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巴世光
教育信息化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 教育部印发关于《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强调:“将坚持促进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和应用驱动,以信息化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也明确要求,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更是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指出,积极鼓励企业行业及相关部门共同构建互联互通的校企合作的信息化平台,引导各类社会资本主体参与平台发展、实现信息共建共享。在“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等大背景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应准确把握信息化与校企合作的关系,全面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继而推进校企合作内涵质量的提升。 当前,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在两者互促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但高职院校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校企合作方面仍存在着思想重视不足、实践转变不够等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聚焦教育信息化全面支撑校企合作的重要突破点,明晰校企合作质量提升与创新的路径与策略,推动校企合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校企合作是由校企双方或多方组成的集合体,在合作过程中不断优化教育资源。从教育信息化角度审视可分为以下几种模式[1]:
1.基于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的影响效应式。这种模式主要是由于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持续提升,特色专业拥有一定的优质资源,形成了人才培养的特色与优势,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进而从少数企业接收毕业生,逐步扩展到行业内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并在业内产生一定的影响和效应,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业内高度认可。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通过近几年的建设资金投入和教育资源的建设,重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按照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要求,形成了专业自身核心优势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力,在建设成果的持有方面处于较强的领先地位。 如天津职业大学,瞄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发挥教育资源的集聚优势,围绕汽车行业重新进行专业定位。 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骨干专业,组建汽车专业组群与汽车行业内知名企业,尼桑、林肯等企业达成了合作办学协议,为区域汽车行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基于校企合作信息化平台的需求效应式。 校企合作是基于职业教育的一种办学的模式,企业与职业院校校企深度融合,在院校、企业、行业乃至政府间共同搭建的组织平台上, 组建合作信息化平台,通过平台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就业创业、企业技术和产品研发、成果转移转化、员工培训、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提供合作、支持与服务,促使行业企业等积极参与信息化平台建设,各成员的合作、互动,形成相互影响的信息合作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从而引导更多的院校和企业积极参与。通过信息化平台,发挥校企各自优势,进行合作育人,实现共同发展。
3.基于政策导向的引导效应式。 国家积极引导、鼓励、支持校企合作的发展。 一方面积极支持校企合作的快速发展,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从关于促进校企合作内容、形式以及合作的措施等方面,加以支持鼓励与规范。 目前在校企合作中,由政府主导开展的主要是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 2015年,教育部又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2 号)中指出,以创新招生制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制度等为突破口,以形成校企协助分工合作、共同发展、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目前教育部已公布了三批试点单位,各试点院校、企事业单位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如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题为《广东特色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等全国职业院校13 项有关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案例,获得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这样,由政府出面参与,协调行业、企业、学校,尤其是鼓励企业发挥人才培养主体地位,积极参与形成优质教育资源的集聚,从而在实践的中产生效应。
1.教育信息化是信息资源与网络完美结合。 网络化的特点是资源共享,时空不限,多项互动与便于合作。 网络系统是创新活动所必须,是一种建立在强弱不等成员间联系纽带的集合,是层级制中新的组织形式。 为此,可将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区域创新教育信息化的网络组织,将校企合作的整个过程视为一个大系统,其中包括教育资源、职业院校、相关企业以及制度保障等子系统。
2.校企合作的信息经济效能。 通过搭建信息化交流平台的链接,在各成员单位相互之间建立定期信息联络,不断收集、发布、分析处理的渠道与机制,提高信息资源获取的效率,从而形成区域创新网络[2]。信息化可以拓宽校企跨界协同途径。借助信息化很容易打破校企之间因时间和空间而产生的沟通障碍。 通过搭建信息服务与资源共享平台等信息化多元化手段,可以为产业界与教育界跨界融合,提供更多的发展思路和对接的路径,有助于提高校企合作的宽度和广度,从而缩小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员工素质之间的差距,减少企业人力成本的支出,提升职业院校服务产业发展和产业促进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经济效能。
3.提升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教育信息化推进与信息技术的迭代,促使校企合作持续发展。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区域组织创新体,通过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等功能的辐射,通过信息网络系统向区外延伸,成为信息化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更好地获取其成员各种优质资源,推动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4.在校企合作中,还会出现“追赶效应”。 通过职业院校彼此的沟通、学习、借鉴,促使院校间的互相影响加强。天津海河职教园区首批进入的五所高职院校,职教园区建成后,已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家中西部地区师资培训、国家教学资源转化等国家项目基地。 在全国技能大赛中,先后有上千所职业院校参赛,通过各职业院校校内选拔赛到参加天津市竞赛。 同时在参加竞赛期间,还举办各种形式成果展览、作品展览、表演展览等项目。使各职业院校在竞赛中能够彼此相互学习、 相互交流,在观摩中相互受启发,不断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国家教学资源转化中心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赛项的知识、技术技能、职业操作规范等转化为微课、动画、视频等优质教学资源,通过信息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在国家中西部地区师资培训中心,几百所中高职院校,上万人次教师参加培训,在培训交流中不断提高。 通过技能大赛、资源共享、培训等,使参加的院校教师能够提高创新意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
1.在校企合作中,技术与知识水平总是处于不断迭代之中,成员单位的创新能力不仅来自于单位内生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往往取决与其合作单位的外部因素。合作成员之间由于在自身的信息资源、信息处理、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上存在差距,以及组织内部知识能力的结构不同,不可避免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俗称“能力势差”。为更好合作,同时保持一定的优势,这些成员需要不断的学习、进取和创新,促使成员单位内的低位成员通过借鉴、学习、自主进取等方式,不断缩小技术和知识之间的差距。同时为了加强信息的交流,空间的接近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从组织机理上也引发了校企合作院校以及企业,形成了信息化在一定区域的自学习组织体,并通过校企合作信息网络促进校企间、院校间的互动学习,从而在校企合作内产生了“能力势差效应”。
2.随着校企合作成员间相互学习借鉴,使成员单位之间趋向于共享技术、知识,从而促进校企合作深度发展。院校和企业从自身发展以及合作的要求,他们在校企合作方面所具有的技术、知识、管理等,将在各成员中扩散,促使职业院校在“技术与知识”增长的大环境中,不断提高职业院校专业核心竞争力。
1.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校企合作院校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方面的成果会被同类院校专业迅速的相互共享。同时校企合作的成果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属性,即为“外部性”,成果所润涵的技术知识将在成员内迅速的流动,从而产生成果的自溢出效应。
2.在校企合作内部,职业院校根据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和合作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与课程体系重组,使专业设置趋向于集群化,将有利于各院校打造品牌专业,降低转换成本。 同时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发展与创新,依靠的是技术知识上的不断创新、迭代、实践能力提升以及产品与市场的契合度,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更新上,与企业技术知识的溢出与扩散同步,及时融入新知识、新技术[3]。
3.校企合作促使教师、企业能工巧匠、科技人员聚集和双向流动是创新成果扩散的重要因素。校企合作使人才信息得以在一定区域内传播,人力资本积累和不断流动,使其成果中的隐性技术知识在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失真程度降低,提升了创新成果在扩散过程中的社会经济效能,即校企合作人才的双向流动,带动了创新成果的滚动与迭代,从而促进校企合作创新成果的溢出与扩散。
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学校的科研成果、技术服务、技术培训、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等,对行业企业发展的贡献度越来越重要。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校企合作主要表现为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彼此合作共赢关系,目前合作关系主要有2 种模式,一种模式是垂直协同创新关系,即由行业企业(或集团)主管的职业院校与其主管的企业行业之间所形成的合作模式;另一种模式是水平协同创新模式,即由非系统内的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之间所形成的合作模式。 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借鉴、技术研发、技术合作的协同合作关系成为行业企业创新、教育资源重组的最直接的形式。
1.在校企共同完成一项创新成果后,由于存在这种协同性, 成果会在成员内部进行不断的扩散,促使行业内其他成员通过信息交流渠道获取,并进行连锁创新。 在一定的时期内,围绕这项特定的创新研究成果,形成一定的成果创新技术知识链条,从而产生垂直协同关系创新效应。
2.校企合作的协同创新过程中,成员单位会依据对创新成果的需求和自身所具有的创新能力和条件,面对企业和市场需求,进行成果创新、技术迭代等,以提高对创新成果的适应度,进而加快水平协同创新在成员内的溢出和扩散。同时在校企合作内部,院校既有相互的竞争性,又具有相互的攀比,从而促使各个院校不断地加强与企业的协同创新活动,使成果创新模式、协同创新形式得到广泛推广,形成规模的报酬递增及资源共享效应、成果推广效应。
3.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 企业必然进行流程再造、组织结构变革,以促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与文化创新[4]。与企业相比较,学校对市场与技术的反映相对缓慢。校企协同创新促使学校及时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更好地与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合作,改变原有的校企合作模式。因此,校企合作双方均应借助信息化发展契机,无论是在硬件、软件、管理还是教学等方面, 应积极实现信息化的互通互联,推进校企协同创新合作向“智慧化”模式升级。
1.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一种特色模式,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不仅取决于项目与资金的投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技术与技能的注入与创新。在没有连续知识、技术与技能进步与创新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将表现为停止不前。校企合作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校企双方在知识、技术与技能上不断创新合作所产生的溢出效应,使相关企业与职业院校彼此获得规模性技术进步,进而促使规模经济持续稳定增长[5]。
2.由于创新成果在校企合作成员内部不断得到广泛的应用与传播,促进了各关联产业技术不断的迭代与创新,从而实现了对行业经济增长效益的内部拉动作用。合作成员在并联效应下不断获得大量规模经济,而由于成员背景的差别,受到技术熟练程度、资源条件、设备更新换代等要素的影响,这样在校企合作信息化体系中, 通过共享信息资源、降低企业彼此的间接成本、增强彼此合作,从而增强了规模经济效应。
面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提升职业教育功能,在于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实现校企合作系统的全面创新,促进专业结构、课程体系以及教育资源的优化升级。校企合作要求创新教育信息化建设,具体表现为:
在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中,学校和企业是人才培养的双主体。教育信息化应当寄希望于运用信息化技术来弥合教育部门和产业部门双方因时空上的距离所造成的信息与资源的沟通障碍,不但服务学校,也要服务企业的利益需求,发挥连接校企双方合作的纽带作用,促进教育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有效快速的信息沟通与资源共建共享。
教育信息化服务对象的多元性要求其服务内容的开放性,即要实现学术(专业)和技术的统一。构建校企合作公共信息化服务体系, 除学校信息外,还要有合作企业信息如企业发展现状,行业企业参与学校校企合作的情况,最新的行业企业发展状况、 行业岗位标准及培养行业人才的技术技能、岗位变迁、需求变化等,以及企业能工巧匠、实训基地等共建共享资源、合作计划等等。 在校企合作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基础上, 建立信息化服务体系,为校企合作创造良好的软环境,使各成员单位信息准确、快捷传递。总之,教育信息化服务要立足产业与教育合作的实践需要。
教育信息化应用于校企合作实际上是学习并应用先进的现代管理思想和运作模式,从根本上推动校企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以实现传统学校向现代学校的转变。 这要求要立足信息化的技术优势,根据服务内容的动态化特点以及主体个性化发展需求,灵活地采用服务手段与方法,以达到方便高效的预期目标[6]。
教育信息化建设要结合学校的发展定位、特色专业以及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与其它校企合作的差异化,突出自身优势和特色,避免与传统信息化建设的同质性。 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技术应用,优化校企合作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壮大特色服务领域,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
总之,教育信息化建设只有立足校企多元化的群体利益, 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和灵活的服务策略,同时也考虑满足产业界合作沟通的个性化需要,才能更好地提高产业界合作的积极性,促进校企合作模式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