,分析阻碍教师企业实践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尤其是在与企业合作的制度、机制和政策方面提出建议。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京津冀等40 余所职业院校近三年内参加过企业实践的一线教师,共计324人,其中34 所职业院校中54 名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北京、天津、河北接受过职业院校教师实践的23 家企业。

(三)调查方式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电话采访等方式,了解教师对实践的认可度、实践过程、教师自身阻碍因素; 了解学校对教师企业实践的政策和服务支持、考核方式、学校政策和统筹导致的阻碍因素;了解接收教师实践的企业特征。

二、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专业教师对企业实践高度认同

调查数据显示,专业教师对赴企业实践高度认同,认为企业实践对他们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图1反映了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能很好地促进专业的发展。选择最多的是,通过企业实践可以“了解工艺和流程有助于开发新课程”,占85.3%。其次,认为“能够深入到企业了解专业发展”,占80.9%,其后为通过企业实践可以寻求新的科研课题,占73.5%,认为对提升技能有重要作用的占70.6%。

图1 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工作的认同度

总体上看,专业教师对参加企业实践高度认同,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教师到企业实践的途径主要基于个人和学校的联系

教师到企业实践对接途径,反映针对教师实践的校企合作机制是否顺畅(如图2所示)。调查显示教师自主联系对口企业36.2%,学校联系对口企业33.4%,通过熟人联系未必对口企业5.8%,学校有合作单位供教师们选择24.6%。由学校联系、且有校企合作的企业实践的人数不到25%。走访调查中发现少部分(小于20%)学校有校企合作协议,此协议并非针对教师企业实践的协议,而是合作培养协议中提到“接受教师企业实践”,具体教师到企业实践只是通过校企联系人,安排到企业,没有明确具体实践内容。

图2 教师到企业实践建立联系途径

(三)大多数企业愿意接收职校教师的实践

针对教师到企业实践,在京津冀地区对23 家企业进行调研和电话采访。企业涉及零部件制造业、自动化设备组装企业、工业机器人集成企业、医药生产、物流电商等。19 家企业表示能够接收教师到企业实践,但是没有针对教师实践的指导文件;4家企业表示没有考虑过接收教师到企业实践(这四家企业是不到100 人的销售为主的企业);12 家(51.5%)企业接收过教师,且这12 家企业都与职业院校有人才培养合作;7 家企业有独立的员工培训部门,而且教师到企业实践由培训部门负责,其他5 家企业中实践教师由人力资源部门代管;采访过的所有企业中没有详细的教师企业实践方案和流程。7 家接收过教师实践的企业,虽然学校与企业在学生实习和学生就业方面有合作,但是,并没有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深入培养实践教师的合作机制,教师在企业的实践工作随意性较大。

(四)教师多选择大型企业和有培训部门的企业去实践

生产规模较大企业(500 人以上)55.5%;经营效益及条件较好的企业40.6%;有企业自己的培训部门59.3%;国有大中型企业39.1%;有校企合作关系26.7%。生产规模和有培训部门的企业得票率较高,这两项指标与企业部门设置也是相符的,中大型企业一般有培训部门,培训部门负责接收教师实践事务。企业是否接收教师实践不仅受自身专业条件的影响,同时还受到企业规模、企业经营条件、企业内部机构设置的限制;有校企合作关系的比率较低26.7%,教师到企业实践可能不是通过学校联系的。图3所示为教师视角下的企业特征,横坐标为受访者百分比。

图3 教师视角下的企业特征

(五)企业并没有将实践教师提高技能水平作为主要内容

这次调查专注教师在企业实践中得到企业哪些帮助,但结果并不乐观。教师在企业实践涉及到日常生活问题、企业技术资料的使用问题、与企业师傅的合作问题、实践管理流程等。

从图4看,企业、学校与教师共同制定实践方案32.86%,企业为教师指定实操指导师傅且参与一线生产37.14%,企业为教师制定阶段性任务并供技术资料36.86%,而企业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上,占62.86%。这些数据表明,教师在企业实践中参与企业生产的程度并不高。

图4 教师企业实践状态调查

(六)实践的内容多为调研了解,亲自动手的机会较少

教师到企业实践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和工艺流程; 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管理制度;学习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4]。图5显示了教师企业实践的内容调查结果。

图5 教师到企业期间的重要工作内容

从图5中看出,“在师傅的指导下调研岗位技术技能”的人数占56.8%,实践期间参与生产一线工作的教师占比14.6%,其次是参与装备和产品的改进(20.4%),参与新产品研发(8.2%)。数据显示,教师到企业实践多停留在调研、了解的层面,亲自动手者很少,参与装备和改进、新产品研发更是少之又少。一般来说,企业实践并不能达到提高教师实操能力的目的。

(七)教师企业实践的考核方式主要为撰写实践报告

图6是教师企业实践的考核评估方式数据。从本次调查看,对教师企业实践的考核评估主要是通过撰写实践报告。

图6 教师企业实践考核方式

从图6数据来看,教师在企业实践考核评估的方式是撰写实践报告,占比达63.8%;其次是企业评价,占比42%,学校的考核37.7%;以实际成果为考核标准的,如新课程开发占26.1%;没有考核细则的有18.8%;实践后跟踪教学效果的更少,只有5%。

调查数据发现,学校有详细考核文件的不到40%,撰写实践报告的超过60%,还有些参与企业实践的受访者没有实践考核,这种考核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实践项目的结题工作。教师企业实践考核评估应当与实践目标相结合,包括开发教材、开发课程等。在后期学校有跟踪教学效果的占5%,这种考核方式并不能有效促进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5]。在学校调研中发现,大多数学校没有详细的考核细则,在学校走访的过程中也发现几乎所有的学校没有量化和跟踪考核方案或细则。

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教师没有详细的实践方案,教师企业实践缺少目标过程方案;实践中大多数受访者并没有企业实践指导师傅;有超过一般的教师没有阶段性任务,实践没有过程管理和进度控制。缺少整体实践路径设计和过程监控,教师企业实践处于一种自由状态。在对学校的走访调查中发现,教师到企业实践,完全是靠教师自觉性来完成,在教师企业实践期间,学校和企业没有合作制定具体的方案。

(八)学校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政策不完善,影响了教师企业实践的积极性

学校企业实践的导向政策是教师参与实践的基本保障,在人员派出、工作安排、待遇导向都会起到直接影响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如图7所示,学校对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导向政策调查中,实践时减少在学校工作量42%;实践时有相应的补助20.3%;可以算“双师”教师33.3%;职称晋升、评优的条件44.9%;到企业实践可以完全脱产33.3%;每三年轮流到企业实践20.3%。从数据来看,尽管各学校都有不同的鼓励政策,但真正影响教师派出政策的是每三年到企业轮换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而且调研数据均未达到50%,数据不够集中,说明在各种激励机制上各学校还是不尽相同。

图7 学校关于教师企业实践的校内政策

(九)教学工作量大成为阻碍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外部因素之一

从国家层面到职业院校都在倡导教师到企业实践,教师企业实践能否顺利进行,除教师自身对实践工作的态度和技能知识结构影响,还受到学校保障因素、企业环境制度多维度阻力因素的影响[6]。如图8所示为学校政策对教师实践影响数据交叉分析,横坐标为参与调查教师人数百分比。在教师来看,学校政策对参与企业实践的阻碍因素为:教学工作量大无暇到企业实践76.8%、实践期间工资待遇会受到影响31.9%、家庭原因40.6%、没有合适的企业接收47.8%。

分析图8数据,排除教师个人因素(家庭原因),影响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最大的阻碍因素是教学工作量大,反映出学校关于实践教师派出的基本机制不够合理,或在对教师企业实践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其次是没有合适的企业,说明校企合作机制、实践企业储备、教师企业实践机制不畅通。

图8 学校政策对教师实践影响

(十)影响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主要因素是难以胜任企业的工作和企业技术封锁

教师是企业实践的主体,教师自身面临和感受到的困难将直接成为到企业实践的阻力因素。图9所示为教师视角下影响企业实践的阻碍因素,横坐标是参与问卷的人数百分比。排位第一的影响因素是难以胜任实操工作60%;其次是企业技术封锁学不到东西52.43%;第三是企业专业不对口40%;第四是企业实践安排不够充分31.43%; 第五是动手操作困难28.57%。

图9 教师视角下影响企业实践的阻碍因素

从数据可以看出动手操作困难和难以胜任实操工作是两个类似选项,但是数据差距较大,分析两项问题,说明教师有动手的操作的意愿,但又担心独自操作影响生产。教师自己对实践的认识和企业安排上存在偏差,教师个人动力不足也是教师企业实践中畏惧“实操”的重要因素[7]。企业实践不足、专业不匹配、技术封锁都是教师实践常见的阻碍因素。因此,教师到企业实践并没有达到通过实践提高教师的实操能力和水平。总体上讲,影响教师赴企业实习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从学校的角度,不愿意派遣教师到企业去实习,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的专业教师人员的不足,这也导致教师的工作量大,压力过重。从教师个人的角度看,排除家庭和客观原因,下厂实践期间的自由时间和工资待遇得不到保障。职业院校以教学为主,教师到企业的实践、实习,并不能完全脱产,教师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收入会受到影响;年轻教师的家庭负担较重,生活上的压力较大,对赴企业实习热情不高。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对教师实践工作的安排流于形式,不愿意让教师到核心工作岗位实习,直接影响了教师实践的效果和积极性。之所以如此,乃是企业为自身利益使然。企业既担心教师参与核心工序而导致技术流失,又担心影响生产,不愿在教师实践工作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和人力成本。

三、教师企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就上述调查的情况而言,当前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遇到困难主要源自学校的政策、制度不合理、与企业合作的机制不健全等因素。

(一)缺乏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政策

当前,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工作量普遍较大,如果教师脱岗赴企业实践,工作将无人接替,致使很多学校无法派遣教师到企业实践,这成为影响教师赴企业实践重要障碍。此外,缺乏对教师的激励也是重要的因素,有些学校可以派遣教师赴企业实践,但是,与之配套的政策缺失。如教师赴企业实践,相应的绩效工资如何不受此影响,职称评定是否与此挂钩等,如果涉及教师眼前利益和困难的问题无法解决,同样也会影响教师去企业实践的积极性。

(二)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没有完善的教师赴企业实践的制度

目前,职校教师去企业实践,学校到企业之间没有形成一定的制度和机制,由教师个人与企业联系,实现教师到企业的实践。这就导致教师的实践活动没有机制指导和制度约束,教师实践内容、时间、实践工作流程、实践过程管理都无法得到保障。从学校角度来看,教师到企业实践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推动;从教师角度考虑整个实践过程没有规划和保障,各项工作无法落实;从企业来讲,对教师的安排不能从教师的需求出发。因此,目前基于校企合作的没有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或机制,难以实现教师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目标,难以取得理想的实践效果。

(三)企业对教师实践不重视

从调查数据中看,企业普遍对教师赴企业实践不重视,并没有给予专业性的支持。表现为:把接纳教师参加实践工作的重点放在了解决教师日常生活问题上,重点没有放在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等专业性问题上。实践内容多注重的是调研,而不是动手实践,教师和企业员工共同工作机会并不多。为了防止技术外泄,对实践教师采取提防措施。企业采取这样的措施,原因在于教师参与企业的一线生产活动,势必要企业安排专门人员指导,额外增加企业运营的成本,同时,还要承担安全风险。因此,企业对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工作不是很热心。

(四)教师实践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

教师实践机制包括学校派遣政策、企业对接政策以及校企双方的合作机制、校企合作中企业主导合作的开展。学校缺少促进教师实践发展的原动力,对教师企业实践重视度不够,没有建立轮换派出机制;企业和学校还没有成熟的基于校企合作的教师企业实践平台,也没有形成教师专业和企业产业对接、学校派出和企业接收对接、教师的实践计划和企业实践的安排对接。在政府部门的鼓励政策制度下促进企业提升参与职业教育内动力、以校企双方合作为基础,建立教师企业实践的平台,是教师企业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教师企业实践流程设计缺失

教师到企业实践不仅涉及到学校、企业之间的合作,同时涉及到作为主体的教师如何去完成实践任务。教师在企业实践时,企业不了解教师实践的目的,也不知道如何安排、如何管理等。调研中发现因教师实践过程中涉及校、企、教师各方的权利如何保障、义务如何体现、责任划分落实没有形成细化体系,直接影响教师到企业实践过程的顺利实施。实施教师与企业师傅合作、教师在企业实践内容,规范教师企业实践流程是教师企业实践任务落地的基本保障[8]。教师企业实践中需要进行整体规划、厘清涉及各方的关系与责任,设计出清晰的实践路线,指导参与各方顺利完成教师企业实践工作。

(六)实践评价和实践目标不配套

教师企业实践可以了解专业发展、了解职业岗位需求、联系实际开发课程、了解技术发展前沿动向[9]。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目标是将企业案例和职业情境迁移到教学中,提升实践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但是,如果教师实践的评价以教师实践总结或企业评价作为 “结题”式评价,并不能体现是否将企业实践成果应用教学中,也不能完全体现实践成果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存在实践评价和实践目标不配套现象。因此,细化过程评价,阶段总结和跟踪评价相结合是促进教师教学实践技能提升的重要手段[10]。

四、保障职校教师企业实践的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教师去企业实践的激励政策

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是职业教育中技术发展的需求,职业院校内部应以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的需求为出发点,做好教师企业实践的长期规划[11],依据职业教育教师发展需要,形成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定期轮换制度[12]。这种制度不仅要保证老师有下企业的机会,利用教师评聘制度、评优评先、绩效考核制度相结合,形成教师主动到企业实践的驱动力;保障参与实践的教师工资待遇前提下,制定教师实践路径计划、确定实践内容,明确考核方式和考核点,让教师有的放矢参加企业实践。

(二)建立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校企对接机制

学校与企业联系应建立在校企合作关系上,校企双方分别设立专门的合作项目联络员,进行实践教师的事务对接,保障教师顺利参加企业实践,从源头上为教师到企业实践做好铺垫;由企业为教师提供实操指导师傅,让教师到企业实践落到实处。学校项目联络员负责收集教师的实践需求和专业信息。企业联络员与学校联络员对接,负责教师与企业师傅的对接。校企双方负责参加实践教师的遴选,由企业师傅或专业培训师与教师共同制定初步的实践计划;教师和企业师傅依据学校实践目标制定实践内容。

表1 教师企业实践管理流程

(三)制定规范的教师企业实践流程

教师到企业实践由教师提出申请、配对相应的企业、设计实践计划、完成实践任务、实践总结评估,进行过程管理形成详细的指导流程和记录文件,过程管理制度是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的基础。表1所示为教师企业实践管理流程。

(四)明确教师企业实践管理责任

教师企业实践涉及企业主体本身、企业方联系人、企业实操指导师傅,学校、学校联系人、实践教师。在整个工作中有各自独立工作,又有相互配合工作,细化工作职责有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表2所示为教师企业实践管理细则。

表2 教师企业实践管理细则

(五)建立完整的考核评价机制

1.阶段性考核。阶段性考核是在教师企业实践过程中,针对实践计划开展的定期考核,主要考核教师在每个阶段的任务完成情况。阶段性考核由学校联络人组织,教师准备汇报材料和阶段性成果汇报,企业联络人和实操指导师傅参加。保障实践任务进度、实践目标的一致性。校企双方对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进行讨论沟通,针对问题调整工作方式和改善方案。

2.总结评价。总结评价是在企业实践结束时由校、企依据实践计划对实践报告和成果进行总结性评价。首先教师收集的职业岗位分析、教学案例的可行性、知识技能的专业性、课程模块的完整性等实践成果进行评价。学校联络人进行组织,教师准备汇报材料,校企双方联络人及指导师傅、实践团队人员、专业负责人参加。其次,对整个实践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评价,学校联络人和企业联络人、指导师傅准备汇报材料。总结评价是对教师实践成果和实践组织活动双评价,总结成功经验,有利于将来实践工作的开展。

3.教学实践跟踪评价。教师企业实践的目的是了解企业职业岗位技能需求和技能操作训练,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因此,对教师实践工作的评价不仅局限于实践成果的评价,更多的评价应是将企业真实案例迁移到课堂上,提高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对技能训练的掌握,这是建立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联系的通道。教师通过企业实践后,针对企业实践内容准备观摩课程,由校企双方对课程知识点、技能点完整性进行课堂评价,完成教学实践跟踪评价。

综上所述,当前职校教师赴企业实践还存在着诸多障碍,只有想尽办法将其清除,建立完善的职校教师赴企业实践的轮换机制,经过企业实践使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水平保持在较高水平,从而有效提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水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