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时代成人高校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路径探索

时间:2024-05-08

□徐文清

随着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与社会和谐发展必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要素。为此,构建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有效共识。成人高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构成部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而与社区的天然联系为成人高校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便捷途径[1]。站在新时代这一高度下,成人高校如何认识把握自身定位,与时俱进采取适合的路径推进改革发展,并在构建区域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在成人高校的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以***新时代教育思想为引领,着力把握新时代学校发展方位,全力推进新时代学校发展转型,努力开创新时代学校发展局面,戮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技能人才培养和专业支持服务,从而更好地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一、以发展脉络为纽带明确学校发展新方位

成人高校跟其他教育机构与教育形式一样,有着其自身的建设背景与发展历程。把握新时代学校的发展方位,首先必须充分认识成人高校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透过成人高校的发展脉络,可以有效映射我国成人高校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主要特征及其社会担当。

(一)深化改革成为成人高校发展新历程

随着建国以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成人高校大多都经历了60年左右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成人高校发展脉络梳理可以发现,60年的发展历史可粗略划分为起步初创期(1958-1965)、文革停滞期(1966-1977)、全面恢复期(1978-1982)、稳定发展期(1983-1998)、成熟转型期(1999-2009)和深化改革期(2010-至今)等六个阶段[2]。以上海市成人高校发展为例,每一个阶段都有其主要特征:起步初创期,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都是以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为背景,以推动地方工业经济增长为主的方针来确定的,是职工接受高等学历补偿教育的重要教学力量;文革停滞期,各地成人高等教育都普遍遭到严重摧毁,成人高校大多停止招生;全面恢复期,成人高校作为成人教育的一部分,招生开始慢慢恢复,学校逐步开展职工的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城市的居民;稳定发展期,稳定的社会政策保障、相对规范的法律法规制定使得成人高等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校生规模得以进一步扩大,成人高等学校发展也得以规范化、正常化推进;成熟转型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也随之展开,普通高校扩招、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得以发展、社区教育纷纷兴起,也给成人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助推了成人高校的转型发展;深化改革期,随着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正式发布,各地相继出台的相关管理文件也都对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新体系提出了思考与设计。为顺应社会需要,成人高校需不断深化改革,从而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服务区域成为成人高校办学新特色

纵观上海成人高校60年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从中高等学历补偿教育办学机构的逐步建立,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稳定发展时期,再到终身教育理念下成人高校的深化改革、区域市民终身学习平台的不断完善,各地成人高校大多形成了“一套班子、多块牌子”的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培训和区域市民终身教育的功能定位得以不断强化。“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3]为各地大力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目标要求与战略引导。可以说,深化区域成人继续教育内涵建设。对接终身学习多元需求,推进办学重心由“成人学历教育”向“学历与非学历并重的继续教育”转型,已经成为成人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就是说,成人高校应从过去侧重于提供相对单一的学历补偿教育,转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承载起为一切学习者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灵活多元、便捷可及的学历和非学历教育服务的使命。某种意义上说,这既是成人高校新时代所处的发展方位,也是新时代的办学使命。同时,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点的成人高校,其发展往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立足区域、融入区域、服务区域、回报区域”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成人高校的区位优势,有效整合各类区域资源,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体现主体地位和龙头作用。

二、以宏观规划为基础构建学校转型新发展

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诉求不仅给成人高校发展提供了目标要求,更使得成人高校的社会功能定位日趋综合化,办学形式日趋多元化。这也迫切需要学校顺势而为,从过去等、靠、要的计划办学模式转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4],集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功能于一身,积极架构起“一纵一横一基”为核心要素发展模式,全力推进新时代学校转型发展。

(一)以“四向四做”为纵深化学校内涵建设

一是坚持人才培养方向,做精学历教育。作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机构,成人高校理应抓牢学历教育教学这一重要的生存之本与办学形式,确保一定的办学规模和教学管理水平。同时,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拓展新专业,努力培养各类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做强职业教育。为主动适应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学校办学形式与教育资源整合应进一步向社会型与开放型转变,不断开拓培训项目,大力开展各级各类管理人员与在岗职工的技能培训,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三是坚持精准服务志向,做大社区教育。成人高校应全面了解社区居民的社区教育需求和学习需求,主动融入社区治理,进一步拓展教育服务范围、提升教育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和学习型城区建设,将精准服务贯穿于社区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努力为市民终身学习搭建优质教育平台。四是坚持学习养老取向,做深老年教育。倡导“在学习中养老”的理念,不仅可以有效激发老年人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老年人自主学习的能力[5],还可以实现让学习充实老年人的生活,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品味。成人高校应以学习养老为取向,不断完善老年人学习服务体系,积极创办高水平老年大学,不断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

(二)以“四教融通”为横实现成人高校多元发展

融通,就是融合贯通。所谓“四教融通”,就是围绕学校的功能定位,打破原先相对独立分散、各自为阵的工作格局,实现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一体化办学,推动学校管理、课程、师资、资源等诸方面工作协同,人、物、事等共建共融共享,从而推动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多元协同发展,不断发挥学校在构建区域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功能作用。一是强化理念融通。“引领需求,精准服务”是新时代赋予成人高校新的办学理念和要求。它不仅体现在学历教育,也体现在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不断适应、满足和引领一切学习者对终身学习的需求和期盼;二是强化管理融通。一体化办学需要建立一个既互相连接又互相畅通的系统,管理融通就是在这个系统中,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或是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在课程实施、组织、评价、要求等方面融合贯通,通过建立共性与个性问题处理办法,用一把尺来丈量与考核;三是强化课程融通。课程是实施教育的主要途径,对于“四教”而言,由于不同的教育对象,其专业要求与个人需求是不一样的。课程融通更多的是将知识、能力和技能融通化综合素质,并根据不同的学习者,推进课证融合、课赛融合、课标融合、课岗融合,满足不同学习者能力需求;四是强化资源融通。这里所指的资源更多的是指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与管理资源等一切可以服务社会发展的资源。实现资源融通就是要实现资源共推共享,满足和推动学校实现多元发展。

(三)以“人才强校”为基增强成人高校发展动能

教师是支撑学校发展的核心动能,推进“四向四做”“四教融通”需要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予以支持与保障。同时成人高校转型发展带来的办学形式的多元化,也需要教师主动出击,顺应时代要求积极转型,向多师型方向发展,在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中发挥积极作用,不断把教育服务理念与实践有效延伸到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领域。一是倡导教师积极践行终身学习理念。终身学习是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而实施的贯穿于人一生发展的持续学习过程。通过“学到老,活到老”实现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理应成为学校教师率先垂范的标杆;二是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制订完善支持教师向多师型方向发展的各项培训制度,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建立多元化师资培训体系,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三是建立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成人高校应综合考虑教师的岗位与资历、师德与能力、成果与绩效等,搭建起教师成长发展平台,形成骨干教师发展序列,以自我成长带动群体成长,助力学校转型发展。四是注重科研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完善学校科研工作网络,求真务实,研以致用,在推进各类课题研究中提升学校品位,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以联动机制为平台拓展学校发展新局面

成人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要使学校置身于社会大教育环境,由此形成的学校工作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或教育机构,需要在更广阔领域、更多层面开展。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及自身局限和不足,成人高校需要在加强各方形成共识的同时,积极发挥区位优势,以政府、社会等各方力量为依托,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全面联动的发展局面。

(一)通过联动支持推动管理体制创新

学校作为“大教育”环境的组成要素,不仅需要自身积极融入、立足区域终身教育实践,发挥自身的功能与作用,还需要在“大教育”环境中不断创新管理体制,为推进学校乃至区域终身教育联动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一是应配套出台提供相应政策文件与运行机制。为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在2016年6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市场有效介入、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协同治理的体制和运行机制”[6]。为进一步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积极构建学习型社会和衔接融通的终身教育体系,全国多地都相继出台了由多部门共同发起的进一步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制度性文件。对于成人高校而言,应积极争取得到地方政府配套支持,以确保各项实践工作得以有序、有据、有效推进;二是可以积极组建校务委员会。校务委员会是现代学校的管理制度,体现了学校管理的制度化、人本化、科学化[7]。校务委员会应由地方政府分管领导担任主任,地方政府各委办局作为校务委员会成员单位,在政策、经费、人员、资源等方面为学校发展提供支持[8];三是应积极创建市民学习中心。积极应对信息技术深刻变革、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居民终身学习需求,更好地服务区域学习型城区建设和终身教育学习体系构建,力争把学校打造成一个学习超市,市民学习中心应应时而生。成人高校应在市民学习中心设立学习服务区、交流展示区、学习体验区,使之成为展示区域学习型社会建设成果、服务市民终身学习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二)通过创建教育协同联盟推进联动发展

终身教育发展不仅需要成人高校自身主体地位与龙头作用的发挥,还需组建、巩固和发展各类教育机构联盟,抱团取暖,优势互补,合力推进终身教育联动协同发展。一是应主动加强不同地区成人高校间的沟通协作。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在关注学历教育的教学改革与质量监控、以及教育教学专项活动制度化开展的同时,不断因势而新,延伸拓展到非学历培训、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等终身教育发展领域,形成资源共享、协调互通的联动模式,更好地促进成人高校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二是应主动汲取各地开放大学资源优势。充分调动借天、借地、借资源的资源调配策略,强化分校制与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开放大学独特的系统办学优势以及普通高校的丰富智力与科研资源优势,突破区域特色办学发展瓶颈,打造特色专业、特色项目和特色活动,为区域终身教育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指导服务,培养专门人才。三是应主动推进区内外联盟合作与联通。积极参与教育部社区教育培训中心等相关机构组织开展的东西部社区教育院校结对共建机制,促进区域间成人高校联动发展。积极发挥区位优势,推进区域内外教育联盟多样化深度合作,通过建立健全区域社区教育联盟、老年教育联盟、职教联盟以及校社、校企、校政、校区、校际等协调联通机制,探索合作共赢、协同发展、良性互动的一体化办学之路,有效整合区域终身教育资源,为推进区域终身教育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发挥好龙头引领作用。

(三)通过激发自主能动活力形成联动优势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进卓越发展的现代城市建设,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城区等多类型转型发展,成人高校在加强外部联动互动支持、推进区域终身教育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宣传引导、凝心聚力,不断激发全校教职员工自主参与、共同推进学校转型发展的热情和活力,在优化整合校内优质师资资源中汇聚智慧、达成共识,形成推动学校发展的合力。一是要谋篇布局好学校发展大计。功能综合、办学多元,需要处理好上下、左右、远近等关系,在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实施一体化管理模式,并与时俱进根据功能定位和战略要求,合理调整内部管理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绩效评估与考核,实现成人高校近期目标与战略规划的合理对接与有效落实。二是要有效汇聚学校发展力量。人力资源是教育实践的推动者,也是教育探索的引路人。成人高校需要不断创设创新社区教育讲师制、骨干教师制等优质师资载体,凝聚和挖掘学校教职工的资源潜能,还应有效利用各类专家指导团、学术指导委员会等专家学者平台,有效凝聚学校人力资源优势,推进区域终身教育事业发展。三是要持之以恒保持好发展定力。推进成人高校转型发展是一项创新实践工作,创新永无止境,实践永不止境,需要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才能开创学校发展新局面,走出一条适合学校自身发展、利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新路子。

十九大报告在明确指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成人高校的建设与发展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理应有所新作为。深化成人高校内涵建设,加快推进成人高校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是新时代赋予成人高校的新职责与新使命。在各方通力协作下,紧扣时代脉搏,进一步对标社会发展期盼与学校办学目标,对接区域终身教育发展需求,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在健全区域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体系、实现学习型社会建设、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与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发展进程中,更好地展现成人高校的使命与担当。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